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門》,精神病人懷孕生子,婆婆小姑要求醫生拿出孩子

2020-08-30 頌雅風

《生門》第一集中,一位患有精神病的臨產婦拒絕檢查,她懷的雙胎,有一胎已死亡,另一個要馬上取出來。

精神分裂症患者胡敏懷孕33周,雙胎一死一活

產婦沒有什麼身體不適的表情,有的只是不配合醫生和家人的厭煩。陪同她的是看起來年輕的婆婆和看起來很能的小姑子。

產婦不配合檢查,醫生沒有辦法安排手術,婆婆和小姑子直接要求把孩子拿出來。

「把寶寶平安地拿出來」

我的天吶!聽起來像是用刀殺瓜,河南人說用刀把瓜打開就是「殺瓜」,習慣這麼說,沒有覺得暴力,覺得比「切瓜」更利索生動。

這家人的意思很明顯,要求醫生剖開產婦肚皮,把孩子拿出來,之後把肚皮縫上就行。

黃主任怒問小姑子:「你們家人都沒辦法(讓她配合),你要醫生怎麼辦?」

小姑子更怒:「我能解決我就不會來這兒了?」

小姑子說:「我能解決我就不會來這兒了」

婆婆小姑子不斷埋怨,產婦的家人都不管她。這裡的家人就是指的娘家人。

婆婆給外人說產婦有精神病,她丈夫有點「幼稚」,說自己兒子幼稚,是對痴呆或低能的美化。

護士覺得每個產婦都會期待新生命,期待做媽媽,就該啟發產婦聽話配合做檢查,她問婆婆:「她是怎麼懷孕的?」

婆婆自然地回答:「自然的。」

她是怎麼懷孕的?自然的

小護士突然帶著羞澀笑噴了,婆婆也笑了:「他們兩個怎麼搞的我就不知道了……」

這裡讓人不免產生聯想,一個智力障礙的女子懷孕是否有被人強迫過?否定之後再想,相愛或者把相改成做,是動物性本能,何況是人?

對於這名產婦來說,她有愛的權利,也有懷孕的權利,但她有主宰自己和孩子生命的權利嗎?

她的生命,在婆婆和小姑子眼裡不被看重。她們沒有把她當成家人,口口聲聲抱怨她家人都不管她。那麼她可是這家人欺騙性買來的生育工具?

「她媽媽完全不管」

後來婆婆要求轉院,辦完手續,產婦臉上露出歡快的笑容,她年輕白淨,皮膚光潔, 其實是個美女,婆婆說她初三時精神開始不正常。

突然想,剛進入青春期的女孩是因為什麼受了刺激?她後來又經歷了什麼?這位年輕好看的「女瘋子」(沒有任何貶義,有些地方話裡,「瘋子」就是精神病人)給家人帶來過什麼困擾?

胡敏開心地籤字

她最好的出路就是找個差不多的人嫁了,能享受做女人的權利、做母親的權利,似乎就是她最好的結果。

這個產婦歡天喜地地跟著婆婆和小姑子出院了,不知她後面如何?孩子順利生下來了嗎?她過得可好?

胡敏開心出院,小姑子禮貌地對病友家屬說謝謝

不由感想,對於生活要求不高,生活層次較低的人來說,找個般配的人相愛不難,其實很多人都不去思考愛的本質,何必那麼複雜,他(她)需要的是個異性,是個活生生的工具,那些高級人心中的壓力、壓抑,在他們這兒根本不算事兒。他們ZA的質量和數量,也許遠超普通白領,人家是「自然而然」的「心無旁騖」。

突然思考一個深刻的哲學問題:什麼是幸福?

胡敏

幸福應該是對自己人生的把握。

自然相愛,自然懷孕,卻不能自然把握生命的人生,仍是可悲可憐。

(素材來自iqiyi《生門》,如有侵權,即刪即改)

相關焦點

  • 《生門》,王亞丹毛豔紅,婦產科醫生自己是怎麼生孩子的?
    我是《生門》的死忠粉,時常會想起其中的人物,這一篇不寫產婦,寫醫生。《生門》的醫生中,我寫過李家福,寫過郭娟娟,我佩服李家福的醫術和幽默,喜歡郭娟娟的溫柔與善良,理解黃主任的直截了當,欣賞楊主任的隨和親切,還有兩個年輕的女醫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們是王亞丹和毛豔紅。
  • 《生門》,可愛醫生毛豔紅,頭上縫針不打麻藥,但生孩子受不了了
    我是《生門》的死忠粉,時常會想起其中的人物,這一篇不寫產婦,寫醫生。《生門》的醫生中,我寫過李家福,寫過郭娟娟,我佩服李家福的醫術和幽默,喜歡郭娟娟的溫柔與善良,理解黃主任的直截了當,欣賞楊主任的隨和親切,還有兩個年輕的女醫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們是王亞丹和毛豔紅。
  • 《生門》肖小萍,酷刑般的產後刮宮,家人關愛是解痛良藥
    她已經懷過三次孕,上次剖腹產,這次順產,做過一次人流,醫生詢問她為什麼上次手術這次要自己生,她說以後還想生。看了《生門》才感覺,根本不用為我國生育率下降擔憂,太多高學歷、家庭條件好、工作體面的人覺得壓力大,不願生孩子,但很多很多打工的人願意多生孩子,已經生了兩三個,有兒有女還想生,豁出性命還想生。
  • 姐姐的生門
    暑假回家,媽媽告訴我「胡靜的孩子發育出了問題,生下來也是智障,她們家準備墮掉。」胡靜是我最小的堂姐,大我兩歲,居住在鄉下。,當我處在熟悉的學生身份之下,生活很愜意時,她已經完成了新娘,打工妹,孕婦等多重身份的疊加,這每一種身份都要求她要變得更勇敢,更成熟周到。
  • 《生門》,心疼夏錦菊,慢慢理解了她的子宮保衛戰
    ,比如《生門》中的夏錦菊和肖小萍。夏錦菊33歲,溫和秀麗,總是笑嘻嘻的,從沒見她埋怨過誰,她懷過6次孕,生過2個孩子,大的是丫頭,這一次生了兒子,聽到兒子第一聲啼哭,夏錦菊流出了眼淚,那是《生門》中第一次見她流淚。
  • 小說:婆婆生辰,小姑竟然這樣說
    老公看著小姑和和她老公,皮笑肉不笑地問:「姐,你這蛋糕不錯啊,花了多少錢啊?「小姑愣住了,支支吾吾半天說不出話來,她當然不知道了,畢竟她從來沒有過問過,都是我去買的。老公又繼續說道:「那你說說,咱媽的生日宴會請了多少人,一共幾桌,花了多少錢?「小姑漲紅了臉,很尷尬,回擊道:「你問這幹啥?
  • 小說:小姑產子婆婆搶著帶,兒媳懷孕婆婆卻拒帶,兒子:別住我家
    小姑產子婆婆搶著帶,兒媳懷孕婆婆卻拒帶,兒子:別住我家老公也生氣了,大聲不悅地說,「讓我認錯我也認了,醫藥費也交了,賠禮也賠了,你還想我怎麼樣?」季晴晴火氣蹭蹭蹭往頭頂上冒。「劉章程宇,你說的相信我就是這麼相信的嗎?跟蹤監視我,你打人就是在侮辱我!你不嫌丟人我還沒臉見人呢。」」你就是個混蛋!我的臉都被你丟光了。
  • 《生門》,張穎父母、尹娟公婆,教育孩子經營家庭的不同樣板
    我發現,自從看了《生門》這部13集醫療紀錄片,我就拔不出來了,裡面的人和事總是讓我牽掛,給我很多思考和引申。比如張穎,比如尹娟。生理的缺陷難以克服,結婚生子的張穎時常嘴歪眼斜,一側手腳都不能舒展,走路表情都不正常,但是父母親讓她正常上學,她還有大專文憑,是成功的淘寶商人,在自食其力這方面,父母教會她了。
  • 小說:孕媳吃燕窩,婆婆大罵敗家轉送小姑,兒子連夜將親媽送老家
    孕媳吃燕窩,婆婆大罵敗家轉送小姑,兒子連夜將親媽送老家在路人的幫助下,丁茵到了醫院裡面,隨後醫生看了看檢驗單之後,也是露出了一絲笑容。「你這懷孕都已經一個多月了,可要小心一點啊!下次再像今天這樣摔倒的話,可就不一定會有這麼好的運氣了。」丁茵聽到自己懷孕了,也是有些沒有反應過來,隨後也是連忙問:「醫生,那我孩子沒有什麼事情吧?」
  • 小說:婆婆偷拿兒媳銀行卡給小姑買衣,當晚銀行卡被凍結,婆婆懵
    婆婆偷拿兒媳銀行卡給小姑買衣,當晚銀行卡被凍結,婆婆懵於琳琳聽了醫生的話,急忙給紀洪勝打電話。紀洪勝得知她的身體狀況後,頓時慌了神,很快開車趕來醫院。他陪著於琳琳做了好一番檢查,醫生告訴兩人孕期很關鍵,孕婦不要過於操勞,還要注意情緒波動。紀洪勝連連點頭,確定妻子暫時沒事後,這才小心翼翼帶她回家。
  • 三個女人一臺戲,我與戲精婆婆和小姑的宮鬥神劇
    沒想到婆婆把家當都搬了過來,不久私自把自己的房子賣了,一半給了小姑做嫁妝,一半存了銀行做養老錢。人已經來了,我也不能再把人往外攆,只好就這麼住了下來。婆婆住過來後,要求趙晟把工資卡上交她保管,說是給我們買菜做飯,不放心我們大手大腳地花錢。但婆婆拿了老公的工資卡後,卻很少買好菜,想吃時鮮的東西,幾乎都是我下班時順便買的。
  • 兒子溺水去世後,領養鄉下小姑家的女兒,卻沒想到竟是老公的親生女兒
    半年後結婚,因為我懷孕了,不久後生一個兒子,婆婆過來幫帶,等到兒子上小學一年級,婆婆就回鄉下了。兒子的死對我們打擊很大,我恨自己沒有多出時間陪他,精神一度恍惚,終日在家消沉,老公怕我走不出來,推掉很多工作行程,在家陪我。在生兒子的時候,我難產出了很多血,醫生建議不宜再要二胎,但是我和老公真的想要一個小孩,婆婆打來電話,說小姑有4個孩子,他們吃不消,讓我們領養一個。
  • 看紀錄片《生門》腦癱產婦張穎,我終於知道什麼是幸福
    我為什麼會看《生門》?是因為有一個標題特別吸引我「腦癱產婦艱難剖腹產產女」。看到這個標題,我第一時間想的是腦癱的女人會有人娶?沒有人娶,為什麼會懷孕?帶著一系列問題點開視頻,我才知道比起她,我們很多普通人是多麼的不幸福。張穎是由於出生後得了黑黃疸,導致的腦癱。這對於她的父母來說是天大的打擊。但是她的父母沒有放棄她,對她真的付出很多很多的愛。
  • 小說:兒媳剛買房,婆婆就帶小姑來住,丈夫:房貸你倆還!母女懵了
    兒媳剛買房,婆婆就帶小姑來住,丈夫:房貸你倆還!母女懵了賀母看著她的樣子,心裡哪還猜不到真正的原因,出聲問道:「吵架了?」「嗯。」 賀心柔知道瞞不過母親,點了點頭。賀母還以為是她耍小性子,開口勸道:「嗐,小倆口吵架時常有的事。我看宇傑平時對你挺不錯,你也別太任性,多體諒體諒他。」「不是和他吵,是婆婆。」
  • 婆婆將孫女嬰兒房給小姑孩子住,兒子怒:馬上滾出去!婆婆懵
    婆婆將孫女嬰兒房給小姑孩子住,兒子怒:馬上滾出去!婆婆懵隋靜童急切地開口:「孩子雖然早產,但身體很健康……盛醫生,我該給孩子餵奶了。」為了媽媽不擔心,她只有生生咽下這個血虧。盛玫雲將隋靜童身上的束縛解開,笑著說:「你想通了就好,初乳是最有營養的。」隋母半信半疑,看著女兒餵奶,滿心酸痛。一周後,隋靜童出院。
  • 小說:結婚3年未孕,婆婆打罵不休,醫院檢查出來後,婆婆沉默了
    「醫生,你可得看仔細了,她身體肯定有毛病,不然怎麼會這麼多年都生不出孩子?」「家屬請在外面等候,病人在裡面做檢查,一切等結果出來才可以斷定。」「不能生就是不能生!醫生你這是什麼意思?我就是讓你給我個準話。我都帶她做了多少次檢查了,要能生早就生出來了。可這不能生也得把地方給我騰出來吧?佔著茅坑不拉屎,我還等著抱孫子呢!」
  • 隱秘的窺探——當病人偶然間聽到精神醫生對自己的看法……
    幾個月前,她開始求教於這位新的精神醫師賴許,後者在治療幾周後開始把治療過程錄下音來,並在下一周把帶子給她,讓她在開車來就診的路上聆聽。每周她都交還他所錄的卡帶,讓他把新的內容錄在舊帶子上。他說這是運用開車時間的一個好辦法,她可不這麼想,因為他們討論的內容乏善可陳,叫人失望。 她剛超過去的卡車趕了上來,閃燈準備超車,她停到路旁,邊咒罵邊看到卡車司機做了個侮辱的手勢。
  • 這個年輕男子是精神病人
    他說:「這是個神經病人!」隨即,我聽到了關於這個年輕人的故事。後來,死者有個遠親可能看到年輕人過於內疚,就偷偷告訴他,死者本來就是癌症晚期,因為投過意外保險,一直在尋求機會製造意外身亡,以便讓家人領了保險金給孩子上大學和維持日後的生活費……年輕人聽後,錯愕地愣在原地。等喪禮過後,就向保險公司舉報了。保險公司經過一番調查,確定死者的死亡不屬於意外,拒絕賠償。
  • 醫生,是你把我的處女膜弄破了,我要精神賠償
    這是全國最好的醫院病人投訴接待地,足足有200平方米之大,有2間獨立的會客室,也有近80平方米的大廳,並且在最為繁華的一樓醫院街盡頭,極為方便,彰顯醫院對病人反饋和投訴之重視。這就到了賈醫生決定是不是要與投訴人見面的時候了。在事件發生後,病人或投訴人往往都在三方面的訴求,一是如何發生的,一般都會要求當事醫生或當事科室解釋到底發生了什麼。
  • 小說:懷孕後婆婆同意讓我進門,產檢那天,她偷偷問醫生是男是女
    懷孕後婆婆同意讓我進門,產檢那天,她偷偷問醫生是男是女到了第一次產檢結束的時候,孫母就帶著丁茵直奔醫生的辦公室。「醫生,醫生,我想問一下她肚子裡面懷的是兒子還是女兒啊?」醫生也不是第一次遇到過來詢問胎兒性別的家屬了,於是也是耐心地規勸著孫母。「這位大姐啊,這胎兒性別等出生的時候不就知道了嗎?現在告訴你們就少了那麼一絲驚喜的感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