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山腳下住著一名姓賈的老漢,靠著幾畝山地為生。農閒時候,他搗騰一些山貨到縣城裡賣,賺一點小錢補貼家用。縣城裡的一些官宦人家,很喜歡這些在城裡難得一見的山貨,故此,賈老漢的山貨很受歡迎,他因此結識了一些大戶,但凡每年有新鮮的山貨,都直接送給這些大戶人家。
這一天,賈老漢正坐在牆根下曬太陽,忽然來了一駕馬車,停在他的門口,原來是縣城裡的甄提學。甄提學曾經當過提學使,目前辭官在家,大家仍然以官名相稱。他從馬車上拿下禮物,笑眯眯地走進院子。
貴客光臨,賈老漢不敢怠慢,忙恭恭敬敬地起身迎接,嘴裡寒暄道:「喲,今天是哪陣風,把提學爺吹到我家來了?」甄提學打著哈哈說道:「我是無事不登三寶殿,有一事相求。」賈老漢說道:「提學爺只要吩咐一聲,刀裡來火裡去,沒有不應承的,何必勞煩大駕?」
當下分賓主落座,賈老漢的老伴上了茶,退了出去。甄提學笑眯眯地開口,講了來意。原來,他新娶了一房小妾,很是寵愛。眼看快入冬了,小妾吵嚷著要一件狐皮夾襖和帽子。甄提學尋遍城裡的裁縫鋪和皮貨鋪,竟然沒有狐皮存貨。他也不認識獵戶,想起常來賣山貨的賈老漢,故此來找他幫忙。
賈老漢忙拍著胸脯說:「沒問題,提學爺來找我,讓我的臉面生光,我賈某人絕不會辜負厚望,狐皮包在我身上。」甄提學說:「我也不白要你的,價錢比市場上高三成,定金現在就給你。」
甄提學放下銀子,喜滋滋地告辭走了。賈老漢和老伴以及兒媳婦坐下來閒話,老伴憂慮地說道:「山上雖然住著不少狐狸,但是從來沒有獵人捕捉。大家都傳說山上的狐狸都成精了,你去招惹它們,不會惹來災禍吧?」
賈老漢忍不住埋怨說:「真是婦人之見!你見過成精的狐狸嗎?那都是無稽之談。我一個大活人,還怕幾個狐狸?趕緊給我閉嘴!」他把銀子藏好,忙碌去了。
山頂上生活著一群狐狸,賈老漢採摘山貨時,沒有少遇見。他決定利用陷阱來捕捉。他曾經利用陷阱捕捉過野兔和狗獾子,現在如法炮製,利用陷阱捕捉狐狸。
賈老漢來到山頂上,挖了幾個坑,下了夾套,放上雞肉,轉身回家去了。第二天早上,他興衝衝地上山,檢查陷阱,不由得傻眼了,陷阱裡的夾套完好無損,雞肉卻都沒有了。狡猾的狐狸,也不知道它們是怎麼繞過夾套弄走雞肉的?真是奇怪了!
一計不成,再生一計。賈老漢製作了幾個鐵夾子,放在山頂樹林的隱蔽處。只要狐狸踩上鐵夾子,就會被鐵夾子死死地夾住,鋸齒扎進肉裡,是無法掙脫的。
到了第二天上午,賈老漢上山一瞧,不由得傻了眼,鐵夾子裡都夾著一根木棍。他不由得暗罵:「真是成精了,懂得破我的機關了!」
賈老漢並沒有氣餒,找到曾經打獵為生的遠房老表,讓他傳授結網術。所謂的結網術,就是製作一個裝著漁網的機關,一旦觸發機關,漁網彈出,罩住獵物,逃無可逃。老表借給他幾個漁網機關,賈老漢安裝在狐狸出沒的地方。
第二天上午,豔陽高照,賈老漢上山查看機關,剛走到山頂附近,忽然看見前面有一隻小狐狸,不急不慢地走著。他不由得大喜,尾隨在小狐狸的後面,尋找狐狸們的洞穴。只要找到洞穴,他就有辦法將狐狸們全部捉拿。
小狐狸專往密林深處走,賈老漢悄悄地跟在後面。有時候樹林太密,賈老漢跟丟了,出了樹林,發現小狐狸在前面等著。就這樣走走停停,忽然,賈老漢腳下觸發了機關,漁網「呼」地彈出,罩在他的身上。
賈老漢悲嘆一聲,他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小狐狸的身上,竟然沒有想起自己下的機關。他知道越掙扎,漁網束得越緊,不敢動彈。
小狐狸發出叫聲,不一會,從樹林裡鑽出幾十隻狐狸,團團圍住他,嘴角上翹,露出似笑非笑的表情。賈老漢霎時明白,他上了當了,小狐狸專門引誘他的。
賈老漢哭喪著臉告饒說:「對不起,你們放了我吧,我以後再也不敢打你們的主意了。」他心裡清楚,要是不求饒,這裡人跡罕至,他會被活活餓死。
幾隻狐狸走上前,張嘴咬斷網線,弄出一個大窟窿。賈老漢的雙手可以活動了,撕扯開漁網,鑽了出來。他衝狐狸們團團作揖,說著感謝的話語。然後收起其它幾個機關,灰溜溜地下了山。
回到家裡,賈老漢哭哭啼啼地把遭遇一說,老伴和兒子都勸他就此罷手,老伴拿出外套,兒子拿出銀子,勸他趕緊去縣城。
賈老漢騎著毛驢到了縣城,找到甄提學,退了定金,講了遭遇,捂著臉說:「真丟人啊!我竟然栽在狐狸的手裡!」
甄提學的小妾聽說後,打消了製作狐皮夾襖和帽子的念頭,從此不敢穿皮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