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真相》:一段殘忍「世相」的靜呈

2020-09-24 骨朵網絡影視

文 │ 聆雨子

編輯 | 穀雨

6.3萬人參與,豆瓣評分9.2,《沉默的真相》懸疑年裡迄今為止最好的一部懸疑劇。

豆瓣網友的這句熱評,更能描述觀眾對這部劇帶來的震撼:

「有的人一看見黑暗就大聲說要打倒黑暗,然而他漸漸就不吭聲了;有的人知道黑暗的可怕之處,他曾經猶豫過,動搖過,但他一頭扎進黑暗,再也沒有出來。老師、父母從小就教育我們不要多管閒事,不要強出頭。正因為人人都覺得自己無法撼動黑暗勢力,還沒有嘗試過就放棄了。」

「少年感」提供銳度,「社會派」提供厚度,銳度和厚度,共同支撐了《沉默的真相》——對紫金陳而言,這是他最滿意的作品,對愛奇藝迷霧劇場而言,這也許是同樣是目前為止,最好的作品之一。

真相也許會短時沉默,但不會永遠沉淪。

從「隱秘」到「真相」的精神本體

說《沉默的真相》當然繞不過紫金城的另外一部作品,還是一貫的故事鋪方式,《長夜難明》的故事,更加殘忍,是一種鈍痛。

《隱秘的角落》更加幽深奇僻,《沉默的真相》更加勇敢卓絕,因為《隱秘的角落》裡,惡在慢慢滋生,《沉默的真相》裡,惡早已盤根錯節。

成體系的惡,最為可怖。

所以,更願在一些看起來很燃很抽象的詞語上,定義《沉默的真相》:信念不倒,赤誠如初;長夜難明,捨命燃燈;以身作局,向死而生。還有那句爛大街的: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哪怕單從字面上拆解:「隱秘」是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因為發生的那個東西藏在「角落」。「沉默」是明知道發生了什麼卻選擇不說,因為「真相」意味著太多的代價。

所以《隱秘的角落》裡需要去面對的,是被遮蔽在角落深處的人性冰山的不可捉摸,是高智商犯罪者的扭曲異化全程,是一個人究竟可以恐怖到什麼程度這樣的哲學元命題。《沉默的真相》裡需要去面對的,是試圖阻擋和消泯真相的那個極其龐大的東西。那個東西,不是一個具象的張東升或朱朝陽,而是一組環環相扣的鏈條,一個嚴絲合縫的機器,一張罩住江陽的網,一套逼迫他們就範和放棄的邏輯。

《沉默的真相》和《隱秘的角落》兩部劇的開篇方式,以及懸念的展開方式:

《隱秘的角落》裡,惡行發生在山頂、閣樓、冷庫,在各種人跡罕至的地方以各種不為人知的方式層層展開,施害者的罪愆正在避過幾乎一切目光。這是「讓劇中所有人都不知道」。

《沉默的真相》裡,第一個鏡頭和第一個案件,就在稠人廣眾、摩肩繼踵的地鐵站,警力全城出動,攝像機長槍短炮,現場目擊證人大概都不下幾百。再加上作案人是大學教授和知名律師,受害人是媒體長期關注的對象。結果就是,「現在全市上上下下都在盯著這個案子」,用一句公安部門術語,屬於「影響極其惡劣,潛在後果極其嚴重」。這是什麼?這是「巴不得讓劇中所有人都知道」。

當然,觀眾很快就會明白,這都是為了引發全社會的聚焦和關注,然後把一個真正被遮蔽的東西,推出來公之於眾。

但是從另一面來看,《隱秘的角落》差不多把所有案件的發生過程都坦白告訴了觀眾,老夫婦墜崖是張東升推的,徐靜的溺水是張東升下藥,王立的死是張東升用匕首捅的。這是什麼?這是「巴不得讓劇外所有人都知道」。

《沉默的真相》裡,為什麼一個不在場者要主動承擔所有證據與口供,要把自己坐實為兇手?為什麼坐實成功之後忽然要再翻供?給記者的匿名信來自何處?江陽的案件到底是怎麼回事?侯貴平的驗屍報告又是被誰改動的?送水工和拾荒者的真實身份究竟是什麼?24天、九宮格、「這個城市會死很多人」的詛咒,多重倒計時的心理壓制,山雨欲來,我們緊張恐懼,但大家無所適從。這是什麼?這是「讓劇外所有人都不知道」。

兩個維度一結合,不難發現,這兩部劇都很特殊,而且是在兩種逆行的向度上特殊:

《隱秘的角落》是先讓劇外人看到,先讓劇內人看不到。

《沉默的真相》是先讓劇內人看到,先讓劇外人看不到。

但無論哪一種,看到和看不到之間都會碰撞和釋放出巨大的張力。劇外人看得到,就會更透徹地研判劇內人如何能讓角落保持隱秘,從而把「被遮蔽在角落深處的人性冰山」徹底揭開。

劇外人看不到,就會更焦灼地渴盼劇內人如何能讓真相走出沉默,從而把「試圖阻擋和消泯真相的那個極其龐大的東西」徹底揭開。

六個人用死亡下套、引導公檢法重新調查冤案,當此設定在最後被和盤託出,「他們原來在做這樣一件事」的恍然,固然讓人極度震撼,但真正的衝擊,還在於「做這樣一件事的人們,到底想告訴我們什麼」。真相不僅僅是懸念的謎底,真相是不容動搖的精神本體。不是用真相來製造噓頭,是用真相來聚攏人心、重建道義。

從主角到全劇的少年感貫穿

罪案刑偵題材,很容易拍得老成,也很容易拍得虛無:因為在鐵幕和人性之惡面前誰都是螻蟻,因為到處都是牆、都是黑暗。洞悉人性之惡,洞悉社會之惡,洞悉權力之惡,都是人到中年才會感觸至深的事情。

那麼這個類型裡,怎麼拍出少年感?《沉默的真相》似乎給了一個答案,而這個答案聚焦在它的主人公身上。正因為到處都是牆,才要有個撞牆者。正因為到處都是黑暗,才要有焚身為火,才要有飛蛾撲火。

推理劇本是最聰明、最有機巧的劇,偏偏,《沉默的真相》找了個最笨最不識時務的男一號。聰明人願意去做最笨的事情,這就是少年感的前提。

周圍全是官腔、潛規則、虛與委蛇,全是風刀霜劍、明爭暗鬥,明明陽光英俊聰明早熟,可以年少有為前途無量,卻能迎著最大的危險和威脅,挺身而上、昂首闊步、百折不撓、魯莽、執著、赤誠,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哪怕付出青春、愛情、事業、家庭、前途、名譽,甚至是生命。

只因為要還正義一個公道和尊嚴,只因為「人在做天在看」,只因為學的是法律、作的是檢察官,從一開始,就把這職業的精神奉為信念。

「一開始或許有很多人驅使著我,可當我知道了那麼多真相,就沒辦法停下來了。」驅使他的人裡,吳愛可家庭幸福,連李靜都逐步放棄,說到底,候貴平也只是個不太熟悉的舊日同窗,他已經做得足夠多足夠好了,現在停下來,又有什麼關係?

可他沒有,他還在堅持。起初他也許只是少年意氣、「沒經歷過社會的毒打」、想在女友面前表現下專業能力和擔當,但他走進去之後,他感到了自己必須要走下去的理由。那就不會再停下來了。

甚至直到他成為漂泊無依、鬍子拉碴的中年人,眉眼間全是不解與疲憊,可還分明覺得,少年感並未消退,因為少年感不是一個簡單的歲數單位,而是不認輸的代名詞。

好在,他的確不是一個人。候貴平何嘗不是,他對教育的信仰和奉獻,他周身燃燈者般的高光。一個赤子之心的死亡,有另一個赤子之心為他伸冤。朱偉、陳明章、張超、李靜……這些人也是。這是一群理想主義者前赴後繼的現身與獻身。

嚴良亦然,雖然他頂著邪典高手、不苟言笑的形象。

他和江陽行走在兩條時間線索上,卻好像同氣連枝、隔空呼應的知己。說得俏皮一點,他倆對這部劇而言,就是經典的「沒頭腦與不高興」組合:一個中二傻小子,卻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燃料,一個高冷拽大叔,卻提供源源不斷的智力破局。

對汙濁塵世不高興,對利害得失沒頭腦。只有沒頭腦能夠打動不高興,只有不高興能夠拯救沒頭腦,只有殊途同歸的沒頭腦和不高興,能夠共同演繹少年感。

更何況,揭開官商勾結強姦少女的真相、痛訴著維權之路和伸冤之路的曲折、探討捨身取義的精神高度以及它在當代社會的必要性,凡此種種,已經足以讓這部劇本身,也具備了少年感。

因此,哪怕它看起來有點不緊不緩、重頭戲都在中後期、結尾涉及一些過於敏感的話題招致大家的擔心,但少年感是一種不會被輕易動搖的內核,你看進去,自然能夠讀取到它的熠熠生輝。對本劇的技術性拆解固然能說上很多,但是,看出少年感三個字並為之打動,一切足矣。

從橫向到縱向的社會散射

本劇的原著粉數量眾多,因此在開播之前,大家就忙於普及這故事的難得,「罕見的國產社會派推理佳作」,這個表述,頻頻出現。

「社會派推理」,該名詞來自日本,指的是把推理情節放置到廣闊的社會背景中展開,從而讓狹義的解謎遊戲裡,包含了對政治和現實的透視批判,對整個世道人心的散射。尤其要注意的是,社會派推理一直被視作「社會派小說」的一個分支,而不是「推理小說」與「偵探小說」的一個分支。

也就是說,在這一派的創作理想中,「推理」只是一個工具,「批判、散射」才是目的。不出意外,「散射」成了《沉默的真相》著意去貫徹實踐的一種精神。

散射分兩種,橫向與縱向。橫向上的散射,指的是此劇的浮世繪式敘述寬度:廣闊的社會背景,警察、檢察官、法醫、律師、家屬、記者、支教老師、基層公務員、商人、黑社會、農民等角色的多維覆蓋,殺人、性賄賂、製造偽證、銷毀證據、擾亂司法、濫用職權等罪行的漸次揭開,掃黑、反腐等現實意義的尖銳映照,江陽的感情史,嚴良的家庭史,每個人自帶的前文本,每個人內心的隱痛。

縱向上的輻射,指的是此劇的立體式敘述形態:對眼前懸念的破局裡,又無時無刻不回應著對一段掩埋十年的往昔懸念的破局。警方在調查江陽之死,調查的內容是江陽在調查候貴平之死,候貴平之死的秘密是一場被做成鐵案的冤案。

三條線疊加,案中案,案中案中案,成了套娃式結構。甚至在鏡頭語言上也在強化這份疊加感:比如第三集裡,顧一鳴去平康公安局索要屍檢報告,和很多年前江陽到同一個地方調取候貴平檔案的那個分畫框。比如第五集裡,嚴良和江陽各自親歷的追車戲對剪。比如更重要的,第四集結尾處,嚴良、江陽、候貴平在同一角度同一景別裡的堅定轉身。

橫向和縱向一疊加,就是網狀,就是包羅萬象,就是對時代的全面復盤診療、對人性的全面透析檢視,就是用龐大的灰色,來為絕對的亮色打底。

歸根結底,懸疑劇在網絡平臺獨領風騷多時,這半年更是熱度居高不降,這自然會養高觀眾滿意度的水位,讓其閱片量積累日益豐富、紛紛開始把自己當半個偵緝專家看待,早不是當初被幾個解謎和反轉就唬得一驚一乍的純良小白。

所以《沉默的真相》從不以兜售大到無邊的腦洞和怪異設定見長,而是在大量尋常的甚至瑣碎的信息裡剝繭抽絲,讓所有人物動起來,把潛在的關係跟玄機交代清楚。

它的走勢相當克制,甚至有觀眾責怪其略顯慢熱,空鏡、細部特寫、航拍、低機位跟拍的使用很紮實,而高速閃回、不停晃動的手持攝影——這些同類題材喜歡拿來營建玄虛感的常用技巧,卻出現得較少。

就連作者紫金陳也提到,「一開始的地鐵拋屍,沒有他想像的場景宏大」。圍繞著簇擁著「真相」的,是「世相」。

當懸疑推理走到了一個新的周期和階段裡,要突圍要勝出要贏得口碑要成為爆款,故事的厚度、人性的深度、視野和格局的寬廣度,耐得住咂摸、禁得住回味、引得起思考,才是決定成敗得失的真正關鍵。

很顯然,沒有什麼,能比「社會」和「現實」更耐得住咂摸、禁得住回味、引得起思考了。

相關焦點

  • 《沉默的真相》上線了,「真相」還會遠嗎?
    》就上線了,原以為還要等上一段時間才能看到這齣「好戲」,於是只好把原本計劃追完的《在劫難逃》暫且放下,迫不及待打開了愛奇藝的「迷霧劇場」。《沉默的真相》改編自紫金陳的推理小說《長夜難明》,基於原著小說《長夜難明》是紫金陳所有作品中評分最高、口碑最好的作品,因此《沉默的真相》被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 《沉默的真相》,讓真相不再沉默
    追完《沉默的真相》,就像一塊石頭壓在胸口,我急忙打開窗口。冰冷的空氣迎面撲來,我深深的吸了一口氣,不知覺,眼淚卻悄然的流下。江陽,你好傻!答應幫助李靜查案時的猶豫從開始查案時的猶豫,到發誓要找到證據的堅定,到最後用自己的死去換取真相,
  • 《沉默的真相》:紫金陳原著裡的真相,更沉默
    《沉默的真相》給出了答案:需要律師、檢察官、記者、警察,需要好幾代人共同傳遞那束正義之光——文 | 阿 布就在張東升的爬山陰影逐漸淡去時,「迷霧劇場」又火了一部《沉默的真相》——還是紫金陳原著,也有「嚴良」,事件發生的角落,比沿海小城更為隱秘……
  • 哭著看完的《沉默的真相》!向江陽們致敬
    《沉默的真相》改編自紫金陳的小說《長夜難明》,前段時間大熱的網劇《隱秘的角落》也是出自紫金陳的小說。《沉默的真相》由陳奕甫執導,廖凡、白宇領銜主演,寧理、黃堯、趙陽、田小潔特別出演。田小潔曾在國產神片《黎明之前》中扮演第八局行動處長李伯涵,寧理曾在高分網劇《無證之罪》中扮演李豐田,這兩個角色都讓人印象深刻,一個是奸詐狡猾,一個是兇狠殘忍
  • 《沉默的真相》:正義之光永不熄滅
    今天是宜律陪伴你的第1052天自《隱秘的角落》描寫人性之惡後,愛奇藝迷霧劇場又開始發力,《沉默的真相同樣出自紫金陳小說《長夜難明》改編成《沉默的真相》,講述了一群平平無奇的小人物,他們在這漫漫長夜之中,為了一個真相,付出了自己的一切。本劇涉及的人物眾多,階層明顯,揭示的問題鮮明又深刻,性侵,貪汙腐敗,教育,冤假錯案,整個劇組在盡力將一切能夠給大眾呈現出來的事實,都赤裸裸地展現在我們面前。
  • 《沉默的真相》死亡換來的真相
    最後看到江陽用伸縮衣架勒死自己的時候,腦中浮現出「震撼」、「沉痛」四字,它們不只是形容詞,而是冰冷的真相,死亡贏得的真相。《沉默的真相》已然完結,久久不能平靜。因為江陽,哭死過去。被陷害入獄的江陽,出來後沒有了年少的意氣風發,只有病痛纏身和潦倒落魄,心有的光明依舊存在。頹廢的他,專心致志修著手機,如此孤單、特別落寞。
  • 《沉默的真相》| 真相沉默了,正義遲到了,我們也老了
    前不久,《沉默的真相》大火,豆瓣評分極高,這是一部公認的好劇。江陽在調查侯貴平的案子中,發現事實的真相被掩蓋了,侯貴平不是淹死,而是被人殺害,這背後牽扯著巨大的利益集團,這才在當初的報告中,以侯貴平溺水身亡草草作為了結
  • 沉默的真相最後結局是什麼 沉默的真相各人物結局介紹
    《沉默的真相》在哪裡播出?《沉默的真相》改編自紫金陳的《長夜難明》,原書尺度很大,涉及到反腐內容,說是中國社會派推理最高峰不為過,檢察官江陽為了真相付出了整個人生,乃至生命。沉默的真相什麼時候播沉默的真相具體播出時間《沉默的真相》由廖凡、白宇、譚卓主演,去年9月已經進駐重慶江津朱楊鎮拍攝,並於12月初順利殺青,預計將接棒《十日遊戲》播出。每周幾更新?哪些平臺可以看?
  • 沉默的長夜 難明的真相
    紫金陳憑藉其推理之王系列《無證之罪》《壞小孩》《長夜難明》被稱為「中國版東野圭吾」,系列改編的電視劇《無證之罪》《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也其中,《沉默的真相從開始8.8的豆瓣評分,到最後的9.2,《沉默的真相》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劇情的懸疑反轉,更是情感精神上的觸動。
  • 《沉默的真相》裡真正的真相是什麼?又是誰一直在沉默?
    在《無證之罪》解決了李豐田,又在《沉默的真相》裡遇到了假「李豐田」,只不過,假「李豐田」換了名字叫張超。閒話少敘,進入正題:《沉默的真相》更新了四集。四集的內容說多不多,說少不少。第一集一開始就來個小高潮,算是吸引大家的眼球,引起大家看下去的欲望。
  • 《沉默的真相》,重點不在於真相,而在於沉默
    我不劇透是因為劇情不重要,劇情當然是圍繞著真相展開,真相是主題,沉默是定語,是修飾真相的。但實際上,這片子好看的地方恰恰不在於真相,而在於沉默。沉默的真相你說它好呢,當然好,否則打分也不會那麼高,但你說它好呢,它還不夠好
  • 沉默的真相-到底被沉默了什麼?
    失去一切的檢察官、黑警、開發商、喜歡幼童的高官情節的大尺度是這本書成功的關鍵,這本書主要講述了身為檢察官的江陽一直苦苦尋求自己昔日同學侯貴平之死的真相。電視劇沒有落下,什麼都沒有落下《沉默的真相》是這個臨近結尾的夏天最重磅的一顆炸彈,在項目立項的時候,沒有人會看好這部劇,因為當書的出版就已經歷經千難萬險,更不要說電視劇了。
  • 看了幾集《沉默的真相》,我又去重溫了下原著小說
    《沉默的真相》上線 劇版的《沉默的真相》原名為《長夜難明》,兩者有異曲同工的意思,都給人一種十分壓抑的感覺,也包含了整個故事的內涵:正義難以伸張。早前因為《隱秘》的關係,《沉默的真相》也一度被認為會被雪藏。
  • 「高開炸走」的《沉默的真相》為什麼能讓這麼多人落淚?
    《沉默的真相》和原著《長夜難明》開播第二天就佔領了豆瓣實時書影音趨勢的前兩位。《長夜難明》的12集懸疑劇《沉默的真相》從開分的8.8一路飆到9.2,被網友稱作「高開炸走」,而此時非超前點映的劇集才播放到一半。
  • 沉默的真相:豆瓣9.2,比故事更催淚的是真相
    【原創】 天歌 更多精彩關注微信公眾號<俠影君>【雖然真相大白了,到底還是意難平】《沉默的真相》大結局,雖然壞人都盡數伏法了,但終究還是讓人憤慨不已,意難平。為了那讓真相那道光,掌燈的人付出了太多太多,讓人看著都覺得心疼。
  • 《沉默的真相》十年飲冰,難涼熱血,讓真相不再沉默!
    讓真相不再沉默!剛完結的《沉默的真相》,截至目前豆瓣評分9.1分。網劇《沉默的真相》改編自紫金陳「推理三部曲」中評分最高的一本小說——《長夜難明》。被稱為「新國產懸疑劇天花板」的《沉默的真相》,到底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01劇中的故事並未像原著般令人窒息地黑到底,而是在壓抑感裡給予觀眾一個能夠稍微喘氣的空隙,但這些已經「美化」過的情節卻依然將現實的「惡」毫無情面地映照了出來。
  • 沉默的的真相:怎樣才是女人心中真正的男人?
    文 | 白夜獨行《沉默的真相》大結局《沉默的真相》的爆紅也離不開默默作妖的聖母。江陽一開始聽說侯貴平並非自殺,而是被謀殺時,就感覺這事水很深,會牽扯出很多東西。 但是吳愛可一腔熱血地勸說江陽,既然是冤案,怎麼能袖手旁觀,這也是檢察官的職責所在。
  • 影視;沉默的真相
    《沉默的真相》是根據知名作者紫金陳的推理小說《長夜難眠》改編的,值得注意的是《隱秘的角落》也是紫金陳大師的《壞小孩》改編的,原著豆瓣評分8.5,可見讀者都很喜歡。《沉默的真相》是一個非常有現實感和衝擊力的作品
  • 《沉默的真相》-紫金陳
    《沉默的真相》這部劇是由作家紫金陳的《長夜難明》改編,這應該也是作家最成熟的一部作品。他的前兩部大作《無證之罪》、《隱秘的角落》(改編自《壞小孩》)皆有很高口碑。因為不堪忍受視頻網站VIP中P的無恥,《沉默的真相》我只看到第六集,拿起書便再也不想看劇了。原作的大膽、深刻是當下影視創作下的環境不能容忍的。最後的章節,我幾乎是流著淚讀完的,我說的作者的成熟,不光是指他的文筆,也在於他對政法工作、環境、工作者的重新認識。在每個時代,大多數總是善良者、他們或沉默、或逃避、或貌似冷酷、膽小。但正義的種子總是在沉默的發芽、成長。
  • 《沉默的真相》大結局,江陽遺言引爆淚點,太好哭了
    看沉默的真相大結局時我用光了一盒紙巾,江陽死前平康三兄弟的擁抱,讓我瞬間回憶起了他們一次次從肆意暢快到漸漸落寞的火鍋局,第一次他跟李靜說「我一定會盡力的」,最後一次,他對大家說「盡力了」。他盡力了,用盡了畢生之力。連死亡也是他最後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