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記》-芸娘的愛情值得嗎?

2020-10-10 一沼一澤

乾隆40年,蘇州城小橋流水,錯落有致,故事的男主人公沉復與我們可愛的芸娘擦肩而過。佛曰: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換來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可就這一次擦肩而過,芸娘便賭上了一生。

那年13歲的芸娘第一次見到跟著母親來外婆家的沈復。芸娘的眉清目秀,嬌弱動人,只需一眼,便已入心,沈復發誓此生要與她結為夫妻。林語堂先生曾說過芸娘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可愛的女人,魯迅也曾說過她是中國第一美人。

芸娘自幼喪父,扛起了家裡所有的擔子,她善女紅,攻蘇繡。這個自幼持家,辛苦勞作,在古代倫理教化下卻生出另一番風格。她離經叛道,才華橫溢,對詩詞歌賦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能辛苦勞作侍奉丈夫,也能女扮男裝陪沈復遊山玩水。

婚後夫妻二人如膠似漆,琴瑟和鳴。可是好景不長,不久後由於種種原因,芸娘相繼失歡於僕人公婆小舅子,後來還被趕出了家門。沒有了親人的幫助,沈復夫婦四處漂泊居無定所,落魄到將親生女兒賣為童養媳。可是沈復才華橫溢,滿腹詩書,芸娘也知書達理,賢惠能幹,怎麼就淪落到如此?

沈復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當父母與妻子關係不和時,他竟然無動於衷,不做任何努力。被敢出家門後,還是遊手好閒,不思進取,帶著妻兒到處流浪。芸娘死後,他又長籲短嘆命運的不公,他有的只是身上的那點才氣和作為讀書人的清高。

可我們反觀芸娘便會為她不值,雖然有傳統社會對於女人的標準,芸娘對於沈復的一往情深和無怨付出也是足可稱道的。沈復即沒考取功名,也無謀生手段,在這種情況下還不忘慷慨周濟,與朋友各種遊樂,保持著曾經的中產階級習慣。

丈夫沒錢和朋友喝酒芸娘就拔了自己的釵子換錢,丈夫欠了荒唐債就帶他投奔閨蜜。慘澹經營,盡力讓夫君在貧寒的家庭中過得更好一點。甚至幾次主動為沈復尋覓合適的侍妾,芸娘為此傷心欲絕,竟觸動舊疾,間接為之而死。

在芸娘有生之年,他並沒有給過她安穩的生活。芸娘死後,沈復落魄貧窮,卻不改飲酒作樂,縱情山水,甚至不惜花費百銀嫖妓,晚年又納一小妾,自曰「從此在入春夢,不知何時醒來」。不知此時此刻的沈郎還記得那個為他操勞一生,愛他一生的芸娘嗎?芸娘呢?如果可以從新來過,她還會選擇那個除了會寫「無人與我立黃昏,無人問我粥可溫」其他什麼都不會的才子嗎?我想芸娘還是會堅定的選擇她的沈郎。

相關焦點

  • 《浮生六記》:娶了芸娘是沈復的幸運,嫁了沈復卻是芸娘的不幸
    》和《平如美棠》相媲美的愛情,忽然想起來很久以前,因為他人的推薦買過一本《浮生六記》,但放在書架上一直都沒怎麼看,從書店回來就趕緊翻出來看了起來。從書名就可以看出,《浮生六記》共有六記,分別是閨房記樂、閒情記趣、坎坷記愁、浪俠記快、中山記歷、養生記道,但普遍認為由沈復親筆所寫的只有前四記,後兩記中山記歷和養生記道,是由他人摘抄拼湊而成。
  • 《浮生六記》中芸娘的同性戀情
    初讀《浮生六記》只覺得芸娘與沈復相敬相愛。第一卷閨房記樂的描寫儼然把芸娘塑造成了夢中情人。但卷末沈複寫的「後憨為有力者奪去,不果。芸竟以之死。」著實令人費解。然後我在網上看浮生六記的評論,看到有說芸娘和憨園有女女私情的。大吃一驚。於是我又仔細讀了一遍,發現確實有諸多證據。最明顯的一處是芸娘要幫沈復納憨園為妾,「餘笑曰:『卿將效笠翁之《憐香伴》耶?』芸曰:『然』。」
  • 《浮生六記》的主人公是渣男嗎?
    《浮生六記》是沈復的自傳體隨筆,沈復出生於姑蘇城南的士族文人家庭初讀《浮生六記》,曾被芸娘和沈復的真性情所打動,忙不迭一口氣讀完竟然有點失望。即使林語堂稱讚芸娘是中國文學裡最可愛的女人,即使都覺得沈復是生性浪漫鬱郁不得志。我始終覺得沈復沈三白,不是芸娘的最佳伴侶,其實還挺渣男的。1芸娘在三百的眼中 「其形削肩長項,瘦不露骨,眉彎目秀,顧盼神飛,唯兩齒微露,似非佳相。一種纏綿之態,令人之意也消。」這也是楚楚動人了吧。
  • 讀書,《浮生六記》…芸娘
    浮生若夢,為歡幾何----芸娘是否該為自己想一想讀了沈復的《浮生六記》,慨嘆芸娘對丈夫的賢惠、溫柔、細膩,甚至一手操辦為要為愛人找到美若天仙、善解人意的妾,真可謂女人中的極品,男人眼中的尤物,然而紅顏薄命,恩愛夫妻不到頭,芸娘卻也有她自己的問題,她太多愁善感,太善良,誰都不肯得罪,只害了自己,苦悶壓在心中無法吐露,最終落的一身病,四十出頭就撒手人寰。
  • 《浮生六記》嫁給了愛情的女子,過的有多慘?
    東方衛視一場超級盛典,作家和明星雲集,主持人讓胡歌推薦一本最愛的書籍,胡歌說到《浮生六記》。胡歌薦書《浮生六記》 大文豪魯迅曾經感慨「《浮生六記》中的芸學者林語堂特稱讚《浮生六記》芸娘是中國文學上一個最可愛的女人。 然而中國文人的夢,最可愛的女人,她的一生卻充滿坎坷。嫁給了愛情的女子,她的生活其實一地雞毛。夫妻倆雖然琴瑟和諧,但日子清苦,典當度日,經常食不果腹,靠親朋救濟。
  • 豆瓣8.0分《浮生六記》:可以嚮往愛情,但別做陳芸這樣的女人
    兩百多年前,一位文人借用李白的這句詩,寫下了自傳體散文《浮生六記》也正因為《浮生六記》,使得沈復的名字長久留在中國文學的歷史長河中。此後來沈三白《浮生六記》之《閨房記樂》,所以為例外創作。」《浮生六記》中記載的沈復、芸娘愛情故事,粗茶淡飯又富含閒情雅趣,布衣荊釵又常常紅袖添香,閨房記樂,樂而不淫;坎坷記愁,愁而不怨。這樣把日子過成詩的生活也時常為後人所羨慕。林語堂曾為《浮生六記》翻譯並作序,「芸,我想,是中國文學上一個最可愛的女人。」
  • 《浮生六記》:你們都為芸娘不平,我卻覺得沈復是個頂好的丈夫
    在和朋友聊到《浮生六記》的時候,都在說沈復真真不是個好人,只知道享受自己的閒情逸趣,不知道生活的艱辛,最終導致了芸娘和自己的晚景悽涼。這一點來看,沈復真的不是個好人。但是仔細想一下,如果沈復和芸娘是一個願意為了生活而妥協,知道怎麼圓滑的為人處世的話,我們還能看到這樣一部作品嗎?
  • 浮生六記,此情可待成追憶
    《半生你我》,將《浮生六記》寫入詩,愁腸百結、千迴百轉,當時只道是尋常,但等到斯人已逝、香魂縹緲,卻只嘆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半生快活,半生坎坷蕭索,前路漫漫只剩唏噓悲嘆,寫下這部《浮生六記》以供追憶。沈復在書中寫道:「觸我春愁偏婉轉,撩他離緒更纏綿」,又或是「人生坎坷何為乎來哉,往往皆自作孽耳」,一生的感慨全在字裡行間。但願天上人間重相見,沈復與芸娘也能再續前緣。
  • 《浮生六記》所折射出來的婚姻終極命題:要愛情,還是要麵包?
    《浮生六記》,盛名在外,連我這樣的偽中文系學生都是聽過的。 《浮生六記》何以盛名在外?一來是因為獨抒性靈,言辭直率坦誠,它作為沈復的自傳散文,不溢己美,不藏私惡,這是非常難得的。此後來沈三白《浮生六記》之《閨房記樂》,所以為例外創作。」也就是說,古來文學,寫夫妻關係的很少,寫夫妻生活中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更好。而沈三白的《閨房記樂》,就恰恰描寫了他與芸娘之間的愛情點滴。
  • 《浮生六記》——芸娘:好女人設害死人,來生只為自己活
    芸娘,何許人也?她是清人沈復之妻,一介平凡女子,卻因其夫所撰《浮生六記》而揚名於世,文學家林語堂曾贊其為:「中國文學史上最可愛的女人。」但是,這個「最可愛的女人」卻沒有得到上天的眷顧而過上最幸福的生活,她半生慘澹,早早便結束一生。
  • 《浮生六記》:愛情從來不是靠山盟海誓打動人心的
    往事如煙,生命易逝,為了真實的記錄下自己的生活和思想感情,一個叫沈復的普通人寫了一本書《浮生六記》。展示了他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他的婚姻家庭生活,生活中的閒情逸緻,山水遊記,養生和對人生的感悟等等。讀來生動有趣,清新活潑,文章自然天成,不經意成就了一部經典文學著作。其中裡面講述的他和芸娘的愛情故事,更是令人心生感慨,讀來為之動容。
  • 《浮生六記》200年前的姐弟戀,真甜!活出了我們想要的愛情
    「無人問我粥可溫,無人與我共黃昏;無人陪我顧星辰,無人與我把酒分」這是今天要推薦的一本書裡的語錄,也是我今天要講的愛情故事。這是沈從文和張兆和的愛情。「遇見你之前,我沒想過結婚,遇見你之後,結婚我沒想過別人。」這是錢鍾書和楊絳的愛情。「每想你一次,天上飄落一粒沙,從此形成了撒哈拉。」
  • 小品文巔峰之作《浮生六記》:「貧困潦倒的沈復夫婦算不算渣?」
    每次看到關於《浮生六記》的評論,總會有不少人留言說沈復夫婦的「壞話」,指責他們軟弱無能的不在少數。只是,如果用我們今天的社會和眼光去衡量古代的社會和人,本身就不客觀啊。>一、不願媚俗的清高文人在《浮生六記
  • 《浮生六記》芸娘,能幹不輸李子柒,為何落得一個早逝的下場?
    可是你知道嗎?在清代的時候,也有一位向李子柒一樣蕙質蘭心的姑娘,她叫陳芸,是清代沈復《浮生六記》中的女主角,也是沈復的妻子。 陳芸被林語堂稱為是中國文學上最可愛的女人。(原來芸也做過)沈復喜歡喝酒,不喜歡吃太多菜,芸就設計了一款梅花盒,拿兩寸白瓷深碟六隻,中間放一隻,外圍放五隻,用灰色的漆刷一遍,形狀擺放猶如梅花,蓋上的柄則像花蒂,又實用又好看。芸還是一位心路活潑的女子,敢女扮男裝隨丈夫去看廟會,能夠僱了小販的混沌擔子去給夫君的賞花會溫酒,還會借著「回娘家」的理由跟夫君去同遊太湖。
  • 《浮生六記》中,「那個中國文學上最可愛的女人」為何會早逝?
    說到這裡,我想到了《浮生六記》,裡面有一個被譽為「中國文學史上最可愛的女人」——芸娘,但她只活到四十一歲。《浮生六記》,清代文人沈復所著,有著「晚清小紅樓夢」之稱。共有六卷,分別是《閨房記樂》《閒情記趣》《坎坷記愁》《浪遊記快》《中山記歷》《養生記道》,其中後兩卷遺失。
  • 《浮生六記》:被男人寵愛一生的女人,大多有這3個特徵
    一起走下去哦~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無心情語少時讀沈復的《浮生六記後來讀了沈復的《浮生六記》才明白男人的寵愛是真的,在那字字句句當中,幾乎都不離芸娘的影子。那麼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個女人,能讓男人寵愛一生呢?無外乎有這3個特徵。
  • 《浮生六記》,尋常百姓家的神仙眷侶
    中國文學上有很多優美的愛情故事:賈寶玉與林黛玉天然、純粹的愛情,祝英臺與梁山伯悽美、傳奇的愛情……《浮生六記》這本書記錄了作者沈復與妻子陳芸尋常百姓家神仙眷侶般的愛情故事。作者沈復其人《浮生六記》的作者沈復,字三白,號梅逸,是清朝乾隆年間的人。
  • 《浮生六記》:夫妻恩愛,陳芸為什麼要為沈復納妾?
    相信所有讀《浮生六記》的人,都會對陳芸這個人物印象深刻。我想,這件事情,芸娘應該是知道的。芸娘第一次遇見憨園的時候,是沈復三十三歲,離沈復外出「逛花樓「時隔不久,芸娘與憨園一見如故,結為姐妹。在芸娘提出要幫沈復得到憨園的時候,沈復的第一反應竟是竟然是「這樣的女子,不是金屋豪廈。窮光蛋怎麼敢生出這樣的妄想呢?
  • 浮生六記----- 卷一 閨房記樂六
    這些尋常事發生當下並無多大感觸,事後回憶(沈複寫作《浮生六記》時,陳芸已經去世)則早顯端倪。文章常於甜蜜的末尾處留下伏筆,著實讓人不忍.)(芸娘的心靈是自由的,心之所想,行之所至,想到就要去幹,她的很多想法在當時來講是大膽的,是破格的,而她的丈夫無疑是豁達和包容的,他並不為世俗所左右,而且對妻子的行為多有鼓勵,除了這次。) 喬遷我父親稼夫公喜歡認養義子,因此我的異姓兄弟有二十六人。
  • 沈復與陳芸的愛情悲劇:沒有麵包的愛情,只是一場浮生夢
    清代文人沈復著有作品《浮生六記》,他在書中記錄了自己與妻子陳芸的愛情與婚姻,從二人相知相愛,相依相偎,到陳芸因病去世,沈復餘生潦倒,獨自思念妻子,可以說是兩人一生的縮影。許多人羨慕嚮往他們不離不棄的」神仙愛情「,但不少人認為,以當代的愛情婚姻觀來看,他們的故事就是一個活脫脫的悲劇,甚至有人感嘆一句「娶妻當娶陳芸娘,嫁人莫嫁沈三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