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HBO大戲《權力的遊戲》中,鹿的存在一直在推動劇情,劇集開篇就出現了冰原狼和雄鹿同歸於盡的鏡頭,後來還有一幕則出現了泰溫公爵親手宰割鹿肉。
這個鏡頭其實是編劇的原創,但這個改動非常符合故事背景,因為在中世紀分鹿肉這活真的不是誰都能幹,只能由貴族領主們親自動手。
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獵鹿
在中世紀的歷史上,鹿肉在貴族交往中具有特殊作用。和東方文化相近,在西方傳說中,鹿是森林中最高貴的動物,雄鹿就是國王的象徵,所以在中世紀只有王室和得到王室許可的貴族才能獵鹿。
獵鹿結束後只有地位最高的貴族或者國王才能砍下鹿頭,如果民眾敢私自獵鹿,就會遭受刑罰。事實上《財政署卷檔》還提到過兩則因普通人家中發現鹿肉而被判處死刑的案例。
因為高貴的身份,鹿肉成為國王和貴族勇士們的主菜。
圍繞著獵鹿,貴族們還有一整套的禮儀和話語,鹿的各個部位都有專有的名詞,甚至連鹿的排洩物也有別名。而在能夠不用弓箭就獵殺到雄鹿則是貴族最大的榮耀。
分配鹿肉,大有學問
狩獵結束後國王(或者地位最高的貴族)還要親自分割鹿肉,這也非常考驗他們的眼光。因為分割鹿肉要做到將貴族地位和個人貢獻做到完美的平衡,要讓大家都心服口服。
比如一頭鹿最好的部分要分給地位最高的人;鹿肉的右肩膀要分給找到獵物的人;胸部要分給將鹿趕出隱蔽地點的人;鹿的脖子部分的肉給飼養獵狗的人;鹿背脊上的肉要分給表現出色的領頭獵犬的主人;鹿肉胸骨頂端的那部分肉則要餵給烏鴉。鹿的皮膚、肝臟、肺臟也要分給表現出色的獵犬,最後剩下的鹿血也要蘸著麵包分給狗狗們。
獵鹿後表現最出色的獵人會得到最強獵人的稱號,國王會親自手伸進到鹿血中,然後把鹿血塗抹到他臉上,塗抹的鹿血不能擦掉,要讓它自然風乾脫落。得到這種榮耀的貴族子弟在社交中天然處於優勢地位,是未來的貴族領袖。
鹿肉:上帝的菜餚
鹿在中世紀的傳說中,是長壽、再生和統治者的代名詞,被譽為是獻給「偉大的人」的「上帝菜餚」。中世紀君主們開疆拓土的故事中,往往也有君王遇到鹿的情節,拿破崙成為國王之前,就有他遇到寶鹿的傳說。
鹿肉還是都鐸王朝最浪漫的食物之一,人們賦予這種深紅的肉一「愛情堅不可摧」的象徵意義。亨利八世在追求他的第二任妻子安妮·博林時曾經將狩獵來的雄鹿肉作為禮物。
到了現在,歐洲至今仍保留著獵鹿的傳統,鹿場經歷了幾個世紀的變遷,範圍大幅度減小,馴養的鹿們都是人工餵養,和中世紀時的野生鹿群相比,已經大為不同。
雖然同為獵鹿愛好者,在鹿的處理上英國皇室完全不是清代皇室的對手。清朝歷了圍場到鹿園直到最後消失的過程,除了皇親國戚親自獵鹿之外,每年還有聲勢浩蕩的「鹿貢」,場面十分巍峨。
《盛京典制》記載單次鹿貢的內容包括:貢湯鹿10隻,湯鹿10隻,鹿尾20盤,鹿肉乾2700束,鹿舌數量不等,每年十月需送60隻鹿羔入京。這還只是盛京圍場一處,另有黑龍江圍場、木蘭圍場等也養鹿獵鹿,所以進貢之鹿的數量十分可觀。
由於鹿產量豐富,宮廷做法就更加豐富了,光是記載下來的菜單就有::芙蓉鹿尾、紅燒鹿筋、口蘑鹿肉、砂鍋煨鹿筋、長春鹿鞭湯、香麻鹿肉餅…鹿的各種部位都不浪費,十分豐盛。
每逢大年初一,還有一項非常隆重的典禮「開筆書福」,就是皇帝親自寫「福」字。一般領到皇帝御筆「福」字的人還會收到一份鹿肉,意為「福祿」。
不僅過年封賞,皇帝日常也會封鹿肉給百官,百官還會寫奏摺以示感恩戴德叩謝主隆恩。
優質的鹿肉營養價值極高,其肉質細嫩、味道美、瘦肉多、結締組織少,含鐵量高於牛肉和羊肉,比去皮的雞肉更低脂肪,且易於被人體消化吸收。
除此之外鹿肉中所含的多種活性物質,更可以對人體的血液循環、睡眠有良好的調節作用,具有補氣、活血、補腎、養顏的功能,極其適合現代繁忙的都市人,美味低脂,營養豐富。
鹿肉不僅寓意尊貴,還肉質鮮美,營養價值高,數百年來能成為中西皇家廳堂裡的常客,被爭搶分割也是不無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