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甄嬛私會假扮果郡王的皇上,究竟是誰告密給了曹琴默?

2020-09-14 芷寧

一、

甄嬛聯合沈眉莊擺了華妃一道兒,華妃是何許人也,怎麼可能善罷甘休?

聽說皇上回宮了,華妃一刻都不敢耽誤,直接就要去找皇上,但此時的皇上在皇后那裡。在硬闖沒有成功之後,華妃回到自己的宮裡,無處撒氣之下,給了曹琴默一扇子。

面對華妃的刁難,曹琴默說了一句至理名言:

「皇上是一個念情念舊的人,得失只在皇上一念之間罷了!」

與此同時,曹琴默還給華妃表了忠心,講自己的溫宜公主長大了之後,一定會奉華妃為生母,孝順娘娘。

華妃這個人啊,對外人狠,對自己人也狠,這時候的她如果能聽出曹琴默的弦外之音,也就不至於最後被曹琴默擺了一道兒了,只可惜她沒聽懂。

華妃之所以抑鬱不得志,不就是沒有子嗣嘛,皇后之所以這樣陰險至極,不就是她手裡有個三阿哥嘛。

如果華妃馬上向曹琴默表態,只要你全心全意協助我,我定將溫宜公主收為義女,保她有個好的歸屬。曹琴默聽完必然感激涕零,畢竟她地位低,能讓她奮不顧身的,只有溫宜公主。

但華妃此時只想到了利用溫宜公主來引起皇上注意,並沒有往深處想,於是曹琴默拿著華妃給的鳳穿芍藥的金釵,去景仁宮給皇上請安去了……

二、

其實華妃跟皇上也算是真愛,他們倆沒有直接矛盾,完全是因為政治原因,才無法給予華妃子嗣。

華妃想著皇上,皇上何嘗不是在想著她:

皇上要帶眾人去圓明園避暑的想法早就有了,偏偏等曹貴人到了,他才提。但皇后問,幾個人跟著去時,他卻回答:

「她們兩個(甄嬛和眉莊)自不必說,這些皇子公主的生母自然要跟著,方便起居照顧,再叫上敬嬪也就是了。」

為什麼皇上並沒有提華妃呢?

畢竟華妃這邊剛出了這麼大的事,皇上也得避避嫌啊,畢竟甄嬛和沈眉莊都在面前呢,直接喊上華妃,豈不是傷了這倆人的心?

皇后這個人就善於揣摩別人的意思,有點自作聰明,實際上她根本沒搞明白皇上的意思:

「那華妃,不如留下她照看紫禁城餘下的嬪妃吧?」

可是皇上怎麼做的?

根本不理會皇后那一茬,曹琴默都抱著溫宜公主來了,以她的聰明才智怎麼可能不給朕臺階下?

所以,就默契程度來講,皇后都比不上一個不受寵的曹貴人,一支鳳穿芍藥的金釵就給了皇上一個臺階:

「這個步搖是朕賜給華妃的吧?」

三、

就這樣,一眾人都去了圓明園避暑,曹琴默對甄嬛的第一輪打擊也就開始了……

當時甄嬛和曹貴人還有皇上共處一室,幾個人在討論果郡王送的雪頂含翠,甄嬛說了這麼一句:

「王爺心思細巧,皇上卻心懷大略。」

曹琴默就等著甄嬛說漏嘴呢,馬上就跟上一句:

「莞貴人,這句話可是說到點子上了。」

甄嬛這句話其實是有問題的,她從哪裡看出來王爺心思細巧呢,難道她熟悉王爺?但是她並沒有意識到皇上的臉色已經不對勁了,但是她還問了一句:

「果郡王怎麼不見?」

曹琴默一聽就樂了,真是得來全不費工夫:

「肯定是聽見妹妹貌若天仙,趕緊走開避嫌去了。」

這句話,甄嬛或許聽不出問題,但皇上那裡卻感覺頭頂直冒綠光啊。王爺不能隨便見皇上的後宮妃嬪,是要避嫌的,這是最基本的常識啊。同樣,後宮妃嬪也不能隨便見皇上的兄弟,這也是常識啊。

皇上再一想,朕擦,不對啊,當初甄嬛見朕的時候,怎麼就沒有避嫌呢?

眼看皇上的臉色越來越難看,曹琴默知道鋪墊已經鋪墊地差不多了,於是扔出了第一顆核彈:

「臣妾聽聞,皇上當日初見莞貴人。為怕妹妹生疏,便假借十七爺之名,與妹妹品簫談情。這才成就今日姻緣,當真是一段佳話呢。」

四、

這就引出我們的題目了,曹琴默從哪裡聽聞到的這件秘密事呢?

當時甄嬛就笑呵呵地埋怨皇上洩的秘,結果皇上冷冰著臉說,不是自己,當然不是他了,他是皇上,怎麼可能自貶身份當果郡王,還到處傳說?

那麼就剩下這麼幾種可能了:

一是餘鶯兒,當初餘鶯兒在御花園刁難甄嬛的時候,皇上就訓斥她了,說她監視朕,知道他經常往御花園跑。

而且當時的甄嬛見皇上來了並沒有立馬行禮,倆人的對話餘鶯兒也聽到了,但凡有點心,也會去調查一番,當初皇上跟甄嬛在御花園到底在幹嘛?

二是浣碧,因為在這之前,浣碧就因為給生母偷偷燒香被曹琴默抓到了,很有可能她給曹琴默提供了這個情報。

曹琴默提供了這個情報。

在楊角風第一次看的時候,感覺這時候的浣碧,不過是心裡有點不平衡,不至於把這麼隱蔽的消息傳遞給曹琴默,直到再看一遍後,突然就發現了一處證據。

這就涉及到第三個人了,也就是小夏子,號稱後宮的大喇叭。

當時甄嬛和浣碧在圓明園溜達,聽說果郡王來了,還攔住了小夏子詢問情況,這時候浣碧說了一句:

「我聽流朱說,那日小主跟皇上在御花園裡初見,皇上便自稱是果郡王來著,今兒倒是逢上真主了!」

當時小夏子眼珠子是滴流滴流轉的,後來甄嬛去給皇上請安的時候,曹琴默在,小夏子也在,是不是小夏子透露給曹琴默的呢?

五、

其實並不是小夏子告的密!

首先,他沒有動機,其次,他沒有機會,再次,就算是他迅速告訴了曹琴默,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曹琴默不去調查一下,馬上就敢當著皇上的面講,萬一是假信息,她還要不要命?

那麼是誰告的密呢?

就是浣碧!

因為她心虛,一旦曹琴默以此打擊甄嬛,那麼甄嬛必然會調查是誰洩的秘,很有可能就調查到浣碧頭上。

所以,在她透露給曹琴默之後,一直在找機會洗脫自己罪名,她才故意講,自己是聽流朱講的,還故意當著小夏子的面講。

一方面引導甄嬛往流朱頭上想,畢竟當初在御花園,就只有流朱跟著,流朱能跟浣碧講,就能跟其他人講。另一方面就是往小夏子頭上引,甄嬛也不可能抓住小夏子問個究竟吧,畢竟小夏子是伺候皇上的。

之所以,她們會拿這件事打擊甄嬛,就在於,皇上跟果郡王的關係並不好!

皇上忌憚果郡王,果郡王就裝瘋賣傻,裝出胸無大志,遊手好閒的樣子。之前皇上忌憚果郡王為什麼還不娶親,要知道一個男人如果不愛財,不愛色,還裝出一副吊兒郎當的樣子,這是很可怕的,說明他志向遠大。

這次到圓明園,果郡王的射箭本領又這麼強,一箭雙鴿,自然又引起了皇上的妒忌。

還好,果郡王一番辯解之後,才勉強躲了過去,但皇上還是留下了一句話:

「巴圖魯教的是箭術,皇阿瑪給的是舐犢之情,皇阿瑪還是偏心你的!」

六、

皇上為什麼要這麼說?

雍正帝從小就沒享受過父愛和母愛,是典型的娘不親,爹不愛。他後來變得那麼冷血,打擊親兄弟老十四胤禵,還搶了人家老婆,也是這個原因所在。

同樣,在《甄嬛傳》中,這個皇帝除了有把龍椅之外,其他的真的啥都沒有了,所以他嫉妒任何比他強的人,即使親兄弟也一樣。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皇上才會對曹琴默的話異常敏感,才會醋罈子灌頂,你想啊,一個王爺跟自己的妃子,品簫彈琴?今日姻緣?一段佳話?

見皇上在那裡猛灌醋罈子,曹琴默又甩出了第二顆核彈,一下子就炸「癱了」甄嬛:

「想必妹妹在閨閣之中,也聽聞過十七爺的盛名吧?」

甄嬛一下子明白了,這是給自己下套呢,急忙辯解:

「妹妹入宮前久居深閨,入宮後又臥病不出,不曾聽聞王爺大名。」

這時候的辯解太蒼白了,你病了,除夕夜還能去倚梅園,關鍵他niang的果郡王那一晚也出現在了倚梅園。你不曾聽聞王爺大名,還跟「果郡王」約會,還他niang的冒著大雨去約會,這不合理啊?

甄嬛一看,壞了,皇上的臉越來越綠了,得趕緊解釋:

「皇上文採風流,又體貼咱們姐妹心思,不知當日是否也有此舉來親近姐姐芳澤呢?」

這真是越解釋越黑了,曹貴人什麼身份你甄嬛不去調查的?她這樣的身份,怎麼可能會讓皇上動心思呢?

更重要的是,別說曹貴人了,除了你甄嬛外,後宮裡的妃嬪有一個算一個,哪一個不是被裹成肉卷,讓小太監扛過去臨幸的?

眼見皇上的手指頭都綠了,曹貴人目的達到,急忙告辭,留下來嚴重冒光的皇上,跟瑟瑟發抖的甄嬛……

相關焦點

  • 甄嬛傳:曹琴默跟甄嬛的首次交鋒,緣何幾句話就讓皇上疑心大起?
    然而這僅僅是他自己一廂情願罷了,因為,隨後華妃集團的反擊,讓甄嬛,讓皇上都陷入了一場信任危機……楊角風談《甄嬛傳》第17期:甄嬛私會假扮果郡王的皇上,究竟是誰告密給了……當時甄嬛和曹貴人還有皇上共處一室,幾個人在討論果郡王送的雪頂含翠,甄嬛說了這麼一句:「王爺心思細巧,皇上卻心懷大略。」
  • 甄嬛傳:曹琴默過世前,給甄嬛擺了一道!難怪雍正會懷疑果郡王
    甄嬛傳:曹琴默過世前,給甄嬛擺了一道!難怪雍正會懷疑她跟果郡王甄嬛傳中的曹琴默可以說是以狠毒自居,尤其是招招致命,她表面上溫柔的像個小貓,但是在背後那簡直就是豺狼猛虎,可怕至極,按理說曹琴默的位份並不是很高,即便是生了公主,公主得皇上的喜愛她也只是一個貴人而已!
  • 甄嬛傳:曹琴默過世前給甄嬛擺了一道!難怪雍正會懷疑她跟果郡王
    甄嬛傳:曹琴默過世前,給甄嬛擺了一道!難怪雍正會懷疑她跟果郡王甄嬛傳中的曹琴默可以說是以狠毒自居,尤其是招招致命,她表面上溫柔的像個小貓,但是在背後那簡直就是豺狼猛虎,可怕至極,按理說曹琴默的位份並不是很高,即便是生了公主,公主得皇上的喜愛她也只是一個貴人而已!
  • 重溫《甄嬛傳》18:曹琴默的挑撥藝術
    曹貴人說甄嬛的話說到點子上,什麼意思?就是說甄嬛對皇上和果郡王的評價非常精確,表明甄嬛對這兩個人的性格都非常熟悉。甄嬛熟悉皇上,這很正常。甄嬛熟悉果郡王,知道果郡王心思細巧?這個嘛,呵呵呵!果郡王還真是心思細巧。反正甄嬛後來說她不知果郡王,我估計皇上是不信的。因為曹琴默已經說了,妹妹你說到點子上了。
  • 甄嬛傳:曹貴人怎麼知道皇帝是用果郡王的名號與甄嬛私會的呢?
    ,曹貴人只能在圓明園避暑的時候,絞盡腦汁地想辦法挑撥皇帝與甄嬛的關係,於是便有了下面這段對話:曹貴人:「臣妾聽聞,皇上當日初見莞貴人,為怕妹妹生疏了,便假借十七爺之名,與妹妹品簫談琴,這才成就今日姻緣,當真是一段佳話呢!」
  • 甄嬛傳:讓皇上都感到寒心的木薯粉事件,究竟誰才是幕後主使?
    楊角風談《甄嬛傳》第29期:「木薯粉事件」是華妃集團對甄嬛集團發動的一次主動攻擊,而且是最蠢的一次攻擊,可謂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事後,華妃集團匆忙把御膳房的小唐推出去頂罪,這件事才算是告一段落。但是也給我們留下一個疑問,那就是整個事件究竟是誰策劃的?
  • 甄嬛傳:皇上為什麼愛聽曹琴默唱兒歌,背後藏著一鮮為人知的秘密
    楊角風談《甄嬛傳》第22期:皇上為什麼愛聽曹琴默唱兒歌,背後藏著一鮮為人知的秘密!有了這個前提,我們再看皇上在識破眉莊「假孕」後,專門強調了一句「誰敢替沈氏求情,一併同罪而視」的話,明顯就是為了保護甄嬛的。目的很明顯,就是為了坐實「假孕」事件僅僅是沈眉莊的事,跟甄嬛無關,甄嬛在這個節骨眼兒上也不要自討無趣。
  • 重溫《甄嬛傳》20:果郡王調戲甄嬛
    四阿哥長得可是比皇上漂亮多了,如果生母長相醜陋,他傳的是誰的基因?《甄嬛傳》中有兩個人的逆襲,樓主深感欽佩。一個是端妃,從一個要啥啥沒有的死局,逆襲到最後成為皇貴太妃,還領養了溫儀做義女。還有就是四阿哥,從一個要啥啥沒有的最最不得寵的冷宮阿哥,逆襲到最後成為乾隆皇帝。大家不要以為是這兩人運氣好,好運都是留給有心人的。
  • 《甄嬛傳》中,皇上果斷殺了果郡王,為何不殺甄嬛?原因有這4點
    《甄嬛傳》中,皇上從果郡王私藏甄嬛小像開始便對果郡王與甄嬛的關係起了疑心,後聽一下人說到六阿哥弘曕與小世子元澈像親兄弟,驚得差點暈倒,便開始著手調查果郡王與甄嬛之間的曖昧關係。皇上假稱讓甄嬛與摩格和親,終於引得果郡王自投羅網,再加上血滴子夏刈向皇帝告發果郡王每封家書上都寫著「問熹貴妃安」,坐實了二人有私情,那麼《甄嬛傳》中,皇上果斷殺了果郡王,為什麼不殺甄嬛呢?
  • 甄嬛傳:真正想害死曹琴默的並不是皇上和太后,而是女主甄嬛
    大家好,我是月半小二,今天來剖析一下《甄嬛傳》中曹琴默的死。聰明如她,心機頗深,聰明一世,糊塗一時,結局正如其名字,琴默,琴默不作聲,這個伏筆甚好。,認為曹琴默是被皇上和太后下毒殺死的,一劑夢魘藥神不知鬼不覺的便要了曹琴默的命。
  • 甄嬛傳一一果郡王與甄嬛的私情為何敗露?只因果郡王幹了三件蠢事
    果郡王允禮得到後視為珍寶,隨身攜帶。當他得見甄嬛本人時,也不免為其傾倒,情根深重。奈何甄嬛當時心中眼裡只有皇上,果郡王便默默守護,無私付出,只求她能安好。浣碧見姐姐甄嬛和果郡王再無可能,便故意在家宴之上倒酒弄溼果郡王衣袖。小像滑落,皇上生疑。果郡王為避免牽連甄嬛,只能說小像所指之人實際是浣碧,皇上下旨賜婚成全二人,可果郡王卻不滿足。
  • 《甄嬛傳》中的曹琴默為什麼會慘死?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作為《甄嬛傳》中的經典人物,曹琴默的人生究竟贏在哪,又敗在哪?那誰是後宮真正的防守高手呢?既不是一進宮就裝病避鋒芒的甄嬛,也不是靠著一格電暗戳戳除掉華妃和皇后的端妃,而是並不起眼的曹琴默。
  • 甄嬛傳:這才是高智商對決,甄嬛送曹琴默蜜合香並非僅是試探浣碧
    楊角風談《甄嬛傳》第32期:曹琴默丟掉甄嬛送的所有禮物,為什麼偏偏留下了蜜合香?而甄嬛笑嘻嘻地反問皇上,怎麼這麼秘密的事也跟曹琴默講啊,結果皇上冷冰著臉說不是自己。經歷了這場危機之後,甄嬛必然要思考,究竟是誰將這件事洩密給了曹琴默?
  • 甄嬛傳:各懷鬼胎的皇家宴會,一支「驚鴻舞」究竟驚了誰的心?
    楊角風談《甄嬛傳》第19期:眾所周知,皇上一開始喜歡甄嬛,就在於其「宛宛類卿」,說白了,他把甄嬛當成了純元皇后的替代品。楊角風談《甄嬛傳》第19期:身姿猶如一隻驚飛鴻雁,一支「驚鴻舞」究竟驚了誰的心?就算是跟皇上最親的果郡王,不要被這小子的言行所蒙蔽,就在剛剛他還調戲在湖邊洗腳的甄嬛呢。連流朱都看不下去了,直罵他是流氓,如果他真的尊敬皇上,絕不會誇自己嫂子腳長得好看。
  • 重溫《甄嬛傳》34:甄嬛與果郡王桐花臺相遇
    皇上與甄嬛的愛情如是,果郡王與甄嬛的愛情也如是。這裡,甄嬛還說,再美再好的情事,也不過浮雲一瞬間。也是一語成讖,皇上與甄嬛的愛情如是,果郡王與甄嬛的愛情也如是。突然從背後傳來一聲清朗的問候,果郡王來了。如果果郡王第一次是在醉後輕褻甄嬛,那麼這一次,果郡王神志清醒的很,也知道甄嬛是皇兄心愛的女人,但是他還是依舊走上前來,撩妹了。其實我覺得,果郡王很早就喜歡上甄嬛了,但甄嬛已經是皇上的女人,所以果郡王一開始接近甄嬛是抱著當甄嬛的護花使者,藍顏知己的心態的。
  • 甄嬛傳:果郡王借華妃之手耍心機,甄嬛嘴上不老實,身體卻很誠實
    楊角風談《甄嬛傳》第37期:「閒月閣」事件後,華妃被皇上教訓了一番,變老實起來,甄嬛又重新拉攏了浣碧,消除了信任危機,後宮也難得有了一段和平時期。那麼兩個人都是怎麼給甄嬛送禮的,誰又更得女人心呢?楊角風談《甄嬛傳》第37期:果郡王借華妃之手耍心機,甄嬛嘴上不老實,身體卻很誠實!
  • 甄嬛傳一一一雍正皇上和果郡王允禮,甄嬛更愛哪一個?
    在甄嬛一生中,她愛過兩個男人一一一皇上雍正和果郡王允禮,那麼,她更愛誰呢?當皇上得知甄嬛和果郡王允禮私情之後,龍顏不怒,賜甄嬛毒酒讓其毒死果郡王。果郡王不忍甄嬛為難,飲毒酒而亡。甄嬛因此對皇上起了殺心,在葉瀾依給皇上服用硃砂製成的補藥時不聞不問,並在皇上癱瘓在床後,故意說出雙生子弘瞻和靈犀是果郡王的孩子,皇上因此氣急而死。
  • 《甄嬛傳》劇版&小說16個差異!甄嬛和果郡王有三個孩子
    》的原著小說《後宮·甄嬛傳》其實是架空的朝代,皇帝叫玄凌,皇后叫朱宜修,華妃叫慕容世蘭,果郡王叫玄清,甄嬛一樣是甄嬛。《甄嬛傳》劇版&原著小說差異3:曹琴默其實是被甄嬛毒死原著小說中曹琴默的死玄清(果郡王)好上了原著小說中皇帝是真的把甄嬛送去和親了,是玄清(果郡王) 把甄嬛救了回來,然後回來途中兩人又好上,所以甄嬛又懷了一次玄清(果郡王)的孩子,孩子叫雪魄,不過劇版這段二次出軌的劇情,因為刪掉和親情節,所以跟著刪掉了。
  • 無論皇上還是果郡王,甄嬛都曾是「替身」。果郡王初戀另有他人
    在《甄嬛傳》中,果郡王是個特殊的存在。他是倜儻風流,英俊瀟灑,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射獵箭法更是少有人可比。而且果郡王懂得憐香惜玉,很有女人緣。果郡王在女人面前有如此大的魅力,自然也引起很多的非議:有人稱之為泛愛,有人唾之為渣男。更有一點讓眾人對此反覆品嚼:甄嬛因雍正的「莞莞類卿」而傷透了心,寧願出宮為廢后,也不甘心做「替身」。相對於果郡王來講,兩人在凌雲峰愛的死去活來,並且有了愛的結晶。回宮後,因為皇上的猜忌,果郡王搶先喝了皇上所賜的毒酒,為愛而獻身。
  • 甄嬛傳:果郡王想綠甄嬛皇上是蓄謀已久了,難怪最後被害,太傻了
    甄嬛傳:果郡王想綠甄嬛皇上是蓄謀已久了,難怪最後被害,太傻了甄嬛傳在最開始的時候也是一次重大的宴會上,甄嬛因為悶得很,就和流朱一起出來散心了,甄嬛那個時候也是一個天真爛漫的小姑娘,並且也是非常的開心,一開始玩水玩的很開心,結果甄嬛就看到了果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