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道理

2020-10-18 聶鼎銘

【原創首發】

清晨,一縷陽光爬進窗口,光輝顯得特別溫柔。

我正躺在沙發上享受著陽光輕撫的舒心愜意,鄰居老王的老婆突然急匆匆的跑來說,讓我出去看看,小劉一聲招呼沒打把他們的蘋果窖前面用推土機推壞了,他們的三輪車進不了蘋果窖。

老王和小劉正吵著,讓我快點勸解勸解,不然打起來了。

說實話,我既不是拿工資的村官,又不是拿酬勞金的戶長,大清早上的,讓我給人下話調解糾紛,內心是特別不願意的。

但是,老王的老婆60多歲了,比我大了好多歲,而且鄰裡鄰居的,人面值千斤;再說,吵架望人勸,打架望人拉,找不上門了可以裝聾作啞,現在她找上門了再推諉不去,就有點太不近人情了。

和老王的老婆來到他們的蘋果窖跟前,小劉的鏟車正在老王的蘋果窖下面他堂弟的廢棄院子裡鏟院。老王和小劉正在窖前爭的耳紅面赤。

老王:「你車下不去,你給我打聲招呼,我不是不讓你鏟,但你鏟了把土弄到上面,你車用完後我總得收拾一下。你看你現在把土全推下去了,路斷了,我車能進得去嗎?

你太耍的大了,這是政府劃給我的責任田,既不是我搶的,又不是我多佔的,你憑什麼一聲招呼不打想鏟就鏟?」老王的瘦臉氣得象蠟紙,看見我,顫抖的手掏出煙給了我一支,自己點了一支吸著。

老王說的沒錯,這打果窖的地方是當初生產隊劃給老王的責任田,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小劉或許因年齡較小不知道,但總該問問清楚,既不了解,又不和老王通氣,自己私自當做自己的地方鏟,這不是目中無人,欺人太盛嗎?

但我不急於開口,只是聽著。

「你說這是你的責任田,把你的土地證拿出來我看看?」小劉盯著老王的眼,盛氣凌人的說。

「就權當是你的,我鏟了怎麼了?這硬化路前年推時鏟了我三叔的地,現在我三叔人不在了,我堂弟在外面,他們的地今天由我經管,他們的地推的路你別走。這路你不走,窖前鏟壞的路我給你修好,不然看那兒涼就到那兒涼快去,別在這兒妨礙我的事。」他用五短粗壯的手指指著老王說。

老王在村裡是出了名的老實人,且有了幾歲年紀,再加一生氣,那裡是小劉這種蠻橫無奈貨的對手。他只氣得渾身亂抖,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老王說不出話,小劉以為被自己的大話加「道理」壓住了,便轉頭看向我,得意地說:「你說我說的對不對大爸?人總得講道理。」一個莊裡人,我比他年齡大,輩分高,所以他稱呼我一聲大爸。

簡直是厚顏無恥!道理?你那是狗屁道理!我在心中罵著,但不急於表態。我倒要看看這渾孫還能耍些什麼把戲。

「能說這話,你……你簡直不是人!」老王氣急敗壞,指著小劉罵。

「怎麼,你個老狗還想打人嗎?我看你是活夠了。」小劉手拿鐵鍁一步跨到老王面前,滿嘴噴著唾沫渣子罵。

眼看弄不好兩人就動起手了,我再不能冷眼旁觀了。

「都給我住口!」我一聲大喊,雙方都愣住了,齊齊的看向了我。

我看著老王:「都七十歲的人了,跟小孩子一樣,這麼沉不住氣。」

我又轉頭冷眼盯著小劉:「你錢大的很?活夠是我看你活夠了。老王快七十歲的人了,你一個三十多歲的小夥子,動一下試試看,法律可不會因為你年輕力壯、話大向著你。不服你動一下看!」

我掏出煙,給兩個人各丟了一支,自己點了一支。看來,我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

我儘量控制住自己的情緒,讓我的觀點在平和的氣氛中釋放出來,既要起到四兩撥千斤的功效,又要防止語氣過於偏激而激怒對方,於事適得其反,還會引火燒身。

我得把坑挖好了讓他自己往裡跳。自己跳進去,就得乖乖的受著。

「小劉,你剛才不是讓我說說嗎?你不是說人要講道理嗎?對不對?」

「對。人不講道理那還叫人?」他很乾脆的回答說。

「好!我就知道你是個講道理的人,老王是老糊塗了,屁大一點事情吵什麼吵!」我先給他戴一頂高帽,遞給了他一支煙。

我從眼各裡瞟了一眼老王,他用睜得象偷食的老鼠發現了人時的眼睛一樣吃驚的看著我,我沒理他。

「不過話說回來,你年輕,有些事不知道,這不奇怪,必竟責任田幾十年了。這個地方正正確確是老王的責任田,是生產隊劃給他的,有法律保護。

就是公家徵用,也得和老王事先勾通。你為自己鏟私路,和他不商量,他能高興嗎?而且你把人家的路鏟斷了,他車怎麼進窖?換到你你能同意?你這是你無理在先,侵佔了別人的土地,違法了土地法,走到那裡你都說不過人。」

「那讓他把土地證拿出來看。」小劉嘟嚕著嘴說,語氣顯然平乏了許多,沒了剛先盛氣凌人的底氣。

「這個你就更不對了,咱們既不是土地局的,又不是村和鎮上的,更不是執法人員,有什麼權利隨便看人家的土地證?人家憑啥隨便給咱們看?

剛先我聽見你說不讓老王走這公路,這你就更不對了。

不錯,人人都知道這路推時鏟了你三叔的地,但那是莊裡人徵得你三叔的同意以後鏟的,這條路鏟的家數兒多了,不止你三叔一家。既然當初同意了,路通了,並且已經硬化了,就是你三叔還在世,他也沒有翻悔的餘地了,路成了大家的了,人人都可以走。

老王是國家的和法公民,就是政府也不能說不讓老王走公路,你憑什麼說不讓老王走?你有什麼權利?

你說對不對?

不錯,你三叔不在了,你堂弟在外邊,他們的地現在你種著,但你只能管今天的事,說今天的話,昨天的事於你沒任何關係,那是真正擁有土地權的你三叔的事,人家怎麼處理了,你無權過問。

眼下,你私自鏟了老王的責任田,鏟斷了人家的路,這是你不對。

不過已經鏟了,我看也沒多大的事兒,鄉裡鄉親的,早上不見晚上見,一會兒你讓鏟車給人家鏟好。你看怎麼樣?」我盯著他的眼睛問。

小劉轉頭看了看老王,老王沒有吱聲。小王就對我點了點頭,意思是他同意了。

我瞟了一眼老王,他偷偷朝我舉了一下拇指。

我長出了口氣,總算和平解決了!

【圖來自百度】

相關焦點

  • 硬給老婆講道理,就是耍不要臉
    很操蛋,嫌媳婦不講道理,這才到我家,找我評理來了。這種事,十有八九屬於兩個人的毛病。一個巴掌拍不響嘛。根兒甚至說,實在過不成了就離婚。這是啥話?作為男人,哪能這麼隨意胡說?你這是耍不要臉呀。借著酒勁,咱絲毫沒給根兒留面子。根兒梗個脖子,朝我吹鬍子瞪眼。我,我,我咋就不要臉了?胡嫖亂賭了?還是養小三了?你咋就說我不要臉?你準備和一個和你過了10年的孩兒他娘離婚,有這個念頭,就是不要臉。你覺得你不容易,你媳婦就容易?
  • 在現代社會「孟母三遷」的道理還有沒有道理?
    如今現實的社會上,這種道理還有道理和必要嗎?我老公最近一直嚷嚷著有錢一定要先換房子,因為我們從老家定居煙臺手裡的本錢本身就不夠,結婚前老公家裡出一部分首付給我們買了一個78平米的婚房,因為囊中羞澀所以買的房子就是非常普通的小區,入住以後就發現鄰居大致分為兩類:第一就是我們這樣的年輕人屬於剛需性住房;第二類就是老年人居多。近兩年隨著入住率的提高小區魚龍混雜,經常發生鄰居吵架的事情,還有時候驚動警察。
  • 《妙先生》:​殺好人救壞人,這是什麼奇怪的道理?
    「淘花熱」的後果是,再沒有人願意從事生產勞作了,這導致耕地荒廢,大饑荒降臨,人們連生存基本都無法保障,以致餓殍遍野,路有凍死骨。百因必有果,「彼岸花」放大了貪念,人們陷入饑荒,饑荒激發了獸性,電影開頭就是哥哥「爆頭」親弟弟,接著八旬老漢「誘吃」親兒子,再接著青梅竹馬,伉儷情深的丈夫賣妻換錢。
  • 《解憂雜貨店》:看懂這5個道理,人生就成功了一大半
    浪矢的初次愛情失敗,讓他對生活有了更多的理解,年輕時他愛上了皆月曉子,就是後來的丸光園創始人,本來打算兩人私奔,後來由於家人的反對,計劃最終失敗。可能是在那個年代的原因,父母幹涉孩子的婚姻未必是好事,最終皆月曉子終身未嫁,而浪矢卻從中明白了很多的道理,覺得她的父母當時做的對,如果和自己私奔了結局也不一定好,還會更連累皆月曉子,最終他寫了一封信,嫁給了她的妹妹,也許正是因為皆月曉子看了這封信後才決定終身不嫁。
  • 《知否》:關於人生和感情,我們應該明白這4個道理
    終於,在多方調查下,她知道了明蘭就是齊衡心裡的那個人,雖然難過,可她沒有大鬧,而是一如既往地支持齊衡,幫他照顧好父母,甚至和他一起幫助明蘭。就是因為這樣的聰明和善良,讓齊衡慢慢看到了申大娘子的好,也愛上了這個女人,過上了屬於他們的美好生活。
  • 你看懂這一點,就明白其中的道理
    你看懂這一點,就明白其中的道理!看完《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發現,很多網友覺得白淺對夜華的愛情,來得有點莫名其妙。她怎麼就喜歡夜華了,不應該啊!這是大家不能理解的,覺得這段感情來得太奇怪了。其實你只要看懂這一點,就會清楚白淺「愛上」夜華是可以理解的,沒啥可奇怪的。
  • 俗語「女人顴骨高,殺夫不用刀」,這句話有沒有道理呢?
    農村有句俗語叫做「妻子顴骨高,殺夫不用刀」,這是相面先生常說的一句話。我們都知道,相面先生是通過面相來判斷人的性格及未來,所依據是「相由心生」的道理。比如「鷹鼻子鷂眼不可交,懷裡揣著殺人刀」、「麻面清須不可交,兩腮無肉大彎腰」等,這些面相最大特點就是與眾不同,並且給人一種陰險毒辣的感覺。
  • 試聽課 二,宇宙法則和道理的關係
    試聽課 二《構建強大的精神世界,重新朔造自己》原創: 幻清 幻清接下來講理性的道理衡量體系。那道理是什麼呢?幻清認為道理是宇宙大道法則在小我世界裡的投射,也就是弱化版的宇宙大道法則。前面講了宇宙法大道則是宇宙夠吃的一部分,在大我小我的精神世界都是由宇宙大道法則組成的,在小我裡面它叫道理,在大我裡面它叫宇宙大道法則。講道理就是按宇宙大道法則的方式與自己溝通,與人溝通,用道理溝通就是用宇宙大道法則與人溝通,按宇宙大道法則的運行規律去做。下面幻清來介紹宇宙根本法則和宇宙大道法則。
  • 你終於明白,這就是人生
    比如池大為的心理活動,說自己花了那麼久跌了那麼多跟頭,才明白的道理,小人卻早就明白了。 施廳長退休後的抑鬱,馬廳長退休後也是一樣的輪迴。 小池變成了池廳長,小龔就像當年的小池一樣,因為做了和當年的小池差不多的事,被排擠到了中醫學會。 池大為的父親池永昶為了堅持心中的底線為同事說話,悽慘潦倒,卻在文革時候被幫助過的同事誣陷揭發。
  • 道理不明,吵架不止!
    沙發上坐著的母親,大概是被惹到了,說話的聲音很大,以此表達自己對這件事情的強烈不滿。女兒沒事人一樣站在旁邊,低著頭,不去看那凌厲的眼神。大概還在想著其他的事,臉上有想笑的感覺。母親洩了氣,圓睜的大眼睛恢復了剛開始的寧靜。高舉的雙手也慢慢放了下來。感覺再說下去也不會有什麼效果可言。但還是不甘心的說道:「我都是為你好,你知不知道?」
  • 《清平樂》:「皇后」江疏影一本正經講道理的樣子真討厭
    這才是愛的表現,話說皇后也深愛著皇上,但皇上病重,皇后卻能如此平靜如水,面無懼色,還要先跟醫官講理。如果說當時的情況,她作為一國之母要主持大局,不能現出慌亂,但她被皇帝誤會與張茂則勾結,事後一人單獨相處時依然能泰然自若,還說出誰更悽涼孤寒,皇帝有徽柔,她什麼都沒有的道理,全程更沒有留下一滴眼淚,可見比起傷心,比起要愛皇上,她更熱愛講道理。
  • 《劍來》陳平安的與眾不同:有堅強的意志,更有令人信服的道理
    而最讓人稱道的就是《劍來》中的陳平安,以一介寒門孺子,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劍客,以自己的道理行走天下,同時也在探尋屬於自己的大道。陳平安的人生路還離不開兩個字,那就是「道理」。每當看到陳平安的道理,就讓很多朋友有些厭煩,但是道理對陳平安很重要,或者可以說是陳平安一路走下來活著的動力。如果不是陳平安明白了很多道理,只是依靠簡單的意志,那麼陳平安會活得很累,甚至可以說是步履維艱。
  • 《知否》盛明蘭一生教會我們一個道理
    導語:《知否》盛明蘭一生教會我們一個道理說實話,這部片子是拍出了80年代的精神明蘭這一輩子活得很明白,活得小心謹慎,通透明理,勇敢倔強,善良感恩,聰慧隱忍……一切都剛剛好!「你疼疼別人,別人也疼疼你」是有道理的。明丫頭的童年是不好的,但是明丫頭是幸運的遇見了祖母,顧廷燁,二哥哥,嫣然。
  • 故事雖然很短,道理卻很深
    禪師大徹大悟的說道:為別人好就是為了自己好的道路!幾個小故事雖然很短,卻告訴我們很多很深的道理,天無絕人之路,人生路上遭遇進退兩難的事情非常的多,但是換個角度想一下,也許就會明白,路的旁邊又是一條光明的道路!
  • 跟婆婆聊天,聊出了道理
    好像還真是這樣子,弟弟性格比較外向,說話也很討人喜歡,難道就是小時候比較會哭嗎我老公性格就屬於比較內向的那種,為人比較老實,看來人真是從小就能看到大呀!小宸宸也很像他爸爸,不過比他爸爸要會哭一些,經常假哭,就是沒有眼淚的那種,除非是哪裡不舒服會大哭,很難哄,又不知道到底是哪裡不舒服。
  • 「勵志故事」為什麼聽過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喝了三輪酒後,小昭突然哽咽著說:「如果現在有人能告訴我這件醜陋的事,恐怕這就是真愛。」每個人都大笑起來,讓她獨自一人感到悲傷。這次離別是兩年。  小昭說,沒什麼,這仍然是舊方法,但這一次它真的做到了。  根據小昭所說的「老辦法」,我們公司每個想減肥的女孩都知道晚餐被水果和煮蔬菜代替,另外兩餐正常食用,每天仰臥起坐加3公裡。如果你不能避免一頓飯,你應該吃它。
  • 烽火戲諸侯的《劍來》要講的道理其實從來就沒變過
    講道理的人終究是很少,而願意講道理的又往往難以講通。當然,這只是書中大背景的一部分,我只說了容易與如今這個世道相映照的部分。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也是這樣的,太多太多的人理所當然的認為「我拳頭大,我就有理」,歸根結底,力和利成了誰可以講話的根本,這兩者又可以混為一談,有了利依然就有力,反過來,你有力,也可以很輕鬆的轉為利。
  • 明蘭的這11個字,太有道理了
    明蘭的這11個字,太有道理了!」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說到父母對子女的教育,因為教育對孩子的成長太重要了,知否中有一個情節,也是講到了這個內容,這個情節就是朱曼娘被顧廷燁關進柴房之後,明蘭去問曼娘昌哥兒的下落,可是朱曼娘卻始終說昌哥兒死了。
  • 《獵場》教會我們的3個人生道理,讀懂的人,多半會越過越好
    一個故事被拍成影視劇作品,就是為了傳遞一些能量,或者教會我們一些人生道理,這些才是我們應該去思考的。 《獵場》是一部不錯的職場劇,它講的一些道理還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這最低處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低谷。 人人都渴望人生永遠高潮,永遠不要有低谷,不要有失敗,但這是不可能的,任何人都會經歷失敗,也都無法避免低谷。 哪怕是像馬雲,王建林這樣的成功人士,他們也都會有人生低谷期,何況是我們這樣的普通人。 身處低谷期的人都會感覺到難受,痛苦,失落,會不知道該怎麼辦。
  • 《三國演義》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為什麼過去衙門口掛一塊匾額寫的就是這個?我們希望坐在大堂上的權利者能夠洞察秋毫。如果我們把這兩個字聯繫起來看,就好像把一面明亮的鏡子放在水中一般。這就告訴我們:如果想看明白某個人或一件事兒,首先要做到的是——心平氣和!一旦內心有了很大的波瀾,或被情緒主導了思想,那麼就是一灘渾水,再也看不見明亮的鏡子了。因此,高人告訴我們一句話:遇事要冷靜!為什麼要冷靜?因為只有冷靜下來,你才能真正的看清楚這個人或者這件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