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趕路,不追野兔;楊志賣刀,自尋死路

2020-09-22 瘋說水滸

西門瘋原創作品,已籤約維權騎士

文 | 西門瘋 帶點鬼畜的情懷男

全文1298字,閱讀時長約4min

青面獸楊志,履歷真的很漂亮:楊家將三代將門之後,北宋武舉科班出身,步戰馬戰,十八般兵器樣樣精通。

我們必須承認,衝鋒陷陣,楊志是把好手。但做生意,卻是一塌糊塗,僅以東京賣刀為例,看看失敗原因有哪些?

央視版水滸 楊志劇照


問題一、場地選址

楊志賣刀的兩處場地,都不適合賣刀。

一是馬行街~東京棚戶區,大部分是普通老百姓;

二是州橋~物流集散地,以小商小販和搬運工居多。

這兩撥人消費能力有限,三千貫寶刀太奢侈。

那麼,楊志賣刀的場地,該選哪?

西門瘋推薦去大相國寺附近!

大相國寺屬於北宋趙家的皇家寺院,魯智深曾在那單位上過班。

去大相國寺的,大半皇親國戚,非富即貴,消費能力強,符合楊志賣刀的準客戶群,林衝家貌似也在附近。

東京大相國寺是皇家寺廟,附近適合賣刀


問題二、行頭打扮

行頭打扮是職業化的標籤,代表垂直領域的專業形象。

為啥做金融買保險的要西裝革履?為啥醫生要白大褂?和尚尼姑要一身僧袍?混黑道的要紋身金鍊子?

做生意,就得有生意人的樣子。那麼,楊志賣刀的行頭打扮,咋整才算夠專業呢?

當乞丐,也要看行頭裝扮

比如給林衝賣寶刀的那兄臺,行頭相當專業

「見一條大漢,頭戴一頂抓角兒頭巾,穿一領舊戰袍,手裡拿著一口寶刀,插著個草標兒,立在街上」

舊軍裝的老兵,鬍子邋遢,一看就是急等著用錢,可以撿便宜和拼命殺價的主。

林衝一向為人謹慎,心思細膩,都被他的專業行頭所感染,當即放下戒心,開口砍價,連寶刀是否來路不明也不管不問,砍價到1000貫(折合人民幣約30萬),全款賣刀,出手相當痛快。

楊志賣刀,是啥行頭打扮?

原文沒有說清楚,因為楊志原來的職務是殿帥府制使官,因丟失花石綱後跑路,此行正是為了官復原職,大半都是穿著原制使的軍官制服,外加官帽和官靴。

從頭到腳的軍官服飾,一看就是在街上耀武揚威,橫衝直撞的蠻橫主子,老百姓躲都來不及,更不可能湊過來驗貨砍價。

央視版水滸 林衝買寶刀

浙江版水滸劇照


問題三、客戶甄別

客戶是衣食父母,望聞問切,精準鎖定準客戶。如果連娘老子都不認識,不如洗洗睡吧。

【望】破皮的髮型裝束,眾人避之不及;

【聞】滿身酒氣,走路搖搖晃晃呈醉態;

【問】言談粗俗,把「寶刀」比價「菜刀」;

【切】無賴本色,當街搶刀,胡攪蠻纏。

經過這四步,牛二的「人物畫像」已出來了:街邊無賴+醉漢+沒錢。

由此基本能斷定,此人不是林衝那樣能一次性出價千貫的準客戶,那麼,接下來咋辦?

將軍趕路,不追野兔。

稍微有點常識的人,都會選擇最省心的方式:直接拉黑!

偏偏楊志骨骼清奇,甄別客戶,堪稱奇葩。

楊志霍地躲過,拿著刀搶入來;一時性起,望牛二顙根上搠個著,撲地倒了。楊志趕入去,把牛二胸脯上又連搠了兩刀,血流滿地,死在地上。

抽刀驗貨,反覆試驗,完全浪費唇舌。

衝動殺人,連戳三刀,更是鬼迷心竅。

央視版水滸 楊志賣刀

浙江版水滸劇照


四、總結

小生意,大學問。賣刀也是技術活。

楊志一不會選場地,二不會換行頭,三不會甄別客戶,註定賣刀會失敗。

可憐的楊志,從早上呆到晌午,滴水未進地站街4個小時(即兩個時辰),有苦勞沒結果,有付出沒回報:不僅沒能變現,還丟了寶刀,搭上了清白之身,把自己變成殺人犯,蹲了班房啃了牢飯。

將軍趕路,不追野兔,楊志賣刀,自尋死路。

楊志賣刀變現,其實最便捷的方式,莫過於「當鋪抵押」。

如果楊志把寶刀賣給林衝,兩個就都安全了

直接把寶刀送給高俅,也是一個不錯的法子

對此,你怎麼看?歡迎留言

[全文完]


作者:西門瘋

從小想當武松,長大活成林衝,帶點鬼畜的情懷男。

聲明:本文已籤約騎士維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故事:改寫【水滸傳楊志賣刀片段】
    如果……可惜沒有如果,現在他身無分文、孑然一身,連下一頓飯都不知道在哪兒吃。一文錢難倒英雄漢!罷罷罷,活命要緊,他嘆了口氣,把插在背上的祖傳寶刀摘下來,抱在懷中,一步步走向人流最多的濟運橋。來到橋頂,他倚靠著橋欄蹲坐下來。抬頭望向過往行人,總覺得難以啟齒。終究架不住腹內飢腸,只能硬著頭皮小聲喊:賣刀……賣刀……聲音低的沒幾個人能聽見。
  • 楊志:我只想好好賣刀,想不到竟為民除害
    那漢子微微抬頭,道:賣刀。牛二道:我的話你不明白是麼,我說你怎麼敢在我的面前賣刀。漢子盯著牛二半晌,道:我沒在你面前賣刀,是你走到我的面前。你要買我的刀,我還未必想賣給你。牛二有惱怒了,聲音高起來:誰想買你的刀,你這人,別人見到我,躲都來不及。你竟然敢站著不動,你不怕死麼。
  • 大話水滸,武俠版楊志賣刀,牛二親試寶刀「三絕」
    刀上插了草標兒,迎著風再輕輕的揮舞著,似乎在向人們招手,等待著新主人的到來;又似乎是在抗議,訴說心中的憤恨不平與不舍。那個漢子就這麼的在那裡站著,站得筆直,直得像校場裡的旗杆,目視著遠方,不知看向何處。或許連他自己也不知道,他看的是何處。在過去的兩個時辰裡,無人問津。即使有好奇的人,也是不敢上前。
  • 水滸傳連環畫連載(051)楊志東京求職花光積蓄,只好賣刀
    王倫不便強留,第二天,就把那擔財物還了楊志,送他下山。且說楊志,取路來到東京,進城尋了個客店歇下。到了廳前,呈上公文,高俅把楊志的經歷看了,因見楊志對自己一無孝敬,馬上拍案大罵這天,楊志被逼得沒法,只好拿了寶刀,插上草標,到市上去賣。
  • 楊志窮困潦倒為啥只敢賣刀?原來大宋販賣槍矛盔甲要給你顏色瞧瞧
    「賣刀」?,即使不與地痞牛二交鋒惹禍,也潛伏著一些不可抗拒的風險。宋徽宗時楊志賣刀合法,卻不見得宋朝賣刀行為都合法。假如楊志賣刀的歷史時針撥到了南宋中期,買賣私人曾經合法擁有的武器,包括楊志手中的祖傳寶刀,也往往屬於違法、違禁行為。對大多數地區而言,既然可以擁有合法武器,市場也就可以自由買賣。然而,到了南宋中期,隨著形勢變化,宋朝政府開始下令,對曾經合法的「楊志賣刀」等行為予以嚴格管制。隆興二年(公元1164年),部分地區開始禁止販運武器。
  • 生辰綱被劫,楊志最委屈,主要是因為他的過失嗎?
    話說楊志當時在黃泥岡上被取了生辰綱去,如何迴轉見得梁中書去,欲要就岡子上自尋死路因而,一路上迎著酷暑辛苦趕路,楊志不覺得什麼,也是他的主意,其他人卻難以接受,甚至開始反過來影響老都管。在隊伍中,唯有老都管一個楊志不敢管束,其他人可以隨便打罵,可對於梁中書夫人的親近人,楊志還是要給幾分薄面。為什麼說楊志難啊,隊伍裡有這樣管不了打不得的手下。
  • 連遭五難,倒黴透頂 楊志投奔梁山為何那麼不情願
    如今,昔日的冤家成了兄弟,可謂不打不相識。可畢竟輸的人臉上不光彩,楊志為了緩解自己的尷尬,同時也為了表現自己與梁山的淵源,於是聊起了當年王倫挽留,以及和林衝不打不相識的往事。什麼意思呢?誰成想,錢都打點完了,官也沒有著落,身無分文的楊志不知該如何是好。賣刀傷人命這時,連吃住的錢都沒有了,無奈之下,楊志只好去賣刀。
  • 聊齋故事新編:裝鬼嚇天師自尋死路,命中注定水災難逃
    裝鬼嚇天師自尋死路江南灃溪某地相鄰兩縣各有一處孔氏故居,據說是孔子的後裔流落江南在這裡定居生活的古宅。康熙年間這裡孔子後人中有個叫孔雲的在江西廣信府當知府,家族中有人與道家張天師結為姻親。張真人不知是詐隨手畫張符扔向窗外驅鬼,但鬼叫不止,又連畫幾張符還是不管用,天師不禁怒了,說道:「好可惡的鬼,本尊在此竟敢如此放肆。」取出戒尺連敲三下,又畫一道符用燈火引燃,喝道:「值日神何在!」頃刻間風雲四起,霹靂一陣震撼天地,電光中眾人看見一天將手持鋼鞭雷霆一擊,眾無賴嚇得心驚膽寒狂叫饒命。
  • 《亮劍》土匪明知要投靠八路,打死和尚不是自尋死路?原著有解釋
    《亮劍》這部劇至今無法超越,它告訴國人,中國不再是一個任人宰割的國家, 是一個有意志、不懼任何艱難險阻、頑強抵制外敵的典範。劇中每一個在抗戰中犧牲的人物,無一不詮釋著,一生中最難的不是被俘前的不屈,也不是掩護隊友斷後的壯烈,而是擁有明知道這場仗大部分隊友都能凱旋而我必須為此犧牲的信念。
  • 再讀《水滸》之:楊志為什麼這麼倒黴
    首先押送花石綱,船翻了;收了一擔金銀回京打點,被劫了;錢花完了也沒能官復原職,被高俅趕出來了;賣刀還遇上了潑皮牛二來無理取鬧,一怒之下就淪為殺人犯了;好不容易梁中書給了他押送蔡京的生辰綱的機會,還讓晁蓋、吳用一夥給搶了。記得電視劇裡演到這一段,楊志從蒙漢藥酒中醒來以後,仰天痛哭,說「老天爺呀,你不公啊!」然後想上吊自殺都沒能成功,還讓人家砍斷了繩子,搶白了一通。
  • 楊志激情犯罪的無奈:捅不了高俅,還捅不了牛二嗎?
    楊志在賣刀之前經歷的事,屬實讓人絕望得很。挑著兩擔現金來到開封買官,滿心歡喜地想著官復原職(因為丟失花石綱被擼),還能接著光宗耀祖。結果呢?錢花光了,官沒到手,這你找誰說理去?是你的話,你氣不氣?你上火不上火?
  • 古事新說 ‖ 牛二買刀
    施耐庵先生寫牛二而不寫牛大,在於敢稱老大的人,不僅道行深厚而且也應該是敢於擔當的人物,不說呼風喚雨,起碼也能保一方安寧受人佩服,而「二」就不是這樣的了,如果一直很二,而且還自以為很牛,那就只能是牛二或者金三!牛二遇到賣刀的楊志,他二衝二衝的性格就一定和鬱悶失意的楊志有了故事,牛二一步一步把自己搞死的故事。
  • 青面獸楊志,你算哪門子英雄好漢?
    或許你要說,楊志只是官運不行,而他不能認清現實,還要一路走到黑,結果被現實和命運捉弄慘了,但好歹人家也做過造福人民的好事,比如怒殺牛二,不也值得吹捧麼?但四哥要說的是,楊志賣刀這事真的跟為民除害根本不搭邊。
  • 甄嬛傳:甄嬛已經對果郡王撕下面具,他卻偏要執迷不悟自尋死路
    多年來,他真的以為甄嬛沒有野心,沒有攀高折桂的想法,不存在勢利眼與功利心。而甄嬛對於溫實初從來就沒放在眼裡過,並非因為三觀不合,倘若甄嬛只是一個注重自我感情、感受而忽略名分地位的女人,又怎麼會在完全不了解皇帝是什麼男人之前,就選擇了嫁給「皇帝」?除了因為他是「皇帝」,沒有更好的理由!
  • 對林衝不容,見楊志則喜,白衣秀士這是怎麼了?
    ,人力寡薄,恐日後誤了足下,亦不好看。尋個大寨安身歇馬,切勿見怪。只是這尊重裡卻有了幾分絕情的味道,他要趕林衝下山,讓他投奔別處去。在林衝的再三請求和朱貴等人的再三勸說下,王倫才勉強答應留下林衝,不過有個前提:拿一份投名狀!
  • 青面獸楊志:為何我的命運如此悲催?
    所謂將門虎子,楊志被安排到殿帥府當制使,也算是一個好差事。這時第二件倒黴事又來了,朝廷安排是個制使押運花石綱,偏偏楊志這麼倒黴,就他一個在黃河裡翻了船,失了花石綱。楊志一看不好,腳底抹油,逃跑了。後來趕上大赦天下,楊志尋思著這下沒事了,還想當官。於是挑著金銀珠寶去東京打點,想要官復原職。
  • 誰選擇了楊志?——生辰綱的重重迷霧(之五)
    因為,今年梁中書想尋一個得力的人來押運生辰綱,但一直躊躇未決,定不下來。於是,一貫強勢的蔡夫人(雖然嫁給了梁中書,卻要叫她「蔡夫人」。而且,在蔡夫人面前,梁中書只能自稱是「下官」)就親自出馬,直接指定楊志來當這個押運人。這個困擾梁中書多時的押運人選問題,就這樣迎刃而解了。但是,事實果真如此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 魯達武松楊志,誰才是二龍山的龍
    幾大名著之所以成為經典,在於它的每個字都不簡單,每個情節,每個地名,人名,物品都有著特殊的意義。大家熟知的三國演義裡,鳳雛走到落鳳坡就得死了。紅樓夢裡探春一句:遊絲一斷渾無力,莫向東風怨別離 。就預示著她遠嫁他鄉之子不歸的命運。同樣在這水滸傳裡魯楊武落草二龍山也有著特別的意義。
  • 青面獸楊志的最後一戰:與昔日同僚重逢,卻遭好友暗算
    原來,梁中書早年曾對楊志有提攜之恩。楊志流落市井賣刀謀生時,因怒殺潑皮牛牛二刺配充軍大名府,沒想到在大名府受到了梁中書的賞識和重用,被提拔為管軍提轄使。只不過,楊志後來辦差不力,奉命押解生辰綱時出了岔子,自覺無顏面見梁中書,才跑到了二龍山落草,後來成了梁山頭領。因此,他見到恩公受難時,仗義援手、挺身而出,算是報答當年的知遇之恩。
  • 此人兵器重達七十五斤,擊敗楊志李逵,擒殺梁山一天罡三地煞
    他跟隨大軍徵討梁山期間,曾打得黑旋風李逵、青面獸楊志落荒而逃,戰平梁山五虎將雙鞭呼延灼,擒殺梁山四將,戰後被朝廷授予河北天津鎮總管、歸化子等職。根據書中的描述,哈蘭生的先輩自唐朝時遷至青州地界,世代都是正一村中的巨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