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號經常說到《摘金奇緣》,倒不是這本書寫得有多好,而是它具有蠻高的獵奇性,畢竟作者關凱文是老錢子弟出身,略誇張一些,但亞洲上流社會的生活方式他是熟諳的。
《摘金奇緣》裡讓人印象最深的應該是男主奶奶擁有的神秘而奢華的麥瑟爾莊園,書中寫道這座建築宏偉壯麗燈火輝煌,與其說是豪宅更像是一座宮殿,隱匿在市中心,就連地圖上都難尋蹤跡。
其實書中描寫的豪宅何止這一處。
在聊到尼克·楊父母親所居住的空中別墅時,作者關凱文是這麼寫的:
坐落於經嬉路要點的一號公寓是建築文物保護與房地產奇蹟的驚人結合。這裡本來是著名銀行家賈欽吉的家,建於維多利亞晚期,長久以來已成為一個地標;
然而,由於土地價格近十年來暴漲,附近的其他別墅都讓房地產商承建的建築取而代之了,高樓大廈猶如生長過度的竹筍般爭相冒出,將這棟華美的宅邸團團圍住。
直到2006年,這個大人物過世後,這座宅邸因為其歷史意義拆掉太可惜,又由於其價值作為單一住宅實在太浪費,所以賈欽吉的繼承人決定保留建築原本的結構,將之改建為一棟時髦的三十層摩天大樓,也就是尼克父母現在居住的地方。
諸位,這棟建築在新加坡是真實存在的!
圖上這棟位於經嬉路42號的白色大宅便是銀行家陳振傳先生的故居,而它身後的20層大廈是在05年陳先生過世後由家族後人建造的公寓,內部只有16個單位。
也就是說整整一棟大樓只住了十六戶人家,整個大樓設施齊全,遊泳池、健身房、24小時安保森嚴,陳家後人也住在這裡,而其他入住家庭需要經過他們的嚴格審批,真不是有錢就住得進的。
和書裡說的一樣,它距離商業中心烏節路不過只是步行距離,從高層住宅往外看,新加坡最熱鬧的商圈景致盡收眼底。
我們之前就聊過,《摘金奇緣》的作者關凱文出身富貴人家,他的曾祖父Oh Sian Guan曾是新加坡華僑銀行創始之初的董事之一,點這裡回顧。
▲ 這份華僑銀行(OCBC)的早年董事成員名單裡提到了關凱文的曾祖父,還提到了著名華僑陳嘉庚先生的女婿李光前。
彼時,關凱文筆下這棟豪宅的主人陳振傳先生尚未能在華僑銀行擁有一席之地,但後來,他已是這家老牌銀行發展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之一了,被外界尊稱為「Mr OCBC」。
而書裡那些錯綜複雜的大家族關係以及親疏遠近的利害關係都在這片熱土真實上演。
2005年,陳振傳先生98歲高齡去世後,他的外孫女周玉琴繼承了他留下來的事業,保留了這棟具有歷史意義的大宅,並且開疆拓土,誓把外祖父的功績發揚光大。
▲ 而今周玉琴帶領著她的家族以12.6億美金的身家位列整個新加坡福布斯富豪排行榜的第29位。
總是一身旗袍出現的她,永遠都面帶微笑,氣質優雅從容。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真正的老錢家族,真正的世家名媛擁有怎樣的氣質風度和行事準則,一窺真正生活裡低調豪門們的現實模樣。
先來細看一眼這棟豪宅,整個地標以陳振傳(Tan chin tuan)命名。
▲ 站在人行道往裡看,白色的大宅和後面的高樓被鬱鬱蔥蔥的綠化遮擋,進口處設有完善的安保警衛。
▲ 走近,整個大宅給人的感覺氣派莊嚴,充滿了歷史的沉澱。(動圖來源於節目《我董你 | 新加坡福布斯富豪榜唯一的女富豪周玉琴》,這也是她唯一接受的華語採訪,視頻B站就有,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找來看看)
▲ 入口處的科林斯柱精雕細琢。
▲ 由於房子建造於處在殖民統治時期的新加坡,整體建築風格融合了各國元素於一身。
▲ 包括外在的印度圓頂、內部的歐式門廊、吊燈還有娘惹的地磚等。
▲ 事實上除了豪宅內部重新修繕,外部也曾因為政府徵用土地擴大馬路而放棄了原有的一大片花園,看周玉琴手指比的尺寸,可想而知曾經佔地是多大。
這棟房子始建於1926年,當時的建造者是著名愛國華僑陳嘉庚先生,就是創辦廈門大學的那位陳嘉庚。
而陳先生的女婿李光前,上文也提到了,他被稱為「華僑銀行之父」,促成了華商銀行、和豐銀行、華僑銀行的三行合併。
▲ 多年以後,陳嘉庚先生的直系後人在新加坡商界似乎不如往日輝煌,但低調的李家憑藉手握的南益橡膠王國和華僑銀行20%的股份,在新加坡福布斯富豪榜上仍有不可撼動的一席之地。
陳振傳在30年代買下房子後一直住到了2005年離世。
▲ 現在的一樓更像是一個展廳,珍藏著陳振傳先生和他家人的珍貴回憶。
▲ 正對大廳的一整面牆是陳振傳先生和家人們的照片,象徵著這個家族的歷史。
▲ 這裡寫的Tan Sri(丹斯裡)是馬來西亞的一種封銜,是繼統治者勳章Tun(敦)之後第二高的榮譽。
▲ 在陳振傳先生離世後,周玉琴把這裡重新裝修,變成了家族基金會的社交活動場所。
對周玉琴而言,她從小就在這裡長大,這棟房子是她的根,擁有著珍貴的家庭記憶。
▲ 她在這棟大宅裡見證著外公接待過的大人物,比如馬來西亞獨立之父東姑阿都拉曼,來家裡小住的總督麥唐納。
▲ 還有新加坡國父之一的大衛·馬紹爾跟十來歲的她親切交談。
▲ 包括現在,她住在後面那棟20層公寓的其中一戶,父母也在其間安家,而弟弟妹妹們都早已搬離別處。守護著這棟充滿歷史意義的地標,更像是周玉琴的一種使命和榮耀。
要了解今天的女主角周玉琴, 我們就得先聊聊她外公陳振傳先生的背景,這位既是銀行家、投資人又是慈善家的老人,被稱為銀行業的先驅。
1908年,陳振傳出生在富貴之家,父親陳禎祥是當時華僑銀行的總經理,家裡還有個收益不錯的橡膠園,所以他其實已經算是富二代了。
▲ 小時候的陳振傳(圖左)和弟弟。
可惜14歲那年,父親突發心臟病離世,他除了失去了出國讀書的機會外,還得為了父親留下的遺產跟信託人打官司。
ACS學校畢業後,17歲的陳振傳跟隨父親的腳步進入了銀行業,在家族友人的介紹下加入了華商銀行,從最底層的書記員做起,一年後就擢升了助理秘書繼而升為秘書。
1926年,他娶了同班同學的黃海倫,而黃海倫的父親黃天成是華商銀行總經理。
▲ 看兩人結婚時的照片,蕾絲婚紗、筆挺西裝、小轎車、幾層高的大蛋糕,完全是當時獅城最上流的生活水平。
▲ 婚後兩人感情和睦,為了銀行業務太太陪著他一路奔波到了澳洲印度各地。
其實不管是陳振傳還是他夫人的家族都在新加坡的上流社會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太太黃海倫的姐妹Wee Yew Neo是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的嶽母。而陳振傳同父異母的弟弟Tan Seng Hwee的兒子陳慶炎則是新加坡報業集團的主席,後來當選了新加坡第七任總統。寥寥幾句足以證明陳家在新加坡經濟政治上層的地位和個中錯綜複雜的關聯。
▲ 順便一提,在新加坡總理才擁有實權。
陳振傳事業上節節高升的細節我們就不贅述了,反正他對待工作一直都是兢兢業業,每天下班回家還要埋頭苦幹,睡幾個小時又起來繼續,稱得上是不折不扣的工作狂人。
從1942年起,他成為了華僑銀行的董事總經理,1966年又兼任了華僑銀行的董事長直到1983年退休,他被任命為華僑銀行的榮譽終身行長。
其實不單單是掌舵華僑銀行,在50年代至70年代期間,陳振傳更是多家上市公司的主席,包括大東方人壽保險、萊佛士酒店、馬來西亞釀酒廠、Robinsons & Co.以及海峽貿易等等。
▲ 他還曾踏足政界,出任過立法院的副議長,地位相當於副總督。
那個年代,正值英國殖民者撤離新加坡,拋售了大量低價股票和空出職業機會。
掌管華僑銀行的陳振傳希望通過收購這些殖民時期公司的股票來掌握亞洲人的控制權,除此之外,更是建立以華僑銀行為核心的發展聯盟集團,讓這些企業之間可以相互支持彼此服務。
▲ 這不僅是處於商業考量,也有民族自豪感在內。
而陳振傳個人擁有的這些公司的股票也成為了自家投資公司Tecity Group日後發展的基石。
除了商業上的建樹,他在1976年就設立了陳振傳基金會負責資助各慈善團體,熱心公益廣施恩惠也是他能在各界都享有盛譽的原因。
▲ BBC還專門派記者來採訪過陳家的慈善事業,迄今為止起碼捐出了上億新幣。
1999年,新加坡政府出臺新政策規定商業銀行無權再持有非金融公司的股份,這不僅讓華僑銀行面臨著失去許多公司的控制權,也等於是讓陳振傳花費畢生心血的努力付諸東流。
▲ 事實上,雖然陳振傳一直在多家公司身居要職,手中股票眾多,但更像是一位職業經理人,沒有一家真正屬於自己家族。這些付出過心血的公司如果終究要隨著政策改革永久地失去掌控,對於他的一生奉獻而言十分遺憾。所以他告訴接班人周玉琴勢要保住這些心血,就算是一家也好。
周玉琴(Chew Gek Khim)是陳振傳的二女兒陳瓊蓮的長女。
▲ 陳振傳有一個兒子慶祥,兩個女兒瓊蓮和瓊珠。
就像《摘金奇緣》書裡寫的那樣,「本地的名望家族,子女要不學醫要不學法,最不濟才會去學會計」。瓊蓮就是位優秀的眼科醫生,還選擇了從事同樣醫生職業的丈夫。
▲ 兩人生下了三個孩子,周玉琴、妹妹周玉香和弟弟周貴山。
1961年出生的周玉琴從小就在外公身邊長大,一直都被視為接班人來培養。
在極富盛名的新加坡女子中學(Singapore Chinese Girls' School)畢業後,考進了國立大學的法律系。1984年畢業的她先是進入了當地歷史悠久的德尊律師事務所工作。三年之後,才應外公邀約,加入了陳振傳家族辦公室Tecity Group,當時主要由投資部門和用做慈善的陳振傳基金會兩部分組成。
▲ 為了不影響祖孫感情,她還特地立了「兩年之約」,跟外公直言「如果兩年內相處不來,就會另謀高就」,可見雙方的平等融洽。
事實上,這一呆就是三十多個年頭。
▲ 有外公這樣的成功者引路,做事總是顯得輕而易舉事半功倍,她在過程中學習著思考著也進步著。 旗袍是她的戰袍,早在20歲初入商場後,身材嬌小的她為了讓自己更有氣場,選擇以旗袍示人,考究的面料,貼身的剪裁,在她的步步生風裡搖曳生姿,這種習慣延續至今。
2003年周玉琴被正式委任為公司的主席,開始著手完成外公的心願。
她先後嘗試了對羅敏申集團(Robinsons & Co)和萊佛士酒店(Raffles Hotel)的收購,但都是以失敗告終。05年外公去世時,心願未了。
▲ 萊佛士酒店(Raffles Hotel)是新加坡最古老最著名的酒店,《摘金奇緣》也在這裡取景。
直到2008年,Tecity打響了對海峽貿易的收購戰。
▲ 陳振傳先生是海峽貿易的第一位亞洲人主席,在當時殖民時代後的歷史背景下尤為珍貴。
事實上這場戰爭周玉琴籌劃了三年之久,一直不斷地吸納股票,做足完全準備。但與之抗衡的正是上文提過的華僑銀行李家,他們自己持有海峽貿易約7%的股份,還通過華僑銀行及其關聯公司控制著約33%的股份,可謂來勢洶洶。
▲ 外界對這兩個老錢家族的對抗動機和私下關係揣測紛紛。
▲ 不過周玉琴表示,在商言商。
為了完成外公的遺願,這場收購她勢在必得。
最後周玉琴成功以旗下子公司凱恩斯私人有限公司(The Cairns Pte Ltd)的名義收購了海峽貿易這家歷史悠久的錫冶煉公司,花費了大約21.8億新元(15.6億美元),持股比例達88.98%。
但收購公司只是第一步,隨著而來的管理才是嚴峻挑戰。第一次管理上市公司,而且是一家歷史悠久(始建於1887年)、業務複雜(以錫礦的熔煉和貿易起家)的公司,過程中的一切都需要靠自己去學習摸索,包括釐清公司業務、重組酒店資產、重建集團大樓、出售低收益住宅物業等等。
自然也犯過錯誤、遇到爭議,比如出售了具有象徵意義的公司大樓。
▲ 這棟建於1972年的大廈是地標,也見證了海峽貿易的成長,09年接手公司後,周玉琴花費了大價錢對它進行了重修。
▲ 但14年,她將大樓脫手,後被外界認為是低估了售價,因為兩年後印尼富商就以改寫本地甲級辦公室的最高紀錄收入囊中。
不過作為公司的話事人,周玉琴的商業哲學跟她做人一樣,不需要華而不實的裝飾品。
▲ 一座回報率並不優秀的大樓,像是一顆鑽石,精美絕倫但只能觀賞。對於海峽貿易這樣一家亟待轉型、效益並不明朗的公司來說,這棟大樓除了是歷史的見證,外人的談資外,沒有更多實際的作用。與其這樣,不如將其價值最大化。
▲ 現在的海峽貿易公司搬了總部,和陳振傳的家族辦公室Tecity位於同一層樓。
從2010年開始,在經歷了5年的轉型期後,海峽貿易在這位女企業家的帶領下成為了一家以房地產、酒店和資源為核心業務的投資公司,業績也是穩定上漲。
周玉琴還以2.32億美元的現金和股票購買了ARA Asset Management(亞騰)20%的股份擔任副董事長,力圖耕植地產行業,而亞騰的合伙人之一正是長江實業的李嘉誠。
去年,亞騰更是花費了24億人民幣收購了位於上海浦東的三林印象城。
周玉琴在商場的作為有目共睹,她曾多次獲選成為《福布斯》50大最具影響力亞洲商界女性。2014年榮膺傑出商人獎(Singapore Businessman),2016年獲得新加坡功績獎章(Meritorious Service Medal),2019年更是奪得新加坡女性企業家最高榮耀大獎「榮譽之星(Super Nova)」。
▲ 這幅掛在公司走廊上的油畫正是2014年傑出商人的獎品,畫裡的她身穿大紅旗袍,以耳環胸針點綴,盡顯優雅貴氣。
至於今天為什麼要聊這麼一位大家都不是很熟的商人和她背後的老錢家族,因為她讓我看到了一股清流。
我們之前聊過很多香港、韓國的豪門,大多集富有、醒目和狂妄於一身。有的因為爭產鬧到母子反目兄弟成仇,也有的隨著話事人的離開而分崩離析,還有的上一代欠下風流債,子孫後代眾多到得手的財產寥寥無幾。
這裡可回顧:
名流||韓國財閥系列之樂天喜寶的故事
名流||韓國財閥系列之「狂躁的一家人」
名利圈||韓國豪門之三星的女人們……
真正的老錢家族最大的規則是切忌炫富,切忌引人注目,最好錦衣夜行,低調而不為人知,周玉琴和她背後的家族就像是《摘金奇緣》書裡寫到Astrid時一樣:
她的父親是哈利·梁,說起梁氏家族,你們不會在公開的文獻上找到他們的蛛絲馬跡。這個家族一向謹小慎微,深諳隱世之道,這樣一個「籍籍無名」的海峽華人(Straits Chinese)家族,旗下的產業竟遍布全亞洲,其涉足的產業更是從原材料、農產品到房地產,無一不是壟斷地位。
你要以為她的背景只有梁氏家族,那可就大錯特錯了,她的母親是費莉希蒂·楊。楊氏家族的子女多與錢氏、尚氏通婚,普通的豪門和他們相比,不過是草芥……
▲ 雖然來頭不小,卻低調富貴,刻意隱藏自己的實力,從不顯山露水。
這也是老錢家族讓人覺得深不可測的原因,因為你真的不知道它的底牌到底有多少,神秘,也是有底氣的商人喜歡披上的一件隱身衣,因為愛慕虛榮是弱者的天性,正因為怕別人看不起他,才會用張牙舞爪來引起注意,炫耀實力。
老錢家庭通常有這樣三個特徵:
首先,要擁有一位真正包容的傳奇大家長。
在外公陳振傳的自傳《Rock Solid: The Corporate Career of Tan Chin Tuan 》裡這麼寫道,「他的名字從未沾染絲毫的醜聞」。
▲ 一生光明磊落,自我要求嚴格,就連私生活都比太多的富商們乾淨。
他廣結善緣,結交的各路朋友都能風雨同舟,而不只是唯利是圖相互利用。
同時又廣施恩惠,名下的基金會更是幫助了許多人。
▲ 98年,90大壽的陳振傳還給新加坡所有90歲以上的老人每人發放了1000新幣,累計發放超過120萬,和大家一起分享喜悅。
▲ 2005年基金會更是直接捐給了國立大學2500萬新幣,框出的便是周玉琴三姐弟。
除去對商業、對社會做的貢獻,陳振傳還是整個家風的樹立者、引導者。
雖然祖籍福建,而且出生在上世紀初的保守年代,他卻完全沒有舊式華人家庭大家長的古板作風,比如認定女性的意義就是嫁為人婦傳宗接代。
▲ 他樂意僱傭女性,也把自己的事業交棒給了女性,他放縱子孫們可以在飯桌上無拘無束地交談。
同時,思想開明、通達事理,不斷接收新的觀念,海納百川,也創造了家庭中平等和諧的氛圍。
其次,家庭成員的謙遜與感恩。
可以說從周玉琴的各種訪談裡能感覺到她是個性格溫婉的人,時常笑意盈盈,一看就知道是沐浴在愛裡長大的小女孩,完全沒有過多商人的圓滑和勢利。
▲ 想來在一個熱鬧的大家庭裡成長,有著無憂無慮的童年,是形成她樂觀開朗性格的原因之一。
而且她還擁有開明的父母,這也跟外公的教育、家學的淵博脫不了關係。
▲ 父母對孩子並不嚴苛,只是要求充滿責任感以及付出努力。能看出上面那張穿紅色波點襯衫的是周玉琴吧?
▲ 母親陳瓊蓮作為醫生更是言傳身教,從不把性別當作禁錮自己的枷鎖。
周玉琴感恩自己擁有的出身,並且相信「人定勝天」。
上圖裡的這段話可能很多人會覺得是富家女的「何不食肉糜」,但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根,不論貧窮還是富貴,只有正視自己才能主宰命運。
見過了太多豪門二世祖揮霍無度敗光家產還整天把長輩們的豐功偉績掛在嘴邊炫耀;也見過了太多普通人在功成名就後急於否定自己並不榮耀的出身,甚至報復性地想要用而今的地位去證明自己向來高貴,實在是可笑至極,「真正對自己身份自信的人,壓根不用跟世人證明」。
▲ 對我們普通人而言,長輩留下來的那些屬於他們年代的物件,與其說是值得珍藏的紀念品,更是對歷史的感懷,是血脈親情的證明。
第三、整個家族都深諳隱世之道,發自內心地追求低調。
正因為經歷過風雨,見識過平庸之惡的可怕,老錢家族對於低調有著絕對的要求,老一輩如此,下一代更是如此。
正如上文所說陳振傳和他太太的家族關係遍及整個新加坡上流社會,而他們膝下也子孫眾多。
▲ 但除了進入Tecity Group的次女瓊蓮一家外,其他都在別的領域各有所長,鮮少露面。長子瓊祥資料甚少,而小女兒瓊珠則是出版業精英。
▲ 瓊蓮一家從左到右:小弟周貴山(畢業於英國諾丁漢),二妹周玉香(畢業於新加坡國立大學會計專業),同為醫生的爸爸和媽媽陳瓊蓮,長姐周玉琴。
▲ 其中媽媽、弟弟、妹妹,也都在陳振傳基金會身居要職。
除了熱鬧的大家族,周玉琴也有自己的幸福小家,但她對外只說丈夫從事教育事業,甚少談起其他。
▲ 以至於有報導說她沒有孩子,也有說她有一兒一女,都分不清哪個才是真。
▲ 不過在她辦公室裡能看到了除了其樂融融的一家人大合照外還有疑似丈夫的照片。
書裡說,「真正的名媛,她們一年至多只會拋頭露面一到兩次」。
▲ 周玉琴除了接受必要的採訪和出席頒獎禮外,鮮少出現在公眾視野裡。
▲ 她的弟弟妹妹們也只有在和陳振傳基金會相關的事宜上才會接受採訪。
這和前段時間自己花錢買版面上雜誌給自己貼「名媛標籤」的內地商人千金們有著天壤之別。
而周玉琴的穿著風格也盡顯低調,幾十年如一日的旗袍裝扮雖然獨樹一幟令人印象深刻,但她除了耳環、胸針外,幾乎不佩戴任何裝飾物。
▲ 同一塊古董表反覆出鏡。
▲ 只有偶爾把耳墜從鑽石換成了大顆玉石或者紅瑪瑙,這種細節處的富貴需要有品位的人才懂得欣賞。
▲ 一次約見面的午餐會,她乘著雷克薩斯從十分鐘車程的辦公室趕來,而不是什麼富家女最愛曬的賓利、勞斯萊斯。記者形容她「一雙黑色高跟鞋,一個沒有任何logo的白色包包,渾身上下唯一的珠寶是鑽石和玉石結合的耳環」。
▲ 她說自己穿旗袍的原因很簡單,就是為了出門方便,不用在穿搭上浪費時間。
▲ 而她購置的款式也大多類似,有的甚至穿了十年以上,不過這些泛著遊絲光澤的面料一眼就能看出是上乘之選。
▲ 只有在出席頒獎禮時,才能看到比日常更華麗、更隆重的她。
▲ 放大看一眼這身去年獲得新加坡女性企業家最高榮耀大獎「榮譽之星」時的裝扮,其實也只不過是更精巧設計的旗袍,多了條手鍊和晚宴包罷了。
從前亦舒說「我把施南生的照片自《婦女與家庭》剪下,貼在荷包中的小鏡子上,閒時取出來看看,以涼耳目」。
這是有道理的,常常把我們喜歡的人和事物記在心裡,照片擺放在左右,經常拿出來看看,,也是一種借氣,用以抵抗內心的恐懼和懷疑,讓這些人和物的存在告訴我們,世間有這樣行事的人和事,不全然是爾虞我詐雞鳴狗盜之徒。
這也是我們今天介紹周玉琴的用意所在。
真正高貴低調的名媛不用穿金戴銀,更不會全副武裝流連紙醉金迷的名利場,完全不用靠揮金如土搏版面來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
沒有嬌縱妄為、沒有奢靡高調、沒有傲慢無禮,在她身上,有一種毫不費力的優雅,是一種完全不用談錢卻渾身上下都散發的貴氣。
沒有依仗自己上流社會的出身就躲在祖輩庇蔭的資產裡收租吃利息,也不像很多富家女遵循相夫教子的原則只是偶爾露面做做慈善。她有著自己堅定的信念、為之努力奮鬥一生的目標,以及兼濟天下的胸懷。
▲ 她不想自己的生命被界定為「浪費」,也不希望將來墓志銘上只寫著「美麗的皮膚和下午茶」。
▲ 只要堅定自己的目標便一往無前義無反顧。
▲ 而在商人身份之外,她更是作為慈善家通過家族基金會幫助到更多的人,也是對祖輩精神最好的傳承。
也許成為上市公司主席並不在周玉琴年輕時的計劃範疇內,但既然做了就要做到最好。
▲ 的確比起普通人,有錢後代們擁有著更多的資源和不斷試錯的資本,但不斷試錯不代表可以無限期地犯錯。當你手握太多人的生計命脈時,需要考量的因素、承擔的風險都隨之增加,這時更需要以史為鑑,步步為營。
現在看來,周玉琴是成功的,她通過收購、改變海峽貿易這家公司徹底打響了自己在商界的名號,證明了她不只是銀行家陳振傳的外孫女,更是能在亞洲有一席之地的優秀企業家。
這樣的她,帶給我們的震撼不只是對於老錢家族的認知,更多的是對於傑出女性的認識,她們是這樣的有滋有味的活著,給旁人力量,努力回饋社會,也著力自我的豐盛,真名媛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