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鵰》到《倚天》中間這空白的70年,江湖到底發生了哪些大事?

2020-09-03 琳琅讀金庸

文/琳琅


大家好,我是琳琅

今天跟大家聊聊射鵰三部曲:

原著《神鵰俠侶》末尾和《倚天屠龍記》第一二章交代了:

楊過和郭靖夫婦等人,三論華山之巔,排出新五絕;

然後在華山碰上盜出《九陽真經》的瀟湘子和尹克西,

楊過還順手指點了少年張君寶胖揍了瀟尹二人;


三年後,郭襄尋楊過尋到了少林,正好碰上何足道;

何足道先敗西域少林三子,後又被覺遠師徒所敗;

張君寶也因此被逐出少林,十餘年間武功大進,

不到而立之年,於武當山悟道,創立武當。


筆鋒突轉,到《倚天》第三章時,張三丰已經差不多快要過九十大壽了,

自1262年,郭襄上少林,

至1336年,張三丰九十大壽,

中間六七十年的光景匆匆帶過,武林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們一起盤點下這一筆帶過的70多年到底發生了哪些大事?



一 襄陽城破 靖蓉戰死


1273年,也就是郭襄上少林的11年後,蒙古攻破襄陽城,郭靖黃蓉夫婦以身殉國;

城破前,郭靖黃蓉夫婦用楊過的玄鐵重劍配以西方精金,打造出屠龍刀和倚天劍,並將武功絕學《九陰正經》《降龍十八掌》絕世兵法《武穆遺書》分別藏入其中,其中倚天劍被郭襄繼承,而屠龍刀和郭黃等人一身絕世武功,就此失傳,不知所終。


中原武林自一論華山以來構建起來的五絕體系,隨著襄陽城破,被徹底推倒。


當時中原武林幾乎所有的優質資源都在襄陽郭家,郭靖黃蓉戰死,郭芙郭破虜等人不知所蹤,黃藥師、一燈、周伯通等人老的老,失蹤的失蹤;楊過夫婦也是再無音訊。

《九陰真經》完全斷代,以至於後世都沒幾個聽說過。

《降龍十八掌》部分失傳,丐幫幫主史火龍只會十二掌,居然被成昆打的傷重而亡,降龍十八掌就此完全失傳。

五絕一身絕學,完全失傳,再未出現在江湖上,(除了淪為三流的朱武連環莊的一陽指和蘭花拂穴手,居然楊逍也會一些彈指神通,不知淵源何在)


說說此事背後的影響


1.江湖秩序的崩壞

自第一次華山論劍以來,大家都習慣天下有幾位絕頂高手,武林還算有些秩序,想做什麼過分的事,也得掂量幾位絕頂高手的看法;


可是突然有一天,這個秩序突然崩壞了,當你想做任何壞事的時候,突然沒有了洪七公或神鵰大俠來多管閒事,那麼做起壞事更加無法無天了。


比如:

成昆殺了謝遜全家,逍遙世外;

殷素素一怒殺了龍門鏢局上下七十餘口;

謝遜為了復仇又不知到殺了多少無辜之人;


沒了洪七公、沒了神鵰大俠這樣的秩序守護者來懲奸除惡,壞人做壞事的代價直線下降到幾乎為零。

(有人說還有張三丰、空見、黃衫女等人,時不時的出來伸張正義。

老張年紀大了之後基本不過問江湖事了,

空見也只是受成昆誘騙出來管教過謝遜,

黃衫女更是隱世不出,難得一見。

偶然性的突擊管理,並不能重新建立起良好的江湖秩序。)


於是江湖行事越來越沒底線,下手越來越黑。導致慘案連連、江湖道義支離破碎。


2.內功修為開始偏離主流

隨著大規模頂級武學,特別是頂級內功的失傳,導致廣大習武之人開始不重視內功的修煉;

與其說不重視,不如說是沒有好的資源,以致於忘了內功的優越性;開始追求外功、武器......


我們可以清楚的感受到,所有人為之瘋狂爭奪、頭破血流的東西,從《射鵰》的&39;變成了《倚天》裡的『屠龍刀』;

(九陰真經學了就基本天下無敵,那屠龍刀在手上請問如何號令天下?被一句廣告語就洗了腦,這些武林人士都不認審題的嘛?)


這種現象就直接導致了,大部分的門派 武功呈整體大幅下滑,內力明顯不足,而且普遍缺乏在武學上 自主研發的精神。

(一代傳奇老張,古稀之年甘願屈尊上少林,表示願意共同研發《九陽神功》項目,居然慘遭拒絕。)

(可惜沒多久,少林上下居然被一網打盡,方丈屢次遭人威脅,少林立派千年,可有如此屈?可悲可嘆。)


最終導致整個武林武學質量 呈斷崖式下跌。


二 張三丰掃蕩群魔、創武當、收七俠,武林封神


在張君寶被逐出少林時,郭襄曾提過,讓張君寶去襄陽投靠郭靖,但是少年意氣的張君寶不願居人籬下,於是自行闖蕩江湖。(得虧老張沒去襄陽找郭大俠,不然多半一代大宗師也會折在襄陽)


張君寶十餘年間,將習得的九陽神功融會貫通;內力大進,其後多讀道藏,於道家練氣之術更深有心得。


某一日在山間閒遊,仰望浮雲,俯視流水,若有所悟,在洞中苦思七日七夜,猛地裡豁然貫通,領會了武功中以柔克剛的至理,成為一位繼往開來的大宗師。


他以自悟的拳理、道家衝虛圓通之道和九陽真經中所載的內功相發明,創立了輝映後世、照耀千古的武當一派。


後來北遊寶鳴,見到三峰挺秀,卓立雲海,『於武學又有所悟,乃自號三豐,那便是中國武學史上不世出的奇人張三丰。

憑自己一己之力,開宗立派,其中艱險可想而知,張三丰憑著一雙手、一柄劍,硬是在武林中打出了個空前絕後的大武當。


笑傲江湖中,曾提及,張三丰祖師中年掃蕩群魔,揚名武林,成為整個武林公認的天下第一,(順手解決百損道人,這個後面會提到)


武當七俠為徒是比較靠後的事了,老張成名江湖後,就宅在武當山不出來了,收了7個關門弟子,個個武功高強、行俠仗義,力求重新構建正氣昂揚的武林秩序。


三 郭襄創立峨眉


襄陽城破後,作為最大的遺產繼承人——郭襄,沒有跟父母一起殉國,而是拿著倚天劍,在峨眉之巔,頓悟出家。

創立峨眉,強盛之時,可與少林、武當齊名,稱中土三大派。


但是有個很迷思的問題,郭襄既然拿到了倚天劍、也知道刀劍的秘密,那為啥靖蓉夫婦不直接把武功或者秘籍本籍傳給郭襄呢,而是費盡心機的鑄刀劍,藏秘籍?


郭襄的武學資質可比郭芙強太多了,為什麼不配得到《九陰真經》的傳承?


襄陽城破前,到底還發生了什麼?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評論留言探討一下。


四 少林重回武林泰鬥


少林創派千年,作為金庸武林傳承非常好的門派;

各種大事總是少不了少林的影子的,但唯獨《射鵰》、《神鵰》兩部書,自始至終,少林的存在感都非常低。

三次論劍華山,離這麼近的少林從來也沒派個代表來過,甚至逐漸淡出了整個武林的視野;


少林寺向為天下武學之源,但華山兩次論劍,怎地五絕之中並無少林寺高僧?難道寺中和尚自忖沒有把握,生怕墮了威名,索性便不去與會?

又難道眾僧侶修為精湛,名心盡去,武功雖高,卻不去和旁人爭強賭勝?」


隨著郭襄偶遇張君寶擊敗前來比武的何足道,才道出實情:

上代寺中有個火工頭陀,日日受欺負,竟在拳打腳踢中偷學練就了一身高強本領,在少林一次內部比武中,重傷數名好手,甚至偶然重傷苦慧禪師,然後殺害素日有仇的十幾名僧人後,逃脫法外;

而少林因為苦慧傷重身亡,而爆發了高層的爭執,互相指責,竟把達摩院首座苦智氣的遠走西域。

經此一役,少林寺的武學竟爾中衰數十年。


自此定下寺規,凡是不得師授而自行偷學武功,發現後重則處死,輕則挑斷全身筋脈,使之成為廢人。


而在張君寶下山開創武當後,少林又開始枝繁葉茂發展起來,先後出現了三渡、空字輩見、聞、智、性四大高僧,少林又以此重回武林泰鬥,為中土武林三大派之首。


五 陽頂天C位出道、轟然崩逝 / 明教的崛起、分裂


書中陽頂天也並未真實出場,不過從旁人口中描述,也能推敲出陽頂天的真實實力。


首先明教在陽頂天接手前是啥樣的?

1257年,明教第31任CEO石教主在位期間,聖火令被丐幫所奪。

大概是什麼時間,黃蓉任丐幫幫主,2年後傳位給的耶律齊,都在丐幫上下都在襄陽忙著對付蒙古侵略的時候,

鎮教之寶,居然能被人搶走,可見當時明教實力之有限。


而2代以後,傳到陽頂天手裡的時候,全盛時期,麾下光明左右使,四大護教法王、五散人、五行旗,手下義軍遍布南北,聲勢滔天。

波斯明教總壇,示意明教大中華區CEO投降元廷,而陽頂天斷然拒絕,而且全力對抗蒙古統治。


陽頂天要求武林各派都奮起反抗朝廷,遭到反感,而且教眾眾多,管轄不足,也多有行事偏激狠辣之徒,所以被各派稱為魔教。

不過縱使各派多麼抱怨,也沒敢在陽頂天還活著的時候,圍攻光明頂。


而且陽頂天在年輕時候,還單挑過三渡,

要知道 乾坤大挪移練到7層,還有九陽太極加持的張無忌,帶著楊逍、殷天正也沒能幹過三渡,還被打的走火入魔;

要知道,陽教主在三十多年前,單挑人家的時候,還刺瞎了人一隻眼...

小張你得多努力啊。


但是這樣一代人傑,居然因為一頂綠帽子走火入魔而死,直接導致明教這個龐然大物,崩離析。


因為上代領導人太優秀,期望值太高,以至於很難挑選到一個合適的繼任者,

即便 帥如楊左使,武功高、又聰明,但費了八匹馬的勁仍然是拉不會明教的人心,沒辦法,在他們心裡,楊左使 比陽教主 還差四五個張無忌吧~


六 西域少林的沒落&金剛門的崛起


倚天剛開始,張君寶因擊敗何足道,暴露了會武功的事,因此被逐出少林;

從而引發了少林上一代的恩怨;

火工頭陀打傷苦智禪師,出逃西域,創立金剛門;

而達摩院首座苦慧大師在爭吵中負氣出走西域,創立西域少林;

而少林也就此立下不得擅自習武的規矩,並以此逼走張君寶,間接害死覺遠。


在《倚天》初章,還有西域少林「天」字兄弟三人來少林切磋武藝,雖被何足道壓制,但武功頗為精妙,比起少林本寺諸僧也算伯仲之間;


後來幾十年,西域少林一派竟因門下弟子只研佛學,不通武功,在西域已式微之極,聲勢反不及叛逃的火工頭陀所創立的金剛門。


本來,兩派同出少林,達摩院首座苦慧禪師的實力也要比半路出家的火工頭陀要高出許多,同樣地處西域,多少還能對其進行一定程度的壓制。


但隨著西域少林的沒落,金剛門也便趁勢崛起,火工頭陀什麼的人物,陰戾狠毒,收的徒弟又好的哪裡去?


以至於後來出了阿二阿三這樣的武藝精湛卻內心惡毒的高手,甘心做朝廷鷹犬,壞事做盡,為禍武林。


少林四大神僧 空性 被成名絕技龍抓手幹掉;

俞三俠、殷六俠也遭遇粉碎性骨折。


七 百損道人的死亡&玄冥二老的誕生


見到無忌背上奇怪的掌印,很是驚嘆!張三丰眉目緊皺:」說道三 十年前百損道人一死,這陰毒無比的玄冥神掌已然失傳了,豈知世上居 然還有人會這門功夫。「


剛見到玄冥神掌的時候,饒是把活了快一百年、見多識廣的老張給嚇了一跳。

百損道人這個人名在此出現了一次,僅此一次,再無其它線索;


百損道人到底和玄冥二老是何關係?

百損道人究竟幹了些什麼?

百損道人怎麼死的?


我們不妨逆推一下,普天之下會玄冥神掌的就 玄冥二老和百損道人,而百損道人三十年前死的,玄冥二老當時還很年輕。

不考慮給玄冥二老 安排個在大街上撿到本掌譜從而練就絕世武功的奇遇的話;

我想,百損道人應該就是玄冥二老的師傅。


而能收玄冥二老這種品行的人當徒弟的,自己品行怕也好不到哪去;

鹿好色、鶴好酒,估計此人應該酒色雙全,品行惡劣。


而作為玄冥二老的師傅,武功多半要比此二人還強,基本就是少有敵手的狀態。

而當時武林又沒有像樣的秩序守護者,

那麼這位品行惡劣,武功高強的百損道人

可能就會為所欲為的幹些傷天害理的事;


而三十年前能幹掉百損道人,基本上只有老張而已

(有人說,老張60多歲出手,年紀有點大了,人家兩百多歲的壽命,60歲就還沒到三分之一的年紀,不能把老張能跟普通人一樣算。)


可惜老張在替天行道的時候,因為某種原因,只幹掉了百損道人,沒解決玄冥二老,於是有了後來的無忌中掌。(至於為啥沒幹掉年輕的玄冥二老,這個大家自己腦補)

百損道人逝去了,玄冥二老誕生了,邪惡的武功傳承了下來,武林還是那麼的險惡,抱孩子出去還得注意安全。


結語:

匆匆70年,江湖一代新人換舊人,故事已去,武學精神仍在。

此間還有哪些沒提及的武林大事?

感興趣的少俠,咱們評論區見。


更多精彩請關注公眾號 」琳琅小小生「

相關焦點

  • 《神鵰》到《倚天》中間空白的70年,江湖都發生了哪些大事?
    本人自幼便對金庸先生的作品情有獨鍾,其中最愛的《神鵰俠侶》更是數不清已經讀了多少次,今天就跟大家聊聊「射鵰」三部曲。原著《神鵰俠侶》末尾和《倚天屠龍記》第一二章交代了,楊過和郭靖夫婦等人三論華山之巔,排出新五絕,然後在華山碰上盜出《九陰真經》的瀟湘子和尹克西,楊過還順手指點了少年張君寶,胖揍了瀟尹二人。
  • 在《神鵰俠侶》到《倚天屠龍記》的斷檔期中,江湖發生哪些變化
    以上是《神鵰俠侶》全書的結尾。楊過小龍女飄然而去,郭襄暗自神傷,李白的一首《三五七言 秋風詞》更是徒添悲涼。到了《倚天屠龍記》時代,射鵰、神鵰中的人物已經消逝殆盡,唯有一個百歲的張三丰守在武當山,漸成武林豐碑。新的江湖,新的開始。
  • 《神鵰》和《倚天》這段空白期,江湖上都發生了些什麼事情?
    《神鵰》和《倚天》這期間,金老爺子沒有詳細說明,但是從兩部小說之間我們可以推斷出,這段時間江湖上一定也發生過很多的故事,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掀開這段隱藏波瀾壯闊的故事吧。神鵰與倚天之間的故事開始了:襄陽大戰後十三年,蒙古開始重新進攻南宋,襄陽城首當其衝,是年郭襄與郭破虜二十九歲,蒙古養精蓄銳十數年,自然來勢洶洶,攻城野戰,騎兵火炮輪番上陣,郭靖黃蓉堅守抗敵。此時,東邪西毒南帝北丐老頑童都已作古,黃藥師數年之前心傷弟子之死,修改了九陰白骨爪,並把秘籍送到黃蓉手上。
  • 從《神鵰俠侶》到《倚天屠龍記》,消失的百年,江湖文化為何沒落
    《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三部小說合稱為射鵰三部曲,前兩個江湖文化是一脈相承,但後兩個時代卻相距百年,中間為何沒有故事,江湖的沒落和沉澱,讓人唏噓悲嘆。 第一,江湖文化復甦後,中間出現斷層,青黃不接。  《天龍八部》是金庸武俠小說世界中武林林文化處於巔峰的狀態,武林高手也是層出不窮,但到了小說結尾時,武林高手瘋的瘋,死得死,失去功力得失去功力。
  • 《神鵰俠侶》和《倚天屠龍記》中間這八十多年發生了什麼重要的事
    在《神鵰俠侶》到《倚天屠龍記》的這段近八十年的時光中,武林格局大變,新派別建立,舊幫派逐步瓦解,具體分析如下:一.襄陽城被破,倚天劍屠龍刀現世。在雙方維持長達六年的攻堅戰後,蒙古軍隊升級作戰裝備,改用炮彈進攻郭靖夫婦所駐守的襄陽城。為了保全城中百姓的安危,襄陽守將迫不得已開門投降。
  • 淺析金庸先生不寫《倚天屠龍記》之前幾十年江湖故事的三個原因
    在《神鵰俠侶》結束《倚天屠龍記》正文開始前,射鵰三部曲的江湖有一個幾十年的空白期。從倚天的故事中我們可以得知,此間的江湖風起雲湧,發生了諸多變故,如果寫出來,定是別有一番精彩,由此也為我們帶來了一個疑問:金庸先生為什麼不像《神鵰俠侶》接續《射鵰英雄傳》的故事那般一路寫來,而是把情節開篇直接放到了幾十年後,讓喜愛射鵰系列的讀者留下遺憾?對於此,大家的分析各執一詞,今天我就從小說人物方面來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 後神鵰時期,江湖上如果評選五絕,哪五人可以入選
    雙鵰時期,江湖上最厲害的角色當屬新老五絕。而同為射鵰三部曲之一,倚天屠龍記再也沒有五絕的概念了。這也難怪,因為雙鵰從年代來說緊密相連,所以故事一脈相承,人物也有諸多交集;但倚天的主線故事比神鵰晚了一百年左右,江湖上早已物是人非。
  • 神鵰俠侶後七十餘年,發生了哪些故事?楊過三子一女的故事
    從《神鵰俠侶》結束到《倚天屠龍記》開始,中間間隔了將近70年,這其間實際發生了好多事情,主要以楊過的三子一女為主,也是盪氣迴腸,令人回味無窮。年輕時,楊過對郭芙也是一見鍾情,但兩人當時也都是心高氣傲,最終錯過了這段姻緣。楊過回到古墓,小龍女看到楊過心神不寧,也知道了楊過放心不下郭芙。於是小龍女勸說楊過將郭芙帶到古墓,一來古墓冷清,來個人能熱鬧,也能和自己聊聊天,二來也能讓郭芙散散心並能開導她。楊過聽到小龍女這樣說,心裡甚是寬慰釋然,於是將郭芙從桃花島接到了古墓。
  • 神鵰俠侶後傳之江湖情緣
    華山一別,神鵰俠侶絕跡江湖,新五絕和周伯通等人除了郭靖夫婦在守護襄陽城其他人大都退隱江湖,在這個江湖之中只剩下了他們的傳說。郭襄憑著對楊過的思念愛慕,離開父母滿江湖的尋找神鵰大俠,但是事與願違 。郭襄回過神來驚出一身冷汗:「以她現在的武功能夠不知不覺的走道她身後的至少內功也有他父親郭靖七成以上的功力,而這個江湖上能否有這份功力的人少之又少
  • 從神鵰到倚天時期短短百年,楊過卻被迅速遺忘,與張三丰關聯甚大
    這十六年間楊過武功大成,他行走江湖,處處行俠仗義,在江湖上闖出神鵰俠的威名。隨後,在襄陽大戰時,楊過更是幫助郭靖誅殺了蒙古大汗蒙哥!至此人們提起楊過,都稱他是為國為民的神鵰俠。然而,這樣一位武功僅次於郭靖的俠士,卻在短短一百年後的倚天時期,卻被人快速遺忘了!
  • 70歲的楊過、70歲的郭靖、70歲的張三丰,全輸給70歲的他
    《神鵰俠侶》主人公楊過乃一位人間傳奇人物,從小說內容來看,楊過不可能早死,書中多處都在暗示楊過能享百歲高齡,又因《倚天屠龍記》中出現了楊過的後人,所以他與小龍女應該有一個很好的結局,如何會早死?以他的功力,活過70歲根本就不是問題。
  • 倚天中,郭襄如果不死,她能打贏張無忌嗎?
    文/小歐倚天江湖是金庸筆下一段比較特別的江湖,因為這段江湖跳過了一段空白,爾後,又讓金庸武俠出現了斷崖式的結局。我們都知道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多以歷史背景為鋪墊。儘管他虛構了許多武俠人物,但是這些武俠人物的舞臺還有其中的重要配角,又多以歷史為依據。如此一來,方才造成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的效果。
  • 終南山後,活死人墓《倚天屠龍記》中的黃衫女子到底是何人?
    大家好,說到《倚天屠龍記》除了張無忌張公子開掛的人生是最大的看點外,更有一個行蹤隱秘,驚鴻一瞥卻讓人過目不忘的角色,那就是幫助丐幫遺孤史紅石奪回幫主,破解了周芷若九陰白骨爪的黃衫女子。黃衫女子是何人?劇中並沒有詳細的介紹,只不過是在她離開時有提到過:"終南山下,活死人墓。
  • 倚天之前的時代,明教為何在江湖上地位不高?第八代教主定了基調
    倚天時期,江湖上地位最高的三個門派組織是少林,丐幫和明教。這三個組織不僅規模浩大,而且高手眾多,隨便拿出一個來都能在江湖上獨當一面。倚天后期,明教的地位更是無人可以撼動,張無忌儼然成為武林盟主,江湖各大門派都聽其號令。按理說,以明教的勢力和規模,他們應該一直是江湖上的重磅組織,每個時代的地位都應該很突出才對。
  • 《倚天屠龍記》之孤獨張三丰:佇立江湖回首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神鵰的聯繫,除了冷冰冰的倚天劍和屠龍刀,論起小說人物,僅剩下個《神鵰俠侶》結尾才出現的張三丰,畢竟在亂世江湖中活一百歲這樣的本事,不是誰都有的。金庸先生並未在神鵰結束後再寫張三丰的成長過程,再現時,已是倚天屠龍時代。射鵰、神鵰中的那些人均已作古,江湖上的那些事也已經煙消雨散。過去的江湖紛爭是為了純粹的俠義,倚天時的江湖則是亂象橫生,人們爭來奪去的屠龍刀,不過是稱霸江湖的虛偽見證,與俠義無關。
  • 《倚天屠龍記》中的黃衫女子到底是誰?是不是楊過的後人?
    《倚天屠龍記》中的黃衫女子到底是誰?她和楊過,小龍女有什麼關係?其中有一句讓大家印象很深的一句「終南山下,活死人墓,神鵰俠侶,絕跡江湖」。而且大家都知道神鵰俠侶是宋代的時候,離張無忌那個時代已經有百年的歷史,所以當時的張無忌和趙敏都聽不懂這句話,但是張無忌說要問問自己的太師傅張三丰,那麼那個黃衫女子到底是誰呢?
  • 傳授謝遜「降龍十八掌」的江湖隱士,是楊過嗎?《倚天》中有真相
    《倚天屠龍記》乃《神鵰俠侶》續集,以楊過如此英雄了得的人物,在這部作品中自然也成為江湖人士所津津樂道的大英雄大豪傑,俞岱巖自認楊過乃昔年的「武林至尊」,而張三丰、滅絕師太等人亦提到不少關於楊過的軼事,以至於讀者未免有這樣一個疑惑:當年傳授
  • 倚天前兩回的故事以張三丰和郭襄為主,金庸下文為何不繼續寫他倆
    倚天屠龍記在主角人選的確定上的確是經歷了一波三折的過程。前兩回張君寶和郭襄登場時,都是十幾歲的少男少女,未經磨礪,蓄勢待發,完全是主角的人設。但從第三回開始,金庸大筆一揮,轉眼間就過了70多年,張君寶早已變成張三丰,成為90歲高齡的老人;而郭襄早已去世多年。
  • 倚天的江湖,地位最高的四個身份分別是什麼
    今天我們不談武功,只談江湖地位。倚天的江湖,門派林立,關係錯綜複雜,不過不同門派的地位和影響力是差別很大的,在江湖上的話語權也有明顯區別。那麼,倚天的江湖,地位最高的四個身份分別是什麼呢?一、少林方丈在金庸的大部分作品中,少林派的地位在江湖上都是最尊貴的。
  • 《倚天屠龍記》最低調高手,武功超越張三丰,內力勝過張無忌
    關於這一點,在金庸武俠作品中可以找到許多例子,如北宋年間逍遙派掌門虛竹,當他幫蕭峰完成大事後,便悄然隱居天山靈鷲宮;再無《笑傲江湖》令狐衝,當他在武林中掃蕩群魔後,便攜手任盈盈幽居西湖梅莊。話說在《倚天屠龍記》中,其實也隱藏著一位十分低調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