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寶聊劇,解讀經典,歡迎關注,瀏覽相關系列。
《三十而已》劇中的三條主線反應了當下年輕人的生活狀態。拜金、自我、想走捷徑,整部劇仿佛都像是負能量的吐槽。
壓著性子看到最後,竟然有些許心酸。
三十歲,本該而立的年紀,卻不光要獨立,還得有不過而已的勇氣前行。
陳嶼和鍾曉芹是三條主線中唯一一對還在一起的夫妻,也是曾經最不被看好的一對。
電視劇一開始,陳嶼和鍾曉芹生活在一個屋簷下,早上陳嶼喝著粥吃著油條,鍾曉芹麵包蘸著果醬,喝著牛奶。
一頓簡單的早點,兩個人都不願妥協,各吃各的。
生活也是一樣,衣服各自洗各自的。
陳嶼說他要出差幾天,鍾曉芹便說要回娘家住。
如果編劇不是在一開始就把他們設定為一對夫妻,光看兩個人的日常,更像是生活在同一個出租屋裡的兩個租客。同在一個屋簷下,但又不能讓對方幹涉自己的生活。
如果沒有孩子的到來,可能兩個人還會繼續這樣生活下去,不知過上多久。
人生沒有如果,孩子終究還是來了,不管他們是否已經做好準備。
新生命的來臨,既是幸運,也是考驗。
陳嶼意志堅定的反對留下這個孩子,理由是鍾曉芹自己都還沒有長大,他們根本沒法照顧一個孩子。
可能是母性的光輝,鍾曉芹卻想留下孩子,即便自己並不成熟。
命運就是如此的捉弄人,等決定留下了,小天使卻離開了。
陳嶼急切的幫妻子辦理手術的手續,在鍾曉芹看來,仍是陳嶼不想要這個孩子。
平心而論,就算這個孩子生下來,陳嶼和鍾曉芹也未必能過到一起,他們還沒有削掉彼此的稜角,向生活妥協。
人總是在失去了才知道曾經的美好,且行且珍惜的話似乎很難做到。
鍾曉陽好像是專門為救贖鍾曉芹才出現的。
鍾曉陽一出場就是一個陽光大男孩的形象,陪伴著鍾曉芹的失落,帶她體會之前不曾體會的浪漫。
鍾曉芹最終沒有選擇鍾曉陽,可能她在鍾曉陽的身上看到了不成熟,亦如她之前的不成熟一樣。
陳嶼也在離婚後開始反思,之前自己的固執是否值得?
自己的一缸子魚真的比老婆還重要麼?
他們是幸運的,在尚可回頭的時候,轉過身來,那個人還在原地等著自己。
陳嶼清空了魚缸,也清空了自己的固執,重新站在鍾曉芹的面前。
在鍾曉芹跑向村口,看見房車前的陳嶼,愛情再一次來了。
夫妻兩個人在一起,就像是刺蝟一樣,只有拔掉刺,才能相擁取暖。
兩個人最後又走到一起,不光是陳嶼的妥協,也有鍾曉芹的妥協。
鍾曉芹的小說掙了錢,她選擇偷偷的給婆婆買了房子。
兩個人開始站在對方的角度想問題,做事情。
到了三十歲的年紀,一切都要自己面對了。如果我們仍向刺蝟一樣,滿身刺的往前衝,不光會扎到別人,還會傷到自己。
唯有削掉稜角,向生活低頭妥協,命運的強光才不會灼傷你的眼睛,換來的才是滿身的溫暖。
我是九寶聊劇看人生,歡迎關注,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