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兩次住院生孩子,看到的儘是產護病房裡的人情冷暖」

2020-05-22 花影故事

導讀:女人生孩子後回到產護病房,是洞悉和看透愛的重要地方,來自丈夫和家人的疼愛可以讓女人浴火重生,反之便是在踐踏女人的柔情和底線,從此在女人心中生出一條鴻溝和一座冰山。

「我兩次住院生孩子,看到的儘是產護病房裡的人情冷暖」

01

我生一胎時,因見紅提前住院,生下孩子的第二天下午,臨床推進來一個剖腹產的女人,陪在她身邊的是個彎腰駝背的男人,卻不見孩子。

媽媽幫他們打過兩次熱水後,我們便熟悉了起來。

男人說早上他起了大早要去出差的,結果女人起床時不小心摔倒,羊水破了,他著急去抱女人,又把腰給扭了,孩子被羊水嗆到,生下來就送進了監護室。

第二天中午,剖腹產女人的婆婆來了,大約五十出頭的樣子,還帶了個年輕漂亮的姑娘。

女人的婆婆來之後,沒有過多的問候女人,也沒有關心孩子,更沒有幫她倒水餵飯,到病房就坐下,不是跟帶來的姑娘有說有笑的聊天,就是一個人養神打盹,待久了就會跟帶來的姑娘出去吃飯逛街或者回兒子家休息。

「我兩次住院生孩子,看到的儘是產護病房裡的人情冷暖」

02

剖腹產的女人一直用被子把自己蓋得嚴實,除了她丈夫,她沒有看過任何人多餘一眼,偶爾見她抬起頭來時,眼裡也是漠然。

她那個腰已經彎成九十度的男人忙前忙後,一會給她餵水熱飯,一會兒給她換護墊擦身子,一會兒跑去看孩子,有時站起來時腰痛得大口呼吸,晚上都是側臥著睡覺。

我媽媽好心關切地勸他去看看醫生,他說先照顧好媳婦,等孩子抱回來了再去看。

我們都以為女人婆婆帶來的那個姑娘是他的小姑子,可男人說,那是他弟媳。

我媽媽聽後心裡有點憤憤然,大兒子的媳婦生孩子,孩子還在重症監護室,小兩口愁眉不展,晚上還曾貼著頭哭泣,婆婆像來巡視工作,走馬觀花的看看,對大兒媳一句暖心的話也沒有,卻對小兒媳關心備至,噓寒問暖的似女兒,這樣的差別對待實在令人心寒。

「我兩次住院生孩子,看到的儘是產護病房裡的人情冷暖」

03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對女人來說是人生中的重大時刻,是一段辛苦萬分的歷程,卻是萬裡長徵才走完了第一步。

對於在身邊陪產和陪護的丈夫及親朋好友們來說,同樣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時刻。在大家共同見證這一刻時,請在產婦最需要愛和呵護的時候,善待產婦和剛出生的嬰兒,給她們多的關心和貼心細緻的照顧,別讓她一顆心在冰冷中沉浮。

「我兩次住院生孩子,看到的儘是產護病房裡的人情冷暖」

04

後來,我生二胎時,臨床住進來的孕婦,軟軟柔柔胖胖的樣子。

她坐在床邊向我打探一句,自己就唯唯諾諾講十來句,我沒問她任何事情,她便向我講述了她家故事所有人和事情。

她說自己時二婚,和前夫有個女兒,前夫對她不好,不是打就是罵,離婚還把女兒丟給了她。

現在的老公很勤快也很疼她,女兒由現在的婆婆帶著,丈夫每天回家還給她做飯。

她本來不想再生孩子的,可是現在的老公人好也肯吃苦賣力,並且他一直也想要個孩子,她就改變主意生了。

她頭胎順產,真的是鬼門關走了一趟,當時疼得死去活來,還沒有人管她照顧她,一家子人都欺負她。

如今二胎時,醫生建議剖腹產,她很害怕很擔心,她很怕痛怕生孩子,更擔心生個女兒,丈夫和婆婆不喜歡,還擔心老公得知她突然住院而緊張,騎個電瓶車不安全。

「我兩次住院生孩子,看到的儘是產護病房裡的人情冷暖」

05

這個臨產的女人,跟我講述的時候,顯得焦慮和心神不寧。

她入院的下午醫生就安排了剖腹產,丈夫請假後先是遵從她的安排,回家拿待產包,接著從她閨蜜家接了大女兒送去自己媽媽家,然後火急火燎地奔到醫院,又馬不停蹄地護送老婆進手術室,晚上他推著生產後的老婆和女兒回到病房,更加手忙腳亂。

他先是打電話給自己媽媽報平安,然後跑出去買醫用護墊,孩子吃不到奶,又跑去買奶粉,之後給老婆粘水潤嘴唇,所有的動作也好,抱孩子也好,樣樣都顯得生疏又笨拙,可是如此卻顯得可愛得很,令人心生感動。

在他老婆休息時,他還拜託我們幫忙看著她老婆,若有事幫忙喊醫生護士,他得騎著電瓶車回家去為老婆拿粥,想著三更半夜她過了禁食段會餓。

「我兩次住院生孩子,看到的儘是產護病房裡的人情冷暖」

06

在男人打電話給他媽媽報平安的時候,似乎他媽媽說要來照顧兒媳,女人和男人便都囑咐不要來醫院,年紀大了不方便,一個人還帶著孩子。

結果第二天早上,一個老母親牽著一個小女孩,拎著保溫盒和一大包東西走進病房,走到病床前笑著將大孫女抱到產床上坐好,看了看媳婦,臉色既是心疼又是欣喜,接著又抱起剛出生的孩子,堆滿皺紋的臉色頓時笑得更開心了。

護士查房,看到老母親帶來的雞湯,說雞湯先不要喝時,她又匆匆的返家去熬稀飯。

這個生孩子的女人再沒有碎碎念,只不過說話時更加嬌柔,時不時地看著丈夫和孩子發笑,那是一種幸福和知足的笑容。

我知道,她進手術室生孩子前的擔憂和害怕,在那個時候,已然化為了烏有。

「我兩次住院生孩子,看到的儘是產護病房裡的人情冷暖」

07

人世間的冷暖心酸對女人來說可能更容易體會。

產護病房的女人就像一棵柔弱的小草,剛經歷過疾風驟雨或者是斬草滅頂的可能。可是即使命懸一線,她們仍有著頑強的生命力,哪怕殊死一搏。所以,不要再雪上加霜,用愛和親情來無聲地攻擊她。

對生產後身心虛弱的產婦來講,侵襲過她軟肋的人,那將是忘不掉的傷。

女人生孩子是拿命搏,是這世上最痛苦的事。而丈夫和家人的關懷和體貼,便是她內心力量的源泉。

家人的愛可以讓她浴火重生,也可以讓她寒心和希望崩塌,讓她的心被戳透一個洞,從此再也捂不住熱氣。

產護病房的女人,第一次淋漓盡致的體現為母則剛,無論周遭環境如何,請為孩子堅強,即使心中有委屈、傷心、擔憂和懼怕,只有仍有一絲希望支撐,哪怕口喘遊絲也要倔強的活著。

勸男人,請珍惜和疼愛那個為你生孩子的女人,請在產護病房裡對她溫柔備至、對她貼心照顧、對她精心陪護。要知道,女人這輩子最值當的莫過於你的愛。


-END-

話題討論:你是否曾在醫院裡見過不一樣的人情冷暖?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病房裡的小可愛
    她的爸爸今年確診了血液病,每個月都在住院,化療。我稱她爸爸,老劉,老劉住院的時候,小可愛就在醫院裡陪著老劉,早上去上學,放學就回病房,老劉的朋友接送小可愛上學放學。小可愛是病房裡的開心果,她喜歡跟在護士姐姐的後面,看護士姐姐給病人打針。她喜歡給病人奶奶們畫畫,講故事。她喜歡吃護士姐姐給她的蛋撻。
  • 生孩子能見過世間冷暖
    今天突然看到想起來,我在北京婦產醫院的時候的一些見聞,我住院的時間比較長,因為我是高血壓患者,所以觀測血壓啥的,大夫還是希望如果血壓穩定的情況下,能多讓孩子在肚子裡面多呆幾天就呆幾天我剛剛住進去的時候,旁邊的床正好沒有人,凌晨2點,一位二胎媽媽住進來了,晚上給主治大夫打電話,說太疼了,沒有想到二胎這麼疼,全程只有她老公一個人在忙前忙後,一直嚷著讓大夫給他安排手術,主治大夫在電話裡安慰她
  • 爸爸住院的日子——病房首夜
    下午四點鐘,我返回了病房。妹妹說剛才爸爸好像醒了一下,左邊的胳膊和大腿動的厲害,想要掙扎開束縛帶。護士過來給重新固定了一下,並示範教給我們怎樣給病人做拍背和理療鍛鍊。現在爸爸又睡著了。我小心翼翼的問妹妹,爸爸的右邊肢體能動呢?鍛鍊的時候有反應麼?妹妹失望的搖搖頭,好像沒有知覺一樣。
  • 星星知我心(5):我要回病房
    接到母親生病住院且病情嚴重的電話,丈夫急忙電話聯繫廣州的醫生朋友,為母親安排必要的術前檢查,而我們則在第一時間裡趕往廣州。趕到廣州已是下午三點多,當時母親已由哥哥嫂子陪著去做檢查。等在病房裡,看到檢查回來的被疼痛折磨得臉色發黃虛弱無力的母親,我的心仿佛在滴淚。因屬急性,加上檢查結果表明各項指標可以手術,醫生決定在第二天下午進行手術。
  • 病房裡的人間百態
    大哥一周前因急性腹痛住院,得知消息,我們去看望了他。去看大哥的時侯,大哥病情稍有緩解,言談中,他跟我們講了隔壁床張老頭的事。張老頭今年六十多歲了,膝下只有一個女兒,招了個女婿,生了三個孫子,可見家庭負擔是多麼重。
  • 病房裡的男人(民間故事)
    我去病房找醫生商量住院事宜。等電梯的當口兒,我碰見一對小夫妻從病房的走廊出來,女人坐在輪椅上,男人推著輪椅。他腳下生風,把輪椅推得幾乎飛起,那模樣像個頑童推著超市的購物車,沒有一點兒人在醫院的滯重感。一晃眼,他們到了我面前,男人三十出頭,社會上的「閒人」模樣,頭髮用發膏梳得翹起,脖子上套著一根嬰兒小手指頭粗的金鍊子。
  • 病房裡的故事
    上個月15號,老公因為膽石症疼痛發作,去急診,經過治療暫時止住了疼,怕以後再疼決定住院切除,下午就在肝膽外科病房住下,等待手術。病號真多,病房早已住滿了,整個走廊都是病床。醫院生意是真好。老公的病床也被安排在了走廊,他的一個朋友是這裡的大夫,不過正在外地學習,也就沒給他說住院的事,我想即使說了也未必能有病房可安排,因為病人實在太多了。
  • 媳婦生孩子難產,婆婆卻心疼多花800塊錢,有些痛遠嫁的女人才懂
    她說正是因為生孩子的痛苦經歷,讓她徹底醒悟了。小寧生孩子的過程並不順利,見紅當天趕到醫院,醫生檢查後安排住院,VIP病房500塊錢一天,普通病床100塊錢一天,選病房時小寧正猶豫,婆婆脫口而出」不就是生個孩子嗎?有個床能躺下就行了,要普通病房。「小寧的身體條件不算好,胎兒的頭一直不入盆,折騰了一天一夜還沒生下來,這期間她滴水未進,痛得全身縮成一團。
  • 兒子高燒,婆婆不讓住院,俺氣得打跑婆婆,轉身一進病房求她原諒
    我和老公是鄰村的,婆婆一輩子都生活在農村。對於孩子她都是不管的,有飯吃就行了。孩子到處玩,吃一些不乾不淨的東西。婆婆卻說:不乾不淨,吃了沒病。兒子高燒,婆婆不讓住院,我氣得打跑婆婆,轉身一進病房求她原諒。
  • 病房裡的花
    1、病房裡的花金花到三十多歲都沒有收到過一束花,哪怕是一朵野花也不曾有過。生孩子的時候,跟她同一個病房的是一個比她大了幾歲的產婦慧姐剛生完孩子的第二天,病房裡呼啦啦來探望的人就絡繹不絕,有帶嬰兒衣服套裝的,有帶尿不溼的,有塞紅包的,還有送捧花的。直到晚上九點過後,病房裡才稍稍安靜了一些。金花看著慧姐床頭柜上擺得滿滿當當的鮮花,很是羨慕,反觀自己這裡,只有幾包孤零零的尿片,還有老公忙前忙後轉不停的身影。
  • 我的住院日記三
    今天是11月6日,是我住院的第三天,因為昨晚上沒有睡好,到天明時才迷迷糊糊地睡著了。醫生進來查房,又通知我今天要做核磁,骨密度和B超三項檢查,我接過單子看著檢查項目心想:就做個股骨頭置換,就剩下查婦科了。心裡雖然這樣想,但還不得不跟著護士去做檢查。
  • 病房裡的故事:深夜啼哭的「電梯兒」
    深夜,在科室值班,本來安靜的病房,突然電梯口傳來一陣喧囂,有各種聲音,「醫生,醫生,快來呀,我老婆要生了!」「好痛呀,好痛呀,快救救我吧」「哇哇哇」,我和值班的護士和助產士趕緊放下手中的事情,馬上奔跑到電梯口,頓時傻眼了,之間電梯裡滿地的鮮血,一個產婦被攙扶著,一個新生兒掉落在電梯角落,正在哇哇大哭,一個中年男子神色失常,目瞪口呆。
  • 小說:父母生病住院我去照顧,病房外聽到他們對話,讓我淚流滿面
    十五歲那年,他還親眼看到了父親跟母親兩個人因為幾塊錢而打了起來,他躲在一邊,冷漠地看著。到了二十五歲那年,李子墨大學畢業了。他覺得自己已經可以獨當一面了,便跟父母攤牌了。「爸,媽,你們兩夫妻也已經吵了一輩子,打了一輩子了,不如放過彼此,離婚吧。」聽到李子墨說的這番話,父母兩個人都變了臉。
  • 妻子重傷住院,病房門卻忽然被推開,她偷偷按下急救鈴
    當言汐再次醒來的時候,自己已經穿戴整齊躺在另一個病房裡。 睜眼第一個看到的是安嘉楠。 見言汐睜開眼睛,安嘉楠激動上前查看:「小汐,怎麼樣了,還有沒有不舒服呢?」 言汐偏過頭,不願直視安嘉楠,自己這麼狼狽,而且,發生那樣的事,竟然還搞到重傷住院……她還怎麼好意思面對安嘉楠? 病房門卻忽然被推開了。
  • 母親生病住院,我沒日沒夜照顧,出院母親直接忽略我去了哥嫂家
    ,我從高中就輟學了,而哥哥那時候父母在怎麼樣難,都是咬牙堅持送哥哥念完了大學,而到了我這,讀到高二父母就說沒錢了,實在沒有錢供我讀書了,沒辦法我只好無奈得放棄了自己的學業,當時真的覺得自己好可惜啊,本來成績也不錯,就這樣放棄了,心裡雖然也有不滿,但哪裡敢在父母面年抱怨啊。
  • 爸爸住院的日子——午夜見聞
    裡面有一句話,讓我記憶猶新:只有凌晨三點鐘的醫院,才能讓你看盡人間百態。在以後陪護爸爸的日子裡,我深深的體會到了這句話的含義。爸爸一直處於半睡半醒的狀態,情況也很穩定。我和妹妹輪流著休息一下,說是休息也睡不著,最多是躺在陪護床上面閉下眼。兩點多,妹妹給爸爸做完按摩,小聲勸我休息一下。拿出煙,我示意出去走走。輕輕的打開房門,來到走廊的盡頭。
  • 在醫院裡看到的故事
    去年三四月份,我因腰椎間盤突出急性發作住院治療,後來轉入康復理療科繼續醫治。在康復理療科我看到的都是行動不便的「殘障」人士,讓人時而鬱悶,時而感動。01在康復室治療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對夫妻。男的胖胖的,穿著一身粉色外套,很是滑稽,因中風半身不遂,四肢僵硬,說話也不利落。妻子著一件霧霾色短外套陪護在一旁。
  • 病房故事20200527-------不要相信電話裡的「爸爸都很好」
    有一個兒子,在國外,是他的驕傲,老伴沒了,孤家寡人,聽他說還有一隻狗,經常住院,狗不能來醫院,託付了鄰居他住院一段時間 ,經常聽到他與兒子的電話,人在生病的時候,最容易思念親人,天堂的或者遠方的,天堂的親人唯有思念,或把思念寄托在那一捆黃表紙的冥幣,看燒著時像火紅的蝴蝶飛舞,思念更深兒子,在大洋彼岸,成家了,很少回,
  • 癌症病房裡一位得肺癌的農村老大娘好可憐
    我母親食道癌三年了,今年頻繁住院,看著她受的那些罪,難忍心痛,背地裡心如刀絞,不知道痛哭過多少回。但是在母親面前努力裝出平靜的樣子,其實心裡是肝腸寸斷。這次住院,我正在病房裡照顧母親,突然聽到樓道裡的哭泣聲,三年了,對於癌症家屬或者本人的絕望哭泣,真的已經司空見慣,腫瘤病房的哭泣是得不到安慰的,只能自己消化,大家都是九死一生,醫生護士更是見得太多了,安慰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