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香子(原名周明君)原創 ( 沒抄襲任何一字)
聯繫電話:13053650157,本人水窮,想找大臺高端正和臺「娛樂主持人」的職位。
不偏不倚謂之中,不奇不正謂之和。
"中和"是有逸雅德的人喜歡聊或聽的一個話題,可「中和」兩字到現在我都沒搞清楚,具體如何去談,就更不詳知。
但「中和」兩字確實是個好詞,我接觸最多的就是用在飲食文化當中,做為品牌宣傳的一個標點,更容易讓人接受且瞬間能讓人產生共鳴。局於深追的等困,不再詳談。
後來,我個人在做食調的過程中,也用「中和」之法來做調理的「基"中和"準則」。其準則中:如其首,飯食的製作要達到「中和」,以利我本人幾近「中和」之體質。
再或,與人調理,糾其偏性,使其所食飯食與其身體的當下狀態接近「平和」。在長期與身體共調之和諧的狀態下,被調理方身體就會越來越好,達到基準的「平和態」,也即是「健康態」。
再一為下首之用法,「平和」常用於情緒表述上詞中。
如情緒偏佑時容易「抑」,情緒偏佐時容易「揚」。抑揚佐曲,也即是情緒喜怒時。此時,如出現極佐極佑之現象,亦即為極喜極怒之偏態。
性情之極性,調之亦用「中和」之法調,這就是「中和」在用於身體以及情緒之上時,所用「規覄(fu)之詞」。
再儌(jiao)首,「中和」兩字用「喝」(四聲)茶及「飲」茶當中,茶之偏性因不同人種植及不同土地、不同氣候等,所產的茶苶(fu)(葉)亦不同,因人之偏性亦有左右之不同。
當此,看茶之時,如茶的人要因人而施茶苶(葉),亦即如茶的人飲後,身體要達到「平和」之態為佳。如飲後能達到24小時,身體細胞自調回歸到近「平和」狀態為最佳。反之,即不尊重如茶的人,亦即是強勸其離開之意。
「中和」用於食文化當中緣淵流傳,且將流傳其久遠。
如不懂其中「好」「惡」之禮,即人與人之間易落入「閒隙」當中,讓人心中不快。
「誠實」一詞,也是指做人、做事不要過極,要「誠中謙實」,亦即是「中和之意」。
做人如過於偏實,則不符合人體運行之規律。規律如等過,右旋為順、左旋為逆,如倚互轉,則生病態。與人身體之中,亦與人做人之恰實,會淺招人煩悶,深者會讓人如罵或驅逐。
如了,做人之「誠中有實」,品人之「實意了語」,皆是「誠實」之本像,亦即是「中和」做人之本源。
今說誠實之於如實,不再順延,誠話如實,「中和」語覆全意,亦即了瞭然了。
如此,即稿意止!
玉香子(原名周明君)於2018年3月23日著久寫樂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