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歸來者是誰?

2020-10-17 楓之夜話

文/周軼君——張楚上海演唱會雜感

一把應該散在麥地裡逆風飛揚的歌聲,打扮起來,貴的衣裳,站在上海的舞臺。他說,太貴了,去「動批」的話,每一首歌間隙都可以換一身衣服。

進場時,耳邊飄過黃牛的聲音:「裡面超不過五百人……」。胡說。側邊的看臺雖有幾片露頂,滿眼大叔大嬸還是叫人喜悅。二十年了。後排一個男人在跟不知幾零後的女孩解釋什麼叫魔巖三傑。

二十年。原以為故人一去不復返,卻錦灰堆裡還魂。「歸來」是永恆的話題。「當百花凋謝的時候,我將歸來開放」。張楚的回歸,顯然不是這個豪邁的調調,而是——近鄉情更怯,不敢問,尚能賣否。

但毫無疑問,張楚的回歸擊敗了時間。穿越二十年,老歌如今聽來越髮帶勁。他念到「城市很髒」,上海人民發出了最嘹亮的吼聲。「腐朽的很容易消化掉,新鮮的又沒什麼味道」,我們吃得飽飽滿世界飛舞,心裡卻依然空曠。

1994年的竇張何,本身就是回歸,春夏之交萬馬齊喑後的一場旱雷。血肉模糊大寂大滅之後,有血有肉的心靈,爬起來直立行走。

才情的分配最不公平。竇唯張楚何勇和唐朝之後,我和身邊幾個的朋友偏激地幾乎不再聽中國搖滾,多如牛毛的樂隊終究牛不起來。魔巖沒了,也許是命運的讖語。斷弦,遺世獨立。

當張楚挾九十年代的樸素而來,今日大風裡歌唱的,卻是消費主義矯情。二十年來的人和事,一把握不住的沙,倏忽而去。二十年來,我們的GDP煉成世界老二,土豪too hot。

你的回歸要點燃什麼?

即便你偷來火種,這個時代已經溼了。

另一邊,西出陽關,新人輩出。「萬能青年旅店」帶來驚喜,「頂樓馬戲團」雖然沒有帶給我太多感動,用方言唱已經老卵。眾樂隊地域特色越來越鮮明,把根留住,而打破地域界限的交流也越來越密集,「大中華」概念模糊了北京的中心地位。

你願意在眾聲喧譁裡蹦跳,還是要橫空出世啼破霧霾?

微博上,他自稱「從夢想到務實」。現場,他的羞澀穿越二十年不改。但是,這酷酷的羞澀放到千人體育館,就成了失控。1995年何勇和張楚到北京廣播學院演出,何勇一上臺就叫囂:「給我站起來!」全體即刻起立,再也沒有坐下。張楚不會。從頭至尾,他的目光不知道如何與全場交流。

朋友說,張楚太久沒有返舞臺,做出來的效果有些落伍。比如那些將淚點變笑點的視頻,聽說,全是他一個人的堅持。「孤獨的人是可恥的」應合環法自行車賽,一輛接一輛倒下。傳言張楚認為自行車手很孤獨——可是,放在沒有小提琴的「孤獨」現場,只顯得滑稽突兀。

當然,這些只是枝節,不重要。最不能接受音樂什麼時候變成了失敗者的鴉片,而不再是強者的號角。嘉賓姜昕談什麼「生命存在失望,所以必須歌唱」,一下子讓我想起汪什麼高歌「朋友啊,生來彷徨」。搖滾生來昂揚,我拒絕「被弱者」。

一意孤行的卡帶時代翻過去,一顆不肯媚俗的心,要在微博微信裡揣測眾意。過去這些年,你說「眼睫毛都快被吹掉了」,在各種方向的風裡翻飛。你的心底還是那麼純淨浩遠,「付出的所有都來自於自然,所以我也不能得到它,伸開手我只看見我的心裡,所有的歡樂都來自天涯」。可是,你畢竟選擇了回歸,擰巴的人是可恥的。

有一首歌,暗自希望張楚會安排在演唱會最後,沒想到卻在開頭響起:

——————————————————

沒人知道我們去哪兒/你要寂寞就來參加/你還年輕/他們老了/你想表現自己吧

太陽照到你的肩上/露出你靦腆的臉龐/你還新鮮/他們熟了/你擔憂你的童貞吧

青春含在你的眼裡/幸福寫在我背上/儘管不能心花怒放/嘿嘿嘿/別沮喪/就當我們只是去送葬

我們穿著新棉襖/天空樹木和沙洲/挺起了胸膛向前走/嘿嘿嘿/別害臊/前面是光明的大道

——————————————————

我期待,他唱完這一首,觀眾們浩蕩列隊,昂揚地走出去送葬。現實中,大蓋帽一字排開,帶著上海腔的女聲普通話宣告「演出已經結束」,連返場都沒有,就這麼完了。大伙兒只好四下散去,上街吃點兒便宜的東西。

楚噢

(周軼君,資深戰地記者,長期從事中東及國際熱點地區報導。現任鳳凰衛視時事觀察員)

相關焦點

  • 二十年後的家鄉
    沒等我發問,一個神秘的聲音就響了起來:「你好,尊貴的旅客,歡迎來到二十年後。」我一驚:天哪!我竟然來到了二十年後的家鄉!我的第一反應就是回我家看看。一路上,好幾隻鳥落在我的肩頭,嘰嘰喳喳叫,仿佛在說:「歡迎回家!」
  • 小說:二十年前的秘密
    溫悅然的每一個字都清清楚楚地落在席斯年的耳朵裡。巨大的驚喜瞬間籠罩著他,席斯年竟顧不得再循循善誘,而是追問道:「後面呢?姐姐和妹妹去了哪?遇見了誰?」「我頭痛,我不要想了!痛!」溫悅然極不配合地看在牆壁上,使勁搖著頭。這讓席斯年一下子就冷靜下來了。他太著急了。
  • 【二十年前的約定1.】
    【二十年前的約定1.】#創作之聲#文/丁丁姐姐媽媽/_/2020/6/16/「他不是想知道,我為什麼要這樣做嗎?好,我告訴你。古時有一大戶人家,男主人去世了,留下若大的家產。他有一正夫人,一小妾。正夫人無所出,小妾剛產下一子。若沒有繼承人,若大家產就會被族人瓜分。於是大夫人一口咬定孩子是她所出。
  • 故事:二十年的「夫妻」沒有證,老婦何去何從?
    他們是在二十年前,結為夫妻的。當時男的五十歲,女的三十歲。他們兩個是在男的單位認識的。當時男的是行政科長,老婆因病走了。而女的那時,正好從農村老家出來,在他們單位被聘為保潔員,任務是打掃樓道衛生。女的長的白白淨淨,溫和大方,勤快能幹。她正好是李原工作管轄的範圍。因為是上下級關係,一來二去的,兩個人都熟了。
  • 讀《媽媽 我等了你二十年》之感想
    當我讀完《媽媽 我等了你二十年》——作者——雲淡水曖,這個故事後,心潮久久難靜,讓人浮想聯翩,於是,有了如下我自己的心語。那些對外一擲千金的富豪們,那些遷戶至外享受的富貴們,那些損國損民利益的公權們,那些喜歡往自己臉上塗脂抺粉的官人們,那些為了己私而齒齒咬的民眾們,你們與這位母親相比,你們的心胸,是狹窄的,是骯髒的,是渺小的。你們的心時刻惦記著富與貴。
  • 李日宏短篇小說/二十年前的舊帳
    二十年前的舊帳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期,威遠堡香蓮的男人死在了一座國營煤礦的井下。親戚們卻不這麼認為,說這女人死了男人神經出了毛病,以後的包袱誰會去背呢?哄地一下作了鳥獸散,誰都怕惹上麻煩,況且也沒撈到好處,從此也很少再登她家的門。這香蓮也不怨天尤人,也不求爺爺告奶奶,獨自在村裡侍弄著三十多畝責任田。下種時,老公公扶犁她抓糞; 收割時,也只有老公公肯幫一把手。
  • 二十不惑PK四十不惑,誰能更勝一籌
    後因稱十歲為「幼學之年」。7.總角:指八九歲至十三歲的少年兒童。《禮記・內則》:「拂髦,總角。」鄭玄註:「總角,收髮結之。」後因稱童年時代為「總角」。12.弱冠:男子二十歲。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冠禮,故用以指男子二十歲左右的年齡。
  • 小說:積攢了二十年的控訴
    這個味道二十年都沒變。」楊唯戳破一個餃子,翻攪著菜餡,「做這個的人也沒變,還是個爛賭鬼。拋棄妻女後,這二十年,你過的有意思嗎?」「你……你是……」楊池驚惶的微微往後仰倒,抖著唇問:「你多大了?」算起來,自己那個女兒也有二十五歲了,可眼前白白嫩嫩的小姑娘,看上去就像十五、六歲……他仔細的端詳著對面的女孩,越看越覺得眼熟,難道真的是那個女兒?
  • 《二十不惑》,誰的青春不慌張
    《二十不惑》以四個二十歲的大學生為題材,講述了她們青春的迷茫與理想。姜小果、段家寶、梁爽以及羅豔在大四最後一年的經歷,她們慌張的青春,不正是很多人面臨的問題嗎?也許姜小果只是電視劇演繹出來的人物,現實生活中這樣的情況並不多,也沒有那麼多霸道總裁愛上我的劇情,畢竟二十歲的姑娘僅僅憑藉所謂的努力,被眾多高富帥眾星捧月,這本身就是不可能的。
  • 最神秘的大宗師,身份隱瞞世人二十年!慶餘年中誰是最佳影帝?
    他憑藉著過人的演技,在二十多年間,瞞過了天下人的眼睛,連曾今三次闖入慶國皇宮刺殺慶帝卻被逼退的四顧劍,也沒有發現這件事情的真相!並且,在外表上,慶帝時常以最溫和,最平易近人的態度示人,實際上卻下手極其狠辣,誰也揣測不到他心中最真實的想法。那麼,上述幾位中,誰的"演技"最好呢?
  • 跨越二十年的完美雙重綁架!是巧合,還是宿命?
    1968年,生駒慎吾遭遇綁架,犯人要求慎吾的父親生駒洋一郎拿出五千萬的贖金。偏偏這五千萬,不多不少,剛好就是生駒洋一郎建立新公司的資本。事件以罪犯成功搶走贖金、警方失敗告終……1988年,警方在當年綁架案交付贖金的海上發現了一具屍體。在屍體下方的海底,是當年作為贖金的五千萬黃金!不知為何,這五千萬黃金,竟原封未動。
  • 兒子丟失二十年,憑著記憶回鄉,看見二十米外的家,扔下百萬離開
    兒子丟失二十年,憑著記憶回鄉,看見二十米外的家,扔下百萬離開天剛蒙蒙亮,寂靜的黃坑村就被一陣二十年了,兒子已經闊別故鄉多年,差點認不得回家的路,只憑著星星點點的記憶碎片勉強拼湊,逐漸找到了回鄉那條熟悉而陌生的小路。二十年前,兒子李泉秀只有五歲大,瘦瘦小小,卻十分頑皮,讓新寡的苗素興一個頭兩個大。好不容易跟村裡李大哥好上了,以後生活重新有了希望!誰知,兒子李泉秀知道後居然撿塊石頭扔得人家頭破血流。
  • 二十年媳婦熬成婆
    二十年媳婦熬成婆——關中媳婦系列之素玲姐年輕的時候,十裡八鄉誰不曉得葛村有個葛素玲呢!兩條烏黑粗壯的大辮子是她最醒目的標誌,一雙大大的眼睛,好比兩汪清水裡養了兩顆黑葡萄,古人所形容美女的詞句「明眸善睞,巧笑倩兮……」等等,用來形容素玲姐真是恰如其分,毫無違和之感。迷人的素玲姐,走到哪裡都能迷倒一大片,一顰一笑顧盼多姿。若說美中不足的話,就是略微黑一點罷了。
  • 《我不是潘金蓮》3:二十年,只做一件事,這個女人真狠毒
    從市長到法院專委,一個個叫苦不迭:「誰是小白菜,我才是小白菜。」誰都沒有想到,一個婦女,一樁官司,全員遭到清算。還是董專委想得開:「早就不想跟你們玩了,我到集上當牲口牙子去。」省長儲清廉也因為這次矯枉過正,一直沒有得到升遷。
  • 被哥哥奪走愛人二十年不往來,臨終前才知哥哥二十年前已去世
    想那些年若不是母親愛子心切維護著他,恐怕老大早已經搬出去住了。幾年之後,又傳來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老二考上大學了,雖然只是個一般本科,但在彈丸之地的村裡,已經是一鳴驚人了。父親和母親再一次的心花怒放,隆重的為老二舉辦了第二次酒宴。送弟弟去火車站的時候,雖然父親不叫老大去,可老大還是偷偷跟在了後面,遠遠的躲在牆角目送著父母親和鄉親們送弟弟上了火車。
  • 二十年後,麥克發現保姆左拉的容顏依舊 中
    令麥克出乎意料的是,二十年後的今天,農場裡的任何人也沒有因為母親的離去而對父親有所偏見。麥克感覺這完全不公平,明明那時對母親的意外離世,小鎮上穿言紛紛,而那時最大的嫌疑人,就是家裡7有個美貌保姆的父親,這些,他們全都忘記了嗎?看來對調查的工作,真的不能懈怠了,麥克可看著皺紋深入眼底的父親,沉默的想著。
  • 一個人遭雷劈的背後故事 二十年後他說出真相!
    一個人遭雷劈的背後故事 二十年後他說出真相(圖片:pixabay)《子不語》是清代詩人有個跟某甲同一營帳的老兵,在二十年前這個兵卒剛剛當兵的時候,就跟他同為一班兵丁,對他的情況非常了解。這個老兵告訴眾人說:「他近來已經改惡行善了,但是二十年前有一件(惡)事。」於是老兵就向眾人講述了二十年前發生的這件事。當年有個將軍領著兵丁們去皋亭山(杭州城東北)打獵,某甲正好將帳篷搭在路旁。
  • 二十年後再賞《小龍人》
    「我頭上有犄角,我身後有尾巴,誰也不知道,我有多少秘密!」時隔二十年之久,再次回頭觀看了一遍曾經兒時最喜愛的兒童電視劇,觀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於是就有了想寫點什麼的衝動。什麼是藝術?藝術是情感對象化的表現形式,目的是傳達思想和感情,而形式本身就是藝術作品。
  • 故事:這聲媽,她遲到了二十年
    小嫻永遠也忘不1999年11月11日,那是父母離婚的日子,也忘不了若水這個名字,是爸媽無意透漏的第三者名字。母親最終含淚離去,她跟了爸爸,沒過多久,爸爸就給她領回了一個漂亮的新媽媽和一個小她兩歲的妹妹。小嫻奇怪爸爸娶的新媽媽不叫若水,而是叫蘇雅,那又怎樣?反正她替代了媽媽的位置,這一個理由足以讓她恨透蘇雅。
  • 二十年後,麥克發現保姆左拉的容顏不老
    保姆左拉阿姨滿臉微笑的看著麥克,與二十年前他離開時的樣子幾乎一模一樣。而正是這一切,經過了二十年,九歲的小麥克已經二十九歲,看起來比她還要大些,這讓他更加驚訝無比。差點由於手足無措的躲避來自左拉的擁抱而失禮。老麥克回過頭,見慣不怪的衝他聳聳肩,摸著有些花白的頭髮笑著說 就連時間都拿你左拉阿姨沒辦法啊,她就是那樣。你看,我親愛的小麥克,你爸爸的頭髮都白了,可是左拉她一直沒有變,沒關係,去擁抱她一下,左拉阿姨已經念叨你整整一個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