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莎普#情感劇評#
註:劇評和原著內容有一定出入
越是活得通透,看得明白之人,越懂得做人的道理。
王若弗將盛明蘭和盛如蘭交給孔嬤嬤時,說:「這是我們家兩個不成器的女兒,從小嬌慣,沒見過什麼世面,若有不周之處,還望嬤嬤念她們年幼慢慢調教,打也打得罵也罵得,我這做娘的絕不心疼。」
孔嬤嬤舉手投足間,都有著優雅之風。她說:「大娘子過謙了,二位姑娘是書香世家的閨秀,氣度品格自是不凡,我一老婆子不過是在宮裡多待上幾年,經的見的比旁人多些,通曉些品香點茶的玩意兒,若姑娘們願意學,我必定傾囊傳授。」
孔嬤嬤是宮裡的老人,所見識的世面,可不是一般人能夠比的,對於人生見解,自然也不是常人能夠領悟的。若不然,盛老太太也不會找孔嬤嬤來指導盛明蘭和盛如蘭。
盛家的幾個兒女在學堂的時候,盛如蘭和盛墨蘭就針鋒相對,甚至把盛明蘭也牽涉其中,有幸他們家盼來了孔嬤嬤這樣見地不一般的人,經過調教之後,只要心性不壞的姑娘,都會有所改變。
可是,像盛墨蘭那樣自小就被林噙霜教壞的姑娘,學了也是白學,任憑孔嬤嬤再怎麼教導,她怕是也聽不進去。
林噙霜扮可憐,在盛紘面前控訴王若弗欺負她,哄著盛紘到盛老太太跟前給盛墨蘭求情,讓她跟著孔嬤嬤一起受教。
如果盛墨蘭心性有一絲純良,她就明白自己能夠與盛明蘭和盛如蘭,一起受孔嬤嬤指導是來之不易的,但她沒有那樣的覺悟。
只要和盛如蘭在一起,她照樣搬弄是非,惡意抹黑別人,學著林噙霜扮可憐,讓人以為她就是受害者。但是,她到底還是太蠢了。
盛紘可以被林噙霜蠱惑,而孔嬤嬤可是聰明人,怎會輕易被幾個姑娘給矇騙。就盛墨蘭的那些小把戲,在孔嬤嬤面前不但無用,還被孔嬤嬤看穿一切,只不過,以孔嬤嬤的身份,她是不會揭穿盛墨蘭的。
盛墨蘭第一天上孔嬤嬤的課,就被孔嬤嬤給了下馬威,她自作聰明,拿著自己的詩文讓孔嬤嬤看,就是想顯擺自己比兩個妹妹有才華。
但卻被孔嬤嬤駁回了,而且,還讓人把盛墨蘭的課桌往後挪,和盛如蘭的並齊擺放,以盛墨蘭的脾性,必然不服。
孔嬤嬤是真心為了盛家好,盛墨蘭和盛如蘭在課堂上發生爭執時,她不當面訓斥盛如蘭和盛墨蘭,而是選擇在她們的父母面前,把事情說清楚,講明白,該懲罰的一個不放過,讓她們吸取教訓,懂得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道理。
在盛家這三個姑娘中,孔嬤嬤最看好的是盛明蘭, 但盛老太太說:「沒指望她嫁高門大戶,尋個平常人家,平平安安過日子罷了。」
孔嬤嬤對於盛老太太的裝傻充愣不以為然,直接說:「在我看來,您屋子裡的這個六姑娘實則是最厲害的,她把我說的要緊話,都錄下來了。」
盛老太太其實也是怕盛明蘭出風頭,惹到王若弗和林噙霜,她故意跟孔嬤嬤說:「她去聽你訓導,也就是陪太子讀書的意思,你滿不用花心思在她身上,橫豎隨她去。」
孔嬤嬤也不傻,對於盛家的情況,她是看得一清二楚,她說盛老太太:「我說你是老了,心也老了,誰睡著了誰清醒,姐姐都看不出來了,那既然這樣,還把我叫來教她們這些花樣事幹什麼呀。」
大家都知道盛老太太請來孔嬤嬤,主要是為了盛明蘭,說到底,盛如蘭才是陪讀,盛墨蘭如果沒有林噙霜,連聽訓的資格都沒有。
盛老太太之所以不接受孔嬤嬤誇讚盛明蘭的話,不過就是擔心招來禍端,孔嬤嬤是聰明人,聽盛老太太解釋,說盛明蘭在盛家謹小慎微,不敢給她惹一絲絲麻煩,孔嬤嬤便懂了她的心思。
所以,當盛如蘭和盛墨蘭因為插花爭吵起來的時候,本來不管盛明蘭的事,但孔嬤嬤還是連帶著盛明蘭一起懲罰了。
孔嬤嬤雖然趁機告訴她們,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道理,但應該也和盛老太太跟她說的話有關。以王若弗和林噙霜護短的心理,她們才不會在乎是不是自己的女兒有錯,只會在乎自己的女兒是否受罰,如果只有盛明蘭一個姑娘沒有被罰,就相當於是在給她樹敵。
在懲罰三位姑娘一事上,孔嬤嬤根本不分是誰的對錯,把她們三個按一個整體處罰,其主要目的就是讓她們明白一家人的道理。
對盛紘和王若弗,孔嬤嬤是這樣說的:「雖是閨閣小事,可姑娘們都大了,有些是非卻得辯上一辯,需知千裡之堤,毀於蟻穴,小錯不罰,終將釀成大錯。」
而孔嬤嬤並非是真心要懲罰盛家的三個姑娘,讓她們跪下之前,還不忘提醒給地上墊個蒲團。
在教育三個姑娘的時候,孔嬤嬤還藉機訓斥了妾室林噙霜,以及點醒了盛紘。
孔嬤嬤這個人就像她自己說的那樣,不喜歡當面說一套,背後說一套,她是有話就挑明了說,以免來回傳話,把事情的真相傳錯。
比如,問盛墨蘭的時候,她一副裝腔作勢,裝無辜,但孔嬤嬤直接拆穿她,說:「莫要仗著幾分聰明,把別人都當傻子了,須知聰明反被聰明誤。」
孔嬤嬤說盛墨蘭有兩錯,一是言錯,二是心裡念頭不好,直接嚴明在盛家,盛墨蘭是眾多兒女中,最受寵的。
孔嬤嬤跟盛紘說:「兒女眾多的人家,父母最要一碗水端平,方能家宅寧靜,雖說姊妹之間應該互相謙讓,可也得是這個讓,或者是那個讓,總不能讓一頭讓的,日子久了,父女姊妹之間難免生出嫌隙來。」
在盛家除了林噙霜和她的兩個兒女,不覺得盛紘偏袒他們有錯,在王若弗和所有的兒女眼中,都看不慣盛紘對林棲閣的偏心,但也無能為力。
就連盛老太太也是睜隻眼閉隻眼,畢竟她不是盛紘的生母,可是,孔嬤嬤卻在看不慣的時候,當面提點了盛紘應該一碗水端平的道理。盛紘聽進去了孔嬤嬤的話,之後對盛明蘭也多了份關心。
孔嬤嬤在盛家的日子不長,對三個姑娘的教導,只有對盛明蘭比較有用。盛墨蘭心性壞,根本就聽不進去孔嬤嬤的正確教導,盛如蘭更是沒心沒肺,認為自己是嫡女,不需要學那麼多。
孔嬤嬤的金玉良言,在盛家唯有兩個人聽了進去,就是盛紘和盛明蘭父女兩人。孔嬤嬤有一身的本事,如果盛墨蘭認真跟著孔嬤嬤吸取道理,她後來就不會犯下大錯。
孔嬤嬤也算得上是盛家的貴人,但真正把她的話放心上的沒有幾個人。像孔嬤嬤這樣通透的老人,晚年必然過得不錯。
圖片源於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