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年前的秋天,強哥要回北方老家辦房屋產權手續。他許過我很多次了,要帶我喝當地的一種柿子酒,吃當地的土雞,我正好有假,跟著去了。
那是一個坐落在華北平原的普通縣城,華哥的家在鎮上,他帶我喝了那種柿子酒,吃土了雞。鄉醪野味,別樣的感受。
那天中午酒足飯飽,華哥帶我在鎮上轉。我說我整天在城裡吸Pm2.5,你帶我去鄉下轉轉,權當帶我逛了一次氧吧。強哥說好吧,把他弟弟的摩託車騎出來,帶我去兜風。涼風習習,白楊喧譁,平原野闊,非常愜意。
遠遠看到前面有一個小湖,景色非常怡人,我對強哥說:「咱到那邊看看。」強哥說:「好吧。」說完強哥就把摩託車往回掉頭。我說:」暈了吧你?過了前邊那個小土崗不就到了?你怎麼往回開?「強哥的車把擰了一下,差點把我晃下來,對我說:「不能從這個土崗過,我們從西邊這條路繞過去。在這裡別多問,到時候我會告訴你原因。」
晚上在鎮上一個酒館喝的,就強哥和他弟弟陪我。飯店老闆和強哥弟弟很熟,對我們說別著急,喝到幾點都行,反正他家就在這裡,前店後家,走的時候言語一聲就行。
正值清秋皎月,我們乾脆把桌子搬到街上,邊喝邊聊。我突然又想起土崗的事,問強哥怎麼就不能過?強哥對他弟弟說:「小華,你也知道那個土崗不能過。咱爺、咱大原來都不讓我告訴你,嫌你年齡小,怕你想不明白,又怕你漏嘴,別人說你封建迷信,對你不好。現在到你這年齡也該知道了。正巧你麥哥也不是外人,今天就一起說了。。」
我說:「有屁快放,別吊人胃口。」
強哥瞥了我一眼,咂摸一口酒,說:「這事縣誌上有記載,但就了了幾行:康熙己卯,縣民胡之庸反,滅其宗。」就是說,有個姓胡的,因為謀反,被滿門抄斬。
我說:」我明白了,那個土崗是胡之庸家的亂葬崗吧,這有什麼?從古到今,死過多少人,埋在哪裡都不讓走,那不寸步難行了?「
強哥說:「走不走另當別論,關鍵是心存敬畏。這裡面有大故事,更奇的是這故事是胡之庸他爸在刑場上自己說的。不然真不會有別人知道。「
我說:「好吧,洗耳恭聽。」
2,
強哥看我倆眼睜的鱉蛋似的,噗嗤笑了,然後又正色說:「這事其實不好笑。咱爺爺說,康熙早年間,咱這村裡有一個大戶,就是胡之庸他爸爸家。胡家家財萬貫,為人呢,談不上多好,也說不上壞。逢個間年歉歲的,胡家也開過粥場救濟過災民。
村裡有個老秀才,叫張方平,一肚子學問,可惜科名星不旺,功名止於秀才。雖然如此,但方圓幾十裡都知道老秀才學問好,因此紛紛將子弟送來就學,倒也衣食無憂。老秀才膝下一女三子,都未成年。
俗話說,女大十八變。就在老秀才張方平的閨女豆蔻之齡的某天,胡之庸的爸爸在老秀才的家門口偶遇這個女孩,瞬間就像被雷擊石化了。」
強哥呷了一口酒接著說:「我閱人無數,也見過驚為天人的女孩。但對於我這樣執行力差的人來說,頂多咽幾口唾沫。但有些人卻不一樣。
總之,胡之庸的爸爸就此掉了魂。就象高衙內遇到林衝娘子,滿汴梁城的女人拿來換都沒用,非她不可。眼見著『衣帶漸寬癆病鬼,為伊消的人憔悴。』
胡之庸爸爸動了要娶老秀才閨女的念頭,開始只是一閃念,就被自己否決了。自己年近40,已經娶妻生子。張方平一個古板的老學究,滿腦子忠孝節義,不是可以利動的人。讓他答應把女兒給他做妾,除非他死了。
思來想去,毫無頭緒。有一天胡之庸爸爸嘆口氣:「除非老秀才死了才有辦法。」電光石火之間,一怕大腿:「對啊!老秀才死了就有辦法。那為什麼不讓他死一死呢?」就此這個念頭象魔咒一樣盤旋在胡之庸爸爸的頭上。
老秀才是個孝子,雖自己功名了落,收入瘠薄,但始終將父母帶在身邊奉養,保二老衣食無憂,得終天年。老秀才的老家遠在關外遼東,父母去世前對老秀才說希望歸葬祖塋。老秀才沒有餘力完成此事,父母去世後只是就近浮厝草葬,日日只怪自己不孝。胡之庸的爸爸知道後,不僅贈送路費,而且出錢給老秀才的父母回家買墓地的錢都給解決了。老秀才的感激之情可以想見。老秀才心想,和胡家並無深交,能做到如此地步,可謂宅心仁厚,形同再造。
又有一次,老秀才家的田裡掘出一具屍體。胥吏如獲至寶,以為奇貨可居,攀緣比附,意思老秀才不拿出百十兩銀子來,就要定個謀殺。老秀才哪裡能拿出這麼多錢,又百口莫辯。此時,又是胡之庸的父親挺身而出,對那幫胥吏動之以利,曉之以威,最終以無主屍為由結案。
在胡之庸爸爸的心裡,此時老秀才應當披髮徒跣跑上門來:」啊呀恩公,老夫無以為報,只有一小女……「
但老秀才對胡之庸爸爸說的卻是:」此生無以為報,來世做牛做馬......」把胡之庸爸爸的鼻子都氣歪了,心說什麼此生無以為報,你有我想要的東西!我不缺牛不缺馬,缺你個老蠢物嗎?嫌惡更甚。
話說,境由心造。胡之庸爸爸既動惡念,便有惡鬼上身,陰惻起意。
這天,胡之庸爸爸發現老秀才的婆娘帶著女兒出門,殷勤問訊之下,得知是婆娘帶著閨女回娘家省親,計劃七日返回。家裡,就剩下老秀才帶著三個幼子留守。
胡之庸爸爸覺得機不可失。就在張妻省親期間的某夜,差心腹在老秀才家周圍堆滿柴草,並從外面反鎖了門。一把火起,老秀才父子四人就此葬身火海,赴了黃泉。
老秀才的妻女聞訊呼天搶地的回到家,面對焦土親屍,生無可戀。此時,胡之庸的爸爸現身,作為鄰邦人士,莫名驚詫。好言撫慰,代營喪葬。並為老秀才的妻女提供住所。老秀才的妻女雖想自立,但婦道人家,不宜拋頭露面,僅靠做些女工,又難以為生,胡之庸爸爸不時周濟,初雖不肯,但又別無他法,久而久之,對胡家的資助也習以為常。
再後來,女大當嫁,開始不斷地有人上門來向老秀才的女兒提親。胡之庸爸爸表面熱情應承,背地裡三推五阻,威脅恐嚇。漸漸地,也沒人上門了。
終於某天,有人替胡之庸爸爸向老秀才的婆娘開口說:「女大不中留,不如把你女兒嫁給胡公做妾,也好過孤孑一生。」
老秀才的婆娘哪能繞出這種設計多年的套路,想想也是,雖說花骨朵一樣的閨女嫁給半大老漢,心有不甘,但兩害相權取其輕,總好過一輩子做老姑娘。嘆了口氣,給女兒說了這事。
女兒哪裡肯,自古嫦娥愛少年,嫁給這個老傢伙,於情於理都轉不過彎子。激憤之下,對母親拂袖而去,奔回閨房,伏在榻中嚶嚶而泣,不知不覺在昏昏沉沉中睡著了。
半夢半醒之間,女兒忽覺周邊陰風四起,陰惻寒涼,隱隱約約見父親一明一滅地走來,因是生父,未覺恐懼,也忘其已死。只聽到父親面目猙獰地對她說:『你未出閣的女孩,在家從父,聽話!嫁給胡某人!你只有嫁給他,我才能快意恩仇!!哈哈……!!』
女孩被父親的獰笑嚇醒,雖不解其意,但父親說過的話又真切在耳。心說,既是父命,那就從了。
就此,胡之庸爸爸娶了老秀才的女兒,生下胡之庸沒幾天,老秀才的女兒就病歿了。
後來,你們知道的,胡之庸成年後,竟然犯了謀反罪,事敗後被滿門抄斬。在刑場上,胡之庸爸爸竟然似有解脫,自批耳光,哈哈大笑說:「果然天道循環,報應不爽,死又何言!!張方平!你可以瞑目了!!」
但臨刑前,胡之庸爸爸做了最後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就是把他如何設局,如何害人,前因後果當眾說了出來,並表示:「說出來並不能抵消自己下地獄的罪,但好歹給天地解一些冤愆戾氣,以警後人。」當時縣裡觀者如堵,聞者皆以此事教誡子孫,此地民風為之一肅。
3,
強哥說完,又滋吧了一口酒,看著張嘴結舌的我和華弟。對我們說:「你們知道嗎,爺爺告訴我這事時,還給我說了另一件事:
就是孔聖人、孔夫子的十世祖孔父嘉其實是宋國人,時任宋國司馬(國防部長)。有一次孔父嘉的夫人乘車外出,車帘子被風吹起來一角,你說這不是妖風嗎?被太宰華督瞥見一眼。」只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沒能忘掉你容顏……」
華督也產生了「不和孔夫子的祖奶奶睏覺,毋寧死「的想法。」於是利用宋國當時和周邊國家發生戰爭,多有傷亡的現實,煽動吃瓜群眾說,就因為國防部長孔父嘉整天攛掇國君窮兵黷武不學好,所以各位苦主才有今天。不如殺了孔父嘉清君側。一聲鼓譟,吃瓜群眾去殺孔父嘉,華督去搶孔夫子的祖奶奶。
沒想到老太太(當時的妙齡少婦)自縊身亡。華督雞飛蛋打。
後來,孔父嘉只有一子,名木金父,金父生睪夷,睪夷生防叔,害怕華氏的逼迫,逃到魯國。後來孔聖人仲尼,即防叔的六世之孫也。
所以,為何孔孟之徒後來那麼在意男女大防,祖師爺吃過這虧。
咱爺爺對我說,為何古人說『萬惡淫為首』,是有道理的。因為好多本來很本分的一個人,一旦動了淫念,平時不敢做的事都敢做,不該越的禮都敢越。眼裡只有那點事,不顧其它,像是得了眼盲症,絲毫看不到周邊的懸崖刀斧,只進不退。死在這事上的英雄豪傑、販夫走卒千載不絕。天地之間,男女之事固不可絕,但此事關節甚多,關礙甚大,臨事要多深思,溫柔鄉多是修羅場……」
我是聽進去了。但眼看著華弟酒越喝越大,直著眼對我和強哥說:」兩哥,我看上小賣部的麗麗了,趁你們都在,能不能幫我一把。你們去麗麗店裡鬧事,我去英雄救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