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爭家族魔咒,關掉經營多年麵館,陪患癌母親海南康養

2020-08-20 知秋意識菩提

感覺像做了一場夢,在老家開了28年的麵館就這麼關了,母親查出癌症,他陪母親在海南住了快2個月。今年6月下旬,在海南旅遊的一天傍晚,我在居住的酒店後院散步,遇見了這對母子。小夥子姓沈,浙江嘉興桐鄉人,高大俊朗,說話時有些靦腆。

64歲的範惠南,這些年一直擔心的事情,到底還是來了。操持了快30年小生意的她,2019年過年後全身疼痛,到醫院檢查,胰腺癌晚期。她的家族就像中了魔咒,母親、哥哥、姐姐全都是因為這個病走的。

住進醫院的範惠南,心裡很害怕。醫生說她還有救但要手術,可家裡的親人都手術了,最後卻全走了。看著隔壁床病友術後插了兩個管子,想起自己姐姐,走之前也上了手術臺,打開就縫上了,她不同意手術。拿著醫生開的止痛藥,4月27號慕名來到海南,在龍鳴聞香養生營裡吸香康養。

養身營給每個人建立了調理檔案記錄,和定期複查指標比對情況。範惠南在聞香最初的一個月裡,出現了疼痛調理反應,當時臉色好黃。一個多月後,臉色開始好看起來。原來在家睡不著,夜裡一、二點就醒了,還經常拉不出大便,現在睡覺、大小便都變得正常了。她告訴兒子:「我有救了!」

一個人得癌,整個家就亂了。範惠南的丈夫原本就有糖尿病,一著急也住進了醫院,一住就是2個月。原來做麵館生意,每碗面賣5元,儘管早早晚晚很辛苦,但收入勉強可維繫一家人的生活。現在老伴的病,不但不能幹活,每個月打胰島素的費用就要1000元。

如今好好的一個家,因為癌症來襲,像天塌了一樣,變得四分五裂。女兒陪著老伴在老家看病,兒子陪著她在海南聞香康養,她住在養生營裡的賓館,兒子在外租房照顧她,每月租金500元。

小沈陪著媽媽,不覺已經一個半月了。在養生營裡,媽媽和同病相憐的癌患病友們,每天互相鼓勵,抱團取暖,生活很規律。早課念經,然後聞香、汗蒸、鍛鍊,體感情況有好轉,他放心很多。打算等當老師的姐姐,放暑假來換他,他就回去找工作了。母親最放心不下的不是自己的身體,是30歲的小沈還沒女朋友。

最近作家馮唐寫了一篇文章裡有個觀點,對真正的絕症,醫生能做的很有限。多數病是治療不好的,是要靠自身免疫能力自己好的。馮唐的身份很特殊,在北京協和醫科大學認真學過八年醫術,是一名醫學博士,一個昔日研究婦科腫瘤的協和醫院專家。

對抗癌症,就像一場懸崖邊上的戰爭,充滿不確定性。龍鳴聞香裡的中草藥,對自身免疫力的調整,給了養生營的病友們,一根稻草一線希望。中秋佳節就要到臨,在這個意味著團圓的日子裡,不知遠在海南的範惠南和病友們,能否和家人一起團聚,過一個快樂的中秋節。

相關焦點

  • 《知否》康姨媽,一個女人是如何變成潑婦的
    而康姨媽長得漂亮,明蘭見到她時已經是年過中年,長期不如意的婚姻折磨著也是一個中年美婦人。康姨媽漂亮,伶牙俐齒更討自己母親歡心一點也不奇怪。康姨媽長得漂亮,出身也好,但是婚姻生活卻沒有妹妹那樣幸運。康姨媽的婚事自己母親一開始是不同意的,雖然康姨夫和自己家門當戶對,卻沒有什麼擔當,家族裡面的關係太複雜。但是說好的婚事也不能變卦,康姨媽也喜歡,王老太太也只能讓女兒嫁了。
  • 開麵館的母親和開寶馬的兒子
    昨天早上九點才吃早飯,麵館裡也沒有其他客人了。老闆娘閒下來了坐我對面跟我說著李家的孩子不姓張、張家的孩子不姓王街頭巷尾式的閒話。 這時,門口「嘎」地一聲停下了一輛7系寶馬,車上下來一個三十幾歲的男子,走進來對老闆娘說了句:「給我點錢。」 老闆娘頭都沒回:「自己拿。」 寶馬男從櫃檯拿走好厚一沓錢,怕有個好幾千。
  • 《萬水千山走遍》之二——躲不掉的死亡魔咒
    躲不開的死亡魔咒。三萬顆心臟,丟棄在湖裡,族人稱之為「心湖。」母親走的時候僅僅留給她一串彩色的珠子,到現在一直圍在她的脖子上。囑咐她要聽外祖父的話,長大了要做一個能幹的婦人。整個村子的家庭,基本上只留下老人和小孩。孤苦伶仃。她幾乎都快要忘記父母的長什麼樣子了。因為一場戰爭,她再也沒有感受到父母的愛!
  • 姐姐輟學打工養弟弟,10年後母親回來認親,姐弟卻把母親趕出家
    張小姐生於農村,家裡還有個弟弟,比她小3歲,原本一家4口過著普通且幸福地生活,可是在她上初中的時候,父親患癌,因為即便是拿出家裡所有都錢,也不夠父親都醫療費,所以對於窮人真的生不起大病,她們沒有足夠的錢,就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父親離開了她們。
  • 森林的魔咒
    公主的出生給了森林王國希望,大家都堅信公主以後能走出城堡為森林王國解除魔咒。雖然公主至今也還沒有找到解除魔咒的辦法,但是她正在策劃著一個應對魔咒的方法,就是她每次回來後會把泡泡爆破後的殘汁收集起來,現在已經有一小瓶了,她想著為森林王國吹一個很大很大的泡泡,把整個王國包裹起來,這樣人們不就都可以出來了嗎?
  • 故事:大年夜,麵館打烊了,母子三人買一碗清湯蕎麥麵,該怎麼辦
    母親穿著不合時令的斜格子短大衣,兩個男孩子一身嶄新運動服。母親表情羞怯,怯生生地問:「啊 清湯蕎麥麵 一碗 可以嗎?」孩子躲在媽媽身後,也怯生生地望著。母子三個人,一碗清湯蕎麥麵?只見女人表情羞怯,孩子眼神發光,老闆娘的心,一下子被揪住了。忙走向前去招呼,「行啊,歡迎光臨!請,請這邊坐。」
  • 知否原著:康姨媽的女兒們,因為惡毒的母親,沒有一個有好下場
    1.康姨媽的嫡長女康允兒糊塗愚孝、拎不清,最終導致了婚姻悲劇在原著裡,康姨媽有三個嫡出的兒女,分別是:嫡長子康晉、嫡長女康允兒(行二)、嫡幼女康元兒。康姨媽雖然為人陰險惡毒,但是卻有一個軟肋,就是她和天下的母親一樣,都心疼自己的孩子。
  • 父親每天給乞丐一碗麵,這天麵館沒開門,乞丐救了一家人
    父親家住在一樓,臨街有一間屋子可以合法改造成門面,為了貼補家用,父親就開了一間麵館我們全家人都住在麵店,因為住地和經營的地方在一起,所以一年四季365天全年無休,很多人也都光顧我們這家麵館。父親這個人心地善良,我們家這塊有一個乞丐,是個常客,他沒有錢,但每次都要來麵館要飯吃。父親每天都在開門、關門之前親自下一碗熱乎乎的刀削麵給乞丐。晚上的話,乞丐吃完以後,麵館就關了門,乞丐每次吃得飽飽的躺在門口,跟個保安一樣幫忙守著店外頭的板凳和桌子。
  • 《知否》原著:康姨父才是康姨媽「惡」的根源丨別把不幸甩鍋父母
    而我卻更喜歡原著中康姨媽的結局。有人認為,都是她的母親王老太太太寵愛她了,以至於所有人都要聽她的,一有人不順她意,她便心生怨恨,伺機報復。真是這樣嗎?01我們都知道,王若弗和康姨媽都是王老太太的女兒。但王老太太最寵愛的女兒卻是康姨媽。
  • 海南的孔雀故事
    午飯後,向著海南澄邁縣往南前進,過了縣城再往南,夕陽和我們賽跑。主人介紹說他它叫小黃,從小當成寵物養,還會跳到主人的肩膀上玩耍呢!沒有想到在海南的山林裡有這麼多漂亮的孔雀!
  • 《知否》原著:康姨媽被送入慎戒司折磨,王老太太氣得大病一場
    導語:康姨媽的一生,終究是被王老太太所誤!原文中,盛紘曾經說道:我現在可知道我這個大姨姐為什麼敢這麼做,犯了小錯嶽母給收拾,犯了大錯嶽母還給收拾,這些年折損在康姨母手裡的人命,何止一兩條呢?只是這一次,康姨母踢到一塊硬板,盛家不惜傾家族之力,也要懲罰康姨母。
  • 一個古代的小官員,是憑什麼把家族經營成了豪門清貴名門之家?
    這些,都是因為這個標準的古代男人精心經營的結果。一、一個兢兢業業、恪盡職守且高情商的古代文官典範在古代,一個男人最好的出路和成就就是考中進士做官。即使是王公貴族之家,有眼光的家庭,為了家族長盛不衰,也會培養家族子弟走讀書科舉之路。
  • 《知否》康姨母:扭曲的高門嫡長女,陰狠的利己主義者
    因此,康姨母一直養在王老太太身邊,千寵萬愛的長大。王若弗10歲前都寄養在鄉下叔父家。關於這點,在康姨母給盛老太太下毒的事情敗露後,從王老太太的隻言片語中也能得到印證:「三個兒女中,最對得住的就是你!在西北任上許多年,你大哥寄住在大學士門下讀書,你妹子託付給他叔父,只有你,始終養在我們身邊!可這些年,你一樁樁一件件,對得起你爹的在天之靈嗎……」王若弗寄人籬下的日子看起來風光,實際上也不好過。長柏曾說:「在幼時,娘常說王家叔公雖待她極好,可她最遺憾的是,依舊不能承歡於親生爹膝下。與鄰家孩童玩耍時,總不免被人欺負是爹娘不要,丟棄了的。」
  • 《以家人之名》李海潮麵館關門,賀子秋心疼他賺錢難,準備離開家
    《以家人之名》李海潮不買趙華光的帳,三番五次地把他轟出麵館。趙華光表面上裝作大善人,積極拿錢補償李海潮對賀子秋的養育之恩,但暗地裡對李海潮使壞。他們村的人都知道,年輕時候他就不是什麼好人,現在有錢了,曾經養成的惡哪那麼容易改過!
  • 《知否》同是庶女,同是高嫁,為什麼康姨媽只和明蘭過不去?
    1.墨蘭的母親比明蘭的母親有地位墨蘭雖然和明蘭都是庶女,但是墨蘭的母親林小娘在家裡的地位比明蘭的小娘要高很多。而明蘭的母親一直做小伏低,自然也是不喜歡康姨媽的。康姨媽若是好好經營與康大人的婚姻,也不至於不被康大人待見。若是她為人慈善一點,祖母也未必討厭她。如果她不去招惹明蘭,憑著姻親關係,康家自然也是有一定好處的。
  • 嫁入盛家的康允兒:烏鴉窩飛出的白鳳凰,終是被母親康姨媽連累了
    原著《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康姨母除了有個兒子康晉,還有兩個親生女兒,大女兒康允兒溫柔賢良,小女兒康元兒刻薄跋扈,都被她坑害不淺。盛維夫婦一收到盛老太太的信便勃然大怒,立即召在京陪夫的允兒回老家,一來儘儘孝道,二來叫兩老瞧瞧孫子孫女,三來讓作為親姐的允兒為妹妹康兆兒尋個妥帖的婚事,同時老家會派得用的丫鬟上京服侍長梧。康姨媽和允兒心知肚明,這絕對是警告和懲戒。
  • 父母的溺愛,藏著孩子的未來,也是家族的興衰
    同時一位父母的格局,不光關係著子女的未來,也影響著家族的興衰。前幾天,同事閒聊時說起,她和老公,竟然在為今年初中畢業的孩子考慮就業問題了,說是以後能找到什麼人,進什麼樣的單位!現在就開始籌謀留意了!王家的大女兒,就是康姨媽,那更是溺愛失敗的典型。而康姨媽的最後悲劇,都是她的母親,王家老太太一手造成的,在娘家時,就是任性妄為,因為母親為她撐腰,連嫂子都不放在眼裡。嫁到康家更是無所顧忌,害人性命,身背數條人命,次次都是她的母親幫她擺平,致使她有恃無恐,就如同她自己所言,每次母親雖然打她,罵她,可最後都會救她。
  • 故事:母子三人一碗清湯蕎麥麵,母親買一碗麵的勇氣,切不可忘記
    這是母子三人第一次來麵館。在日本,大年夜吃麵是傳統習俗。母親帶兩個孩子來到麵館,吃頓清湯蕎麥麵。因要替意外去世的父親償還欠下的巨款,母親沒有足夠的錢,在晚上十點,客人散盡時,怯怯地走進麵館,怯怯地問:「唔 清湯蕎麥麵 一碗,可以嗎?」此刻的母親,很難為情,心裡有些顧慮,但又充滿著勇氣,充滿著期盼。
  • 蠻流的海南奇緣
    那是在九二年,同學張毅在廈門大學畢業後分配到海南工作張毅沒有考上大學,因此就在家裡幫著父母幹點農活,主要是養豬,看到很多人下海撈金也想過出去,可是沒有朋友帶自己沒有膽量一個人獨自去闖蕩……一天突然接到海南同學劉波的信,心裡非常的高興,拿著信反覆看了無數遍,徹夜難眠。
  • 《知否》為康姨媽求情被厭棄的康允兒:出嫁女,該怎樣對父母盡孝
    可惜,康允兒有個作天作地,希望全世界都聽她話的母親。康姨媽把康大人和其他妾室生下的庶女康兆兒送去給顧廷燁作妾,想控制顧府,挑起事端。可惜她的如意算盤打錯了,被明蘭識破後,偷雞不成蝕把米,盛老太太一封信送去宥陽盛維處,康兆兒被送回宥陽重新嫁人,連帶康允兒也被公公婆婆召回了老家,以長姐的身份給康兆兒操辦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