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到底是君子還是小人?

2020-08-27 雩去

最近又溫《水滸傳》,發現這位一手引領了水滸傳眾多強盜在後期轉變為義盜的龍頭老大在大家口中風評並不算好。

可能是在《水滸傳》中,如果不是宋江自始至終的招安思想,導致眾好漢最後大多慘死或悲慘結局,並且奸臣或宋朝當時糟糕的時局並未有絲毫好轉而顯得格外諷刺愚蠢。


因此,也許宋江這個人物就不像魯智深或武松那樣,會收穫大家大量好評或佩服,而多是被稱為偽君子或真小人,當然,這些爭論中,也不乏有支持宋江思想的,分別從當時的忠君報國封建王朝最高信仰統治和梁山如果不接受招安就會被朝廷不費吹灰之力剿滅的歷史猜想假設性來討論。


――很久前寫的一篇有關分析宋江到底是何樣人物屬性的文章,今天搬過來。


真實歷史上的宋江如《宋史》所記載的宋江與《水滸傳》中的宋江形象相差很大,而且正史中的這位宋江起義時間很短(只有一年多),規模很小但威力不小(「官軍數萬不敢攖其鋒」),後來是否真正接受朝廷招安並且徵方臘,史學界爭議也頗大。(因為這裡主要討論宋江是否君子小人,其出身的考辨問題我點到即止。)

那麼,由於歷史上的宋江存在時間很短,《水滸傳》這種古典小說在我國民間的影響、傳播力遠>真實歷史中的正史,且你貼的也是《水滸傳》中的圖冊形象。所以,我們就《水滸傳》中的宋江其人,來說說這個問題。


宋江,字公明,綽號呼保義、及時雨、孝義黑三郎,是我國古典名著中的四大名著之《水滸傳》所創造出來的,非常突出重要和老百姓家喻戶曉又喜歡津津樂道的知名文學藝術人物。

要說宋江是君子還是小人,我們先看看宋江這個人其志如何。

首先,《水滸傳》中第三十九回潯陽樓宋江吟反詩中,原著這樣描寫:(宋江)獨自一個,一杯兩盞,倚闌暢飲,不覺沉醉,猛然驀上心來,思想道:「生在山東,長在鄆城,學吏出身,結識了多少江湖好漢,雖留得一個虛名,目今三旬之上,名又不成,功又不就,倒被文了雙頰,配來在這裡。我家鄉中老父和兄弟,如何得相見?」不覺酒湧上來,潸然淚下,臨風觸目,感恨傷懷。忽然做了一首《西江月》詞,便喚酒保索借筆硯來。起身觀玩,見白粉壁上多有先人題詠,宋江尋思道:「何不就書於此?倘若他日身榮,再來經過,重睹一番,以記歲月,想今日之苦。」乘著酒興,磨得墨濃,蘸得筆飽,去那白粉壁上揮毫便寫道:

自幼曾攻經史,長成亦有權謀。恰如猛虎臥荒丘,潛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雙頰,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報冤讎,血染潯陽江口!

宋江寫罷,自看了大喜大笑,一面又飲了數杯酒,不覺歡喜,自狂蕩起來,手舞足蹈,又拿起筆來,去那《西江月》後再寫下四句詩,道是:

心在山東身在吳,飄蓬江海謾嗟籲。

他時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

宋江寫罷詩,又去後面大書五字道:「鄆城宋江作。」


上面那這段描寫,我們可以看出幾個關鍵,

①宋江不是庸碌的泛泛之輩,他是個胸有志向急需一展抱負之人。

②他的志向就是希望通過自己的能力向朝廷效忠。


③黃巢是唐末農民起義的首領,宋江自比黃巢,並且敢笑黃巢不丈夫,那就是說,他覺得自己身份與黃巢一樣,但能力大過黃巢。與黃巢又有天壤之別。因為黃巢沒有效忠朝廷,不『忠義』,而他宋江『忠義』,所以宋江是『大丈夫的忠義之士』,黃巢則遠遠不如他宋江。



其次,確定好這個意思後,宋江這個人以後在水滸傳中的所作所為就很好理解了。

要知道,君子的概念首先由孔子提出,君子是何?君子要行仁義,以仁義為己任,君子也尚勇,前提是仁義。君子處事也要恰到好處,君子要為人坦率,做事真誠,重義氣。

那我們看看,這些標準,宋江達到了嗎?這裡我們還是分兩方面看。

一、看看他是怎麼對朝廷:

原本就是朝廷小吏, 一心效忠、想在朝廷有所作為、即使不濟落草為寇,還是把〔聚義廳〕改為〔忠義堂〕,舉起的旗幟又把〔替天行道〕改為〔順天護國〕(天,古代代表天子,天子,當朝皇帝也),起義造反無論多麼轟轟烈烈,都不忘向朝廷投誠,所以後來接受招安順理成章,始終以儒家傳統封建士大夫的理想抱負為己任,以此開始,以此結束。

二、看看他怎麼對梁山好漢:


起初,宋江以仗義疏財,布善施恩來收買人心。在江湖中本就獲得一個〔及時雨〕的鼎鼎大名,後來,宋江私放晁蓋,還為此殺了其妾閻婆惜後在潯陽樓又題反詩。隨後上到梁山,坐上第二把交椅,嘴裡對晁蓋說著「哥哥是一寨之主,不可輕動」,但晁蓋死後,宋江禮節性的推搪幾下,然後正式成為梁山第一首領,把晁蓋的所有主旨和影響全部推翻扔掉。

成為第一首領後,宋採用了不光彩的手段坑死了秦明全家誑秦明上山,坑當時錦衣玉食,出身大戶本來家庭事業地位身份都和美高貴的玉麒麟盧俊義。宋江派人寫造反謠言,又挑唆管家去亂告發盧俊義,害得盧大員外家破人亡,事後不得已上了梁山。可以說,盧大員外和別的梁山好漢最大的區別是,如果不是宋江故意坑他拉他下水,原本作為典型高富帥的他,根本用不著『落草為寇』。

在晁蓋死後,宋江一路向朝廷獻媚並且主動願意當朝廷的鷹犬,派梁山好漢去攻打同樣是起義軍的方臘,因此死了多少弟兄,梁山義軍也就此接近滅亡,就更不用說了。

最後,臨死時,朝廷還是看不上宋江,而宋江為了『忠義名節』就按照朝廷的要求自殺了,他自己自殺不要緊,為了怕李逵又造反毀了他的『忠義』,他就毒死了這個一直跟在後邊忠心耿耿的單細胞『弟弟』。至於宋江對林衝、武松、魯智深等一幹兄弟,一樣是用盡心眼,平素要是不與天子和朝廷作對,宋江是對兄弟們『夠義氣』的,但,只要一觸到朝廷和忠孝,宋江反手就是一個坑死兄弟們絕對不在乎。

所以以上,我們不能簡單的說,

這個人物是君子嗎?

很顯然他不符合孔子定義中君子的標準。

那這個人是偽君子嗎?

他又是一個至始至終貫徹自己信念即為朝廷盡忠,自詡為肱骨之朝廷棟梁的封建臣子。

那他是小人嗎?

以他對梁山兄弟們來說,很多都是大偽似善,但只要不觸及朝廷和他心目中定義的忠義,說他全都是虛偽,倒也並不符合。

綜上,我們來看這個人物,要以多方面角度全面縱觀他的作為,抓住他核心的思想,再去給他一個相對客觀中肯的評判和理解。

如果要我為宋江這個人物定個性質的話,他算不得君子,也並不是小人,他就是個從小在儒家君君臣臣體制教育下規規矩矩形成的一個封建小吏,因胸有大志而終想翻江倒海,又因忠君思想根深蒂固而終究只能是鷹犬之姿。


歸根究底,如果我是朝廷方特別是天子,當然可以考慮他,如果我是梁山好漢,那我一定先跑遠遠的,以免到時候我被利用到打仗打不死,宋押司為了他的『忠義』再一把把我坑死,那我不是太過倒黴有了這麼個坑友?

所以,立場決定思慮,因勢而行,因人而異。

~



相關焦點

  • 君子鬥不過小人?那是錯覺 小人有啥好怕 做此類君子,一個打十個
    君子老鬥不過小人,這算什麼道?我們看《三國演義》一定很火大,這明明就是小人,怎麼他又贏了?其實我們流傳一句話,說老百姓聽到劉備贏了,他就高興的不得了,聽到曹操贏了,他就非常不愉快,其實對於老百姓來說,曹操那麼遠,和你有什麼關係?劉備贏了,你還不是照樣過日子?這裡有什麼不同嗎?
  • 水滸中偽善的人,比宋江更小人,你知道他是誰嗎?
    宋江就是十足的小人一個,宋江是梁山上的核心人物,可以說是梁山上的大佬。上了梁山之後,宋江的小人本質更是暴露無遺。在與梁山好漢交際的過程中,就能看出宋江的野心和小人本色。宋江為拉攏別的好漢上梁山,不惜殺害無辜百姓,還借刀殺人,弄得別人家中家破人亡。面對數百戶無辜百姓之死,宋江卻不以為然,為了拉盧俊義上梁山,宋江可謂是很費苦心。
  • 《金瓶梅》——四種心:菩薩、君子、小人、禽獸!
    著讀《金瓶梅》而生憐憫心者,菩薩也;生畏懼心者,君子也;生歡喜心者,小人也;生效法心者,禽獸耳。若有人識得此意,方許他讀《金瓶梅》也。奉勸世人,勿為西門慶之後車(車)(塵)。「生歡喜之心者,小人也!誰能擺脫色情這個範疇,恐怕是個不正常的人!出門在外,亂搞居多。逢人聊天,扯上幾句黃腔調總是調節氣氛的。但是有人真背後做!有人過嘴癮!《金瓶梅》作為港片三急經典,帶壞了多少人!恐怕作者本意有些歪曲!自己本人對照這歡喜心,誰敢說自己正派和光明!筆者不敢。
  • 《劍來·第1章驚蟄》:小人之爭,君子之爭,以及君子不爭
    (2)小人之爭:無法接受不如人,耍陰謀,害陳平安違背誓言,害自己有心結可是,人無完人。宋集薪再是天賦好,再是聰慧靈秀,終究還是有他不如別人的地方呀!如果與別人相爭失敗了,與別人相比不如人,怎麼辦呢?尤其是這種失敗,好像還是一種自己無力改變的情況時。
  • 晁蓋一點都不想讓宋江接班!他的一句遺言,差點讓宋江當不成老大
    從宋江上山到晁蓋曾頭市中箭,宋江三打祝家莊收了吳用等晁蓋老部下的心,三山聚義打青州過程中之後,更是收穫了外來團夥的心,這時候宋江的威望已經遠超晁蓋!按理說,宋江作為第二把交椅,晁蓋在死後沒有留下後人,自然是宋江接任,但他卻是留下了一句看似宋江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那就是捉住害死晁蓋的兇手!至於兇手是誰?明面上就是史文恭,因為箭矢上就刻著他的名字!至於到底是不是史文恭,我們留待以後再講!
  • 他是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小人。還是被責任,嫉妒,壓垮的君子?
    這個「復」字,註定了他將為了那個虛無的大燕國奮鬥終身,也註定了他將從一個翩翩君子一步步變成唯利是圖的小人的命運。俗話說:人就像彈簧,沒有壓力,彈不起來,壓力過大壓扁了,也彈不起來。所以說要張弛有度,勞逸結合。他的壓力太大了,光復一個國家,談何容易啊。當時北宋統治還算穩定,大遼,金國,蒙古都勢力強盛,你想叢中攪鬥取利而光復大燕國土,那是千難萬難。
  • 雜文系列八:"小人多,君子少",丐幫的由來
    &34;&34;&34;,一旁的幾個人也圍了過來,其中就有學生&34;&39;路&39;子&34;&39;路&39;什麼多,什麼少,什麼歡喜什麼鬧&39;小人多,君子少,借時歡喜還時惱&39;好好好&34;&34;&39;小人多,君子少,借時歡喜還時惱&39;子曰&39;詩云&39;乞丐&
  • 替宋江拿個主意
    決定要放的是宋江。○宋江影視形象想當時宋江一定很為難。所以,宋江雖然大獲全勝,心裡卻很沉重,憂心忡忡,一臉的難色。因此,我很想替宋江拿個主意。辦法也無非三條:殺,放,不殺也不放。殺了高俅,自然大快人心。
  • 《水滸傳》中的宋江是陰險至極,還是千古忠義?
    在《水滸傳》中,讀者對於宋江的評價,歷來都是爭議極大的。有人覺得他是陰險虛偽的小人,因他暗中架空晁蓋,陷害設計盧俊義,指使李逵殺扈三娘家人,甚至連小孩子都不放過。更甚竟然還嫁禍兄弟秦明,可謂是假仁到了極點。
  • 逆光鏡頭下的「及時雨」宋江——戲說《水滸傳》之十一
    宋江是《水滸傳》中響噹噹的頭號人物,歷史上也確有其人,絕非虛構。但這個人到底咋樣?沒人知道。現在的宋江形象,那都是文人們鼓搗出來的。說你好,蝨子都是雙眼皮:埋汰你,永世不得翻身。就文學作品中的宋江而言,在大眾的心目中也不一樣。有人認為宋江是歷史上難得的英雄豪傑,仁義禮智信集於一身的正人君子。這也許是順光鏡頭下拍照的宋江。也有人覺得宋江這人不咋地,發現逆光鏡頭下的「及時雨」宋公明「陰」著呢,是個令人討厭的貨色,庸俗不堪的小人。
  • 我眼中的宋江
    其實,我在有了這個想法之後,便開始在頭條上面搜索,有沒有人去幹這件事,這件事幹下來的意義到底有沒有一、宋江的為人。 眾所周知,宋江外號及時雨,是梁山泊的頭號人物,江湖好漢見到他無不豎大拇指,這是影視中出現的情況,可是如果精讀原著的人,會不難發現,他才是整部書中,最陰險的小人。
  • 貪圖官位還是忠義無雙,詔安是宋江給梁山兄弟找的最好選擇
    按理說,施耐庵老先生是要為大家展現一個忠孝仁義的宋公明,怎麼到頭來卻成了一個虛偽的小人呢?宋江成為了張獻忠等人的背鍋俠討論來,討論去,我們覺得宋江之所以挨罵首先要歸功一個人。金聖歎不僅評了宋江的眾多不可為。還把宋江歸到了時遷、王英這一類人中。作為梁山上的頭把交椅宋江竟然是「定考下下」,在金聖歎的眼中,「宋江純用術數去籠絡人」。甚至金聖歎連作者都沒有放過,在他看來,施耐庵都是「痛恨宋江奸詐」的。
  • 《水滸傳》:從檢舉宋江題反詩到被滅門,黃文炳到底做錯了什麼?
    通過施公的介紹,我們大概能得出黃文炳的這麼幾個特點:飽讀詩書,有些知識巴結權貴,阿諛奉承想通過權貴指引自己升職黃文炳到底是不是這樣一個人?我們通過《水滸傳》原著,來解讀一下。書中又說他阿諛奉承,那黃文炳到底有沒有奉承呢?嚴格來說,沒有。
  • 李雪健,不是宋江勝似宋江!
    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相信大家都讀過,其中有很多令人記憶尤深的角色,不管是神機妙算又陰險毒辣的吳用,還是殺人如麻卻一心為哥哥的李逵,亦或是嫉惡如仇,捉姦殺髒的武松都是《水滸傳》中不可或缺的人物,而宋江,更是整部書中的主心骨。
  • 《水滸傳》裡的宋江到底算不算一個英雄?
    那麼,《水滸傳》裡的宋江到底算不算一個英雄?性情為人宋江的為人應該還是不錯的固然中後期因為宋江想要被招安,導致水滸兄弟各有不和。也是沒奈何的事情。宋江把諸多派系扭成一股,共同守衛梁山泊,才有了水滸一書。梁山泊上良莠不齊,眾英雄性情粗暴詭譎,宋江卻能夠駕馭得當,實屬不易。
  • 宋江的「楚州安撫使」,到底是多大的官?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歷史上真實的宋江的確是這樣嗎?宋江起義肯定是有這麼個事的,至於108將和這麼多戲劇性的場面,不過是後人加以潤色之後的文學作品罷了,本就不具有歷史真實性,現在改編成影視作品那就更加失真了。想要了解真正的宋江,還是要回歸本真。
  • 宋江歸順朝廷是為了自己嗎
    可當時只要宋江才有資格勝任第一把位置,就連和晁蓋一起起家的軍師也沒有反對詔安!宋江祖輩都是順民,估計是很難習慣的!自古忠孝不能兩全,朝廷小人當道冊封完畢,朝廷小人為除掉梁山賊寇,在皇帝御酒裡面下毒,先殺盧俊義,在殺掉宋江,鳥無頭不走!宋江擔心黑旋風李逵造反,修書一封把李逵找來,李逵說我不反了,拿起御酒喝下,何等的直爽,大情大義!
  • 梁山之主的晁蓋葬禮,偽君子和真小人的狂歡,你是否也為其悲哀?
    而吳用的心思要深得多,而且已經脫離了偽君子的範疇,直接到了真小人的地步。他跟著晁蓋聚義奪了生辰綱,首先不是為了什麼劫富濟貧,而是為了自己的前途做考慮。為什麼這麼說?吳用只是一個教書先生,如果沒有點大動作,這輩子註定寂寂無名。所以,劫生辰綱是個機會,就算得不到功名,也能後半輩子衣食無憂。
  • 盧俊義為什麼不找宋江報仇?
    很多人覺得盧俊義首先是個土豪,但其實盧俊義根本不愛錢,他只是被動繼承了家裡的財富,完全不懂怎麼經商:燕青又道:「小人靠主人福蔭,學得些個棒法在身。不是小乙說嘴,幫著主人去走一遭,路上便有些個草寇出來,小人也敢發落得三五十個開去。留下李都管看家,小人伏侍主人走一遭。」
  • 水滸陰謀論:是義薄雲天的江湖豪客傳還是爾虞我詐的紙牌屋?
    讀書之樂,第一莫若於讀水滸」,並稱讚施耐庵為「古往今來第一君子」。毫不誇張的說,金聖歎是千百年來水滸的第一鐵桿,他對水滸的熱愛甚至已經走火入魔,到了不按自己的個人意志批改水滸就寢食難安的地步,他對水滸的影響甚至直逼施耐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