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祥樂觀的鄰居老太太,走了

2020-08-24 子墨偌也

早上買菜回來,和住在樓下男士一塊等電梯。我認識他老媽媽,老太太生病住院好久了,不知道情況如何。就問了句:你媽媽怎麼樣了?他說,一個月前,老人家走了。

我聽了,既感到突然又不覺得驚訝。因為我有了心裡準備。知道她一直住院治療,我猜到是胃癌。

有一次,她從醫院回來,在樓下長廊見過她。她說,得了胃炎,在醫院治療,需要幾個療程。看她頭髮稀疏,臉色蒼白,就想到了應該是胃癌。

老人家差不多有80歲,從東北來洛陽十幾年了。幫助兒子帶孩子,從孫子生下來一直帶到了上初中。

老人家沒有退休金,生活費用基本來自兒子一家。兒子做體面的設計師,兒媳在建築公司工作。

可能是東北老鄉,鄉音把我和老人的關係拉近很多。給我講一些她的事,她說別看個子不高,年輕時還打過籃球呢!

生活靠著兒子,難免有些不硬氣。有時把小區裡一些包裝盒等撿來賣了換些零錢,買點菜是夠了。

我從不貶低靠勞動獲得的價值。非但不排斥,還會鼓勵她。

她跟我說,偷偷的做著這件事,兒媳不讓做。一是怕她身體吃不消,二來他們生活不需要她做事。可是她閒不住,撿來的紙盒拆開就放在公共廁所旁邊,用苫布蓋著。積攢一些,用買菜的小推車拉到2公裡外的廢品收購站。

這樣的日子有幾年。我家拆過包裝盒順著樓梯扔到緩步臺,讓她一塊兒收走。

有幾次攢的紙盒想給她,可是總看不見她。後來聽說她住院了。

老人家總是很樂觀,愛說話,講話時總是用手捂下嘴。她有假牙,覺得不好看。

一次,跟我說,她漱口的時候把假牙掉廁所裡了,自己還笑了半天。

後來告訴我兒媳拿出5000元幫她又鑲了一口牙。

今天,知道她走了,我真的很不好受。或許對一個不知道名字的鄰居去世,沒必要那麼痛苦。

可是,我還是不自覺的淚流滿面。

相關焦點

  • 懷念鄰居老太太
    我的鄰居劉老太太,去世已經十年了,每當回到老家的時候,看到她住過老屋和小院,總覺得她還住在那裡,在屋裡或小院裡忙著做什麼呢!真是見物思人,物是人非!真叫人傷心呀!劉老太太的老頭,早她十幾年就病逝了。有五個兒子,一個女兒。女兒有點智障,嫁了個大十幾歲的丈夫,丈夫因病也已去世了,留下四個姑娘一起生活,從不回娘家。幾個兒子都在縣城住,只有一個兒子跑出租,經常路過 有時回家。
  • 那一天,父親痛苦而慈祥地走了
    那一年,父親走了,帶著痛苦而慈祥的面容,走的很急,一個多小時的事情!等醫生從鄉上趕過來看看,摸了摸父親的脈,醫生一臉遺憾地說,已經走了!大約說是急性心肌梗塞。之後,村子裡的人們便開始幫忙辦理我父親的後事,我們的鞋子也都縫上了白紗布,我和弟弟坐在父親的床沿上守著,眼淚淋溼了整個面頰!
  • 一個午後,老太太在門口打盹,小偷看她雙目失明便潛入其家中
    小偷越過老太太身旁準備撒腿就跑時,結果不小心打翻了花瓶,怕老太太起疑心,便輕輕應了一聲老太太緊張地把地上的碎玻璃摸索著撿起來,小偷也趕緊蹲下去幫忙。老太太摸著小偷的頭說:「」我們小寶都長這麼大了,這些年你過得好嗎?在外面日子不好過就回家,有奶奶在!」小偷嚇得大氣都不敢出,要是驚動了鄰居這事情可鬧大了!
  • 老太太生病兒子不管,鄰居給送到醫院,九天後兒子後悔了
    可不幸的是鄭老漢卻因病去世了,剩下老太太一個人守著老房子生活。畢竟人老了胳膊腿的多多少少都會疼痛,老太太也不例外,因為腿疼病每天走路都要扶著小板凳一步步的挪動,自己也去不了遠處,平日也就是在院子裡走走。自從鄭老漢去世後,他們的兒子對老太太也很照顧,孝順,還要接老太太去城裡生活,可被老太太拒絕了。
  • 不倒翁老太太:一個人可以被打敗,但不可以被打倒
    剛寒暄了幾句,「老太太」就急急忙忙地扶著助步器站起來,說要走給我們看看。曉燕把她勸回了座位,讓她等會兒再表演。怎麼回事?曉燕這才告訴我,老太太七月初出了次險,昏迷了兩三天,大家都以為不行了,沒想到經過一個中醫大夫的診治,在鬼門關走了一遭又回來了!
  • 孤獨鄰居,適合遠行的日子,一路走好。
    聽到有人敲門,我打開門,一位面容慈祥、身子佝僂的老太太一臉怒意的站在我面前。這不是樓下的鄰居肖奶奶嗎?您有事?」我疑惑地問?「其實,也沒多大的事。」肖奶奶望著我,繃著臉道:「我正準備睡午覺,突然聽到樓上隆隆聲特別大,嚇了一跳,就上來看看。」
  • 鄰居老太太瘋了,據傳是被兒媳婦逼瘋的
    網絡配圖,與本文無關鄰居的老太太,今年還不滿70的老太太,瘋了!大晚上端著一碗豆漿,挨家挨戶地敲鄰居的門,敲開後,跪到地上,求他們幫忙找一個什麼領導?隨後,家人將她送到神經病醫院,現在還沒有出院!,家中水電氣費和物業費是老太太交的,除掉費用,老太太每月用於吃飯的費用很少,老太太很節約,經常買一個饅頭就著熱水吃了就算。
  • 活著茅草屋,死後金鑾殿,王老太太走得也算是風光無限
    就這麼的,村裡不管大人小孩,見了老太太一家人,都會是畢恭畢敬的。老太太身子不能動,但心裡跟明鏡似的,對兒媳婦的指桑罵槐,只能是暗自垂淚,惱恨自己咋還不趕緊死。兩個小姑子呢,對於這個嘴甜心苦的嫂子,也是敢怒不敢言,只能是陪著老母親一起擠眼抹淚。就這樣還是不行。一天家來客人,在客人吃飽喝足走後,兒媳婦發話了,說老太太住在上屋實在是丟人現眼,乾脆搬到南邊的那個雜物間去住吧。等於說,這是給老太太下了逐「客」令。
  • 從大街上撿回來流落街頭的老太太,被鄰居說笑話,哪知卻撿到寶了
    當郭宇把一個素不相識的老太太領回自己家裡的時候,左鄰右舍的人沒有不說他傻,眼看著大兒子都快要高考了,女兒也上了初中,正是需要花錢的時候。撿那麼一個拖累回來,那不是給自己找事做嗎?他們給老人家置了像樣的新衣,郭宇說,自己的爹娘走得早,看著老人家流落街頭,夫妻倆這是心甘情願地照料著那老人。老人到了郭家後,生活有了保障,氣色好起來,而且還能夠幫著郭宇夫婦料理家務,這真是家有一老,如得一寶啊。
  • 小說:顧老太太今天沒出來迎接
    顧南封趕時間,將季相思丟到香園門口就走了,她身上還溼著,秋風吹來瑟瑟發抖,心寒勝過身冷。顧老太太今天沒出來迎接,奇怪,以前每次她回香園,奶奶都高高興興地在香園門口等候。走進香園,熟練地換上拖鞋,樓下沒看見奶奶,抓住傭人問,「奶奶在哪?」「老太太身體不舒服,今天一天沒出房間了。」傭人答。季相思提心弔膽,「怎麼回事?奶奶的高血壓又犯了?」
  • 樓下的鄰居
    門鈴響了,我打開門,一位七八十歲、身子佝僂的老太太站在我面前。「我是你樓下的鄰居,剛搬來不久。」未等我說話,老太太自我介紹道。「哦,您有事?」老太太望著我,繃著臉道:「我一人在下面住著,正準備睡覺,突然聽到樓上隆隆聲特別大,嚇了一跳,就上來看看。」我帶著歉意的笑說:「對不起,白天有事耽誤了,拖到晚上才洗衣服,洗衣機的噪音影響您休息了,以後我們一定注意。」「哦,行吧,沒事就好。」老太太轉身離去。第二天晚上,我正在廚房收拾碗筷,門鈴又響了,來的還是那位老太太。
  • 67歲老太太用手機的困惑
    說說我與鄰居老太太的故事。老太太67了,身體還挺不錯的。因為是鄰居,也因為孩子一起玩,所以我們走得近些。家裡孩子把自己更換下來的蘋果手機給了她,她跟我炫耀這手機可貴了。我點點頭,是挺貴的。但是呢,老太太口中很貴的手機卻經常不帶出來。
  • 家門口那個神奇的老太太
    當時鄰居們都很熱心,可不像現在,鄰居姓啥可能都不知道,很多鄰居都來了看看有什麼能幫忙的不,當時有些老一輩的人(比我爺奶年紀還要大的多的人)聽到這事也都趕來了,其中有一個老太太,當時看看了看,給我奶奶說找個蓆子,帶我去河邊一顆大樹底下。
  • 樂觀陪伴著我的家人
    我家是這條巷子的第一家,初一的時候巷長還來我家讓我父親把車堵到路口,昨天打電話回去,我父親說現在已經把巷口堵了,父母還有弟弟他們出去,得走到巷東口,從後面繞一大圈然後從一條主咱走才可以出得去。並且每人都配有出入卡,你出去的時候登記一下時間,除了上班的人,其他的時候只能一個人出去,而且時間是一個小時。我還在擔心,這樣家裡人會不會不太開心呢?
  • 母黃鼠狼偷雞被捉,老人心善放它走,去世後六個黃袍少年來抬棺
    好在,老人心地善良,為人樂觀,村民們都很敬重她。老人家裡,有一窩母雞,每天下蛋,因此,老人對母雞看護的緊,夜裡都會起來,看看母雞。這天夜裡,老人睡下不久,聽到一陣「咯咯…」聲。摸出枕旁的手電筒,穿好衣服往雞窩去。手電筒一照,發現雞毛亂飛,再一看,竟發現一隻黃鼠狼叼著老母雞。
  • 《以家人之名》中,李尖尖樂觀向上的性格是如何養成的?
    那就是李尖尖積極樂觀、愛說愛笑,以樂觀的態度,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和李尖尖一樣,面對挫折不是選擇逃避,而是勇敢的去面對。其實,孩子並不是出生就會有樂觀向上的性格,這種性格和態度是需要父母的培養,所以說家庭教育的影響尤為重要。現在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李尖尖的父親是如何將她培養成這樣的。
  • 小說:懷孕後婆婆精心照顧,鄰居來串門,走前卻對兒媳說:快逃命
    可是自從她懷孕後,婆婆變了,不僅說話態度從冷漠變得溫柔慈祥,每天還會給她做許多好吃的!小然現在,覺得自己真是幸福極了。老公李維回家後,小然還在不停地說著婆婆對她的好。李維聽後很欣慰,他也擔心過小然和張霞的相處模式。現在看到母親和妻子的關係變得這麼好,他怎麼能不開心呢。只是眼前他有一件煩心事。
  • 故事:老太太意外從3樓墜落,鄰居倉惶緊閉的房門,讓我趕緊報警
    按說鄰居出了這麼大的事,任誰也不可能這麼漠不關心地把門關上,連多看一眼的好奇心也沒有,事出反常……彌時暫時無心顧及羅傑的反常,先大致查探了老太太的情況,彌時搖了搖頭,正待要收回手,手腕忽然被老太太那蒼老粗糙的掌心緊緊握住了。
  • 不死老太太?
    事情的發生地點就在姥姥家所在的村莊,記得那是一個炎熱的夏天,我偶然聽姥姥跟別人聊天說隔壁的一個老太太生病快死了,已經十幾天沒有吃東西了,估計這幾天就要咽氣了。我在一旁很奇怪的插話道:「老師說人只要七天不吃東西就要餓死,為啥那老太太十多天不吃東西還不死?」姥姥很生氣的打了我一下,嚴厲的說道:「小孩子不懂就別瞎說,趕緊出去玩去!」
  • 老天爺不睜眼,那個樂觀開朗、亦師亦友亦兄長的人走了
    閆主席忽然頓了頓,聲音沙啞地說:「王主席今天早晨走了……」「嗡——」一下,我的頭瞬間暴脹,這一天還是提早來了。雖說我們都知道會有這麼一天,可誰也沒有想到它就這樣風馳電掣地來了。十八日下午,我還去宏會醫院看過王主席,看到他平靜地睡著,輸著的鮮紅的血液,嫂子給他餵的菜汁,我還天真地想著他肯定能好。因為,他是那麼好的一個人,有德有才有威望,在腳下這塊土地,大家對他都是敬佩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