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真快,眨眼你們都長大了。從小你們三姐弟,我從來也沒有偏心過誰,從小學一年級起,就是你們三個輪流起床做早餐,自己吃飽自己出門上學去了。衣服也是你們自己各洗各的。幹活也是你們三個自己分工合作,例如割草餵魚,還是放牛,還是拔豬草都是你們三個自己去安排。都是一樣養出來的孩子,阿智(我弟弟的名字)怎麼跟你們兩姐妹就差別那麼大呢?」媽媽坐在客廳邊抹淚邊跟我們訴說。
原來弟弟外出工作幾年後,沒賺到什麼錢,覺得在外打拼沒什麼盼頭,就回老家發展了。回到老家上半年還行,到果園裡幫忙做澆水施肥,給果樹噴灑農藥之類的工作。到了下半年,就開始懶起來了,天天躲在房間裡面玩遊戲。
玩到年底,又突然向爸爸提出想爸爸拿15萬給他建一個燒炭的窯。他說到時候產出來的碳可以銷往縣城或者珠三角這邊。燒烤店那麼多,肯定有市場。爸爸說沒有這麼多錢,另外就是要先打開市場,再想著生產,讓他先進一批貨,賣一賣,把銷路打開再看要不要投那麼大的成本建一口窯。
弟弟就大發脾氣,說他想做啥,家裡都不支持,於是他更加瘋狂地玩。在家裡開了一個桌球室,從此他就天天玩電腦遊戲,看守桌球室,下午四點後,跟朋友去打籃球,靠桌球室賺的錢,連他自己都養不活,但是他還是不慌不忙,啃著老,完全過著退休般的生活。而爸爸媽媽在果園忙到腰都直不起來,也不去幫一下忙。
就這樣過了一年,弟弟帶了一個女朋友回來,媽媽不喜歡這個女朋友,弟弟和媽媽之間開始產生了矛盾。後來弟弟與女朋友分手,他把這個責任完全推給媽媽,責怪媽媽棒打鴛鴦。跟媽媽冷戰,吃飯都不願意在一起吃,見面也不叫一聲媽媽,氣得媽媽胃病都復發了,一下子老了十幾歲那樣子。這期間,弟弟真的像一頭瘋牛,把全家人都氣瘋了。
小時候弟弟很聽話的,估計從小他的本性沒有發洩出來,青春叛逆期滯後到他25-30歲了吧。到了弟弟三十歲的時候,當大家都要對他失去耐性,都不想管他的時候。他突然覺醒了,按爸爸的說法就是估計他是窮怕了。弟弟開始勤勞起來了,談了一個桶裝水代理權回來,還有啤酒批發的代理權回來,除了看桌球室,就去送貨。另外,早上還去果園旁邊開了一塊荒地,種上了百香果。
又到新年的時候,他帶了一個新的女朋友回來。這個女孩子特別開朗,性格也好。爸爸媽媽沒啥意見。弟弟就讓父母準備擇一個良辰吉日,按照我們當地風俗去探親了。這一切變化讓我們又驚又喜。就像你對一件事情完全沒有了期待的時候,它像得了神保佑似的,順利到讓人震驚。
弟弟和弟媳結婚後,弟媳就把桌球室改成奶茶店,由弟媳看守。弟弟把果園接手過來,還有把魚塘也接過來。雖然也賺不了什麼大錢,但是弟弟不賭錢,不抽菸喝酒,也不玩電腦遊戲了。爸爸媽媽也由失望轉為欣慰了。
在弟弟成家之前,我和妹妹也各自成家了。弟弟結婚的時候,他沒有向我們要錢,這麼多年他最難也沒有向我和妹妹借過錢。妹妹買房的時候,他還打電話問說自己沒有多少積蓄,但是如果需要用到的話,就跟他說。
平時過年過節,弟弟都會讓媽媽多做一些家鄉特產,而他親自殺幾隻自家養的果園走地雞跟家鄉特產一起寄給我和妹妹。到了我和妹妹的孩子過生日或者六一兒童節,他都會提前在網上買好禮物寄過來。雖然都是一些小孩的玩具,不值什麼錢,但是禮輕情義重。有這樣的弟弟,我也覺得滿足了。
由於我和老公都是年三十晚才放春節假,於是婆婆提前一個月帶著我兒子先回老家了。這期間婆婆突然生病了,帶不了孩子,而我和老公都在工作,趕不回去,也請不了那麼久的假,我沒辦法打電話給弟弟,弟弟二話不說就開車到我家,送婆婆和公公去了醫院,同時把我兒子接回他家,讓我媽媽先幫忙帶著。
很多人認為弟弟應該要有更大的成就,就像我們當初對他的期望一樣。如今,平平凡凡的弟弟是真真切切的,他雖然沒有大的成就,大的出息,也不是父母的驕傲。但是他承載了一個弟弟應該有的親情和溫情,此生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