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平章和蕭元啟不同的歸宿告訴我們,人生就是在不停的選擇

2020-08-28 六月的自留地

《琅琊榜之風起長林》是我最近看的最欲罷不能的電視劇,不吃飯,不睡覺的看,看完之後又看了一遍小說,然後還要細細的回味,電視劇和小說看完之後,感觸最深的是蕭平章和蕭元啟兩個人。

蕭平章和蕭元啟兩個人的父親曾經一起違法,一起貪腐,一起事敗,一個自殺,一個被處死,身後留下幼童蕭平章,還有母親肚子裡的蕭元啟。

蕭平章被蕭庭生收養,成為長林府的兒子,蕭元啟跟著母親一起生活,成為萊陽候,兩個人算是有著相同的身世背景,都有個犯事的父親,都生活在皇族,有著別人無法企及的地位和身份,可是兩個人卻走了兩條完全不同的道路,最終的結局也完全不一樣。

蕭平章為救弟弟和父親,親自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他的死讓人覺得心裡沉重、壓抑,讓人痛惜,讓人遺憾。

隨著他的死,心裡有無數的如果,如果蕭平旌沒有被雲大娘誆出去,如果蕭平旌沒有中毒該多好,如果蕭平章做的措施足夠安全,沒有中毒該有多好,如果北燕沒有和大渝結盟該多好,如果......,心裡出現了無數的幻想和如果,就是希望蕭平章不要死。

到了蕭元啟這裡,卻是時時祈禱他的陰謀早點被發現,當他謀反時,暗暗希望他不要成功,恨不得天外飛來一支軍隊能阻止他。有時還會想,為什麼他做了那麼多壞事,怎麼沒有被人發現呢,這編劇也太搞了?

遺憾也好,痛惜也罷,兩個人不同的結局其實是在告訴我們,人生就是在不停的選擇,你的每一次選擇都預示著你未來的路會怎麼走,未來會過什麼樣的生活。

蕭平章從琅琊閣拿到錦囊之後,知道了自己的身世,知道了自己的親生父親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沒有執著的去探究父親的過往,而選擇放下過去,珍惜眼前的人。

他依然把蕭平旌當親弟弟一樣看待,該寵就寵,該教育就教育,該訓導就訓導,沒有一絲的改變。

面對父王,他沒有彆扭的情緒,依然全心的信賴父王,依然像過去一樣,所以他沒有那麼多的糾結,依然能和父親弟弟坦誠相對,既使發現周管家知道萊陽候太夫人利用東海珠膠害蒙淺雪不孕,他也沒有怨恨,既沒有怨恨父王,也沒遷怒蕭平旌,能做到這一點,非常的不容易,可是他做到了。並且在父親的追問下,能夠坦城相告,並且對蕭平旌也能坦言自己養子的身份,既沒有覺得難堪,也沒有讓兩人產生隔閡,依然是兄友弟恭,父慈子孝。

他的每一個選擇都是出於對親人的愛,對親人的信任,所以坦誠相告,所以他過的沒有那麼累,因為心中是滿滿的愛

因為愛,蕭平旌中毒時,他能毫無畏懼的與濮陽纓交易,在知道父王身陷險境,北境被大渝入侵時,能果斷的選擇犧牲自己的性命來救弟弟和父王,以及北境的將士們。

他的選擇,有長兄對弟弟的疼愛,有兒子對父親的敬和愛,更多的是作為長林軍副帥的責任和擔當,是作為將門之子的沙場鐵血和家國情懷,讓他義無反顧的選擇犧牲自己,維護家人,衛護江山社稷。

所以,他的死才讓人動容,讓人痛心,結髮妻子蒙淺雪哭的死去活來,弟弟蕭平旌無法面對自己,無法面對林奚,父親蕭庭生像是心尖上的肉生生被人挖去一樣疼痛。他的副手東青曾經一度想要離開沒有蕭平章的長林軍,皇帝灑下痛惜的淚水,荀飛盞難言過的不能自己,就連荀白水都實實在在的流下了淚水。

反觀蕭元啟,他也曾有著一腔報國的熱血,嫉惡如仇,在沉船事件中,毫不畏懼的保護證人,那時的他也是一個有為青年,是一個忠君愛國的的青年,是一個有擔當有抱負的皇室子弟。

可是母親被殺後,他竟然受濮陽纓和殺母仇人墨淄候的誘導,把心中的怨氣撒向蕭平旌,撒向長林王府。他的這次選擇,為他後來的謀反埋下了引子。

他雖然並不想成為墨淄候和濮陽纓的棋子,卻還要和他們糾纏不清,此時他還保有自己的底線,可是當他從濮陽纓口中知道父親和蕭平章父親之間的事情後,他做出了和蕭平章完全相反的決定,他開始怨恨長林王,怨恨皇帝,怨恨所有人,開始想要手握權利,從此開始了算計,也開始了他的毀滅。

蕭元啟開始一步一步的算計長林府,從蕭平章調用翠豐羽林衛開始,蕭元啟就冷眼旁觀,不動聲色的記著,當小皇帝登基後,他立馬從遙遠的甘州軍營送信給荀白水,告知他這件事,於是有了荀白水鼓動小皇帝重建羽林衛,想要削弱長林府的勢力。

蕭平旌想要利用天時對戰大渝時,又是蕭元啟偷偷告訴荀白水,於是有了那道不可思議的聖旨,有了荀白水長途跋涉親自到北境宣旨,想要阻止蕭平旌對戰大渝,有了蕭平旌大勝大渝之後卻遠遁江湖的匪夷所思的事情。

而正是蕭平旌的離開朝堂,讓蕭元啟感到至高皇權的威勢,對權勢更有了迫切的渴望,於是決定與墨淄候合作,拱手把東境的三個州送給了東海,然後一步一步走上了謀反的道路。

蕭元啟的每一次選擇,都是因為怨恨,都是因為無法阻止心中的誘惑,使他一步一步走向了深淵,至至謀反失敗,被亂刀砍死。

蕭平章的每一次選擇,都是因為愛,都是因為責任和擔當,使他一步一步走向了人生的頂點,雖然他最後死了,但是他的風骨猶在,他的精神猶在。

正是因為他的精神,他的風骨激勵著蕭平旌,讓蕭平旌時時想著大哥,希望能像大哥那樣,所以心無旁騖的保家衛國,一心一意的保護邊境的將士和百姓,敢於拒旨也要大敗大渝,換來北境的安定。

蕭平章雖然死了,但是長林風骨猶在,長林精神依然在,所以蕭平旌能僅憑一塊廢棄的令牌召集十萬大軍勤王救駕,阻止了蕭元啟,救下了小皇帝蕭元時,這就蕭庭生和蕭平章幾十年的積累。

人生就像蕭平章和蕭元啟一樣,就是在不停的選擇,在每一個十字路口,你選擇了什麼,那麼未來你走什麼樣的路,過什麼樣的生活,有什麼樣的心態,都是你自己選擇的結果。

選擇,看似簡簡單單的兩個字,其實是選擇未來的命運,選擇未來的道路和生活,所以要慎之又慎,選一個無愧於心,可以走的坦坦蕩蕩的道路,這才是對自己負責。

相關焦點

  • 蕭元啟的黑化,究其原因是缺人引導和缺少愛
    究其原因,蕭元啟並不是一個十惡不赦的壞人,只是在成長的過程中,在人生的幾個關鍵轉折點,缺人引導。01蕭元啟曾是一個有勇氣、敢擔當、是非分明的人。他按照濮陽纓的計劃,回城給蕭平章送信,告訴他,蕭平旌才是段桐舟的目標,以此換得蕭平章的好感和人情。
  • 重刷《琅琊榜2》:劇中四對好兄弟,卻有不同結局
    這種兄弟情,還不同於《琅琊榜》靖王、林殊和藺晨這種帶友情性質的兄弟情,他們之間夾雜了血緣關係或者人倫關係,讓這種情更加親近一些。2、蕭平章和蕭平旌平章和平旌也不是親兄弟。相比蕭平旌,其實蕭元時跟蕭元啟的血脈更近。
  • 《陳芊芊》陳楚楚vs《琅琊榜2》蕭平章,哪個抱養的娃更省心?
    比如《琅琊榜2》中的長林王蕭庭生收養患難兄弟路陽的兒子,最後就是這個孩子(蕭平章)以犧牲自己的方式救家族和國家命運於水火,可謂滴水之恩湧泉相報。雖然兩部劇的收養者同樣地把孩子視為己出,但是很多細枝末節無意間透露了兩者的命運走向不同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 琅琊榜2中,為什麼反派要先除掉蕭平章?反派:「他活著,惹不起」
    在之後發生了蕭平章為救父王和弟弟死在了北境的戰場上這件事之後,長林王府也站在了衰落的起點上。到底蕭平章的身上有什麼,能讓長林王府的興衰都系在他的身上?,蕭平章行事處處小心謹慎,避免會給長林王府帶來不必要的麻煩,但之後的幾件事卻給我們展示出了他那隱藏在深處的鋒芒和底線。
  • 《沉香屑·第一爐香》:生長環境不同,人生選擇也不同
    在這個故事中,薇龍和梁太太都是葛家的小姐,家庭出身都是一樣,但對於自己的人生卻做出了不同的選擇,細探其原因,多是生長環境的不同,造就了兩人不同的性格,然後出現了不同的選擇。梁太太的生長環境和人生選擇梁太太比薇龍的父親要年長兩歲,文中並有寫還有別的親兄弟姐妹,估計也就是他們兩個人。
  • 蕭元啟:一個最大的反派,卻讓人恨不起來
    蕭元啟的一生真的讓人恨不起來,甚至都有點覺得他很無辜,如果你用心去看了他的經歷,你會和我有同樣的感觸。《琅琊榜之風起長林》蕭元啟蕭元啟出生在一個落寞的皇室家庭。可是她這一死苦了自己的兒子蕭元啟,本來一生鬱郁不得志,喪母之痛豈是常人能體會的?自此之後受濮陽英和墨淄侯的形象逐漸走上一條不歸路,在這條路上他也曾動搖過,想過要建功立業。但本就一顆脆弱的心,受濮陽英的影響,和太后弄權製造一場罔顧百姓性命的瘟疫,讓他徹底絕望了,天理何在?高高在上的那群人,哪知人間疾苦,權利才是命運的歸處。是復仇也好,是邪念也罷,終究他沒能力安排自己的命運。
  • 《琅琊榜》:其實,林燮和蕭景禹的死,是自己造成的
    對梁帝來說,林燮和祁王的做法,讓他覺得,自己就是個被架空的皇帝,說了不算,要是沒有祁王和林燮,朝局都運轉不了呢。以林燮的軍力,祁王的威望,隨時都能造反成功,當初林燮能扶持梁帝上位,還建立這麼強大的軍隊,梁帝覺得自己幸運,現在就是後怕。
  • 豆瓣8.8《刺蝟的優雅》:人生的不同選擇,總是因「愛」而完整
    ……我帶著這樣的疑問,一直不停的看下去。或許這正是作者給我們拋出的第一個問題:生命的意義?正這個問題,整個影片才體現出它的意義,讓我們帶著這樣的追問,去思考,去體驗。在影片《刺蝟的優雅》中,每一個人都有我們的現實和理想。那麼今天就用「選擇」的角度來解讀,關於人生不同選擇,只有愛的滋養和在自我拯救中,才能讓我們有勇氣去推開另一扇門,去發現更為真實的生活。
  • 霍都和楊過,相似的身世,不同的選擇造不同的人生
    札木合和成吉思汗是一對結義兄弟,兩兄弟失和後來交戰,義弟殺了義兄,義弟因此心懷愧疚,於是加封義兄的後代霍都為王子同樣是上輩的結拜兄弟失和,互相殺戮,事後當權的當事人後悔,想善待結拜兄弟的子孫,但同樣的,明眼人也都能看出,這被善待的子孫依舊逃脫不了被猜疑的命運。
  • 《燃燒》:我們選擇不了原生家庭,但是我們可以選擇好的人生方向
    電視劇《燃燒》自始至終,我們可以看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和立場,都有自己的苦衷,但是你不管選擇什麼,我們都有自己應負的責任。我們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都有自己的原生家庭。有人說,原生家庭是孩子人性的練習場。我們選擇不了原生家庭,但是我們可以選擇好的人生方向。生於或貧窮或富貴,孩子都沒有選擇權,但是他對待物質的態度,卻並非與生俱來,而是後天選擇的映射。
  • 《步履不停》:不曾停下的腳步,追趕來不及的人生
    與很多電影改編小說不同的是,同名小說是寫在電影劇本之後,是枝裕和按電影劇本的脈絡另寫成一部小說。兩者的差別在於,電影按照時間順序敘述一次家庭聚會、以及結尾處幾年後母親忌日主角良多一家返回老家祭拜。而在小說《步履不停》中,並不拘泥於一條敘事脈絡,小說敘事者所處的時間點是在他父母去世七年以後,而電影是他父母尚在的時候。
  • 當我們不能選擇出生的時候,我們能選擇什麼?
    《逆時偵查組》2這部小說,主要講述了警察和嫌疑人鬥智鬥勇的故事,要說和其他的偵探小說有什麼不同的地方,那大概就是警察裡面,存在著能感知時間的人。或者說,不僅僅是感知時間,他們更能夠在其他人不覺察的情況下,回到過去的時間裡,重新開始一天的生活。能夠回到過去,是好事也是壞事。好事就是抓捕嫌疑犯更方便了,畢竟已經經歷過一遍的事情,只要自己掌握到具體的點就完全沒有問題了。
  • 歷史就是一面鏡子
    梅長蘇兩代人留著不同的血脈。忠心保國為民安。 荀白水蕭元啟 蕭元啟風沒了主心骨,章節大變。
  • 《平凡的世界》結局意難平,原來少平和惠英的歸宿早有定局
    有很多讀者問,關於路遙留下的開放式結局,是不是暗示著少平會和惠英在一起。我想大概是的,但一定不會是因為愛情。在《平凡的世界》中,路遙對少平愛情故事的描寫貫穿始終,從17歲到27歲,從和郝紅梅青澀的初戀到和曉霞悽美的愛戀,都給人的心靈以震撼。對於最後的歸宿選擇了惠英,確實叫人意難平。
  • 《三十而已》告訴我,人生就是一場修行
    人生在世不會總是一帆風順和美妙動人的。——蘇霍姆林斯基《三十而已》已經完結,完美人妻顧佳離婚,帶著父親和孩子去茶山生活。王漫妮選擇出國留學,提升自己。鍾曉芹和陳嶼過著恩愛的日子,準備迎接新生命的到來。誰能夠想到她們的心裡曾經經歷過怎樣的痛苦與掙扎。鳳凰經歷烈火的煎熬和痛苦的考驗,獲得重生,並在重生中達到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