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泰安市泰山腳下某一小村子裡,60多年前的某一天夜裡,有一個叫張瑞峰的小夥子從部隊逃了回來,沒多久又被抓回去了,據說他在部隊是一名衛生員,因為給人拿錯了藥吃死了人。
張瑞峰一生活的旁若無人,無比的瀟灑利落,膝下無子嗣,和老婆兩個人卻過得逍遙又自在。
沒出去當兵時候,家裡人全都面朝黃土背朝天的下地幹活,唯獨他,一天到晚悠哉悠哉,嘴裡叼根麥秸杆,小臉煞白,穿的周周正正,不是地裡打個閒逛就是壩上溜達一圈。
張瑞峰懶到什麼程度呢?有一次家裡人讓他把小推車送地裡去,中間有一段路是個下坡道,為了省點力氣,每次走到那裡他都是撒開手任憑小推車自己滾下去,自己則慢慢悠悠從上面走下來。
有哪個人這麼捨得糟踐家什,他捨得,和那些破爛玩意兒比起來,他更愛惜自己。
就算也有人捨得,可誰好意思那麼幹啊,都怕落下個懶名,連個媳婦娶不上,張瑞峰不管那套,由著自個性子,想怎樣就怎樣。
不到20歲他就悟出了我們40幾歲才明白的一些道理,只是他愛自己愛的太露骨。
沒多久,張瑞峰去當兵了,後來就出了這麼一檔子事,他大哥那時候是村裡的第一任書記,從來不敢營私舞弊,絕對的好黨員,為了他這個三弟,去了部隊好幾趟,最終把他給保了出來。
回來沒多久,又趕上文化大革命,張瑞峰成了造反派頭目,帶頭抄家,無比的積極光榮。
沒多久因為曾經從過醫,有這個基礎,又被村裡派出去學習上了衛校,回來又成了村裡的衛生員。
他大哥56歲那年生病臥床不起,在床上躺了有大半年,吃藥打針都是靠張瑞峰,後來一天下午他大嫂急匆匆去找張瑞峰說他大哥突然病情加重,讓他過去看看。
張瑞峰很淡定,從抽屜裡拿出一粒白藥片遞給他大嫂,說:吃了這藥就沒事了。
結果當天晚上,大哥就逝去了,他大嫂跟任何人沒說過這件事,後來大兒媳婦過門了,他大嫂只跟她念叨過一回,事後再三叮囑兒媳不要出去說。
張瑞峰大哥的死究竟是個巧合還是那粒藥片起了作用?這可是人命關天的事,沒有證據他大嫂也只能是在自己內心揣測,不敢跟幾個兒子說,怕出事,但在心裡憋久了不念叨一下也不符合常理,於是兒媳成了第一個知道這事的人。
兒媳也覺得這件事不是可以拿來說三道四的,嘴特別嚴,從沒說過,直到後來張瑞峰的侄子也吃了他的藥病倒,從此再也沒從床上起來過,兒媳婦才把這件事說出來,那也已經過去十多年了。
衛生員掙錢太少,後期,張瑞峰又學了裁縫,那時候他已經結婚了,娶了老婆,為了徹底脫離苦力活,他又讓老婆學了接生員,從那以後一幹就是一輩子,成了十裡八村有名的接生婆。
這兩個人身在農村,卻一生沒下過地,吃穿不愁富足有餘,80多歲的人了,康健如初,還在給人行醫看病。
不過,本村的人慢慢都知道了他是個狠角色,基本沒人找他看病,反倒是在外面他名聲大噪,好多人大老遠開著車來找他拿藥。
張瑞峰不僅是個狠人兒,也是個能人,後來又自學了中醫,家裡的書籍滿屋,不到兩年他就開始給人家號脈針灸,開出的藥方子也確實治好了幾個疑難雜症。
沒學中醫之前,他還開了幾年的裁縫班,一收就是幾十個徒弟,十裡八村的小姑娘小媳婦都跑來學徒。
後來忙不過來了,張瑞峰又教給自己的三侄子,讓老三幫他教徒弟,儘管如此,當初學徒費他一分也沒少給侄子要,而侄子幫著教徒弟的錢他一分也沒給。
其中還有一個女學徒是張瑞峰的外甥女,名字叫華,跟他四侄子是同歲,那時候就有人攛掇著撮合他倆,但張瑞峰死活不同意。
這件事前前後後醞釀了有一年多,老四他倆也彼此喜歡,但無論怎麼說,張瑞峰就是斬釘截鐵的不同意。
後來傳言說,他老兩口子想把華當做女兒養,嫌棄老四太窮,當時確實一無所有。
結婚多年張瑞峰膝下一直無子嗣,過去這種情況農村的老規矩就是過繼一個哥哥或者弟弟家的孩子來給自己當兒子,他下面的侄子加起來一共六個,張瑞峰卻一個也不要。
但後來這傳言一出來,他家這些人都感覺不解,自己家六七個侄子你不要,卻要老婆的外甥女來當閨女,於情於理說不過去不說,也得罪了一大家子人。
但沒人跑去質問他,也問不著,幾個侄子心想,你看不上我們,我們又何必自討沒趣,再者問的緊了就好像貪戀他家的財產,所以,包括老四打那以後也不再強求。
直到許多年以後,才有人說,張瑞峰大白天的經常把大門插上,說是睡午覺怕人打擾,其實是趁著老婆外出和外甥女行苟且之事。
至於他為什麼堅決不同意老四娶他外甥女,也就解釋通了。
他一生特立獨行,別人都唯恐身後無人絕了戶,他卻似乎更喜歡就他兩口子過日子,當初那個傳言被當成閨女養的華四五年後也遠嫁了,並未招婿入贅到他家。
小時候,幾個侄子家的孫男娣女誰去他家,玩不了一會兒就會被趕出來,他嫌煩,她老婆不一樣,哪個孩子都稀罕,都疼過。
儘管張瑞峰過得逍遙自在,在外人眼裡卻成了話柄,都說絕戶是他的報應。
但那又何妨呢?他自己的感受最重要。
張瑞峰賺錢的方法可多了,學中醫就能學到五行,學了五行就能扯上八卦,他養家餬口的本事除了看病,還會給人算卦。
家裡人他都給算過一遍了,說大侄子就是個早死的命,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因為怕砸了自己的牌子,恰巧也在大侄子56歲那年,渾身覺得不舒服,找他去看看,給了一粒藥,吃了之後蹲在廁所一下午沒出來,後來還是老婆把他架出來的,打那以後他大侄子躺在床上再也沒起來,第二年就去世了。
但這件事,兒媳婦剛一開口就被他婆婆給摁下去了,還是因為空口無憑,當年自己的丈夫死,張瑞峰的大嫂就咽下了所有的疑慮,如今自己的兒子死,她又讓兒媳婦咽了下去。
這些年裡十幾個孫男娣女,都跟他的親孫子似的,過年過節都會回老家探望張瑞峰老兩口,買空調的買空調,買冰箱的買冰箱,就因為覺得他倆無兒無女,看上去孤苦無依,再加上他們也是這個家唯一在世的一對老祖宗了,得敬著點,家風使然。
事實上張瑞峰既不孤苦,也不覺得自己無依,只是那些人替他覺得罷了。
早在多少年前他就申請了五保戶,即使一大家子的人都對他們不理不睬,也有政府為他們終老。
60多年前一粒藥片葬送了一個戰友,他卻在幾十年後託人找關係把自己辦成了榮軍,享受著國家待遇。
那些中規中矩,滿堂子孫的人享不到的福,這倆沒兒沒女的都享了,而且都死在了他前頭。
他這一生來到世上大概就是為了給別人起個範兒,表演一下什麼才能叫做過好自己,於家無功,於後無利,唯獨於己真是叫對得起,可老天卻偏偏厚待了這種人。
這裡面似乎蘊含著什麼哲理,不是太高大上的那種,你們細品。
他大侄子死後大約第十個年頭裡,張瑞峰那時已經是近80歲的人了,從來沒給家裡這些小輩籌謀過什麼事的他突然提出讓大孫女來跟他學手藝,要把醫術傳下去。
這個孫女是大侄子家的老二,是所有兄弟姐妹中最聰明的一個,張瑞峰把這個想法告訴你侄媳婦之後,沒想到侄媳婦一口回絕了。
可這個孩子卻十分的願意,非要自作主張第二天就去找她的三爺爺,情急之下,母親告訴她當年爺爺和父親的死可能都跟三爺爺有關。
她擔心女兒再有什麼差錯,跟著這個什麼事都能做出來的爺爺學手藝,張瑞峰的侄媳婦不放心。
這個孩子聽完母親的話,很平靜,想了想說:「媽媽,你要是不說我去了你是應該擔心,你說出來了還有什麼擔心的呢?他老了,還能『活』多少年,把這身本事都帶走了多可惜......」。
最終,母親沒說服女兒,於是她跟著張瑞峰一學就是三年,等到已經可以看病開藥的那一年,張瑞峰突然得了很嚴重的肺炎,這個從未生過大病,吃藥都很少的老頭子,被孫女伺候了半個月就死了。
只留下老太太孤苦伶仃一個人了,孫女在發喪那天當著所有人的面告訴大家,她會給三奶奶養老送終,也算報答三爺爺教了她一身的手藝。
老太太享年98歲,這個孩子兌現了她所有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