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顧大郎一個活得通透掌控大局的人

2020-08-30 浮生未歇萬事蹉跎

顧家大郎是顧家最清醒的人,了解家中每個人的私心,雖然身體病弱卻能掌控整個顧家。

小秦氏,顧家老侯爺最後一任妻子,她特別的有城府,故意把顧廷燁當親生兒子一樣對待,讓其放下戒心,目的是為了不讓顧廷燁跟自己的兒子爭寵,卻不知顧家老爺的是讓她的計謀開始發生了變化,才會讓顧廷燁萌生對顧家家業的爭奪之心,不過在顧家顧大郎才是活得最清醒的人。

顧大郎是顧家的嫡長子,身份尊貴,繼承家產是理所應當,可惜身體不行,年歲不永,再加上小時候聽到小秦氏的挑唆,說都是因為顧廷燁的母親,顧大郎才失去了母親,也使得顧大郎對顧廷燁恨之入骨,就算自己可以不要顧家,也不允許落在顧廷燁的手裡,就這樣兄弟之間的鬥爭開始了,而小秦氏則坐收漁翁之利。

看事看人通透,將顧家每個人的私慾都看得很清晰

其實顧大郎什麼都明白,雖說身體不好,但是看待事物還是有一定的判斷能力的,他既了解小秦氏的用意,無非就是想聯合自己扳倒顧廷燁,好讓她的兒子成為顧家的繼承人,也明白二弟顧廷燁的為人,顧廷燁表面看起來就是個糙漢子,對於一些事物是有仇必報,但是心腸不壞,而且也不會對自己的親人下狠手的;更明白顧家其它人因為當年白氏的嫁妝耿耿於懷,恨不能將顧廷燁早早除掉,好心安理得的使用這些錢財,也知道這些子弟不求上進,敗壞家風的各種糟糕事。

掌握顧家的整體情況,早早做好應對策略

明白整個顧家的情況,也沒有做什麼去改變,只是繼續縱著他們,自己落得個清淨;當然,也是因為自己身體不好,沒有那心力,而且自己早就打算好讓顧廷燁收拾他們。知道自己命不久矣的時候,便做好一切打算,他把之前藏起來的父親的遺囑拿了出來,並且當著族人的人念出來,而且大郎也把自己的那份都留給了顧廷燁,好似早幾年就計劃好的。

在最後和顧廷燁把話挑明,讓自己的妻兒在自己死後無憂

最後顧大郎還是把顧廷燁叫去說了好長的一段話,無非就是人生在世,有時候一些事情也不是自己能決定的了的,而對顧廷燁的唯一要求就是保全自己的妻女,畢竟自己走了,她們還要活下去,這也破了小秦氏要讓自己兒子襲爵的美夢,不得不說顧大郎才是最清醒的人。

顧大郎不會因為自己的一己私慾而失去理智,因為即使他不喜歡顧廷燁,自己命不久矣,兩人還留著顧家的血,是有血緣關係的,兩兄弟為了家產而反目成仇,結果最後一切都被小秦氏搶走,小秦氏是個怎樣的人顧大郎也再清楚不過了,當初的恩怨就是小秦氏一手策劃的,把自己的妻子跟女兒交給城府深厚狠毒的小秦氏,那才真的是死不瞑目。

顧大郎才是顧家最有謀略的人,就連顧廷燁都佩服,他對妻女的感情也使得不少的觀眾為之動容,因為他也沒什麼大錯,做的都是為了家人,之前走錯了幾步,但終究懸崖勒馬。如果不是帶病在身,相信他會做得比顧廷燁更好。

點讚和關注我,看更多《知否》相關文章

相關焦點

  • 《知否》:顧大郎一直很聰慧,為何死前才發現原來恨錯了人?
    《知否》中,顧廷燁的大哥顧大郎是一個天資聰慧之人。可他一直恨著自己的弟弟顧廷燁,甚至不惜與小秦氏一起,謀劃顧家爵位,陷害顧廷燁,造成了顧家這麼多年暗潮洶湧,從不停息。可是這麼聰慧的一個人,為什麼在去世之前他才發現自己恨錯了人。他不該恨顧廷燁,他的真正該恨的敵人是小秦氏。
  • 《知否》,在愛中長大的如蘭,心思單純,卻活得最為通透
    《知否》是一部宅鬥劇,裡面盛家三姐妹各自尋求了自己的幸福。墨蘭用盡手段嫁入了伯爵府,明蘭嫁入了侯爵府,雖然如蘭「高門低嫁」,嫁給了窮舉子文炎敬,但是她卻是過得最幸福通透的人。盛家著四個女兒,大姐華蘭雍容華貴,四姐墨蘭貌美如花,六妹妹明蘭更是玲瓏剔透,只有如蘭從小在大娘子的愛護下長大,連爽直的性情都與大娘子有幾分相似。
  • 知否:威北侯夫人張氏為何活得通透?只因她想明白了關鍵的一點
    在小說《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裡,我最喜歡的女性是威北侯張夫人,因為她跟小說裡的所有女性都不同!她不甘心被包辦的婚姻束縛,不願意將就沒有愛情的婚姻,但是為了家族的責任她還是選擇了犧牲!婚後的她曾經鬱悶過,可最後她卻成功衝破了牢籠開始了嶄新的生活,有著美好的結局。為什麼張氏能過不一樣的日子?因為她活得通透!為什麼她通透呢?因為她想明白了很關鍵的一點!
  • 《知否》王若弗:有一種通透叫做,天生想得少
    我說《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的王若弗性格率直,沒有心機,大家應該都是贊同的。而且,腦中還會浮現出大娘子時常撇嘴的經典形象。可如果我說,王若弗活得通透,你恐怕要直接搖頭了吧。說來真正明白世上本無事的只有兩種人,一種是明白了生活的真相,仍然能熱愛生活,事事都坦然處之的人,如大智慧的南懷瑾老先生。一種是根本看不透任何問題的本質,只是憑著自己的本心生活的人,如糊塗的王若弗。但我認為,這種想得少,還能施展自己能力的人,卻也應該被稱之為活得通透。
  • 越是過得好的女人,越是活得「通透」
    真正過得好的女人,往往是活得通透的。她們不過於蠢笨,也不過於聰明。她們知道自己的優勢在哪裡,也知道自己差在什麼地方。她們的人生,總是有一個度,即自知,知道自己要什麼,也知道自己的位置。但真正活得通透的女人,懂得為自己活著,她們不會逞能,她們懂得示弱,不會把自己高舉在神壇上,哪怕已經體力不支,也要在別人看來是光彩照人的。其實,哪怕你做得再好,也有人說你不好。人又何苦為別人嘴中的那個自己活著呢?
  • 一個女子,活得太通透想得太明白,到底是一件好事還是壞事
    有人說,讀亦舒,活得通透,想得明白。亦舒筆下的女子,每一個也都是如此,活得通透,想得明白,格局大,獨立又自強,活得流光溢彩。一個女子,活得太通透,想得太明白,到底是一件好事還是一件壞事?她有一個未婚夫辛家亮,已到了談婚論嫁的階段,對方給買了婚房、買了鑽戒,準備旅行結婚,不擺酒席。但承歡的母親不同意,要求大擺筵席宴請賓客,要承歡風光大嫁,所以導致他們的婚禮延遲到下個月。後來,辛家亮的父親有外遇,父母鬧離婚,他們的婚禮又只好推遲。
  • 《甄嬛傳》裡活得最通透的人,不是敬妃端妃,而是沈眉莊
    很多人看《甄嬛傳》後都有一個感覺:做人要做沈眉莊,做事要以甄嬛為榜樣。為什麼呢?因為沈眉莊做人做的通透,而甄嬛上能撫慰天顏,下能體恤奴才。甄嬛的做事風格很多人都講述清楚了,今天來說說沈眉莊。但是8年後再看這部劇,反而覺得沈眉莊才是《甄嬛傳》中活得最通透的那個人。除了聰明睿智,看人精準外,還有以下幾個方面。1 閨閣之中重情義,不搶姐妹風頭真正的好姐妹,是不會去搶心愛之人喜歡的東西的。從甄嬛和玉嬈之間的相處方式就可以看出來。
  • 《三十而已》讓我徹底頓悟,活得通透
    其中陳嶼和鍾曉芹角色讓我有了痛的領悟,說實話,要不是遇見他,我看完會覺得陳嶼這樣的人,根本不值一提。後面越看越發現,陳嶼和鍾曉芹恰恰寫實了我的經歷,發自內心的頓悟並讓我活得更通透了。他——同樣是外來打工並定居下來的職場人,在父母不和諧的家庭環境下長大,小時候曾因父母吵架而不小心把開水潑他身上導致燙傷留疤,童年陰影較重,後來與母親和弟弟生活,從小獨立懂事,同樣有個頑皮不務正業的弟弟要照顧。感情裡尋求安穩,需要一個獨立的女生來照顧一切,不需要太多的花裡胡哨,一起過著平淡無奇的日子即可。
  • 我也想有個活得這麼通透的爸
    思雨與她父親的那番對話,讓我更加豁然,人來到這世上就是來吃各種各樣苦的。思雨:「我和一鳴分手了,沒有誰對不起誰,就和平分手。」爸爸:「分了就再找唄,別愁眉苦臉了,都不是什麼大事。」思雨:「三十好幾了,一事無成。」爸爸:他笑了笑說,「我一輩子都一事無成,可是我活得比誰都舒坦。你呀,指甲大點的事,看得比巴掌還大,沒必要。」
  •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齊衡之妻申氏:通透之人,真心換真情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的申氏,是小公爺齊衡的第二任妻子。能嫁進齊國公府,家世背景自不會差。當她知道小公爺心中的人是盛家小六明蘭後,並沒有衝到丈夫面前哭鬧,而是默默將他們的定情物放好,假裝什麼都不知道。她說:既然知道他的心是別人的,那就把它搶回來。 於是,她開始更用心地經營他們之間的感情。愛情的事不是說有就有的,她沒有像其他女配那樣耍手段去搶,而是用自己的聰慧,用自己的行動,讓齊衡自己發現她的好。她懂他,齊衡在朝堂上找顧廷燁的不痛快,不過是想出出氣。
  • 重讀《圍城》:蘇文紈才是那個活得最通透的人
    她是一個博士,留過洋的博士。那個時代留洋的人是很少的,特別還是一個女孩子留洋,這更顯得難得了。蘇文紈的愛情觀,也建立在這種難得上。她像一個公主,在高高的閣樓上,對入得了自己眼緣的男子拋下了繡球,並絲毫不考慮那個男子愛她的可能性。她固執的對方鴻漸說,「我喜歡你,你愛上我吧。」
  • 《知否》盛明蘭一生教會我們一個道理
    導語:《知否》盛明蘭一生教會我們一個道理說實話,這部片子是拍出了80年代的精神知否確實拍得不錯,朝堂的變化,家族的興衰,子女的教育,兄弟姐妹的相伴,知交的相處,都有一條主線,都能給世人一種啟迪。明蘭這一輩子活得很明白,活得小心謹慎,通透明理,勇敢倔強,善良感恩,聰慧隱忍……一切都剛剛好!
  • 你知道《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劇名的真正深意嗎?
    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華蘭:華為華麗明亮,所以華蘭是大姐姐,性格最是明麗,雖不如明蘭通透,但通達直率,有大家風範。卻也是個明白人,最後嫁與自己喜歡的人,而不是什麼名門顯貴。
  • 被低估的03版《射鵰》:江湖人生,活得通透
    江湖不只有廝殺,更重要的是人情世故的通透,只有看得通透,才能活得通透。「我覺得真正成熟的人,是不盲從,不人云亦云。他們願意去開拓視野,追求真相和真知。在眾說紛紜中做出自己的選擇和判斷。真正成熟的人,能夠看到更大的世界,能夠真正的接受和理解世間的複雜。他們知道生活的真相不是非黑即白,人性的本質也不是單純的善惡。當你真正成熟了,你心中升騰的反而是朝氣和赤誠。
  • 《如懿傳》中活得最通透的人是誰?乾隆身邊的七個女子,她最特別
    因為心中有所求,便不能活得純粹,不能真正看透後宮之中的生存之道,所以她們的結局都很慘。那麼在後宮的所有女子之中,誰才是活得最為通透的人呢?她只是一個宮女,可是卻在三年內從答應成為貴妃,她的出色讓她成為皇帝的寵妃。她按照皇帝的心意成長,不管皇帝喜歡什麼樣子,她就可以變成什麼樣子,所以皇帝喜歡她。可是她最後居然想要自己的孩子登上皇帝之位,她的野心讓她害死了很多人,也讓她皇帝看清了她的真面目,她最後的結局也不好。
  • 分享|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Hello,大家好,歡迎來到今日的分享會,今日西西分享的是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喜歡它滿足了我對古代街市的想像,亭臺樓閣,精美非常;喜歡明蘭的通透、聰明、以及果敢;以及喜歡馬球場上,他們意氣風發,活得像太陽。尤其喜歡那一場,沈將軍夫婦與顧候夫婦在馬球場上飛馳,說不出的意氣風發。顧候和明蘭的婚姻生活挺有趣,也十分溫馨。他們一動一靜,一秀一豪,分外合適。但劇中盛小六和齊小二的感情卻是讓人遺憾和心痛,久久難平。朱一龍把齊衡的形象真的是演進骨子裡了。
  • 其實,當你在做這些事時,你已經越來越通透了
    說到「通透」,想到了《知否》中的盛明蘭,和世家小姐相比,她的出身算是很卑微的了,從小沒了生母,又不受父親待見,嫡母的心思又不在她身上,只能待在年邁的祖母身旁。興許是祖母的好教養,讓她從一個不受寵的庶女,成長為一個有見識、做事有主見,重要的是,她將自己的一生活得通透。
  • 《知否》平寧郡主:棒打鴛鴦,萬人唾罵,高門貴婦的狼狽一生
    第二遍看《知否》,卻完全推翻了之前的觀點。我突然看懂了這個高門貴婦強勢背後的心酸,妥協背後的狼狽。她不是生活在丈夫羽翼下的女人,她著眼大局,要保全自己,更要保全丈夫和兒子。平寧郡主看似名滿京城,萬人敬仰,可是誰又能看到她犧牲了什麼,付出了什麼。
  •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丨演繹真實人生
    從《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部劇我們可以看到所謂的正派、反派,正妻、小妾的爭鬥,細細想來其實是眾人皆苦。但是還是有人能守住底線,不做小白花,也不做黑心婆子。女主身世可憐,隱忍十幾年,親爹不疼,親娘早逝,身為古代女子有太多的身不由己。
  • 《知否》:她出身高貴,圖謀一生,到頭來竟不如勾欄瓦舍來的痛快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01每次劇荒的時候,都喜歡刷一遍《知否知否》。小秦氏設計要將顧廷燁趕出家門,顧家大郎顧廷煜又是一個體弱多病的,爵位自然而然就落到了自家兒子身上。小秦氏先是在全京城敗壞了顧廷燁的名聲,以至於全京城的人沒有誰想把女兒嫁給他,直到老侯爺去世時,顧廷燁才想明白這其中的關係。至此,顧廷燁才明白了:他從小到大,要什麼她便給什麼,他犯了什麼錯,她都幫著,原來她是鄭伯,他是共叔段,姑息養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