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志丙玷汙小龍女這一情節的安排,讓讀者讀來內心頗覺得痛恨。其實甄志丙當時只是在偷窺,其本身內心是提心弔膽的,因為按照當時甄志丙的武功,一旦被發現,無論是楊過,小龍女,還是當時在場的歐陽鋒,都可能一招打死甄志丙。也許當時闖出一隻野兔,一旁偷窺的甄志丙就可能被嚇跑了。
然而,事與願違,沒有闖出任何一隻小動物嚇走一旁偷窺的甄志丙,而歐陽鋒卻點了小龍女穴道,將楊過帶走。這突如其來的變故,給了甄志丙可乘之機,甄志丙內心開始抉擇,一面是作為全真教弟子的清規戒律,一面是自己朝思暮想如今不能動彈的小龍女,最終,甄志丙違背了良心,拋棄了清規戒律,玷汙了小龍女。
由於被蒙住雙眼,小龍女誤以為甄志丙是楊過,而楊過同樣被蒙在鼓裡,楊過和小龍女因此事產生了誤會,小龍女出走江湖,楊過開始苦苦尋找姑姑。
後來,小龍女知道了那晚的事情真相了,知道真相的小龍女,內心充滿了絕望,被氣到吐血,假若沒有甄志丙,小龍女便可以將完整的自己交給心愛的楊過,而甄志丙將這一切,化成了泡影,後來小龍女也曾因此事自卑過。一切的罪魁禍首便是甄志丙,小龍女自然痛恨甄志丙,小龍女知道真相時,甄志丙就在周圍,以小龍女的輕功和武功,能夠輕而易舉秒殺甄志丙,可是為何小龍女卻沒有殺甄志丙呢?
一、小龍女內心是善良的
小龍女是個棄嬰,被古墓派第二代掌門人收養在活死人墓中,小龍女自小沒出過古墓一步,身邊相依為命的,就只有一個僕人孫婆婆。也正是從小與世隔絕,小龍女對世間的禮儀習俗,人情世故一竅不通,當然,她對這一切也是不屑一顧,這樣的小龍女,讓人看起來是冷冷冰冰的。
丘處機將見到小龍女的第一印象,寫到了詩歌《無俗念》中,其中就道;「冷浸溶溶月」、「不與群芳同列」。
雖然外表冷清,如同仙人般不可接近,但是小龍女的內心,是善良的,也正是這份善良,讓小龍女時刻下不去手。
二、甄志丙並非大惡人
小龍女這件事,可以說是甄志丙一生最大的汙點。甄志丙作為全真教道士,本該守清規戒律,忘卻紅塵的,然而甄志丙的所作所為,卻是將王重陽乃至整個全真教的臉都丟盡了。
除了小龍女這件事,甄志丙在金庸武俠中,也能算是一個正派的人物,他在全真教中,得到了上下認可,有了全真七子的一致信任,他便順理成章成為全真教第三代掌門人的最佳人選。《神鵰俠侶》中,除了愛恨情仇和武林恩怨,還有另一條主線索,那便是抵禦蒙古韃子,甄志丙在最後抵禦蒙古時,所作的抉擇,是讓人佩服的,其在大是大非面前,還是守住了自己的底線,甚至做出了自己該有的奉獻。從以上這個角度出發,甄志丙仿佛並不是個十惡不赦之人。
再來看甄志丙對小龍女的感情,雖然甄志丙對小龍女有非分之想,在女色上沒能克制住自己,但是回頭一看,甄志丙對小龍女還是真心實意的付出。
當甄志丙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是毀了一個自己最愛之人時,他選擇了「殉情」,整部《神鵰俠侶》,小龍女和甄志丙的見面次數,也不在少,在甄志丙的一言一行中,小龍女估計能夠了解甄志丙的本性並不壞。
以上兩種原因,便可能造成小龍女繞過了甄志丙的結局。雖然說小龍女繞過了甄志丙,但是並沒有輕易的放過甄志丙。
當時知道事情真相後,小龍女腦海一片空白,小龍女自小在古墓中長大,一來沒有遇到這般事情,二來閱歷有限,一時間,小龍女也不知如何是好。
退一步講,該發生的事情已經發生了,發生過的事情便無法逆轉了,就算此時一刀了解了甄志丙,也只是於事無補,小龍女一路思考如何處理這件事,既不殺甄志丙,也不放過甄志丙,一路跟蹤甄志丙,一直跟到了全真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