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住在譚家嶺35歲的單身漢譚宏根娶到一個帶著一兒一女的老婆。那個女的比他小一歲,兒子10歲,女兒7歲。丈夫是因為生病去世的,她不但沒有存款反而背的有2000多塊錢的外債。
譚宏根因為小時候和小夥伴上山爬樹掏鳥窩,摔斷了一隻右腿。走路雖然不用柱拐杖,但卻是瘸了一條腿的殘疾人,那時候四肢健全的男生娶對象都很困難,更別說象他這樣的殘疾人了。他爸媽是老實巴交的種田人,就生養他這麼一個獨生子。眼看兒子三十多歲了還沒有娶到老婆,也就不抱娶媳婦的希望了,他爸媽也在前兩年先後離世,就撇下他一個人孤獨的進出。
2005年夏天他們這裡進行了第三次調整土地,他爸媽去世後他家3個人的田地就要退出去兩個人的,就只剩下他一個人的土地了。
按照當時的地方政策:領有獨生子女證的和年輕力壯的單身漢,一個人可以分二個人的土地。村民組裡為了照顧他,不僅給他分了兩個人的土地,而且還讓他挑選一塊大塊土地方便犁耙耕種。於是他就選要了那塊優勢最大的4.5畝的二麥田,二麥田就是即可以插秧又可以種麥的土地。
農閒的時候他就出去放鵝,十年前他爸媽每年都要養幾十隻大白鵝。每年秋下都可以賣幾百元,他發現養殖大白鵝還是挺賺錢的。於是,近幾年他每年都要養殖500多隻大鵝。
05年種罷麥,村子裡的村組長見譚宏根不僅厚道而且還吃苦能幹,於是,就把他老婆的妹妹介紹給他了。
那天吃了晚飯,村組長譚光傑到譚宏根家裡去說媒:」國超的小姨夫病死了,他小姨帶著兩個孩子種田不容易,想找一個不嫌棄她們母子三個男人再成個家。我想把她介紹給你,不知道你願不願意?」國超是譚光傑的兒子。
譚宏根一聽喜出望外:「只要她不嫌棄我是個瘸子就行,我怎麼有資格嫌棄她呢。」
譚光傑接著又說:「國超的小姨有一兒一女兩個孩子,沒有存款倒欠的有2000多元的外債。你呢也不用出一分錢的彩禮,那邊我已經說好了,你呢我也是知根知底的,只要你同意年裡就可以結婚。她那邊還有4個人的田地,你們願意種就種,不願意種租出去也行。」
他們是一個村莊裡,國超的小姨時常到她姐裡來走親戚,譚宏根自然也就認識。他有時候做夢也再想:這輩子能娶到像國超小姨那樣的女人該有多好啊。
當年冬月初八譚宏根和國超的小姨梅小楠結婚了。結婚那天晚上譚宏根拿出20000元錢給梅小楠說:「過兩天回去把欠的外債還了,剩下的留著給孩子上學用。我存的還有幾萬元的定期存款,留著將來給孩子娶媳婦用。」
「宏根,我還有生育能力,開年的時候我去回扎吧,給你生個親骨肉的孩子。」梅小楠躺在譚宏根的懷裡真誠的說道。
譚宏根撫摸著梅小楠的頭髮說:「算了,都3、40歲了,不生了,你還得挨一刀,有這兩個孩子挺好的。我會像對待親骨肉那樣的對待他們,把他們養大成人。」
在以後的日子裡,他們一家過得很幸福,每次吃飯的時候譚宏根總是給梅小楠夾菜吃。
譚宏根和梅小楠結婚後他更能幹了,而梅小楠也很能幹,他們把那4.5畝二麥田全都種上了甘蔗。8月15前後他們養的大白鵝賣完之後,兩個人都在打理那4.5畝的甘蔗。
現在他們兩個都5、60歲了,兩個孩子都已結婚生子。兒子大學畢業和杭州的一個姑娘結婚後,在杭州開了一家公司。兒媳婦生孫子時,他們請保姆也沒有讓媽媽來帶孩子,他們怕爸爸一個人在家裡孤單。
那時候譚宏根總是讓梅小楠去杭州帶孩子,讓兒子媳婦省點保姆錢。可梅小楠總說孩子有能力撫養小孩,在家裡陪著你養鵝。
譚宏根和梅小楠他們每年三月間購買800多隻鵝苗,八月間賣大鵝,飼養5個多月,大白鵝每隻平均可以長到10~12斤。他們主要是靠放養的方式養鵝來節省飼料,每隻鵝可以賺4、50元,連同4.5畝的甘蔗,一年也可以賺好幾萬元。
孩子雖然在杭州買了房子,但每年都會回來陪爸媽過年。去年回來的時候兒子給他爸買了一輛老年代步車,譚宏根還說兒子是在浪費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