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妖志怪故事:擔生、茅八遇九尾蛇、玄術校尉咒殺豬豚蛇

2020-09-16 曉夢閣

【原創聲明】:曉夢閣只做原創內容,曉夢閣出文必屬精品,禁止盜用違者必究。

文/曉夢閣主

清風生明月,玄語話志怪。如果有人問我,夏天的晚上我最喜歡聽什麼故事,那我會告訴他,我喜歡聽魯迅先生筆下常媽媽講述的美女蛇的故事。關於蛇妖的故事,是百聽不厭的,下面閣主就分享三則你或許未曾聽過的關於蛇妖的志怪故事。

第一則:擔生

擔生,是一個蛇妖的名字。這個故事源自於《水經注》、《廣異記》,我們都聽過農夫與蛇的故事,最後農夫被蛇咬死了。而擔生就是中國的「農夫與蛇」的故事,不過主人公不是農夫而是書生,結局卻與農夫不同。

故事是這樣的,範縣有一個書生,有一天在路上遇到一條奄奄一息的小蛇,他便收養了小蛇。並且每天都背著這條蛇去讀書,所以給這條蛇取名擔生。

後來這條蛇越長越大,書生再也背不動了,就與擔生告別將其放到了範縣東面的大澤之中。四十年後,擔生長成了一條巨蟒「蛇如覆舟,號曰神蟒」。但凡有人路過大澤都會被擔生吞掉。

書生此時已經人到暮年,有天他要經過大澤去某地,鄰人就勸阻他說:「澤中有大蛇食人,君宜無往」。當時已經是冬天了,書生就笑著說:「冬月蛇藏」。就前往大澤,剛到大澤就遇到一條巨大無比的蟒蛇。書生定睛一看,大聲說:「你是擔生嗎?」,巨蟒雙眼看了一下書生,便低著頭良久而遁入大澤之中。

後來書生安全地返回範縣,縣令認為書生經過大澤沒被吃掉一定有詭異,就把書生抓進了大牢。沒想到,當晚擔生攜狂風暴雨而來,淹沒了整個縣城,唯獨大牢沒有被水淹。「擔生負而奔,邑淪為湖」。這條蛇妖帶著昔日的恩人逃離,整個範縣淪為大湖。

雖為食人的蛇妖,但卻念昔日救養之恩,為救自己的恩人不惜水淹範縣,跟白娘子水淹金山寺有點相似,不過終究殺戮太多,估計日後逃不過天道的懲罰。

第二則:茅八遇九尾蛇

九尾蛇傳說中的異蛇,形體巨大,有九尾,尾端有孔,會噴射毒,如槍彈,中者非死即殘。蛇行之時,如鐵觸碰。

在《續子不語》中就寫到關於九尾蛇的故事,古時候有一個叫茅八的人,去江西販賣紙張,當地的造紙廠多在深山之中,茅八到達造紙廠的時候剛好日落,這個時候廠裡的人都迅速回家並關上門。有人告訴他,夜晚不要出門,深山中多有怪獸,堪比虎狼。

但是茅八有武藝在身覺得這些人誇張了,夜晚的山林很美,月亮很皎潔。他就一個人去山林轉轉,剛走一會兒就看到一群猴子在哭喊著狂奔。茅八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於是就找到一個高處隱蔽起來。沒多久,就看見一條巨蛇從山林深處爬出,兩眼如燈,灼灼發光。身體如水桶粗細,表面覆蓋著堅硬的鱗甲,在地面上摩擦的沙沙作響,令茅八更加驚悚的是這條巨蛇竟然有九條尾巴。

九尾蛇看到一群猴子在一大樹上,於是便把尾巴都豎立起來,旋轉蛇身,尾巴上的小孔都張開,從裡面射出液體。那群猴子被液體擊中後立刻掉落樹下,被擊中的地方都潰爛了。九尾巨蛇吃掉其中三隻猴子,然後收起尾巴又爬回山林深處。

茅八見此狀,嚇得肝膽俱裂,從此日落之後再也不敢出門。

第三則:成俊咒殺豬豚蛇

豬豚蛇,叫聲如豬,長約三尺,有四腳,遍身生毛,速度極快,無懼人,常逐人畜而食。

這則故事出自《夷堅志》,說的是在當時建康的駐屯軍有個叫成俊的校尉,此人對禁咒之術頗有心得,尤其擅長制服蛇妖。

一天傍晚,軍隊正在訓練,突然出現一條長著毛的蛇,見人就追,還發出豬的叫聲。眾人大驚,無計可施,驚慌四散。軍中有一膽大,力氣也大的人用飼養馬的馬槽將其蓋住。並馬上報告給了將軍,將軍立刻派人通知成俊。

成俊趕來後,看到馬槽便說,下面是蛇形的妖物,並說:「這是豬豚蛇,是一個妖蛇,人一旦被它纏上就會死去。」接著成俊就往馬槽上吹氣,手指掐訣,開始施展禁咒玄術。沒過多久,成俊讓人打開馬槽,只見妖蛇蜷縮成一團,一動不動。於是成俊又蓋上馬槽,深深吸了一口氣,然後在馬槽上連吹三次。再打開馬槽時,妖蛇已經化作一灘凝血。

參考文獻:

《水經注》

《廣異記》

《夷堅志》

《續子不語》

相關焦點

  • 鄧甲制蛇救人
    峭巖確是一位有道術的人,他能把藥變成瓦礫,用符召喚鬼神。鄧甲學道虔誠、精心,不辭勞苦,晚上都很少閉一下眼睛,白天就更不著床了。峭巖感覺到了這一點,就盡心地教鄧甲施藥,結果鄧甲卻沒學成;又教他符祭之術,終究也沒能學成。峭巖道士說:「你與這兩門道術沒有緣分,不必強學了,就教給你制服各種蛇的法術吧。」能施這種法術的,當時只有峭巖道士一人。鄧甲用心學到了制蛇之術,就踏上了歸途。
  • 眼看恐鱷與玄蛇陷入瘋狂廝殺,小夥非但沒有逃走,反而蟄伏了下來
    巨大的蛇身越攀越高,蛇口大開,蛇首後方的八根凸起的角質物,在恐怖的一陣嘶鳴聲中劇烈地顫抖起來。一雙小腿粗細,通體雪白的毒牙末端,不斷有漆黑的液體正滴落地面,而地面上,凡是毒液滴落處,即便是堅硬的巖石,竟也被腐蝕出一個個拳頭大小的窟窿。兩大兇獸僵持不下,湖面,一陣陣水浪擊打在八角玄蛇所站立的石壁之上,氛圍越發凝重。
  • 故事:百年老屋有奇事!蛇!蛇!蛇
    好多人以為,蛇都生活在水草或樹林裡,其實,有一種蛇,是生活在百姓家庭,它們壽命很長,十幾年甚至幾十年與老屋的主人相伴,彼此互不侵犯。這種蛇頭部為黑白搭配,有的也有紅色或淺藍色的紋路,一米多長,樣子醜陋、兇惡,它們很少在白天出來,一般情況下,白天都是躲在洞穴裡睡大覺,夜深人靜,耗子活動猖獗時,它們就出動了。
  • 祖輩化身成蛇回家,善待的躲過一劫,虐待的丟失性命
    一條紅色的蛇在地上蠕動,眼睛打著轉,身子升來,頭不停的點。樂兒媽媽也怕蛇,她操起旁邊的掃帚,說著就要打蛇,紅蛇也變兇起來。這時聽到,「快把掃帚放下,這蛇不能打。」,二叔回到了家裡。二叔給這條紅蛇鞠了一躬,蛇的樣子也變的溫和了許多,二叔擺好了一個祭臺,在祭臺上少燒了三根香,二叔他們一家人一直站在祭臺前守著,蛇在祭臺對面。過了半個多小時,紅蛇才慢悠悠的離開。
  • 故事:怨魂化鬼蛇
    貧道略懂一些岐黃之術,老丈可否將那病狀說於我聽,我或可醫治。」 老者點了點頭,說道:「患病之人起初並無大礙,只是在身上冒出些許水皰,然隨著時間的推移,水皰越長越多,越來越大,遍布全身,輕輕一碰,便刺痛難忍,水皰破後會流出膿血來,傷口潰爛不愈,流血不止,苦不堪言。」 「幾日之後,患病之人的全身都會腫脹不堪,開始腐壞,拿手輕輕一觸,便是一個血窟窿。
  • 琵琶蛇與金線蛇的故事
    班主告訴劉員外,在宅子後花園的井裡有條琵琶蛇。月圓之夜那條蛇就會叫,叫聲象是人彈琵琶的聲音。那聲音攝人心神,傷人元氣,對人損害很大。在距離琵琶蛇方圓十丈的範圍內,肯定有它的剋星――金線蛇。金線蛇行動如飛,根本抓不住。所幸這東西怕貓的糞便,它見到貓糞骨頭都酥了,就不能跑了。班主讓劉員外找來貓糞,撒在井口周圍的草叢裡。經過眾人仔細尋找,終於找到了金線蛇。那條蛇有兩米長,頭象雞蛋那麼大,金色的身子就象孩子扎頭髮的頭繩粗細。
  • 男子上山打獵,看見黃鼠狼跟蛇打架,好心救下蛇,回家就咬向妻子
    (故事純屬虛構,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楊家村有個獵人叫楊海山,是村裡有名的神射手,每次村裡人去山裡打獵,收穫最多的就是他,百步穿楊在他那裡只是小意思,還能百步用箭把樹上的縫衣服的針給射斷,功夫可見一斑。
  • 農夫與蛇的故事
    一個隆冬時節,他在村口遇到了一條凍僵了的蛇,他覺得這條蛇挺可憐,就發了善心,把蛇拾起來,放在懷裡,用自己的身體去溫暖它。 蛇得到了溫暖,漸漸的甦醒過來了,等到它恢復了體力,活動自如時,便露出了殘忍的本性,在農夫的胸脯上,兇狠地咬了一口。原來這是一條毒蛇,農夫受了致命的傷害。蛇毒很快布滿了農夫的全身。當農夫到家時,求醫治療已經來不及了。
  • 醜陋、美豔、智慧、殘忍、狠毒——蛇
    據說世尊為了要度眾生,所以將世界變得有些汙穢不堪,讓那些蛇呀什麼的出來,得以被引渡到彼岸。蛇為人的嗔恨心所化。蛇還代表人的欲望。綜合美豔、智慧、殘忍狠毒者,莫如美女蛇——美狄亞。奶奶講了三個故事。其中一則是有一人在田間,把一個木頭楔子嶔進蛇的腦袋,蛇逃走,多年後修煉成精,來尋仇,欲取該人性命。另一則是講富農不仁,遇有討飯的上門,說自己也吃不上,回頭就拿麵餅給小孩擦屁股……都是嗔。「後媽把糧食藏到磨盤底下,讓我們一家幾口挨餓,逃荒……」現在她又在向孫子們講述過去的苦難,帶著哭腔:「人家欺凌咱!」父親到老憤怒:「都是壞慫。」
  • 蛇與車夫還是車夫與蛇
    母親常常給小蛇講著這樣一個故事不久之後,三個打劫的被蛇給咬走了,小車蛇也躺那裡,一動不動。司機打開車門,拿出手電筒,看到地上有一條已經死掉的蛇。司機拿出了一個塑膠袋,把蛇裝了進去。當天晚上,司機家裡吃的是蛇肉火鍋。司機從柜子裡面拿了拿出了一瓶酒,酒裡泡了一條蛇,那是小蛇的母親!
  • 聊齋故事:蛇迷天師
    當初是她對管豹心生愛戀,利用術法把白狐和小木屋託夢給了管豹。已為人夫的管豹夢到小木屋中楚楚可憐的小白狐在搖尾乞憐,素來彪悍的他心頭忽得一軟,鬼使神差獨自進了山。就在小白要和他相遇的時候,小白母親九尾狐攔住了她,告訴她人妖殊途,若相戀必遭天譴。小白猶豫了,只敢遠遠望著管豹寬厚的背影默默流淚。果不其然,小白引管豹入山鑄成了大錯,胡匪趁機屠了管家莊,擄走了管豹妻子小玲等眾多女眷。
  • 靈異:意外打死一條蛇,從此家中怪事連連,爺爺竟讓我和蛇成親
    《十月蛇胎》作者:銀花火樹內容簡介:意外打死一條蛇,從此家中怪事連連,爺爺竟讓我和蛇成親,懷胎十月,孩子他爹是條蛇:東北出馬仙,一個女弟馬的真實故事……精彩片段:「那你剛才為啥還說我的良緣是仙呢?」《蛇後
  • 美國民間故事:人和蛇
    ,今天要講的這個故事。有一天,蛇在森林裡爬行,一棵雪松被風吹倒,壓住了它。有個到林子裡採果子的人經過。蛇請求人,人幫忙搬開了樹,蛇卻一下子纏住了人。蛇說,自己好久沒吃東西了,讓人好事做到底,要把人吃掉。
  • 從農夫與蛇的故事中的啟發
    在一個冬日的傍晚,忙碌了一天的農夫走在收工回家的路上,看到路旁有一條快凍僵的蛇。這個農夫心生憐之情,把這條快僵死的蛇放在懷裡。這條蛇在農夫溫暖的體溫中甦醒了過來,反口咬了農夫,農夫中毒身亡。關於這個寓言故事,有許多的版本,具體到情節都是一樣的,農夫幫助了蛇,反被蛇咬。小時候聽到這個故事的時候,會覺得農夫很傻,心裏面會想,為什麼要救一條快僵死的蛇呢?
  • 蛇,與 蟹
    蛇與蟹住在一起。蟹總是真誠和友好地與蛇相處,而蛇卻陰險卑鄙。蟹經常勸告蛇要真誠、正直,而蛇卻全當耳邊風。因此蟹十分氣憤,忍無可忍,趁蛇睡著時,把蛇掐死了。蟹看著蛇僵直地躺在地下,說道:「喂,朋友,現在你死了,也用不著真誠、正直了,你要是能聽我的勸告,就不至於被殺。」這故事是說,對有些人來說,也許他死了對人們還好一些。
  • 故事:新聊齋:蛇仙渡劫
    新聊齋:蛇仙渡劫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明朝中期,四川綿州一山中小村裡,有個叫牛通的樵夫。牛通從未見過如此巨蛇,不禁兩腿發顫,這蛇如此巨大,一口將自己當點心吃了很快九天雷降,一道道水桶粗的雷電,朝山洞口的巨蛇劈來。巨蛇從嘴中吐出一顆圓形白色內丹,懸浮在空中緩緩轉動,艱難抵擋著雷電。有好幾次,那大蛇遇心火焚燒,陷入幻境,內丹便停了轉動。牛通便用大刀一頓猛砍,才讓大蛇再度清醒過來,蛇精運轉法力,抵擋著雷電和心火。
  • 故事:瀋陽蛇神廟的傳說
    ,今天再講一個當地流傳的瀋陽蛇神廟的傳說。昨天故事發生在太宗皇帝皇太極的崇德年間,今天說的故事發生地,在太宗皇帝皇太極的陵墓昭陵,因為在老盛京城北邊,故當地人習俗稱北陵。在北陵前山門後邊東側,緊貼著陵牆南邊,有一座小廟,叫蛇神廟。這蛇神廟是何人所建?建於何時呢?民間流傳這樣一個傳說。
  • 蛇能報復人嗎?一個關於蛇的傳說
    他的大舅外號野狼,40多歲,個子高大結實,臉上有幾道疤,據說原來與人打仗一人砍到三人,從此出名,蹲過幾次牢,二舅外號野狗,個子大而粗,光頭,八眼,聽說原來與人鬧矛盾一下將人眼扣出來,蹲牢好多年。他們經常到小完家。 我們家與小完家關係還是比較不錯的,從來沒有吵過仗。爸爸還經常請小完爸爸到我們家喝酒。兩家有什麼事情都互相幫忙。
  • 《聊齋志異》:蛇人
    生活中很多人懼怕蛇,討厭蛇,看過這篇文章後,說不定會喜歡上它們。《聊齋志異》——蛇人。東郡有個人,喜歡蛇,到處為人耍蛇表演,靠收取酬勞,維持生活。他曾經養了兩條蛇,都是青色的,乾脆利落地為它們取名為大青 ,二青。
  • 聊齋故事:農夫與蛇仙
    原來,他在打柴過程中,遇道一條被一條大蛇攔住了去路,這蛇可不是一般蛇,是修煉了幾千年的蛇仙。蛇仙對譚欣說:「好心人呀,快救救我,後面有人在追殺我!」譚欣那時還是個淳樸善良的人,就趕緊放下柴捆,讓蛇仙躲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