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吉對徽柔的愛:在委屈時有懷抱可依,在危險時會為她拼命

2020-10-18 古荼荼

電視劇《清平樂》中公主徽柔和內臣懷吉的圓滿結局也只能想一想,現實是二人被迫分離,是互為彼此吃苦,互為彼此結束。

公主與內侍的愛情,可以說是驚世駭俗,從徽柔與懷吉相遇開始,便註定了這個結局,「你是先認識我的,所以你只能先喜歡我」的童言還猶在耳邊。

徽柔是懷吉心裡的徽柔,懷吉也是徽柔心裡的懷吉,兩個人互相扶持,幫助而長大,年齡小,還不是愛情,但在信任和與人相處的舒適度上他人無法企及。

青梅竹馬,不需要為經濟發愁,精神上有高度共鳴,性格上一個個性張揚,另一個溫柔內斂,還趕上一個美一個俏,青春年少時,在那種見不到外人的環境裡互生情愫,也是極為自然的事。


1、有底氣才有選擇

女人的一生,若沒有個後盾或依仗,即便是後盾是自己,否則很難在婚姻裡生活的好。徽柔愛上懷吉,有從小的情分,也有懷吉給她的安全感,從小懷吉就是徽柔的後盾。

有後盾就有底氣,《如懿傳》裡的穎妃巴林湄若,她進了宮也是腰背挺直,敢說話的,即便在皇上面前也如此,因為她背後有整個蒙古部族,讓人忌憚。

徽柔是長公主,從出生就得到爹爹全心疼愛,母親和娘娘也寵她,是最硬的靠山,但靠山到底能不能靠,得在事上看。


徽柔被李瑋母親下藥逼迫圓房,徽柔剛烈,之後必然反擊,扭打中被李瑋打了一巴掌,徽柔夜半回宮求救爹爹娘娘,讓他們為自己做主,徽柔想合離。

最讓人心寒的最不過是生命遭到威脅,親人的冷漠無情,懷吉知道強迫徽柔她會死的,所以他救徽柔,以一己之力救,可勢單力薄,只能帶她回宮,無法解救於水火。而聲稱愛徽柔的爹爹娘娘,在勸解徽柔回去,不希望事情擴大。

徽柔求救無門,拿剪刀自殺,從未反抗官家的禾兒的反抗也無用,後來徽柔跳井,雖然救了回來,可心已如死灰。



懷吉的離去,讓徽柔痛苦不已,至此徽柔是沒有後盾沒有底氣的人了。爹爹有條件的愛,姐姐(親娘)無能為力,而娘娘在道德制高點上下不來,長公主的身份,徽柔走不掉,也回不去,除了與李瑋的婚姻,她別無選擇,所以不得不選擇用激烈的方式反抗。

跳井未死是機會,可是沒有人珍惜。她只是想被被愛著,被珍惜,與心愛的懷吉在一起,可她是公主,她不能做自己。





2、站在道德制高點上的理智,別人可以有,爹娘不行

皇后勸徽柔與夫君共榮辱,指責徽柔對駙馬的疏離。

皇后說:「沒有任何人的生活是十全十美的,你受到萬千寵愛,二十年極少嘗到失望的滋味,卻在婚嫁上大失所望,娘娘懂得你的感受。」

「不!你不懂。你嫁給了你心愛的人,他沒有達到你的全部期待,這才叫做不完美。你們根本不會懂我的感受。」

皇后第一次的婚姻因對方的逃婚而合離,第二次的婚姻,如第一次婚姻差不多,雖然沒逃婚,但也沒有恩愛的在一起,她能忍受孤寂,是因為她愛官家。

勸解徽柔的時候,皇后是皇后,不是娘娘,不是徽柔最愛的親人。

徽柔與曹評兩情相悅,官家施壓曹評,硬生生的分開了兩個有情人。官家說徽柔被曹評俊美的外表所吸引,看不到故意閃現的華美背後的危險。可他自己喜歡的,都是長得好看的。

勸解徽柔的時候,他不是父親,不是最愛徽柔的人,他是皇帝,是他自己。

各自雙標都很穩,立場也很穩,一個是爹爹,聲稱愛女兒,讓她做最快樂的公主,一個是娘娘,喜歡她愛她,但他們的愛都有條件,只有懷吉,一心一意的為徽柔,在任何時候都保護徽柔。

說到底,在戀愛嫁人這個事上,女人在意的那些房本的名字、送禮物價錢的高低、遲到的時間、喜好有沒有記住、自己需要的時候對方在不在等等,也就是想確定一件事:對方是不是無論自己什麼樣子都愛自己的人,是不是有了危險可以為自己拼命的人,是不是真正的可以自己全身心託付依靠的人。

徽柔愛懷吉,也因為懷吉的心裡都是她的影子。從小公主就是個個性十足又倔強的女孩,懷吉懂徽柔沒有說的心裡話,懂徽柔任性背後的溫柔,懂徽柔的倔強和驕傲。

被眾人寵愛那麼久,總會有些許任性,可懷吉接受任何時候的徽柔,「公主是什麼樣的妹妹,懷吉就喜歡什麼樣的妹妹。」

男女之間,心裡有,對方懂,愛情生。




一份感情特別是愛情,若有它沒有比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快樂,就沒有存在的意義。徽柔與李瑋的婚姻是個錯誤,任憑錯誤發生而不修正,滾雪球似的越滾越大,那就會有更嚴重甚至無法解決的事情發生。

徽柔只有懷吉,爹爹娘娘,給不了她無條件的愛。親情若是有條件,那麼它不是真正的親情,父愛若不能保女兒周全,那也不是真正的父愛。

即便當今社會家裡女兒年齡大沒結婚會被詬病,也有支持女兒的決定,以女兒的幸福為唯一的父親。


電影《剩者為王》裡的父親談到自己女兒的婚姻有一段話被奉為經典。

他說:「她不應該為父母結婚,她不應該到外面聽到什麼風言風語,聽多了就想結婚。她應該想著跟自己喜歡的人白頭偕老的結婚,昂首挺胸的,特別硬氣的,憧憬的,好像贏了一樣。有一天帶著男方,出現在我面前,指著他跟我說「爸,我找到了,就這個人,我非他不嫁」。我覺著我都能想像的出那一幕,她比著勝利的手勢讓我跟她媽媽看,那表情多驕傲啊,你看我都真真切切的想到了,那我有什麼理由不真真切切的等她實現,那天什麼時候到來我不知道,但我會和她站在一起,因為我是她的父親,她在我這裡,只能幸福,別的不行。」


愛這件事,光說是客氣,落到實處才是真情。


而那個年代,官家是左右女兒幸福的人,徽柔的幸福就在他一念間。可他沒有。

徽柔的解藥是懷吉,也讓他親自下旨離開,最有安全感的人變成了自己人生的破壞者,不禁讓人感嘆,人生是局棋,不到最後一刻誰都不知道結果,即便開始走的特別好。


3、不要到後悔那天才醒悟,會讓人懷疑是因為自己的思念,還是真的懂

從未想過天下父親一個樣,天下父愛同等,可若涉及生命,就不要等到生離死別後再醒悟,那將悔時晚矣。

看到有條新聞一有則尋啟事,說的是父親尋找不辭而別4年的兒子。

事情的原委是這樣的,一名年輕人剛畢業不久就被家裡安排相親,他一直在拒絕。這名父親說,是家裡老人主導,妻子有時候搭把手,自己沒參與。剛畢業的大學生,身無長物,他自覺自己擔不起一個家,可家裡人不聽,還是我行我素。直到事情激化,本著對自己對他人負責的心,作為兒子的年輕人不辭而別,再也沒回過家。

而頻繁被相親的原因是家裡老人身體不好,想抱一抱重孫子。如今4年過去了,現在老父親的唯一心願是兒子給家裡報個平安,至於相親結婚,他們再也不催了。

最不喜歡這種沒參與,感覺就是撇清責任,像在說他們做的事與我無關。我相信,但凡他幫兒子說句話,抵擋全家的相親攻勢,他兒子也不會不辭而別,這麼久沒消息也不回家。

他是父親他可以做阻止,可以與兒子一個戰線,可以做兒子的後盾讓孩子覺得不是孤軍奮戰,那也就不會出現不辭而別的事情。

若不是絕望,誰會與親人斷了聯繫。

徽柔也好,這位年輕人也罷,他們只不過掙扎著想要過好自己的人生而已。一生很短,3萬多天,能戀愛的時候已經過了四分之一;人生很長,每個當下都是人生的組成,當下都絕望了,又怎麼撐得起未來。

婚姻在人生中佔比太大,天天在一起的人若不是愛的人,兩個人沒有信任、沒有快樂、沒有攜手解決問題共同走一生的心,那這段婚姻也就是個監獄,裡面囚禁著兩個無期徒刑的犯人罷了。

不論是官家還是這位父親,他們的行為都是與孩子的死別,心死了,就沒有心再愛了,人在與不在對他們都是空殼。


懷吉給了徽柔這人世間最溫柔最堅定的愛,這或許就是世間女子最真實的想要吧。


徽柔:「我不喜歡黑天,而且還有些怕,但從今往後便喜歡了,因為黑天裡有個懷吉在看著我呀」

古荼荼:一直在寫作路上的人,意用文字溝通心靈,一起探索內心世界的奧秘。本文為作者原創,寫作不易,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私刪)

相關焦點

  • 清平樂:為什麼徽柔說「懷吉,我們都被困在這裡了」 ?
    若不依式律放人出入,輕者徒流,重者處絞。」這點懷吉一直牢記在心。這諾大的皇城簡直像一座富麗堂皇的牢籠,引誘著無數追名逐利的人爭先恐後地湧進來,卻也困住了多少年輕愛自由愛幻想的心。有次徽柔受了張娘子的委屈,官家更是親自端著徽柔愛吃的釀梅來到床前哄她,細細給徽柔講道理。甚至不惜拿自己在大臣面前受了委屈的故事作為例子,教導徽柔:身處帝王家,一舉一動都為天下人所關注。輕易不得將喜怒哀樂溢於言表。
  • 《清平樂》:宦官梁懷吉與趙徽柔的精神戀愛,會被大眾認可嗎?
    導言:相知相惜的徽柔公主和懷吉終究是有緣無份最近在追的《清平樂》太撩人心了,可是步調實在太慢,一集的劇情就那麼一點點,都到三十幾集了,帝後才同心,且可嫌又可憐的張娘子還在作妖,氣憤得不想看了,什麼時候才能看到傳說中徽柔公主和內侍懷吉之間的感情戲啊?
  • 有一種跨越生死的男女之情 叫徽柔與懷吉
    看吧,又分分鐘要被徽柔她老爸給氣死。除了張貴妃和宋徽宗這段感情之外,劇中最讓我感動的就要數懷吉與徽柔之間的愛。這樣的感情,我覺得或許已經超越了愛情的存在,他們就是彼此的命,是深深印在彼此心裡那個人。因此,懷吉才會說出,「臣願意做公主的影子,臣慶幸可以當公主的影子。」
  • 清平樂——假如徽柔有一隻狗狗,她的結局會不會不一樣?
    徽柔公主集萬千寵愛長大,但對於自己的婚姻,她無法做主。宋仁宗一為報答生母,光耀生母家族的門楣;二為他認定自己母家肯定能善待公主。雖公主直言不喜歡未來駙馬,但宋仁宗還是以一副老父親都是為你著想,為你好的姿態將公主下嫁給了駙馬李瑋。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 《清平樂》:在徽柔的心裡,懷吉從未殘缺
    懷吉跟著徽柔出嫁,那日,獨自默默酒醉,淚水,再一次滑落,想起公主對他說懷吉在徽柔心裡,想起自己對公主的愛,那麼真切,但他沒有權力,阻止心愛的人屬於他人,甚至沒有權力表達痛苦,但愛著的心,卻無法阻擋悲傷。 懷吉所有的淚水,只為公主流下,他所有的快樂,也只繫於公主一人,甚至他的生命,都已與公主不可分割。
  • 徽柔懷吉互表心意,徽柔願意被懷吉留在心裡,這是真正的孤城閉
    然而最吸引人角色,卻是兩名新生代演員飾演的懷吉和徽柔。懷吉和徽柔都是封建制度的犧牲品,他們被困在了這座孤城當中。他們是真正的「孤城閉」,成全了他人的「清平樂」。懷吉和徽柔的故事,從一開始就註定是一個悲劇。
  • 《清平樂》徽柔問懷吉:什麼是窮
    40集,猶記39集中徽柔問懷吉為什麼進宮,懷吉答:因為家裡窮,徽柔便不明白了,她說:可我也沒多少錢啊…,於是便問懷吉:什麼是窮?明知呂夷簡以權亂政卻不得不用,在任用範仲淹施行新政時卻遭老派權臣暗中阻撓,最後不了了之。兩任皇后,郭氏,曹氏都不是自己的選擇,子嗣也不幸夭折過半,沒有一樣是他這個帝王說了算的。即便如此,官家仍要勤奮努力,為天下百姓謀取福利。因而在徽柔的眼中,她的爹爹(官家趙禎)知道是窮的。
  • 徽柔問懷吉「駙馬會不會是曹哥哥」心疼懷吉目睹公主愛別人
    說起大宋公主趙徽柔的戀情,徽柔公主喜歡過狀元馮京,喜歡過皇后的侄子曹評。懷吉的世界裡始終都只有公主。懷吉是100%愛公主,而公主是在愛過兩個人之後,在痛苦環境中才愛上了懷吉。心疼懷吉。也許他能對徽柔好,畢竟,他們也算是兩情相悅。皇帝特別怕曹評娶到徽柔,發現曹評和徽柔有愛慕之情時,還和曹皇后大吵了一架。甚至還摔掉了手中的杯子,也是醉了,他真是一個怪皇帝。
  • 《清平樂》中徽柔與懷吉的悽美愛情
    然而,對於普通百姓而言,我們似乎更應該記住一位君王,就是宋仁宗,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以「仁」為諡號的皇帝。宋仁宗為政42年,在位時百姓安居樂業、府庫充盈、政治清明。宋仁宗有一個寵愛的女兒,名叫徽柔,歷史上的徽柔公主,封號叫做&34;,與電視劇中的徽柔公主一樣,從小父親宋仁宗就對她寵愛有加,但她成年後的婚姻卻並不幸福,最後落得一個悽涼孤獨的結局。
  • 「影子在公主腳下,懷吉在徽柔心裡」徽柔的命運從出生就註定了
    「影子在公主腳下,懷吉在徽柔心裡」徽柔的命運從出生就註定了古裝情感大劇《清平樂》播出已經有一大段時間了,而很多人物也相繼下線,包括作為男主的趙禎,也避免不了離世的結局。而細看這部劇,劇情的節奏比較緩慢,而所講述的東西卻有很多。而劇中的幾大人物結局也十分的令人惋惜,比如恪守規矩的苗心禾,囂張跋扈的張妼晗,端莊明事理的曹皇后。
  • 內侍懷吉、公主徽柔意難平?宋朝公主不幸福,歷史上的徽柔公主
    內容為梨白原創,盜文必究!)上半年的電視劇《清平樂》備受爭議,你追劇了嗎?這部作品改編自小說《孤城閉》,隨著主線「宋仁宗」走向暮年,迎來了改編前小說的主線,公主徽柔和內侍梁懷吉的「孤城閉」。當李瑋的頻繁露面和他母親楊氏的上線時,沒錯,這部劇僅有的「玻璃碴中的糖」也不多了。
  • 《清平樂》懷吉與徽柔:生離,是比死別更痛苦的痛苦
    但整個皇宮,整個京城,整個大宋世界,除了苗娘子,除了懷吉,誰還真正體諒徽柔,誰又對懷吉有任何憐憫同情? 此時的徽柔,除了懼怕再回公主府,再見到駙馬,就是怕懷吉受懲罰,她一再哀求仁宗不要怪懷吉,懷吉一點兒錯都沒有,都是她強迫他喝酒,都是她的錯。她那麼怕爹爹殺了懷吉,每每從夢中驚醒,哀求苗娘子,說如果沒有懷吉,她早就死在那裡了。
  • 清平樂大結局:結局最好的男孩,懷吉和徽柔分開,兩人永不相見
    懷吉愛徽柔,小時候是兄妹情,徽柔從小就想跟妹妹玩,可惜一直都沒有機會。好在官家排了懷吉過來,懷吉作為小哥哥,照顧這個可愛的妹妹,陪著她寫字畫畫,餓了給她烤芋頭,在徽柔傷心的時候安慰她。長大後的徽柔有了喜歡的男子,曹評出現在了徽柔的生活中,之後徽柔瘋狂的愛過,甜蜜之後就是失望,始終在徽柔身邊的只有懷吉,
  • 《清平樂》大結局,徽柔退而求其次,為愛痴狂!此生不復相見!
    在這部劇中最悲傷的感情就數徽柔公主與懷吉的那段不為世人所容的感情了。那一年,她出生,他入宮。按照宮規,懷吉是要被嚴懲的,只是因為正好趕上徽柔公主的出生,所以,被官家赦免,這是他們之間第一次的交集。她出嫁,他隨侍,從此陪伴公主左右。在李家的那段日子,徽柔公主生活不順心,讓他們的關係更近一部,公主時時刻刻都想看到他,從來不允許他離開自己半步。只因為看到他公主就會心安。
  • 徽柔與懷吉:來生願做尋常人,絕不投生帝王家
    最心疼的卻是懷吉和徽柔公主之間的感情,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心意相通,卻愛而不得,終究是最最意難平,徒留遺憾傷感對於徽柔來說,懷吉就是孤城極寒中唯一的光,也是最後能夠依賴的一份溫暖,她那九五之尊的父親,曾經說過要讓她成為整個大宋最快樂的女孩,最終卻親手把她推入噩夢的深淵,她曾經真心維護過的曹皇后,卻在她的不幸面前擺出了冷漠的臉孔,而她的親身母親,一生只知道恭順於自己的夫君,卻無法為自己的女兒出頭。
  • 撞破徽柔曹評的私情後,官家崩潰質問懷吉,張茂則一直是他的心結
    徽柔從小在後宮中長大,能夠接觸到的男人其實是很少的,但她身邊那怕是內侍也都是個個顏值高,就更不用說宋仁宗本人了。在苗昭儀第一次跟徽柔公主提到嫁人的事情時,徽柔表示不想嫁人,在徽柔看來,世間的男子又有誰比得過她的父親呢,然而打臉來得很快,在見到神仙般顏值的曹評後她就淪陷了。
  • 《清平樂》:徽柔終究活成了張妼晗,25歲便鬱鬱而終
    可真當他們身置身其中時,才發現其中當中的滋味有多難受,王拱辰、歐陽修、苗娘子、徽柔,這幾位哪一個不是如此。苗娘子痛失愛子最興來時,也曾不顧規矩拒接官家冊封最興來的聖旨。最興來在世時,苗娘子心裡想的都是希望最興來的存在能夠幫助官家排憂解難;最興來病危時,苗娘子才真切體會到孩子的平安喜樂對她而言有多重要。
  • @懷吉&徽柔 是因為每次回首看身後,都能看見你在那裡
    懷吉在宮中比同齡人要成熟很多,知道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又因為熟讀詩書,頗得官家的喜歡,後來因為幫助徽柔作證,得罪了張娘子,命運的齒輪好像就這樣轉著,把有關係的人牽在了一起,懷吉因為徽柔撿回了一條小命,徽柔也因為懷裡洗刷了冤屈,彼時的他們也不知道自己後面居然會有這麼一段剪不斷的糾葛!若早知道一切,不知道懷吉的選擇是什麼?是繼續飛蛾撲火,自取滅亡,還是逃的遠遠的,來救贖彼此!
  • 《清平樂》最後的告別:如果可以,徽柔,世間許你任性許你一切
    小小年紀,她就知道對妹妹、弟弟好,甚至對張娘子的生的是公主,她都要把最好的寶貝送給妹妹,被張娘子誤解咒罵後,雖然委屈、想不通,但在爹爹面前,還是收起所謂的任性,答應爹爹以後要對張娘的尊重,不和她起衝突;爹爹生病,她月下祈禱,為了爹爹,她情願自己去承擔一些什麼,而且還是不讓任何人知道,小時候的梁懷吉因為做錯事,被罰俸祿3個月,徽柔關心地問:是不是吃不上飯了?而那時的徽柔不過八九歲。
  • 《清平樂》之徽柔的悲劇:一開始就錯的婚姻,一步錯,步步皆錯
    張妼晗誣陷她詛咒妹妹,陷害妹妹,小徽柔雖受了委屈,但沒有記恨張妼晗,體諒她那份女兒早夭的痛苦與悲傷。懷吉被誣陷打破貴重的琉璃盞因而被處罰,徽柔為懷吉不服,因為這對懷吉來不公平。孃孃曹丹姝被爹爹冷落而傷,徽柔主動留下來陪她,陪她解悶,寬慰她受傷的心。徽柔是一個好姑娘,值得人去愛與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