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父母貼錢出力幫我帶大了孩子,老公卻要把他們送回鄉下老家

2020-11-07 我是三月魚

1

「和你爸媽說了嗎?他們什麼時候去你哥家?」李強幾天沒回來了,回來第一句話就是問這個。

王萍看著李強的嘴臉,不由得泛起一陣噁心。這說的還是人話嗎?她父母80多歲了,已經適應了城裡的生活,冷不丁把他們送到鄉下去,先不說哥哥嫂子能不能接受,農村的環境他們一時也適應不了啊!

「沒說,開不了口,爸媽給咱帶了這麼多年的孩子。如今苗苗剛剛上大學,就要趕老人走,你還有良心嗎?」

「什麼良心不良心的,葉落歸根,萬一哪天人沒了了,還讓我給他們送終啊?他們又不是沒兒子。」

「李強,你這個王八蛋,虧得我爸媽對你那麼好,當初爸媽幫咱帶孩子的時候,你怎麼不說他還有兒子?」

「得了吧,還對我好?吃我的,喝我的,整天嘚嘚個沒完,煩死了,我受夠了,趕快送走,不然這日子不過了!」說完,李強拉開門揚長而去。

「滾,這個沒良心的,最好死外邊,再也別回來了。」

王萍抓起沙發上的靠墊向門口丟過去,咬牙切齒地罵著,眼淚在她眼眶裡打轉,又被她生生地憋了回去。

她不能哭,她一哭眼睛就腫得跟水泡似的。她不能讓父母知道是因為他們鬧的分居,也不想讓父母擔心。



2

千不該萬不該,她不該幫李強開這個中醫按摩店。王萍腸子都悔青了。

李強原來在他二舅開的按摩店打工,因為手藝好,好多回頭客都是衝著李強來的。可二舅仗著李強的手藝是他教的,不但不給他加錢,有時還趕不上其他聘來的師傅待遇好。

李強一提,二舅就罵罵咧咧的,什麼翅膀硬了、忘恩負義之類。總之,他幹得挺憋屈的。

幾年前新區開發了一片樓房,王萍拿出這些年的積蓄按揭買了一套三室一廳、帶電梯的房子。老房子太小,還沒電梯,父母年紀大了,爬不動了。

收房的時候,看到步行街兩旁的門市房正在招租,王萍就又借了些錢租下一個店面,讓李強開了一個中醫按摩店。

前來按摩的人很多,加上李強有一手祖傳的治療蛇盤瘡手藝,老顧客介紹新顧客,一開業生意就很火爆。

腰包鼓了,借的錢很快就還清了,王萍卻發現家裡的氣氛變了。變的不是別人,是李強。錢賺多了,腰杆硬了,他說話的口氣也衝了。

最明顯的變化是他容不下王萍父母的嘮叨。常常父母一開口,就被他懟了回去,話裡話外還常有讓老人回鄉下的意思。

父母也不傻,聽出來了他的意思,更加認定了李強是狼心狗肺,對他也沒有好臉色,一張口就火藥味。他們的關係也越來越緊張,簡直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沒辦法,王萍就只能和父母分開住。她和李強住在老房子裡,父母和女兒住在新房,她自己兩頭跑。為了女兒高考,他們勉強維持表面上的和諧。

王萍心裡明鏡似的,這個家表面上風平浪靜,私下裡波濤洶湧。李強越來越不像話,偶爾晚上還住在店裡,又藉口生意不好,好幾個月沒往家裡交錢了,也不知道他是打的什麼主意?

這不,女兒剛剛開學離家,他就催著王萍把父母送走。

3

王萍覺得愧對父母和哥哥。父母就生了兩個孩子,哥哥和她。哥哥沒什麼本事,靠開出租掙點辛苦錢,日子過得並不寬裕。

那年她剛剛生完孩子,婆婆藉口家裡大棚離不開人,來看了一眼就走了。沒辦法,王萍只能求母親來給看孩子。當時大侄子剛剛三歲,母親一走,嫂子就打不了工。

可母親心疼王萍,狠狠心還是來了。當時嫂子就撂下狠話:以後養老別找兒子。

在農村,父母一般都是跟兒子住,兒子給養老送終。母親這一走,基本上也就斷了回鄉的路。

因為這,嫂子記恨在心,和父母關係一直不好。父親在村裡小學教書,退休後,聽不了嫂子整天指桑罵槐,也來和王萍他們擠在一處。

65平米的小兩室,住了5口人,日子過得那叫緊巴。趕上他倆都不開工,父親還把自己的退休金拿出來補貼家用。

這些年,王萍和李強在外邊打工,家裡的一切都是父母在操心。女兒苗苗從生下來一直到高考,一日三餐、上學接送基本上都是父母包了,明裡暗裡搭了不少錢。

王萍知道愧對父母,可她一直覺得,反正自己將來要給父母養老送終,花點錢就花點錢吧。

從前的李強也挺知足的,逢人就說自己的爹媽指望不上,老丈人對他比自己爹媽都好。

屁!如今,這狗東西翻臉比翻書還快,看著父母沒有利用價值了,他就容不下老人了,非要送他們回鄉下哥哥家。

4

而李強這邊,也越來越覺得自己沒法跟王萍過下去了。

父母說的對,這些年,他合著淨給他們老王家打工了。這回無論如何他也得給自己討個說法。

是,王萍父母出了不少力,可這些年,他們心裡瞧得起過我嗎?李強不是懶人,回家吃飯時也想搭把手,可他一進廚房,就讓丈母娘給攆出來,連個碗都不用他洗。王萍總說,看我爸媽多心疼你。

李強知道感激,總搶著做事,老人住院陪床、帶老嶽父去澡堂洗澡都是盡心去做。

直到那一次聽見老兩口背後說話。

那一天,客人不多,他回家早了點,推開門,客廳裡沒人,他正想問一聲,就聽到廚房裡老兩口在嘮嗑:

「你別太慣著李強了,整天就知道吃現成的,連個碗都不洗。」

「你可別讓他洗,我一想起來他整天給人揉腳丫子就犯膈應。」

……

「讓王萍把錢看緊點,可別讓他劃拉家去。」

「放心吧,王萍不傻。」

李強連飯都沒吃,就悄悄地出去了,心裡特不是滋味。

難怪一到過年王萍就找茬跟他打架,孩子這麼大了也沒見過幾次爺爺奶奶,原來好多事都是老兩口背後挑唆的。

自從女兒兩歲那年回家,奶奶帶她走親戚凍病了以後,每次他想三口人一起回家過春節,老兩口就橫擋豎攔的。起初他還以為是他們心疼孩子,現在才知道他們根本就瞧不上他家人。

還有,平時不管什麼事,只要他一說女兒,老兩口就馬上護著,說他沒資格管,弄得他在女兒面前一點尊嚴都沒有。

有時,看著他們一家四口說說笑笑,李強常常覺得自己是個外人。

一連串的事穿起來,這些年積攢下來的感激之情一下子全沒了。

可李強是個有心計的人,他知道他們兩口子都忙得顧不上家,女兒還真離不開老人照看,一口氣一直憋在心裡。

終於等到女兒離開家了,他再也不想和他們在同一個屋簷下了。

還有王萍,張嘴就是我媽如何如何,閉嘴我如何如何,好像李強離了他們就得要飯吃。

李強眼前總是浮現出父母那恨鐵不成鋼的眼神,仿佛在說「兒子,你活得太窩囊了。」

5

王萍被擠在夾縫裡了。

閒聊時也開玩笑似地問過父母,想不想換個環境,到鄉下住住。母親腦袋搖得像撥浪鼓似的:「我可不去,農村我呆夠夠的了,洗個澡都費勁。」母親愛乾淨,鄉下可沒條件兩天一洗澡。

哥哥似乎也沒有接父母回去的心,父母的兩間房子,如今已被嫂嫂養雞用了。即使父母想回去,也沒有了落腳之地。

李強一點也不鬆口,要麼把父母送走,要麼讓她父母去住老房子,要麼離婚。

這可把王萍難壞了。

連著幾天沒睡好覺,王萍還是決定做最後的努力,她不想把家鬧得支離破碎。

這天晚上快閉店前,她來到按摩店。等顧客都走光了,準備耐下心來和李強商量。

「咋的,想好了,啥時候送走」?李強開口還是這一句。

王萍壓了壓心頭的火,用懇求的語氣說:「爸媽都在咱家呆這些年了,現在孩子剛走就攆老人,說出去多難聽啊!再說了,老房子沒電梯,你讓80多歲的老人爬樓梯,萬一摔了呢?」

「那咋的?我自己的家,我住不了,非得讓給外人住,那還是我家嗎?」

「什麼話?爸媽是外人嗎?再說,怎麼不是你家了?」

「那是我的家嗎?那是你們的家,我是外人」。李強突然激動起來,額頭上青筋暴跳。

「這個家什麼事我做過主,大到孩子上學、買車買房子,小到吃什麼飯菜,哪一個不是你們說了算?我連管自己孩子的權利都沒有,還是我的家嗎?

王萍懵了,看著李強的嘴一張一合,抱怨的話一串串像機關槍一樣掃射過來,她卻什麼話也說不出。她不知道李強積攢了這麼多的委屈,更不知道什麼時候,他對父母的付出由最初的感恩化成了滿腔的憤怒。

她一直以為父母幫了這麼多年的忙,雖然平時嘴愛嘮叨點,可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啊!何況哪家老人不嘮叨那?

原來這些年,李強在家裡沉默寡言不是寬容大度,而是一直在壓抑自己,一直在等待爆發的時機。

什麼是時機那?孩子長大不需要照顧了,他自己能獨立開店了。

王萍想起一個詞:窮人乍富。對,就是李強這副嘴臉,掙點錢就以為自己了不起了,全然忘了當初父母是怎麼接濟他們的,忘了自己是怎麼跑前跑後、工商稅務幫忙張羅的,他把這一切全當成自己的功勞了。

6

幾次溝通未果,兩個人都存了離婚的心。

王萍罵李強忘恩負義,沒良心,把自己父母榨乾了就一推了之。

李強罵王萍強勢、霸道、不講理,不孝敬公婆。

果然是打人沒好臉,罵人沒好言,溫情的面紗一旦撕開,後邊便是血淋淋的廝殺。

在財產的劃分上,誰都不肯讓步,都想要有電梯的新房子。

拉拉扯扯半年,李強看王萍父母一點也沒有搬走的意思,想著即使判給他,估計也攆不走。自己開店還需要好名聲維持,再加上店裡添置設備也需要資金注入,於是就同意要了老房子,外加50萬現金,新房子、車和其他存款歸王萍所有。

一場分不清對錯的婚姻,就此落下帷幕。

7

有一天,王萍路過李強的中醫按摩店時,發現換人了。

稍一打聽,才知道李強發財心切,聽了一個顧客的攛掇,去投資一個高額回報的理財產品,結果投資公司跑路了。他不但落得血本無歸,還欠了一屁股的債,只得把店兌了出去。

終究是一個提不起的男人,王萍一邊恨恨地罵著,一邊加快了腳步。

父親住院了,沒有人替換她,她最近家裡外頭忙得焦頭爛額。

也許,潛意思裡,遇到困難的時候,她心裡還是想著那個「無用」的男人。畢竟在一起生活二十幾年了,所以今天的腳步不知不覺的就走到這裡來了。

可惜,一切都回不去了。

一場分崩離析的離婚大戰裡,沒有贏家。

8

看起來誰都沒錯,追究起來似乎又誰都有錯。

一場傷筋動骨的糾葛裡,每個人都滿肚子委屈。

王萍父母委屈。貼錢出力,費力不討好。可他們太沒有邊界感,不懂得自己在女兒家只是幫忙而已,錯把自己當成了主人、家長,事無巨細的操心,忽略了真正主人的位置。

王萍委屈。公婆指望不上,自己父母費心費力沒落下一點好不說,反倒成了仇人。她沒弄明白,在一個家庭中,夫妻關係才是核心要素,是定海神針。而她對父母的依賴、縱容一點點地把李強排除在家庭之外,失去了回歸的吸引力。

李強委屈。說是成家立業了,可在這個家中自己只有服從的份,大事小情都是王萍和父母商量、做主。可他忘了,在他最需要幫助的時候,是嶽父嶽母給了這個小家金錢和精力上的支撐。甘蔗哪有兩頭甜,做人不能沒良心,一邊享受著,一邊怨恨著。

其實,王萍一家之所以鬧到這一步,主要是家庭成員之間缺乏邊界感。王萍的父母把自己當成了主人,真正的主人反沒了位置,找不到存在感,最終一地雞毛。

所以,明事理的父母,都應該要有清晰的邊界感,在對兒女扶上馬、送一程之後,體面的退出。

這不僅能夠增加子女生活的獨立性,促進子女婚姻的穩定和幸福,也能讓自己從這種無限的為子女操心中解脫出來,享受自己的晚年幸福。

如果王萍父母早一點從王萍的生活中退出,事情會不會是另一個樣子了呢?

相關焦點

  • 故事:嶽母帶孩子我每月給一千,無意聽到女兒說的話,我把母親送回鄉下
    嶽母帶孩子我每月給一千,無意聽到女兒說的話,我把母親送回鄉下我來自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家裡還有個弟弟,爸媽從小就比較疼愛弟弟,家裡好吃好喝的留給弟弟,我上高中那會,爸媽就催著我出去打工掙錢,就這樣來到了城裡打工,也就是在這裡,我認識了我的妻子小玉。
  • 故事:我無償帶孫子三年,如今孫子要上幼兒園了,兒媳卻讓我回鄉下
    我無償帶孫子三年,如今孫子要上幼兒園了,兒媳卻讓我回鄉下生活中有時候我們會遇到這麼一種類型的人:平時不聯繫,一旦有事了,他會主動找你,等你幫他解決了麻煩,他對你又非常陌生陌生,對於這種人,我覺得沒必要來往。有些兒媳希望婆婆幫忙帶孩子,當然婆婆樂意帶孫子,可一旦孫子長大了,兒媳會過河拆橋,到這樣的兒媳,婆婆該怎麼辦?
  • 媽媽幫姐姐帶孩子,卻不照顧我坐月子,老公卻感動落淚
    在讀書方面呢我姐姐是學霸,我呢就是個學渣,所以呢我姐姐現在在常一中教書,她找了個老公也在那裡教書。而我呢,只能隨波逐流,在外打工。在我二十歲的時候,我媽為了把我留在家裡,就幫我物色了對象,後來我們也成了婚,老公做了上門女婿。結婚後,我們繼續在外打工,家裡就只剩爸媽。很快我姐就有孩子,我媽就去姐姐那裡幫忙帶孩子。只有周末的時候回來。
  • 月薪20000北京保潔大姐:老公回老家看孩子,我幹2人活累的想哭
    我問他老公是不是不在北京,她說他回老家管兒子去了,她兒子去年夏天回了老家上初中,馬上要上初三了,因為從小生活在北京,回去一年了也有各種不適應的地方,大姐的老公就時不時回去看兒子。然後,大姐就得馬不停蹄地奔走於各個辦公室,比之前更累。因為她現在不光要幹自己接的那些活,還要幹老公接的那些活。
  • 重男輕女的父母要我帶弟弟的孩子,孩子一周歲時,我成了全家罪人
    重男輕女的父母要我帶弟弟的孩子,孩子一周歲時,我成了全家的罪人我叫小娟,生活在一個小山村裡,所以父母有著非常傳統的思想那就是重男輕女,我是家裡的老大,後來父母為了要個男孩子,中間懷孕了好幾次都沒要,最後好不容易才要上了我弟弟,弟弟從小就被捧在手心裡,吃好喝好的。就算再調皮搗蛋,父母也覺得弟弟是個好孩子。
  • 我去城裡帶孫子,他不聽話我給他一巴掌,兒媳一番話我直接回了老家
    我是一個來自農村的單身女人,老公很早就過世了,這麼多年,我自己一個人也總算把兒子拉扯大了,現在兒子結婚成家了,還在城裡買了房子,我也就放心了。,我怕別人笑話兒子是個沒爸的孩子,所以對兒子的要求一直都很嚴格,小時候他偷懶不想寫作業,我都是直接拿著小木棍打他,因為農村有句老話說,棍棒底下出孝子,不管兒子恨不恨我,我也總算是對得起老公,把兒子帶大了,而且還很聽話。
  • 公婆幫忙帶孩子,把家裡東西都賣掉,老公把公婆趕回老家
    公婆幫忙帶孩子,把家裡東西都賣掉,老公把公婆趕回老家 我生了孩子以後,在另一個城市的公婆就說要過來看他們的寶貝孫子,本來我和老公想著自己帶,就算累一點,可孩子跟在我們身邊受到的教育也要好一點,如果交給公婆,都說隔代親,就怕把孩子寵的不成樣子,可是沒想到公婆直接把自己的房子租出去,說是一定要過來帶孩子,我們也沒辦法,只好答應了。
  • 父母來幫我帶孩子,聽到婆婆跟他們吵架說的話,我把父母趕出家門
    令他們想不到的是,弟弟壓根就不是做生意的料,沒到兩年,就給做垮了,不僅血本無歸,還欠了一屁股債,最後自然還是父母幫著擦屁股。這時候小妹要嫁人了,對象是外地的,當時父母就要求對方給30萬彩禮,但是我小妹脾氣不好,不吃父母那一套,只給了父母20萬的彩禮就直接嫁過去了,父母生氣地罵小妹白眼狼。
  • 嫂子幫我帶了兩年娃,我給她三萬,她把孩子行李送回來時我哭了
    我叫趙懷蔓,是個地道的農村人,父母過世的早,所以我十四歲時就和哥哥一起來城裡打工了,因為年齡小,好多打工的地方不收我,沒辦法,我最後只能待在一家私人的餐館,給他們刷盤子刷碗,那時候一個月工資幾百塊錢,我幾乎是一分錢都不用,因為餐館是包吃包住的
  • 父母給30萬買房,婆婆登門要錢,老公發話妻子把40萬送回娘家
    可她不但沒有拒絕,反而不顧父母的反對,堅持嫁給了當初一無所有的老公。結婚後,老公雖然很賣力工作。可他們都才畢業幾年,勉強能養活自己,可要攢下更多錢買房結婚,那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女方未婚先孕,都快兩個月了,眼看肚子都要大起來了,買房結婚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婆婆這番話,讓羅琳覺得很可笑。未來弟媳未婚先孕,跟她買房有什麼關係?要著急,也該是小叔子和婆家著急,他們做哥嫂的,頂多就出個幾千幫襯一下,畢竟他們結婚時,婆家一分錢沒出。
  • 要來幫我帶孩子的親媽,在我破產後竟不辭而別了
    1葉檸剛生完孩子沒幾天,她媽就樂呵呵從老家趕來了。說是要來給她帶孩子,一開始葉寧還百般推辭說不用了,有月嫂呢。可她媽說,「你剛生了孩子身體可虛弱著呢,我不來能放心嗎?再說了,旁人照顧孩子,能有我當姥姥的親啊?」
  • 故事:傾訴:我媽幫我帶了10年孩子,生病後,老公就要把她送去養老院
    我能肯定,是韓石主動找的養老院,是他要把我媽送到養老院去。我媽幫他隱瞞,無非是怕影響我們夫妻關係。我媽處處替我們著想,還幫我們帶了10年孩子,她的腰病也是帶孩子累的!這個沒良心的男人!我們一個月要給她搭小2000,韓石能如此,已經很不錯了。「您不能這麼說,第一,如果這10年,您不幫我們帶孩子,而是出去上班,至少能賺三四十萬。第二,您名下有套房,就算給您搭錢,也不虧。第三,您去了養老院,房子出租也有租金,根本不用我們貼錢,韓石真是會算計。」
  • 故事:為讓我媽幫我帶孩子,我爸主動去了養老院,而公婆卻無動於衷
    大學畢業後,他被公婆以方便照顧他們為由召回了老家,現在是一家醫療器械公司的醫藥代表。他偶爾會來我們醫院跑業務,一來二去我倆就對上了眼,一年後結了婚。我倆結婚的房子是公婆付的首付,我家買電器裝修。因為我們工資都不高,一開始公婆還肯每月幫還一部分貸款。可是女兒的出生,讓他們失望至極,不但不肯幫我帶孩子,甚至房貸都全部讓我倆還,說什麼時候生出男寶,再幫我倆還貸。
  • 我媽幫我帶了10年孩子,生病後,老公就要把她送去養老院
    01趁著午休,我連飯都沒吃,就趕著去看我媽。她腰間盤突出更厲害了,這幾天疼得直不起腰來。我帶她去醫院看過了,醫生也沒好辦法,只能吃藥、貼膏藥緩解。本想給我媽請個保姆,可老公韓石不同意,我正在跟他溝通。進了門,我媽正在收拾東西,衣服、日常用品分門別類打包好。「媽,您這是?」我一臉狐疑。
  • 故事:"兒媳,我幫你帶孩子,找你要買菜錢咋了" "媽,你有退休金"
    &34;&34;有些兒媳認為婆婆幫帶孩子,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有些兒媳既希望婆婆幫忙帶孩子,又希望婆婆多補貼點自己的小家,可自己親媽來照顧孩子了, 兒媳好處都想著親媽,這婆婆和親媽不能一碗水端平,怎能不讓婆婆寒心呢?我叫翠香,是名鄉村老師,老伴剛走沒三年,如今女兒和兒子先後成家立業了,看著孩子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我的心終於踏實下來了。
  • 我帶父母回老家探望病危外婆,卻因此毀了他們幾十年婚姻
    吵架的原因,便是這次回老家的事情。季小夏的外婆生病了,打電話讓他們一家三口回去探望。可能是父親生意上忙不過來吧,兩人便發生了爭吵。具體情況季小夏也不知道。她下學回來的時候,母親雙眼已經通紅。昨晚夜半,父母房中的爭吵更是愈演愈烈,最後再次以母親的哭泣聲結束……雖然吵架的過程她不清楚,可結局她早已經明了。她知道,父親會妥協。
  • 婚後母親帶弟弟到我家常住,無意聽見弟弟說的話,我送母親回老家
    我出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裡,雖然父母親比較喜歡兒子一些,可是在我十五歲以前家裡都只有我一個孩子,或許是那時候父母只有我這麼一個孩子,所以對我這個女兒也還算好。以前我覺得父母重男輕女沒什麼,可是真的事情發生的時候我還是有些接受不了,我參加工作後父母也總是問我要錢,說弟弟小,我這個做姐姐的要多幫助他。我作為他們的女兒,他們問我要錢我也沒有不給的道理,還好每個月給的也不是很多。
  • 為讓我媽幫我帶孩子,我爸主動去了養老院,而公婆卻無動於衷
    大學畢業後,他被公婆以方便照顧他們為由召回了老家,現在是一家醫療器械公司的醫藥代表。他偶爾會來我們醫院跑業務,一來二去我倆就對上了眼,一年後結了婚。我倆結婚的房子是公婆付的首付,我家買電器裝修。因為我們工資都不高,一開始公婆還肯每月幫還一部分貸款。可是女兒的出生,讓他們失望至極,不但不肯幫我帶孩子,甚至房貸都全部讓我倆還,說什麼時候生出男寶,再幫我倆還貸。
  • 故事:老公總向著婆家,把錢貼補給小姑子,這日子還能一塊兒過嗎?
    兒子歡呼一聲,從門裡衝出來,一頭撞進我懷裡,那頭柔順的黑髮在我懷裡蹭啊蹭。這是第幾次了?老公這麼撇下我們母子,百裡迢迢,又回老家去當孝子。我現在非常後悔當初不該請公婆來幫他們帶孩子。兒子出生時,公婆年齡尚輕,在老家務農,基本能自給自足,加上逢年過節他們給的孝敬,在農村的日子過得算是不錯。是我,因為父親突然患病,母親要集中精力照顧父親,無暇分身幫我帶孩子,找保姆吧,經濟能力又欠點,經過深思熟慮,我和老公商量,請公婆過來幫忙帶孩子。
  • 故事:遠嫁後斷了和父母的聯繫,六年後回老家,看到父母,我後悔落淚
    遠嫁後斷了和父母的聯繫,六年後回老家,看到父母,我後悔落淚我叫歡歡,出生在一個貧困的農村家庭,爸媽一輩子和黃土打交道,家裡還有一個弟弟和妹妹,父親常年在工地打工,母親靠著賣菜補貼家用,家裡的日子過得很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