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的努力看得見

2020-11-15 瑜鴻

大姐術後先是由她的老頭照顧的,兒子守了一下午,晚上說有業務走了。

大姐的老頭照顧的還好,只是笨手笨腳的看著著急。一般情況下大姐遇到事情的時候,我就在一邊叨叨,告訴她老頭怎麼怎麼辦。現在想想我好像挺煩人的。

我說:大哥,你要脖子連著後背一起抬她起來,不然大姐刀口抻著疼。

看過幾次他笨手笨腳的還不如不用他呢,我就囑咐大姐在她起來的時候,自己扶著自己的後腦勺,實在夠不著後腦勺,就拽著自己的頭髮把腦袋抬起來,一點不費力的。因為我老頭有事回婆婆家我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就是這樣做的。起來躺下都拽著頭髮,頭皮也不是很疼,方法很實用。

大姐依著做了一次,以後就再也不用她老頭照顧她起床下地了。

大姐的老頭照顧了兩天體力有些吃不消了。白天就換二兒媳來照顧,晚上這大哥再來替換。

這樣,大姐的二兒媳又來了。

重點說說大姐的二兒媳吧。為簡單就稱呼她兒媳吧。

婆媳倆的關係很好,進來病房嘮了很久,倆人的聲音都很輕。我是一個字都沒有聽清楚,也沒有插話。

閒得無聊就眯起了眼睛,一會兒就呼呼大睡起來。睡得正香呢,似乎耳邊有嗡嗡的聲音傳來,像是人的說話聲,好像還不是,因為抬起腦袋費勁,我就努力聽著,時斷時續的。

AI,就這麼著想明白是怎麼回事,人就精神了,一側身,看見這兒媳了。她坐在兩個病床中間,雙腿上放一電腦,臉對著電腦,嘴在叨叨著。

我問:孩子,你在幹嘛呢?兒媳回:jsjfkf……我哦了一聲,沒聽明白,裝明白。迷糊著又睡著了。只一會兒,又被這兒媳給叨叨醒了。我迷迷糊糊她叨叨叨叨的幾次後,我要崩潰了。

索性起床來到她身邊:你這學的是什麼?兒媳:公司的業務能力考核內容。我:這是法律啊。兒媳:對啊,公司有要求,得學。我:這樣啊,那你學了這麼長時間了,累不累啊,歇歇吧。

這兒媳一副懶得理你的表情,繼續嘟嘟嘟嘟的叨叨著。

想發火啊,不好意思啊,那麼小的年齡,還是個孩子,一個上進的孩子。算了,外邊溜達去吧。

寫到這裡,我也覺得挺沒有勁的。嘮嘮叨叨流水帳一樣的。不想再寫了。

於我而言,只是一個記述而已,記述我曾經經歷過的人和事。

其實我知道,大家最關心和感興趣的應該是醫患關係方面的記述。我現在還不想寫出來,還在心裡慢慢咀嚼,這個味道有點傷人。

相關焦點

  • 年輕人,你努力的樣子好美
    看到這個年輕人忍不住想說說他的故事。 有些年輕人是剛分配到一個新單位表現好一陣子,時間長了也許幾個月後就會有些鬆懈了,可他好像一直如此哇,一下子覺得好吃驚,覺得在別人的眼中都是那麼困難的事,對於他來說,仿佛都是老天給他的安排,他只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努力就行。
  • 「看得見」與「看不見」
    「看得見」血管卻扎不上,「看不見」血管卻「一針見血」,兩位護士的專業水平高下可見,對比鮮明。其實,無論哪個行業,在專業素質提升上都會遇到難題,有時「看得見這也是「看得見」與「看不見」的差別。「看得見」的顯性問題能及時解決已屬不易,「看不見」的隱性問題若能更好地解決,那就是不簡單!
  • 《看得見風景的房間》:勇於衝破束縛的枷鎖,擁抱屬於我們的藍天
    其實,露西的內心很早就埋下了自由的種子,只是她長期生活在壓抑、死板的上流社會環境中,被迂腐的資產階級生活所束縛,使她還沒有意識到真我的存在,這一點,從她一定要住「看得見風景的房間」就可以看出,她內心所嚮往的,是房間外自由而開闊的天空。
  • 正義不僅要實現,而且要以人們看得見的方式實現
    1 看得見的正義 有一句經典的法律格言是這樣說的: 「正義不僅要實現,而且要以人們看得見的方式實現。」 意思是說,案件不僅要判得正確、公平,符合實體法的規定和精神,而且還應當使人感受到判決過程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所謂看得見的正義,就是指裁判過程的公平,即法律程序上的正義。
  • 看得見的善良,看不見的罪惡
    看得見的善良,看不見的罪惡 因為,這個世上永遠都有看得見的善良,也有看不見的罪惡。
  • 別樣風景別樣情,打開《看得見風景的房間》裡那扇追求真我的窗戶
    看《看得見風景的房間》,令人有一種穿越回歐洲中世紀的恍惚感。電影《看得見風景的房間》改編自英國 20 世紀傑出小說家摩·福斯特的同名小說,美國導演詹姆斯·艾弗裡在 1985 年將其搬上大熒幕。上映以來,這部電影斬獲了包括奧斯卡金像獎在內的等八項提名,被譽為愛情文藝片的經典之作。
  • 一個年輕人
    記得剛到這裡的時候,曾經認識一個年輕人,他看上去有些清瘦,中等身材,說話有點結巴,性格很溫和。我那時剛來這個地方,可謂人地生疏,這個有些偏瘦的年輕人是我認識的第一個印象最深的年輕人。這個年輕人叫什麼,因為不是很熟,只是有時在一起聊聊天,隨便的交談幾句,並沒有問他姓什麼和叫什麼。只知道,他住在學校家屬院住,他曾經當過兵,退伍後還沒找到工作,和他母親住在一起。
  • 微小說:出租屋裡的年輕人
    這其中便有陳向上這個年輕人。說起陳向上,小夥子其貌不揚,在這群務工人員裡卻是一個非常起眼的人,別的務工人員,不論男女老少,工作之餘就喜歡熱鬧,打打牌,喝點酒,逛個街,玩個手機。他和別人不一樣,在這一排排的出租屋裡找不出第二個陳向上來,他喜歡讀書。
  • 年輕人,醒醒吧!看看《二十不惑》,此時不破何時破
    正像他所說的那樣:年輕人,醒醒吧!姜小果:看清現實,重新生活在《二十不惑》中,姜小果是最努力的那一個,這一點也非常值得現在的年輕人學習。通過看《二十不惑》,觀眾可以發現姜小果最務實,因為工作是她一直努力拼搏的目標。對於年輕人來說,如果家裡條件一般,那麼即便上了大學可能也不會有什麼改變。如果不能從外部環境獲取優勢,那麼只能像姜小果一樣窮則思變。
  • 敢於啃老的年輕人是懂事孝順的人,也最早變成有錢人
    同樣「年輕人賺錢少該啃老么?」很多年輕,沒錢,自尊的年輕人,對 「啃老」 這個詞產生了天然牴觸。最關鍵的原因是什麼?他們對「啃老」 的認知不清晰。什麼是啃老?它包括,年輕人,在成年後青黃不接的階段,接受父母的物質幫助,以更早獲得更好的人生。
  • 賣薯片的年輕人
    附近店裡的老闆服務員們,都簇擁在擔子周圍,等著年輕人幫他們裝袋。我雖然不能多吃乾燥的食品,可想想家裡還有其他喜歡吃薯片的,就也湊上去,準備買上半斤。賣薯片的年輕人是個很乾淨的南方人,高高的個子使他看起來更瘦弱了。
  • 老闆,你會把這個年輕人開除嗎?|愛上工作,抓住幸福人生的契機
    公司有個年輕人,陽光帥氣、腦子也靈活,可是比較愛偷懶,常在上班時間刷手機,引起了其他同事的強烈不滿,都不喜歡與他同組做事。姐姐想把他開了,弟弟卻不許。年輕人是弟弟發小的兒子,退伍後就在弟弟公司上班,前年曾經在戰友的慫恿下離開公司自主創業,結果是把所有的積蓄都打了水漂,女朋友也拂袖而去。
  • 那些愛笑的年輕人
    雖然發小反覆跟阿龍說成功的機率很大,阿龍清醒地意識到像他這樣的年輕人根本承擔不起失敗的風險。阿龍的一個朋友在關外城中村開了一家燒烤店,由於生意不好而匆匆關門,如今在電子廠流水線上混日子,上次與他碰面,看上去頹廢了很多。朋友跟阿龍調侃說,在流水線上班雖然枯燥了點,但不像開店時要考慮那麼多,也不用擔心收支問題,而且廠裡妹子多,生活也不會太無趣。朋友也奉勸阿龍創業要謹慎,不然一夜回到解放前。
  • 《陳情令》之藍忘機: 平時的努力最重要
    大張偉說:「年輕人要活地像鴨子一樣,你看它在水上,其實腳底下一直在撲稜。就是能被人看見的努力,都是膚淺的努力。平時的努力最重要。」可不是!好多人,平素的大好時光輕易就放過去了,集中在一時三刻努力到令自己感動。效用不大,意義也不大。
  • 倆年輕人打賭的故事
    倆年輕人打賭的故事 早年,有倆年輕人正在田裡幹活,見遠遠一年輕婦女向這走來,年輕人玩心大,想打個賭,其中一個問另一個,你說等那婦女過來,我敢不敢吻她一下?
  • 《劍來》:驪珠洞天走出來的年輕人(下)
    無更新,接前篇,驪珠洞天走出來的年輕人:六、李希聖李希聖,或者陳希聖,在驪珠小鎮顯得平平無奇,可是驪珠洞天破碎後,開始遠遊的他,境界節節攀升。他以讀書人自居,卻是道老大三大分身之一,可是這些對於他而言,不過如此,當小寶瓶在他面前,他就只是一個哥哥,是一個護妹狂魔。
  • 年輕人為何熱衷經典
    在上線央視版四大名著電視劇系列後,聚集眾多年輕人的「淚目了」「爺青回」「排面」……年輕人扎堆到這些劇集中發送彈幕,有時層層彈幕甚至掩蓋了劇情本身,呈現出真正的「刷屏」之勢。四大名著在B站走紅,首先源於它們與網絡文化的相互「反哺」。這些年,劇集中的一些「名場面」被再發現、再加工,許多經典場景也被做成動圖和「鬼畜」視頻,讓人看了忍俊不禁。
  • 被自己的恐懼嚇垮的年輕人
    隔著兩個村子的大山,有一片非常茂密的森林,從森林穿過是這之間最短最快的路,可是看著眼前的山,年輕人卻猶豫了。想到這,年輕人慌了,後退了幾步,他想著自己力氣弱,要是碰到山精肯定跑都跑不過,只有葬身精怪腹中的命。
  • 年輕人任性時,多想想你的父母
    年輕人,別任性了,金錢可以全力追求,但千萬不要過度攀比,你可以虛榮,但要憑自己的能力去努力爭取得來。
  • 機關有多少年輕人正在「被加班」
    今天一如往常的「被加班」,在辦公室聽到同事在談現在年輕人的想法,說現在的年輕人不願意吃虧,不知道怎麼想的,觀念跟他們七十年代的人相比,很不一樣。晚上在朋友圈看到他們說的那個女生更新了一條動態,說已經接到醫院給父親下達的第三張病危通知書了,心情很複雜,恍然如夢。這段時間以來,我時常在想,到底是我們這一代人不願意吃虧還是他們那一代人習慣了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