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品險些胎死腹中,簡單的特效手法,成就如今的傳奇佳作
在中國漫長的發展史中,不管是達官貴族還是平民百姓,對於藝術和文化的考量頗有研究,且不論哪朝哪代,哪個時期,都會出現獨具時代代表性的優秀文化作品,眾所周知,86版西遊記可以說是當時老一輩和我們小時候頗有年代性的代表作了,據說當時由「楊潔」導演帶領的《西遊記》劇組在拍攝初期遇到了資金及技術方面問題,險些未能繼續拍攝下去。
相信當時很多的精彩畫面,如今依舊曆歷在目。
雖是一部神劇,遠沒有現在發達,楊潔導演用樸素手法補救
《西遊記》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承包了我們同年很多笑點和美好回憶的一部劇,唐僧的優柔寡斷和「黑白不分」,沙僧的憨厚老實,八戒的好色貪吃,以及悟空的七十二變和通天本領,每個人物各有特色,但是又相互聯繫,可以說是當時那個年代比較難以超越的神話巨著。在唐僧念緊箍咒的時候,為了營造出暈眩的感覺,拍攝時需要六小齡童老師在地上順時針旋轉,而攝像師就被人抗梯子上逆時針旋轉,這樣「暈眩」的感覺就出來了。
電視中的騰雲駕霧,實際上是在踩滑板,看似瀟灑實際拍攝暗藏危險
在西遊記的很多鏡頭當中,會看到很多人物騰雲駕霧在天上飛來飛去的鏡頭,看似動作行雲流水一氣呵成,可背地裡卻充滿帶不容易。這樣的鏡頭首先是需要製造很多煙霧,而後讓演員們腳下都踩著滑板,期間很多時候因為片場環境原因,導致演員狀態不好,時長帶傷拍戲。其實《西遊記》這部電視,楊潔導演很早就開始籌備了,直到1982年才開始進行拍攝程序,可拍攝和電視的播出時間中間相隔了長達4年之久,當時首次播出上映時,收視率直接達到了同時期電視劇的「巔峰」。
拍攝時期群演不夠,沒關係,業務能力過硬的演員以一敵十
在當時劇中拍攝過程中,經常會出現演員群眾不夠的狀況,或者是劇情中「小妖怪」角色不夠,而面臨這種情形時,我們的楊潔導演也是沒有一絲的慌亂,直言「能者多勞」,以其他主演為代表,依靠當時的「化妝」技術,將「空缺」的人物角色形象,由已經出演過其他角色的同一演員,再次登場,進行表演,而同時期因為演員們精湛的演繹,也沒能看出任何破綻,雖然特效不完美,可演員們精湛的表現,完美「遮瑕」影片的不足。
實地取景拍攝整整六年,最後剪出只有25集,內容極為豐富
當時在看這部戲時,只覺得裡面的人物都好厲害,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甚至也會幻想如果自己是裡面的某個人物,那該有多厲害,遇到困難,稍微施展下法術,念個咒語,所有煩惱全部迎刃而解。那時候認為演員們可以在天上飛來飛去很正常,可劇當時在劇組的演員們說,當時劇組只有一臺威亞,由於當時後期不知道如何去掉威亞所以只能把威亞絲磨得很細,導致很多演員因為威亞不紮實摔下來過,或許也正是因為這樣的認真,才能在後期呈現出豐富的劇情內容。
人物造型豐富,演員演繹各有千秋,令人賞心悅目
在現在「重溫」這部經典的時候,有不少網友調侃「以前光顧著看孫悟空怎麼打妖怪,忘記了原來裡面飾演「妖怪」的演員竟然都是那麼的可人,比起現在「教科書」一般的演技,果然還是以前的電視更有看頭。」確實,在以前的電視中,飾演的各種年輕女性角色,不論是她們的驚鴻一瞥還是鏡頭無意的一轉,印象分明,七位蜘蛛精,不論單看還是一起各有韻味,包括黑狐精,似乎不怎麼好看,可變換成為美女後跳舞的身姿也很銷魂。
還有小白龍變換的女性角色,玉面狐狸,仙人嫦娥,萬盛公主,如果說當時年代頗具美人的代表作,非《西遊記》莫屬一點也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