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龍記》末尾,少林派三渡神僧橫空出世,用一種名為「金剛伏魔圈」的陣法,硬生生攔住了急於救出義父的張無忌。此時的張無忌武功大成,身負完全版九陽神功、乾坤大挪移、聖火令奇功、太極功、七傷拳、龍爪手等頂級武功。
放眼江湖,如果單打獨鬥,恐怕只有武當祖師張三丰能夠跟張無忌一決高下。張無忌此時已經傲立於江湖之巔,武學修為已臻化境,卻根本奈何不了三渡神僧。張無忌第一次闖「金剛伏魔圈」時孤身一人,用出了乾坤大挪移。渡厄一眼就看出了張無忌的招式門派,原來他跟明教第三十三代教主陽頂天有深仇大恨。
那老僧森然道:「老衲還道何方高人降臨,卻原來是魔教的大魔頭到了。老衲師兄弟三人坐關數十年,不意今日得與魔教主相逢,實是生平之幸。」渡厄一口一個「魔教」,一口一個「魔頭」,顯然他跟明教之間有著天大的過節。渡厄的口氣聽起來很像滅絕師太,把明教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恨不得把明教中人全部消滅乾淨。
渡厄見到張無忌也非常疑惑,三十年前明教教主不是陽頂天嗎?張無忌回答說:「陽教主逝世已近三十年了。」聽到這個消息,渡厄哀嘆一聲,充滿了傷心失望。陽頂天可不是渡厄的至交好友,渡厄傷心失望的原因,是他自己無法親手報仇了!
渡厄又開口說道:「老衲若非識得大英雄陽頂天,何致成為獨眼之人?我師兄弟三人,又何必坐這三十餘年的枯禪?」
渡厄這句話信息量很大,蘊含了一段三十年前的江湖往事。渡厄三兄弟三十年前跟陽頂天發生了一場血戰,渡厄被打瞎一隻眼睛。三渡神僧之所以坐了三十年枯禪,就是為了苦練「金剛伏魔圈」,找陽頂天報仇。
三渡在少林後山修煉了整整三十年,人生如白駒過隙,能有幾個三十年?
倚天末尾,三渡神僧的「金剛伏魔圈」威力已經超凡脫俗,張無忌聯手楊逍殷天正也破不了陣,為何他們一直不敢找陽頂天的麻煩?要知道,在「屠獅大會」的五年前,滅絕師太遊說六大派圍攻光明頂,那可是一個打敗陽頂天的絕佳機會。少林派也去了,為何三渡仍然不敢找陽頂天報仇?他們是害怕明教的「乾坤大挪移」嗎?
陽頂天的「乾坤大挪移」只修煉到了第四層,四層「乾坤大挪移」是什麼水平?張無忌單挑玄冥二老,要用出第七層乾坤大挪移中的招式才能佔據上風。別說四層了,六層乾坤大挪移都收拾不了玄冥二老。四層乾坤大挪移,估計剛剛能打贏玄冥一老,把陰寒掌力轉移。三渡神僧單人戰力就不怕玄冥一老,他們修煉三十年「金剛伏魔圈」,絕不僅僅是為了對付四層乾坤大挪移。
三渡神僧害怕陽頂天的什麼武功呢?大家想想,明教還有什麼什麼武功叱吒江湖?不錯,正是明教的「聖火令奇功」!陽頂天時期,聖火令丟失了這一點確實不假,但這並不能說明陽頂天不會聖火令奇功,前任教主肯定要傳授給他。就好像丐幫的打狗棒丟了好幾次,打狗棒法卻一直都沒丟,代代相傳。
張無忌第一次闖陣時,他使用的是乾坤大挪移和聖火令奇功。因為張無忌從來沒有見過「金剛伏魔圈」,不知道用什麼招式破陣,索性來了個劍走偏鋒,用上了「旁門左道之巔」,聖火令奇功。聖火令奇功,金庸給他的設定是「旁門左道的巔峰」,全是歪招怪招,說白了這是一種魔功。金剛伏魔圈,伏的就是聖火令奇功這一門魔功。
《倚天屠龍記》原著中有這樣一句旁白,點明了張無忌的第一次闖陣失敗的原因:
「他尚不知自己所使武功有小半已入魔道,而三僧的金剛伏魔圈卻正是以佛力伏魔的精妙大法。」聖火令奇功,就是金庸武俠裡面的「魔道」,金剛伏魔圈正是聖火令奇功的剋星。
張無忌用「聖火令奇功」打金剛伏魔圈,處處被克制。第二次張無忌聯手楊逍、殷天正闖陣時,他改變了思路,不再使用聖火令奇功和乾坤大挪移,改用九陽神功和張三丰傳授的太極功來應付三渡的「金剛伏魔圈」。這樣一來,張無忌的局面就好了很多,可以獨自應付渡厄加渡劫兩位高手,楊逍和殷天正一起應付渡難。
所以,三渡神僧之所以三十年不敢找陽頂天報仇,主要是害怕「聖火令奇功」,他們想用金剛伏魔圈來克制這種「魔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