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孔嬤嬤:她的金玉良言,在盛家唯有兩個人聽了進去

2020-11-08 阿莎普

文|阿莎普#情感劇評#

註:劇評和原著內容有一定出入

越是活得通透,看得明白之人,越懂得做人的道理。

王若弗將盛明蘭和盛如蘭交給孔嬤嬤時,說:「這是我們家兩個不成器女兒,從小嬌慣,沒見過什麼世面,若有不周之處,還望嬤嬤念她們年幼慢慢調教,打也打得罵也罵得,我這做娘的絕不心疼。」

孔嬤嬤舉手投足間,都有著優雅之風。她說:「大娘子過謙了,二位姑娘是書香世家的閨秀,氣度品格自是不凡,我一老婆子不過是在宮裡多待上幾年,經的見的比旁人多些,通曉些品香點茶的玩意兒,若姑娘們願意學,我必定傾囊傳授。」

孔嬤嬤是宮裡的老人,所見識的世面,可不是一般人能夠比的,對於人生見解,自然也不是常人能夠領悟的。若不然,盛老太太也不會找孔嬤嬤來指導盛明蘭和盛如蘭。

盛家的幾個兒女在學堂的時候,盛如蘭和盛墨蘭就針鋒相對,甚至把盛明蘭也牽涉其中,有幸他們家盼來了孔嬤嬤這樣見地不一般的人,經過調教之後,只要心性不壞的姑娘,都會有所改變。

可是,像盛墨蘭那樣自小就被林噙霜教壞的姑娘,學了也是白學,任憑孔嬤嬤再怎麼教導,她怕是也聽不進去。

林噙霜扮可憐,在盛紘面前控訴王若弗欺負她,哄著盛紘到盛老太太跟前給盛墨蘭求情,讓她跟著孔嬤嬤一起受教。

如果盛墨蘭心性有一絲純良,她就明白自己能夠與盛明蘭和盛如蘭,一起受孔嬤嬤指導是來之不易的,但她沒有那樣的覺悟。

只要和盛如蘭在一起,她照樣搬弄是非,惡意抹黑別人,學著林噙霜扮可憐,讓人以為她就是受害者。但是,她到底還是太蠢了。

盛紘可以被林噙霜蠱惑,而孔嬤嬤可是聰明人,怎會輕易被幾個姑娘給矇騙。就盛墨蘭的那些小把戲,在孔嬤嬤面前不但無用,還被孔嬤嬤看穿一切,只不過,以孔嬤嬤的身份,她是不會揭穿盛墨蘭的。

盛墨蘭第一天上孔嬤嬤的課,就被孔嬤嬤給了下馬威,她自作聰明,拿著自己的詩文讓孔嬤嬤看,就是想顯擺自己比兩個妹妹有才華。

但卻被孔嬤嬤駁回了,而且,還讓人把盛墨蘭的課桌往後挪,和盛如蘭的並齊擺放,以盛墨蘭的脾性,必然不服。

孔嬤嬤是真心為了盛家好,盛墨蘭和盛如蘭在課堂上發生爭執時,她不當面訓斥盛如蘭和盛墨蘭,而是選擇在她們的父母面前,把事情說清楚,講明白,該懲罰的一個不放過,讓她們吸取教訓,懂得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道理。

在盛家這三個姑娘中,孔嬤嬤最看好的是盛明蘭, 但盛老太太說:「沒指望她嫁高門大戶,尋個平常人家,平平安安過日子罷了。」

孔嬤嬤對於盛老太太的裝傻充愣不以為然,直接說:「在我看來,您屋子裡的這個六姑娘實則是最厲害的,她把我說的要緊話,都錄下來了。」

盛老太太其實也是怕盛明蘭出風頭,惹到王若弗和林噙霜,她故意跟孔嬤嬤說:「她去聽你訓導,也就是陪太子讀書的意思,你滿不用花心思在她身上,橫豎隨她去。」

孔嬤嬤也不傻,對於盛家的情況,她是看得一清二楚,她說盛老太太:「我說你是老了,心也老了,誰睡著了誰清醒,姐姐都看不出來了,那既然這樣,還把我叫來教她們這些花樣事幹什麼呀。」

大家都知道盛老太太請來孔嬤嬤,主要是為了盛明蘭,說到底,盛如蘭才是陪讀,盛墨蘭如果沒有林噙霜,連聽訓的資格都沒有。

盛老太太之所以不接受孔嬤嬤誇讚盛明蘭的話,不過就是擔心招來禍端,孔嬤嬤是聰明人,聽盛老太太解釋,說盛明蘭在盛家謹小慎微,不敢給她惹一絲絲麻煩,孔嬤嬤便懂了她的心思。

所以,當盛如蘭和盛墨蘭因為插花爭吵起來的時候,本來不管盛明蘭的事,但孔嬤嬤還是連帶著盛明蘭一起懲罰了。

孔嬤嬤雖然趁機告訴她們,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道理,但應該也和盛老太太跟她說的話有關。以王若弗和林噙霜護短的心理,她們才不會在乎是不是自己的女兒有錯,只會在乎自己的女兒是否受罰,如果只有盛明蘭一個姑娘沒有被罰,就相當於是在給她樹敵。

在懲罰三位姑娘一事上,孔嬤嬤根本不分是誰的對錯,把她們三個按一個整體處罰,其主要目的就是讓她們明白一家人的道理。

對盛紘和王若弗,孔嬤嬤是這樣說的:「雖是閨閣小事,可姑娘們都大了,有些是非卻得辯上一辯,需知千裡之堤,毀於蟻穴,小錯不罰,終將釀成大錯。」

而孔嬤嬤並非是真心要懲罰盛家的三個姑娘,讓她們跪下之前,還不忘提醒給地上墊個蒲團。

在教育三個姑娘的時候,孔嬤嬤還藉機訓斥了妾室林噙霜,以及點醒了盛紘。

孔嬤嬤這個人就像她自己說的那樣,不喜歡當面說一套,背後說一套,她是有話就挑明了說,以免來回傳話,把事情的真相傳錯。

比如,問盛墨蘭的時候,她一副裝腔作勢,裝無辜,但孔嬤嬤直接拆穿她,說:「莫要仗著幾分聰明,把別人都當傻子了,須知聰明反被聰明誤。」

孔嬤嬤說盛墨蘭有兩錯,一是言錯,二是心裡念頭不好,直接嚴明在盛家,盛墨蘭是眾多兒女中,最受寵的。

孔嬤嬤跟盛紘說:「兒女眾多的人家,父母最要一碗水端平,方能家宅寧靜,雖說姊妹之間應該互相謙讓,可也得是這個讓,或者是那個讓,總不能讓一頭讓的,日子久了,父女姊妹之間難免生出嫌隙來。」

在盛家除了林噙霜和她的兩個兒女,不覺得盛紘偏袒他們有錯,在王若弗和所有的兒女眼中,都看不慣盛紘對林棲閣的偏心,但也無能為力。

就連盛老太太也是睜隻眼閉隻眼,畢竟她不是盛紘的生母,可是,孔嬤嬤卻在看不慣的時候,當面提點了盛紘應該一碗水端平的道理。盛紘聽進去了孔嬤嬤的話,之後對盛明蘭也多了份關心。

孔嬤嬤在盛家的日子不長,對三個姑娘的教導,只有對盛明蘭比較有用。盛墨蘭心性壞,根本就聽不進去孔嬤嬤的正確教導,盛如蘭更是沒心沒肺,認為自己是嫡女,不需要學那麼多。

孔嬤嬤的金玉良言,在盛家唯有兩個人聽了進去,就是盛紘和盛明蘭父女兩人。孔嬤嬤有一身的本事,如果盛墨蘭認真跟著孔嬤嬤吸取道理,她後來就不會犯下大錯。

孔嬤嬤也算得上是盛家的貴人,但真正把她的話放心上的沒有幾個人。像孔嬤嬤這樣通透的老人,晚年必然過得不錯。


圖片源於網絡,侵權刪

相關焦點

  • 《知否》:林小娘為什麼輸給孔嬤嬤
    可是,她卻敗在孔嬤嬤手裡。 孔嬤嬤身份尊貴、格局不凡,無人會質疑她的見識,她將一碗水端平在眾人面前,有點腦子的都看得出,林小娘養的墨蘭出了錯,王大娘子的如蘭心直口快,而明蘭是連帶著受了委屈。 原本,孔嬤嬤只是訓導盛家三位姑娘,才將盛家主君主母請到現場,又因為她是墨蘭親生小娘才許她前來。 不然,一個妾室怎麼可能在貴客面前露臉? 等孔嬤嬤有理有據、不偏不倚地處理完三位姑娘的事,正準備行罰的時候,林小娘自己冒出來了。
  • 《知否》林小娘為何要讓墨蘭和孔嬤嬤學規矩?攀高枝才是目的
    《知否》林小娘為何要讓墨蘭和孔嬤嬤學規矩?攀高枝才是目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由趙麗穎主演的一部古裝劇,這部劇講述的是庶女明蘭步步為營最後翻身的故事,在這部劇中每個人物特點都非常鮮明,主要是圍繞盛家展開的。
  • 《知否》老祖母睿智,可孔嬤嬤更讓人佩服
    《知否》這部劇中,盛家大女兒在伯爵府家做兒媳受欺負,還是怪她自己跟不上伯爵府的見識這不,祖母想到自己在宮裡住著的時候有個交好孔嬤嬤,可以過來給兩個孫女上課。一來可以磨性子二來也就當處罰了。 聽聞這位孔嬤嬤在宮裡是伺候過好幾位嬪妃貴人的,那見識比多少豪門世家的娘子們都要高得多。 孔嬤嬤來到了盛家,教授兩位不成器的女兒。看得出大家還是很重視孩子教養的。孔嬤嬤說了,只要姑娘們願意學,她一定傾囊相授。
  • 《知否》:早在孔嬤嬤出現時,林小娘的結局就已經定下
    可眼光獨到的孔嬤嬤,還是在教習了盛家幾個女兒幾天之後,就發現了明蘭的好。,明蘭是個有心人,她在上課的時候會記錄下孔嬤嬤說的重點。,既是說給三姐妹聽的,也是說給堂上坐著的盛紘夫婦以及林小娘聽的。只有盛紘認真地聽了進去。
  • 知否原著孔嬤嬤來到盛家的第一堂大課,對象為啥竟然是盛老太太?
    關心則亂所著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原著中,盛家長女華蘭出嫁在即。盛老太太從京城將自己的閨蜜,宮中任職多年的孔嬤嬤請來,教授姑娘們禮儀規矩。幾十年在宮中伺候,見多識廣的孔嬤嬤,來到盛家後的第一堂課,對象卻不是姑娘們,反而是多年未見的閨蜜盛老太太。
  • 《知否》:真心待王氏,唯有劉媽媽
    (圖片來自《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當日,姐妹三人被孔嬤嬤責罰後,王大娘子又擺出當家主母的氣勢要打林小娘,最終打是沒打成可終究是火侯不夠,最後還是盛家祖母定下的罰林氏二十戒尺。王氏先是責罰長楓以子打母,後見長楓無力,一個眼神,劉媽媽拾起戒尺毫不留情,下狠手打了林氏。雖然這次機會,沒能讓王氏扳倒林小娘,可是劉媽媽這拼了老命的幾尺打下去,也算是給王氏解了恨。
  • 知否:孔嬤嬤不只教了禮儀和認清林小娘,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一部很優秀的電視劇,講訴的是女主明蘭的成長曆程。在明蘭的成長過程中,有一個很有智慧的老師,教會了她很多做人的道理,給了她的人生道理指明了方向,她就是孔嬤嬤。年輕時因為繼母的惡毒,把本該屬於她的好姻緣給了她的異母妹妹,而把她送進了宮。孔嬤嬤說過,剛開始時,她真恨呀,也曾感嘆命運的不公和繼母的狠毒,可是後來,她遇到了靜安皇后,在她的身邊,她學會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也看淡了人生中諸多的不平事。後來,她知道了家中的異母妹妹和繼母的後來過得並不好,也就看開了。
  • 知否:為了盛家付出畢生心血的盛老太太,她的付出值得嗎?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一部大型古裝宅鬥小說,通過用大女主明蘭的視角展開,讓觀眾通過劇中人物的喜怒哀樂,品味百味人生。今天我們就來說說知否中這位值得尊敬的忠厚長者明蘭的祖母盛老太太。可惜這個男人負了她,他寵妾滅妻,年少的盛老太太整日因小妾的事情和夫君吵鬧,最終因疏忽導致親生兒子被害。盛老太爺去世之後,盛家已呈衰落之態,那時很多人勸她離開盛家,重新開始,但是她沒有,她始終忘不了那個負心的男人。說不上什麼大義不大義的,不過是全了與你父親的夫妻情義,總不好讓他百年之後墳冢悽涼,好在。。。你總算上進。
  • 《知否》原著:孔嬤嬤三句話教訓林小娘,給所有男人都上了一課
    林有有的段位算不得高級,她跟《知否》中的林小娘比實在是差遠了。《知否》中的林小娘才是個真正厲害的綠茶婊。但是林小娘這樣的人也有剋星,在原著中,孔嬤嬤教訓林小娘點醒盛紘那一段十分精彩。我今天之所以要寫孔嬤嬤教訓林小娘,就是想給一些男人們提個醒,讓他們看清綠茶婊們的真面目。《知否》原著:孔嬤嬤三句話教訓林小娘,給所有男人都上了一課。
  • 《知否》原著:訓墨蘭、斥林噙霜、點醒盛紘,孔嬤嬤有多厲害
    《知否》裡,教養過華蘭四姐妹的孔嬤嬤被請到盛家不久,就替盛老太太做了一件她早想做卻不願做、也不適合做的事情,那就是讓盛紘認識到寵妾滅妻的危害性。因華蘭即將高嫁到伯爵府,盛老太太怕她的言行舉止不符合頂層貴族的規矩而被婆家輕看了,就請了孔嬤嬤到家裡教導華蘭,墨蘭、如蘭、明蘭也捎帶著一起跟著學。也就是說,她所教的正牌學生是華蘭,其他幾個是旁聽生。但墨蘭卻沒有旁聽生的自覺,一直擠在華蘭身邊,纏著孔嬤嬤問這問那,有時候,華蘭已經學會了,但為了等她孔嬤嬤不得不放慢進度。
  • 知否:盛老太太的兩個告誡句句在理,可惜盛紘和王氏都沒聽進去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一部古裝宅鬥劇,由趙麗穎,馮紹峰,朱一龍主演。該劇主要是以女主明蘭的視角展開,通過對她經歷過的人物和事件的描寫,來進行人物的性格和命運的展現,從中看到每個人成長的過程和變化。在劇中她對盛紘和王氏都有過告誡,雖為忠言,卻都是字字誅心,可惜這兩個人都沒有聽進去,這才差點為盛家釀成大禍。
  • 孔嬤嬤教訓盛家四蘭一針見血,盛紘聽的心頭髮冷,受用終生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原著中,正六品官員盛紘的長女華蘭高嫁與忠勤伯府次子袁文紹,老祖母盛家老太太為了讓孫女的規矩禮儀配得上伯爵府,特把宮中教導貴人禮儀的孔嬤嬤請來教導華蘭。墨蘭仗著父親寵愛,總是掐尖要強,本來是借了華蘭的光來學習,而她卻把自己當成了正經學生,經常霸佔著孔嬤嬤問這問那,導致別人想請教孔嬤嬤都沒有時間,慢慢的心裡就有了怨氣。
  • 《知否》:孔嬤嬤的這番話,給所有在婚姻中掙扎的女人指了條明路
    讀《知否》原著,在我看來,活的最通透、最肆意的人非孔嬤嬤莫屬了。書中對孔嬤嬤的描述不是很多,但從孔嬤嬤來盛家之後的所言、所思、所為,皆能看出她是怎樣的一個人,特別是她和盛老太太之間的一番詳談,對人生、對婚姻、對生活的見解,讓人豁然開朗。
  • 二刷《知否》後,得知盛家四位長輩做了這些不為人知的事
    最近再次追劇刷起《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我差點可以把這當做一部父母教子劇了。然後在這部劇中真正又有哪個父母為孩子做了正確的計深遠。 林小娘劇中老太太為明蘭如蘭找來宮中孔嬤嬤教二人規矩,眼見墨蘭不能讓孔嬤嬤教導。林小娘當夜就找盛紘撒嬌賣萌為墨蘭求情,說動盛紘去老太太那求情,終於讓墨蘭進入孔嬤嬤學堂。林小娘又在元若對明蘭暗生情愫時勸說盛紘可以讓墨蘭與齊家結親,被盛紘數落好大的膽子痴心妄想。
  • 《知否》原著:孔嬤嬤一席話,讓盛老夫人的老年生活質量大大提升
    ,一生歷經艱難,卻總有辦法,逢兇化吉,過得開心,還總是用自己的智慧來影響旁人,盛老夫人就因為聽了她的一席話,老年生活的質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是因為作為侯府嫡女的她曾在年輕的時候,被接入宮中,在靜安皇后身邊呆過一陣,進而認識了侍奉在側的孔嬤嬤。
  • 知否:墨蘭做了那麼多錯事,為何結局卻安排她大洗白呢?
    知否:墨蘭做了那麼多錯事,為何結局卻安排她大洗白呢?墨蘭,影視劇《知否》中的人物,她會裝柔弱來博得別人的可憐,是盛家最得寵的四姑娘,她的生母是盛紘寵妾林噙霜,因為生母得勢,所以她也過著比嫡女還要尊貴的日子,養成了一副心比天高的性格。
  • 《知否》原著,孔嬤嬤教規矩,收拾起林姨娘那叫一個厲害
    盛家老太太擔心孫女禮數上不周全,於是請了幼年好友孔嬤嬤來家中教華蘭規矩。孔嬤嬤也是可憐人,想當初,孔嬤嬤已經定了親,卻叫後娘拿她冒名代替了妹妹的名字進了宮,耽誤了一輩子。孔嬤嬤自己卻想得開,她這輩子經歷異常精彩,在後宮皇帝皇后的見著,也算開了眼界,還能衣食無憂活到花甲,也沒啥要抱怨的。
  • 知否:同樣幼年喪母,為何嫡長女餘嫣然和庶女明蘭竟是天差地別?
    知否:同樣幼年喪母,為何餘家嫡長女餘嫣然竟還不如庶出的明蘭?在《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先來說說我們女主明蘭,明蘭是由一個最不受寵的小娘所生,在盛家既比不上嫡子女也比不上受盡父親疼愛的庶女墨蘭。而明蘭的好閨蜜餘嫣然呢,她是正妻嫡長女,家庭又是太師府,從小也是受盡了祖父祖母的疼愛。但是為什麼在為人處世和脾氣秉性上二人相差如此之多呢?
  • 《知否》墨蘭的悲劇,她的婚姻,是林小娘造成的
    在《知否》電視劇裡,講述了幾代女子婚姻故事,上至祖母一輩,下至孫女一代。如墨蘭是盛家最有才情的一位女子,吟詩作對、制茶、樣貌等樣樣出眾,再加上盛家書香門第,尤其是盛老爹對她的偏疼偏愛,何愁沒有好的夫家,而劇中為何墨蘭的一手好牌最後卻落得悲劇的下場?
  • 讀《知否》:盛家四姐妹吵架,看孔嬤嬤道出家族盛衰的關鍵
    >1華蘭未來的婆家是伯爵府,這對於盛家來說是高嫁為了讓華蘭多了解高門顯貴的規矩習慣,盛老太太特意請了自己從前在宮中的老友孔嬤嬤來教華蘭。孔嬤嬤在宮中資歷已久,歷經三代皇帝,許多公府侯府都請她教養女兒。這次她告老還鄉,是看在盛老太太的面子上,才來盛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