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狐狸報恩

2020-08-30 龍井故事

清朝康熙年間,河間有個叫薛貴的書生,家境貧寒,為人卻十分豁達,喜歡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正因為他豪邁的性格,結交了不少文人墨客,朋友們來他家造訪,從不因為其貧窮而冷落他,相反,都佩服他有的才華。

這年冬天,薛貴受邀去友人家做客,回來的時候在路上看到一隻凍僵的狐狸,那天剛剛下完大雪,天氣異常寒冷,那隻狐狸伏在枯草叢中一動不動。

薛貴動了惻隱之心,便把這隻凍僵的狐狸裹在衣袍中抱回了家。走到半路,狐狸受到溫暖漸漸甦醒過來,薛貴看著它可憐楚楚的樣子說道:「放心吧,我不吃你的肉,也不剝你的皮,我是救你的命,不必害怕。」

回到家,薛貴在灶膛裡添了一把火,然後將狐狸放到炕上,給它蓋上了一個被子,然後便在燈下讀起了書。

不知不覺到了半夜,薛貴不經意間一抬頭,發現炕邊坐著一個美麗的姑娘,這姑娘衣冠楚楚,氣質非凡,臉上泛著笑容正盯著他看。

薛貴大吃一驚,他知道這姑娘是那狐狸變的,而且他以前也聽說過狐仙的傳說,沒想到竟然讓自己遇上了。

薛貴倒不十分害怕,因為他救了這狐女的命,料想她也不會加害於自己。

那女子跳下床,走上前施禮道:「小女子名叫阿俏,多謝恩公救命之恩!」

薛貴趕緊扶起阿俏,說道:「舉手之勞,何足掛齒?只是我以前聽說狐狸會迷惑人,然後吸收人的精華,你不會那樣對我吧?」

阿俏笑著說道:」其實狐狸也分好壞,並不都會害人,況且那些受到迷惑之人大多都是心術不正的。」

薛貴覺得她說的有道理,便點了點頭。

阿俏又說道:「公子雖然家貧,卻是一個好人,您有什麼需要我幫忙的,儘管說出來。」

薛貴想了想,說道:」我有許多朋友,但是因為家貧,又因為我自己笨手笨腳不會煮菜,每次他們來我家都吃不飽飯,讓客人空著肚子回去,我心裡十分的愧疚,你以後能幫我預備飯菜嗎?「

阿俏聽了笑著說:」也是難為你了,燒菜做飯本來就是女人的事,我願意幫你,但是為了不讓別人起疑心,你得娶我為妻,那麼我才能夠名正言順在家裡燒菜做飯、做家務,而且你不能將我的身份透露出去。」

看著眼前這位如此漂亮的姑娘,薛貴感覺自己是遇到天上掉餡餅的好事了,他連連點頭,然後拉著阿俏的手坐下,商量成婚之事。

從言談舉止中,薛貴發現這阿俏姑娘非常有才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吟詩作對更是不在話下,兩人促膝長談,有說不完的共同語言,兩人都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天亮之時,阿俏從衣袖中拿出五十兩銀子,說道:「這銀子是辦婚禮用的,三天之後,你將鄰居和朋友都請到家中,我們行拜親之禮!」

三天之後,來了許多人為薛貴道賀,當他們看到新娘子的時候,都被她那盛世容顏驚呆了,不少人心裡想:薛貴這窮書生是走了哪門子「狗屎運」,竟然娶了個如此嬌美的姑娘,真是「癩蛤蟆吃上了天鵝肉啊!」

當然,想是這麼想,大家都為他感到高興。

阿俏對待薛貴的朋友彬彬有禮,落落大方,就像是自己的朋友一樣,朋友們都很喜歡她,薛貴更是覺得得意洋洋,臉上非常有光。

到了晚上,夫妻二人來到洞房,阿俏卻遲遲不肯上床。薛貴有些奇怪地問道:「你有什麼事情嗎?」

阿俏說道:「你是真想讓我當你的妻子,還是想讓我幫你做飯啊?」

薛貴說道:「當然是兩者都要啊!有什麼問題嗎?」

阿俏想了一會兒,才若有所思地脫了鞋,她將床上的新被褥鋪好,薛貴便將她擁入了懷中,只是阿俏看起來有些不情願。

從那以後,薛貴的朋友們來得更勤了,因為大家都喜歡和阿俏聊天,這些朋友都是些文人騷客,能和她聊到一起。

每次阿俏都會準備豐盛的飯食招待他們,大家看阿俏衣著不凡、氣質優雅,都以為她是一位富家的千金,人們問她的身世,她也不回答,只是笑著說道:「我是來報恩的!」

這天晚上,阿俏陪著薛貴讀書到很晚。熄燈上了炕,薛貴又要行夫妻之事,阿俏急忙阻擋了他,說道:「這種事以後儘量少做,因為我畢竟不是凡人,每做一次這種事情都會損害你的精氣,我是為了你好!」

薛貴也能夠理解,便拉著她的手進入了夢鄉。

就這樣過了三年,薛貴又結交了許多名士,大家都是為了一睹阿俏的芳容來家裡做客,並且會共同探討學問,在這種環境的薰陶下,薛貴的學業比以前有了很大的進步。

又過了一年,薛貴考中了進士,這當中有阿俏很大一部分功勞。薛貴非常高興,準備帶著阿俏去京城任職。

這天晚上,阿俏心事重重地說:「公子,你的恩情我已經報答了,我們之間的緣分也盡了,我該走了,我要回深山了。」

薛貴聽了大吃一驚,挽留她道:「沒有你的幫助,我哪裡會有今天,現在好日子要來了,你卻要走,那我要這功名利祿有何用?」

薛貴執意不讓她走,阿俏也不懂得該如何拒絕,但是她是一定要走的。

就這樣過了三天,阿俏突然對薛貴說自己病了、不舒服,薛貴便去請郎中,回來的時候卻發現阿俏躺在床上已經沒了聲息。

薛貴傷心的大哭起來,他非常後悔,當初還不如讓阿俏回去,說不定還能留住性命,自己真是太自私了……

薛貴準備了壽衣和棺材,準備明天將阿俏安葬了。到了後半夜,阿俏的屍體突然不見了,只在床上留下了她生前穿的衣服。

薛貴想了半天,突然搖頭笑了起來:看了兩人確實是緣分已盡,其實阿俏並沒有死,為了離開這裡,她是故意裝死的。

第二天,薛貴將阿俏留下的衣服裝到棺材裡,用常人的葬禮安葬了她,然後一個人去了京城……

相關焦點

  • 故事:民間故事:白狐報恩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聽小於講故事,本故事名為《白狐報恩》,故事素材來源於網絡,由小於品詩說文整理編寫。本文為《民間故事》第145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很高興又到了給大家講故事的時間了,今天咱們來講一篇發生在時候的民間小故事,希望各位看官都能通過此故事有所收穫!
  • 狐狸報恩(民間故事)
    阿大「呵呵」樂了,想著娘正沒肉吃呢,這狐狸小是小了點,但也有兩三斤肉不是。正欲動手時,他看到滿是驚恐的小狐狸不住地向自己點頭,眼睛裡竟流出眼淚,好像在求饒。阿大見娘發話,就轉頭憨憨地指著小狐狸說:「碰到了我娘這個菩薩你算是走運了。你別動,我抱你出來。」說來奇怪,這小狐狸也真的一動不動讓阿大抱了出來。
  • 聊齋故裡民間故事9(狗蛋救狐狸,狐狸報恩的故事)
    現在已是冬天,天氣已經很冷了,天也黑的早了,莊裡人一般這個時候,都用自己種的扁豆加韭菜花(把韭菜花搗碎)醃製醃菜,用自己種的紅豆加小米熬稀飯喝,吃著扁豆鹹菜喝著紅豆稀飯,吃著地瓜,一家人圍在火爐旁一起聽老奶講起狗蛋的故事 附近田莊有個叫狗蛋的人,名叫狗蛋,因為農村人有講究,孩子名字起的越賤
  • 聊齋故事:善心救狐狸,狐狸報恩,幫他找到了分別十年的女兒
    石巖玉對獵人說:「可不可以把這隻小狐狸放了,否則這狐狸父母可獵人卻說:「你說得輕鬆,你可知這狐狸可換五兩紋銀。」。石巖玉心想:「自己身上還有七兩碎銀,一個將死之人,要這銀兩還有何用,不如就都給了他,換這狐狸與父母團圓吧。」。於是,石言玉便將身上所有的錢都給了獵人,獵人拿錢走後,石巖玉便將小狐狸放了。
  • 樵夫山中撿一隻受傷狐狸,狐狸在他死後守墳百年得已報恩
    故事原創,抄襲必究!作者:毛毛 山下住著一位年過半百的樵夫,無兒無女,一個人孤苦伶仃過著餘生。 冬季到來,大雪瀰漫了整個大山,景色很美,山下往前山上看,天像是和山頭連結在一塊。​ 樵夫早起上山砍柴,來到山間發現雪中躺著一隻受傷的狐狸,樵夫心善,想把它帶回家養傷,就輕輕的走了跟前,剛要抱起它,不料被狐狸咬了一口,樵夫忍著痛對狐狸說:「別害怕,我是想救你,把你帶回家養傷,我沒有惡意。」
  • 故事:民間故事:狐狸偷雞,善心婆婆將它救下,幾年後卻是狐狸送走了她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聽小於講故事,本故事名為《狐狸送終》,故事素材來源於網絡,由小於品詩說文整理編寫。本文為《民間故事》第173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很高興又到了給大家講故事的時間了,今天咱們來講一篇發生在過去的民間小故事,此故事寓意深刻,希望各位看官都能有所收穫。
  • 新聊齋:木匠救懷孕狐狸,8年後一女上門報恩,生下雙胞胎離去
    新聊齋故事:化形仙丹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葉平是葉家灣村的一個小木匠,二十八歲,尚未娶妻。他命運多難。父母親是山裡的採藥人。回頭看那狐狸,這時也倒在地上,身上已有多處咬傷,還在流著血。狐狸肚子鼓鼓的,好像懷孕了。那狐狸眼巴巴的看著葉平,希望能得到他的救助。葉平二話不說,樹也不砍了,抱起狐狸就回家。他細心的為狐狸清理傷口,消毒後包紮起來,還殺雞給狐狸吃,在葉平的精心照料下,幾天後狐狸的傷好了。
  • 民間故事——道士血畫八卦符覆滅狐狸
    小時候我爸為了哄我幹農活,給我講各種民間故事,這個故事就是其中之一,十幾年過去了,仍然記憶猶新。大家都知道山東的文化底蘊非常深厚,孔孟之道,儒家思想也是廣為流傳,很多民間故事也是體現山東勞動人民的智慧,其中蒲松齡的聊齋志異也是在山東寫作而成,蒲松齡筆下的狐仙也是多情善良。
  • 故事:民間故事:男子被狐狸所救,不知報恩,帶上眾人進山殺狐
    遠遠望去,忽然看見樹下一隻白色狐狸,連忙跑過去,發現那狐狸喝了他的酒,醉倒在地。郭三滿大喜,將狐狸綁了,準備回家剝皮吃肉。行至半途,忽然看見一位瘦削的老者,開口要買他手中的狐狸,說是要積德放生。郭三滿本不想賣,但老者開價不低,心想有了錢又可以豪賭一把,不覺心動,痛快賣了。
  • 大爺救狐狸一命,狐狸說要報恩,結果大爺的兒子卻去世
    張大爺用鐮刀在山上砍木頭時,一隻雪白的狐狸突然在他面前跑來。張大爺看到狐狸跑過去了,他就往後退了退拿著鐮刀做出一副要和狐狸抵抗的樣子,他怕狐狸傷及到他。但是狐狸並沒有傷害張叔叔。突然,他用兩隻前爪跪在張大爺面前。張大爺看著狐狸的動作。他很吃驚。他不知道為什麼狐狸做出如此奇怪的舉動。
  • 民間故事:書生好心救下狐狸,狐狸變成美女報恩,原來狐狸是公主
    突然,一聲槍響,打破了山間的寧靜,也打斷了杜浩然的詩句,一隻受傷的狐狸從林間逃了出來,摔倒在杜浩然的身邊,這隻受傷的狐狸已經跑不動了,它哀傷祈求的眼神,看著杜浩然。杜浩然毫不猶豫的救起了狐狸,這時獵人走過來了,杜浩然請求獵人放走狐狸,他說:「在下杜浩然,請求你放走這隻狐狸……」獵人一聽杜浩然的名字,就答應放走狐狸,不過他有一個要求,希望杜浩然去,考取功名,然後回來感謝他。杜浩然的才氣在當地也是名聲大振,不過他不喜歡官場,不喜歡官場上的勾心鬥角。其實,他早就應該是狀元之才了,只是去考試的時候被人調了卷子,從此他發毒誓就算是進入火海也不再進入考場。
  • 故事:新聊齋:雙狐報恩
    新聊齋:雙狐報恩早年父母雙亡,留給他一些屋宅田地,生活倒也無憂愁,他自二十歲後便開始痴迷養狐,一日入深山尋得一白一紅兩隻狐狸帶回家豢養。秋郎給這兩隻狐狸取了名,白毛的公狐叫白芷,紅毛母狐叫芳紅。自跟了秋郎,兩狐狸十分的乖巧聽話,怕生人,有人靠近且懂得立馬溜逃。這年,秋郎得媒婆牽線,迎娶了縣上陳員外家的大女兒陳氏。
  • 民間故事:九尾狐報恩,積攢了九世的緣,終究是逃過了一劫
    今天小編帶來的,乃是一個講狐妖報恩的故事,很是古老,也有很多版本,但是,今天這個故事,會令諸位感到一些意外和新奇,還請諸位欣賞。一個未知的朝代,這一年,新皇登基,還沒有坐穩龍庭,天下便有著不穩的跡象,首先是氣象變化,多處大旱,同時,還有多處洪水滔天,簡直是形成了兩種極端的災難。
  • 故事:狐狸報恩,以身相許
    男子又嘆了口氣,搖搖頭,轉身變成一隻黃色的狐狸向門外走去。不久之後,那姑娘也變成了一隻白色的狐狸鑽進了院中牆角處的一個洞裡。盧公子見狀有些害怕,但是從兄妹兩人的談話中,他又十分同情那位姑娘,很顯然,她是遭受了家暴才逃出來的。
  • 螞蟻報恩的故事
    這是一個螞蟻報恩的故事。三國時期,吳國富陽縣有個商販,叫董昭之,有一次坐船過錢塘江,去江那邊做生意。船行到江心時,他發現從上遊漂下來一葉蘆葦,蘆葦上有一隻個頭很大的黑色螞蟻,沿著蘆葦來回走,很是慌亂。董昭之是個善良的人,於是就將螞蟻救了。
  • 故事:夫妻倆下地幹活,路過一座小木屋,聽見母親和狐狸說話
    (原創民間故事,圖片來源於網絡)多年前,南村有個趙阿婆,老伴去世早,她含辛茹苦將唯一的兒子拉扯大,在兒子阿剛22歲那年,趙阿婆為兒子娶上了媳婦。只見一隻狐狸趴在趙阿婆的床邊,口吐人言,正在安慰著趙阿婆。後來,夫妻倆一問才知,就在五年前,趙阿婆曾在山上救過一隻狐狸,不曾想竟是一隻狐仙,如今趙阿婆被兒媳趕出門,臥病在床,這隻狐仙便趕來照顧她,阿秀做什麼飯,狐仙都會使障眼法,悄悄拿來一些,送給趙阿婆吃!得知此事,夫妻倆面面相覷,整張臉都漲得通紅。此事傳開後,村民們都明裡暗裡的指責阿剛夫婦,說一隻狐狸都知道報恩,更何況人呢?
  • 民間故事:小狐狸被欺負,少年報仇,結果惹來大禍,看小狐狸報恩
    今天小編帶給大家的,是一個精怪報恩的故事。人類是萬物之靈,但是在獸之中,也是有智慧存在的,而且這些有著智慧的生靈,或許比人更懂得報恩。少年張曉,乃是一個獵戶的兒子,今年已經十五歲了,作為獵戶的兒子,到了這個年紀,就該獨自打獵養家了。
  • 狼王報恩(五山民間故事)
    狼王報恩(五山民間故事) 古時候,鄂西北山區地廣人稀,谷城一帶常有豺狼虎豹出沒,百姓防不勝防,不是家禽家畜被猛獸偷吃,就是單獨活動的人被咬傷甚至咬死。一個大雪天,獵人一大早起來,拉開門,發現雪地裡有隻麂子躺著,再看有一串狼腳印,那腳印很大,獵人推測是狼王來報恩了。從此,獵人與狼和平相處,他曾在山中遇到過幾次狼群,狼群主動繞開。講述人:周明朗 劉成安
  • 故事:書生救了狐狸,狐狸成精後救人無數
    她依稀記得發生過的事,記得那些蛇妖想稱她為王,如果她真的成了萬蛇之王那又是另一個故事,現在的她是要去報答書生對她的救命之恩。「世人都有名字,我也應該有個名字,我是狐狸那就姓胡,我身上的毛像白雪一樣的潔白,那我的名字就叫胡白雪。」狐狸為自己取了胡白雪的名字後,她感到非常滿意走出萬蛇洞。
  • 故事:民間故事:白狐精為報恩化身老伯救樵夫
    張樵夫一聽便知道是狐狸的聲音,他屏住呼吸,躡手躡腳地靠近樹洞,他看見了一隻成年的白狐狸。 白狐被鐵夾子夾住左腿,它不停地用牙齒咬鐵夾子,試圖逃脫,只可惜鐵夾子夾得甚緊,絲毫不見鬆動。白狐的身子大部分被它的血染紅。 原來這白狐中了捕獵人的陷阱,近年,因狐皮毛細柔豐厚,靈活光潤,色澤美觀,禦寒性好,制裘成衣,俏銷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