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經典的電視劇很值得回味,最近重溫了《甄嬛傳》,重頭戲自然是女人之間的爾虞我詐,但這次我重點關注了戲份不少但存在感不強的溫太醫。
溫太醫本名溫實初,不論是原著小說還是電視劇的設定,他都是一個長相不錯醫術高明的有為青年,按理說他這樣的俊才,家世也不差,尋覓個才貌雙全的大家閨秀綽綽有餘,但為何偏偏栽倒在甄嬛這顆樹上,心甘情願的當起了備胎呢?
起初我不太明白他這種行為,實在是不理智。畢竟在古代皇權社會,進了宮的女人一輩子都是皇帝的人,尤其是甄嬛這般被雍正看中並納入宮的嬪妃,溫太醫還心存綺念,念念不忘,若是露出一點蛛絲馬跡被別人發覺,估計不僅會丟了鐵飯碗,還可能禍及身家性命,他的膽子是不是太肥了點?
但看完劇後,我不禁有些理解溫實初的執著,旁觀者看他,也許會覺得他痴傻可笑,但只有溫實初明白,愛上甄嬛,是他這一輩子的劫,但甘之如飴。
至於溫太醫為何這般痴情,心甘情願當備胎,其實是有原因的,正如網上曾流傳的一句話:這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愛。
我從以下三方面揭示溫實初的備胎心理。
(一)珠玉在前,愛情不願將就
甄嬛美貌多才,是千裡挑一的佳人,溫實初自然會對她心生情愫,希冀著有朝一日與她結為連理,畢竟: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是男人對美女近乎本能的渴求。
看到了甄嬛的美好,溫實初自然不肯將就自己的愛情,退而求其次的移情他人,即使對方毅然決然的堅持選秀,始終不願接納自己的定情信物和愛意,他依然還是把甄嬛放在心尖上。
愛情的世界裡,先愛上的那一方總會更加包容,愛她,珍視她,甚至為她付出所有。
(二)青梅竹馬的情誼,難以割捨
我們都知道,溫實初和甄嬛是青梅竹馬的關係,兩家因為甄遠道曾經的襄助,關係相處的很和諧,算得上是世交,溫實初也常常借甄府看診的機會見甄嬛,也許是一見鍾情,也許是日久生情,但溫實初對甄嬛的感情是日益深厚,甚至趁著甄嬛選秀前表明了求娶的心意。
面對溫實初的情意,甄嬛果斷拒絕了,她是個高情商的女子,拒絕的理由讓人沒有反駁的機會:我不去應選,遲早也是玉嬈,家中無子,女兒還能不孝嗎?
甄嬛這般鮮明無奈的表態,溫實初又能如何?他唯有更心疼她,更想用心呵護她,面對這個美麗懂事的女子,他更加難以割捨。
(三)佳人若即若離,給人幻想空間
甄嬛進宮之後被華妃的一丈紅嚇到了,為了避寵,她想起了對自己一心一意的青梅溫實初,在此之前,她其實開始冷淡溫實初,甚至還燒掉了對方寫給她的信,既然選擇了進宮,甄嬛不想節外生枝,更重要的是,她不愛溫實初,即使不進宮,她也不會選擇嫁給他。
成了嬪妃後的甄嬛,每次有求溫實初便是親熱的喚「實初哥哥」,自稱「嬛兒」,似乎一切都沒有改變,她還是當年那個少女甄嬛。
我並不想批判甄嬛,其實我很喜歡她的敢愛敢恨,但對待溫實初這方面,她的做法是不厚道的,若即若離的對待青睞他的男人,與其說是無可奈何,不如說是一種情感控制,另一種性質的利用。
甄嬛冷熱交替的態度,無形中給了溫實初一種妄想,覺得自己還是有機會的,甄嬛後來得知自己只是純元皇后的替身,心灰意冷之下離宮修行,溫實初依舊不離不棄,時常探望。
甄嬛後來與果郡王心心相印,只是好景不長,在得知果郡王的「死訊」後,她痛定思痛決定回宮報復,這個時候的溫實初還是不離不棄的幫助她,幫她安胎作假,甚至被皇帝懷疑用了私刑,身體和精神都受到了重創,真可謂是個人間悲劇了。
歸根究底,溫實初不是願意當備胎,他只是心存幻想,執念過深,幻想著終究有一天,他的赤誠真心能換來甄嬛的以身相許。
只可惜,他不是男主,他所期盼的那一天終究只是痴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