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三國演義》之官渡之戰有感.

2020-10-19 DL看世界

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鑑,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

最近空閒時,重讀《三國演義》.

讀到三國三大戰役中之一的官渡之戰.

在這場曹操與袁紹兩大勢力集團所進行的對決中.

最終以曹操的勝出而結束.

成為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經典之戰。

開戰前總體的形勢是,袁強曹弱,力量懸殊,普遍是看好最後會以袁的勝出結束.

開戰前連曹操集團中有不少人都秘密寫信給袁隨時想棄曹投袁的.

論出身,袁紹可是四世三公,門多故吏;部下能事者極多,當年十八路諸侯討董卓是總盟主.

而反觀曹操非常卑微的,他的父親曹嵩本來不姓曹,姓夏侯氏,為了巴結權貴。

曹嵩認了中常侍曹騰作為義父,中常侍在當時是宦官麼,權力很大。所以曹嵩為了巴結權貴,認了曹騰作為義父,所以就冒姓為曹了。

在這裡你可以看到,曹操本來就不姓曹,所以在這一點上連曹操自己都非常忌諱自己的這種出身。

而最終的結果是走向反面.

細細品味當中曹操的卓越的政治領導能力與袁紹在政治上稚嫩是導致這一結局的關鍵的原因.

首先,曹操具有雄圖大略,在政治上不斷借勢,挾天子以令諸侯 達到四兩拔千斤的效果,且關鍵時刻足夠果斷.

反觀袁紹則是優柔寡斷、志大才疏、刻薄寡恩、膽略不足;

其次,曹操知人善任,從善如流,甚至更是不計前嫌地接納敵方人員為自己所用,讓人印象最為深刻是許攸就是叛袁投曹的,向曹操獻計火燒烏巢,斷袁糧草,可以說,此人決定了官渡之戰的勝敗.

而袁紹則是剛愎自用、有能人不用,自毀長城,田豐,沮授,許攸紛紛出謀獻策,結果全部沒有被採納,他們個個不是被入獄,就義就是棄袁而去,反倒對 逢紀,郭圖的讒言,袁紹則是言聽計從.


順便來說說許攸這個對官渡之戰的最終的走向出現劇變起關鍵的人物.

官渡之戰後,他就開始居功自傲,處處作死,當著文臣武將直呼曹操的小名阿瞞,終終 在魯莽的一介武夫許褚面前顯擺時,被許褚所殺.

他的這一結局對當代人在為人處事方面有深刻的警示的意義.

相關焦點

  • 經典小人書四大名著系列三國演義之官渡之戰連環畫
    《三國演義》是我國一部著名的長篇歷史小說。我們從中選取了十篇膾炙人口的精採故事,編繪成這套畫冊。漢朝末年,黃巾起義瓦解了漢王朝的統治。起義軍失敗後,軍閥豪強為爭奪天下,長期混戰,形成了魏、蜀、吳三國分立的局面。
  • 三國雜談第九章-進軍官渡(完結),長篇圖文持續更新中
    官渡之戰如火如荼的進行著。袁紹大軍從正面步步推進,曹操屢屢「合戰不利」。雙方對峙期間,袁紹如何妙手頻出,曹操又是怎樣一一應對的呢?且聽我 給您慢慢道來。 《三國演義》的故事家喻戶曉,但真實歷史上的三國又是怎樣的呢?又有哪些英雄故事和權謀鬥爭?
  • 初中四大名著之三國演義
    A、徐庶 B、趙雲 C、曹仁 D、蔡瑁(D )4、官渡之戰中是誰離開答:彝陵之戰5、《三國演義》中「關羽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諸葛亮舌戰群儒」、「空城計」分別發生在哪裡?,亦頗有失,以致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
  • 三國演義軍師TOP10,看看是不是你心中的排名
    官渡白馬斬顏良官渡之戰初期,顏良圍攻白馬,荀攸獻計聲東擊西,讓曹操先佯攻西側的延津,引誘袁紹分兵,再奇襲白馬。曹操依計行事,果然斬殺顏良。2、個人成就陸遜最終官至吳國丞相,由於為人正直,經常勸諫孫權,而且捲入了太子東宮之爭,受到孫權猜忌,憂憤而死,享年六十二歲,諡號昭候。3、對天下局勢的影響夷陵之戰是陸遜的成名之戰,這一戰的影響非常深遠,徹底穩固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 94版《三國演義》,為什麼不拍滅吳之戰呢?原來是因為4個原因
    那麼,94版的《三國演義》,為什麼只拍攝到蜀國滅亡,而不把最後的滅吳之戰拍攝出來呢?但是到了滅吳之戰,我們能想到的三國人物大多都已經去世,如果詳細的拍攝滅吳之戰,那敘述的便都會是一群觀眾們不熟悉的人,就很難讓觀眾提起興趣繼續觀看。既然如此,為了保證觀眾的喜愛度和後期的收視率,滅吳之戰還是不拍的好。
  • 三國志11官渡之戰章節,張魯背後插曹操一刀把獻帝搶了
    一旦曹操在遊戲裡統一北方,那麼張魯的生存之道只能是舔了,所以最有希望從曹操手上搶奪獻帝和東都洛陽的章節,就是官渡之戰了。如果東線的曹軍抵擋不住袁紹的進攻而潰敗,我們就立即發兵趕在馬騰之前拿下長安;如果西線的曹軍丟失了長安,我們就傾全國之力攻陷陳留。徹底消化曹操集團的人才以後,張魯就是這盤遊戲絕對的大哥大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如果有需要遊戲文件的朋友歡迎進我的櫥窗裡看看,多謝大家的關注支持。
  • 三國演義:軍隊為何如此有士氣?看完群演明白了:真的是當兵的
    看《三國演義》的時候,大家有沒有一種感覺呢?這部劇給人一種「十分有氣勢」的感覺,特別是劇中出現的士兵,看起來都非常有「士氣」,這是怎麼回事呢?從劇中情節來看,曹操帶兵有方,手下能人異士和將領很多,所以他的軍隊才會所向披靡,比如和袁紹「官渡一戰
  • 從「陰謀論」角度看《三國演義》最強謀士排名,諸葛亮僅排第四
    本文討論的是《三國演義》,而不是三國歷史。依照《三國演義》中出現的故事情節,且排除作者個人對人物的評價,就其中發生的人與事進行「陰謀論」討論。《三國演義》故事中,充滿了謀略與戰爭,如果拋棄了「陰謀論」單純講事件,會使三國趣味性大打折扣。本著對《三國演義》中出現的故事及人物,以「陰謀論」角度來探究一下:這一時期謀士前五名。
  • 三晉史話|盤點《三國演義》中的那些山西人
    它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說,也是歷史演義小說的開山之作,被列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那你知道,在《三國演義》中有哪些人物是咱山西人嗎?在《三國演義》中,王允韜光養誨,積蓄力量,利用矛盾,最終計誅董卓,完成了他一生最具聲色的壯舉。但也因為處置董卓舊部失策而被殺。
  • 有多少人看得懂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電視劇版三國演義也持續熱播了很多年,觀眾們對此也是百看不厭,那麼,三國演義告訴我們什麼呢?在三顧茅廬之前,劉備關羽張飛三人身經百戰,處處碰壁,被打的連個立身之地都沒有。三顧茅廬後,劉備在軍師諸葛亮的協助下,經過幾次大戰,建立了蜀漢政權,過程雖然不易,但是也算是和曹操孫權形成了東漢末年三足鼎立的局勢。假如沒有諸葛亮高超的軍事才能協助,就算是關羽張飛再能戰鬥,劉備也沒有能力建立蜀漢政權。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就確立了聯吳抗曹的大戰略。
  • 《三國演義》有沒有感覺虎頭蛇尾呢、你堅持看完了嗎?
    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非常受大眾的喜愛,也是一部經典小說,主線是歷史事件,與作者羅貫中的超凡想法結合,給人足夠的想像空間,傳閱度已經遠超正史《三國志》。從小很喜歡《三國演義》電視劇,但總感覺有頭無尾,你堅持看到最後了嗎?或者說你是從《三國演義》的什麼劇情棄劇了呢?
  • 《三國機密》之郭嘉:為何說「郭嘉不死,臥龍不出」?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對於郭嘉,以前只知道他的《十勝論》,因為毛主席對他評價很高,說他是歷史上一位傑出的智謀之士,特別是對於十勝論,說它幾乎涉及了中國兵法思想的各個方面,博大精深,古今罕成。後來,看了三國演義,知道了還有「郭嘉不死,臥龍不出」一說,對於郭嘉,就有了極大的興趣。這個不愛江山,只愛美人的世之奇士到底奇在何處?
  • 《權利的遊戲》爛尾,若《三國演義》按美劇拍,簡直全程反轉高能
    如此說來,咱們的《三國演義》真的完全擁有這些特點,及更甚之。三國本就是一部浩浩蕩蕩的戰爭史詩巨著,戰爭場面自是不在話下。文臣武將的鬥智鬥勇,更是令人拍案叫絕。在歷史的基礎上,經過羅貫中先生的加工,劇情更是曲折反轉,既有殘酷的歷史事實,更富有浪漫主義色彩。而那些性格鮮明,充滿魅力的角色,每一個三國迷都能如數家珍。
  • 《三國演義》群雄紛爭之經典魅力
    1994年電視連續劇,巜三國演義》正式播出,瞬間頓拜螢屏,成為經久不衰的佳作直到今天仍讓人津津樂道,記憶猶新。整部劇的情節都根據原著,的故事情節的發展而發展,真實的還原了原著的人物和場景。以戰爭為主,大致分為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普五大部分,在廣闊的背景下,上演了一幕幕波瀾起伏,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面。
  • 《三國演義》中最大的漏洞:導演編劇不清楚,觀眾不明白
    《三國演義》是中國的古典四大名著,是大家最為熟悉的章回小說了!尤其是1994年被改編成電視連戲劇後,再一次掀起了全國上下的三國熱。可以說,在電視劇播放的時間段,基本上就是萬人空巷,家家屋裡傳來的都是「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三國演義》的開篇曲。94版的《三國演義》成了古典名著改編成影視劇的一個經典,成了一部不可模仿和超越的經典力作!
  • 三國演義:許攸被殺,曹操的反應哪一個才算真實?看到老版笑了
    《三國演義》是一部非常經典的影片,很多網友都應該看過,今天我們來聊聊劇中的一個小人物,他出場的時間不多,但卻在官渡之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可看到老版就感覺比較好笑了,曹操就說了一句:「許將軍,將子遠厚葬之」,之後再也沒有多說一句話,曹操這會連裝都懶得裝一下了
  • 觀電視劇《戰長沙》有感—沒有人能夠置身事外
    「戰爭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滅頂之災,沒有人能夠置身事外」這是《戰長沙》電視劇中顧清明在告訴胡湘湘,胡家人因戰爭而死去的消息時說的話。誠然,在抗日戰爭大背景下,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長沙失了再奪,奪後又失,炮彈和警報聲在長沙城上盤旋了數個年頭。
  • 《三國演義》中最大的敗筆:導演編劇不明白,觀眾看的更糊塗
    《三國演義》是中國的古典四大名著,是大家最為熟悉的章回小說了!尤其是1994年被改編成電視連戲劇後,再一次掀起了全國上下的三國熱。可以說,在電視劇播放的時間段,基本上就是萬人空巷,家家屋裡傳來的都是「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三國演義》的開篇曲。94版的《三國演義》成了古典名著改編成影視劇的一個經典,成了一部不可模仿和超越的經典力作!
  • 三國演義:許褚殺許攸,老版因為他無禮,聽到新版被殺理由笑了
    電視劇《三國演義》中,有一個人物雖然出場時間不多,但卻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往大了說,正是因為他的計謀,所以才讓曹操在北方站足了腳跟!他原本是袁紹劇中謀士,建議袁紹趁曹操糧草空虛偷襲曹軍大營,可袁紹沒把他當回事,最終他投了曹操,並建議他攻打烏巢糧草答應,最後果然成功,官渡之戰因此勝利!
  • 《三國演義細節解密》之一百一十七:陳宮留給後世的千古之謎
    最近大錘的三國演義細節解密系列,一直跟列位讀者聽友聊古典小說《三國演義》中涉及的東漢末年曠日持久且空前慘烈的兗州爭奪戰。在兗州爭奪戰以曹操勝利、袁紹遇阻和張邈呂布聯軍失敗的結局落幕之際,除了曹操、袁紹、張邈等這些兗州大戰中的主演之外,大錘還要介紹幾位在兗州之戰中出場的重要歷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