這是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時,我在一所大學做旁聽生,認識了食品學院的一位老教授。有一段時間,那座城市鬧流行性感冒。有一天,老教授跟我說:「學院請了一位對流行性感冒頗有研究的專家,請他來講講課,在學院學術報告廳,你也來聽聽吧!」我最敬重有學問的人,一聽說是專家——雖然不是我感興趣的文科方面的專家,還是從內心深處升起一絲敬意,便立即答應了。
報告會開始的那天,我按時來到學術報告廳,沒過幾分鐘,那位專家來了,大家以熱烈的掌聲歡迎他。主持人向大家介紹他,長長的頭銜,讓人記不清的各種獲獎經歷……這一切使大家對他更敬佩了,於是掌聲更加熱烈。他開始講了,果然是專家,一個個術語、一套套理論,講得頭頭是道,可謂是口吐蓮花!我就坐在第一排的座位上,與他只隔了一張桌子,由於對他的專家身份心存敬畏,我竟連大氣兒都不敢出。四十多分鐘以後,講課結束了,進入提問環節。主持人問:「現在正是流感發生的季節,請問,怎樣才能有效地預防流感呢?」這個問題吸引了在座的很多師生,包括我自己。專家回答說:「預防流感有兩個辦法,一是要多洗手;二是要保持室內空氣暢通……」專家這句話說完後,現場一陣冷場,因為大家不相信這是專家給出的答案。
我們以為專家會給出一些另類、新穎的辦法,但這個專家給出的這幾點建議,差不多小學生都懂,還用著專家來講嗎?接著,主持人又問:「那麼您看,要洗幾遍手呢?」專家再次回答說:「至少兩遍,最好四遍……」這句話說完,我簡直要笑出聲來了。出於對他的敬畏,我一直沒敢大聲喘氣兒,但一看所謂的專家是這麼個水平,我就沒有顧忌了,開始大聲喘氣兒了。半年以後,我和外校的一個老鄉談起了這個專家。那個老鄉告訴我說:「他根本不是什麼專家,早年是賣保健品的,後來講養生課,以專家自居,到處騙錢……」我這才如夢方醒。
近讀張岱的《夜航船》,讀到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和尚與一位文人同宿於夜航船裡,文人高談闊論,和尚感到敬畏並懾服。所以,和尚睡覺的時候,就不敢把腳伸直,而是蜷縮著。後來,和尚聽文人談話有破綻,就對他的學問產生了懷疑,於是故意問他:「請問相公,『澹臺滅明』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文人說:「是兩個人。」其實,「澹臺滅明」指的是一個人,他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複姓澹臺,名滅明。和尚又問:「這樣的話,那『堯』和『舜』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文人說:「當然是一個人啦!」其實,「堯」和「舜」是兩個人,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和尚聽完他的回答,就笑著說:「這麼說來,就讓我小和尚伸伸腳吧!」
有一些人,根本沒什麼學問,只是掌握了一點皮毛的東西、記住了一些術語,就敢自稱某一行業的專家,在與人交往時,拉大旗做虎皮。但因為沒有真才實學,所以難免會像上面講的專家及文人那樣讓人貽笑大方。學問是裝不出來的,如果真想獲得別人的敬重,就得下一番苦功夫、學一套真本事,那樣,別人就不敢在你面前大聲喘氣兒、放肆地伸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