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陳沉
編輯 | 丁宇
夜漸漸深了,隱隱有下雨的跡象。門窗緊閉的房間裡,六個人圍坐在長桌前,四周一片昏暗,只有桌上的蠟燭燈泛著暖橙的光。扎著馬尾的高瘦女孩,讓大家閉上眼睛,把手放在桌面的碟子上。她的臉很尖,兩頰微微凹陷,神色看上去有幾分詭異。
男孩還在掙扎:「別玩了,真的不行,咱別放。」然而,在其他人的堅持下,遊戲還是開始了。
「碟仙碟仙,為我解惑。若已現身,就請回答。」
盈盈閉著眼睛,感官被放大,她感到,指尖抵著的碟子在動。她的腿因為緊張開始發抖……
這並不是某部恐怖片裡的情節,而是一場線下的「劇本殺」遊戲。一個雷雨之夜,位於北京青年路的某房間內,六個人正在體驗不同的人生。他們根據拿到的劇本,分別扮演著不同角色。他們需要做的,就是通過搜集線索、討論、推理,還原整個故事,找出故事裡隱藏的秘密和案件的兇手。
「請碟仙」就是劇本中的一環。雖然DM(劇本殺主持人)在遊戲結束後,坦白了碟子顫動的真實原因——自己偷偷推動的;但盈盈仍然心有餘悸。回家後,她依然無法忘記DM當時的警告:請了碟仙后,最好去買紅繩或者帶金的東西,以避免發生不好的事情。她想:要不要真去買一根紅繩?
請碟仙。圖/微博
這是盈盈第一次玩劇本殺,雖然被嚇得不輕,但很快喜歡上了這種遊戲。她偏愛恐怖本帶來的刺激和緊張。像請碟仙的劇本,氛圍「襯託(得)巨好」,沉浸感很強很好玩。在剛剛過去的國慶長假中,她約上朋友又玩了幾局。
2016年,隨著大熱綜藝節目《明星大偵探》的播出,劇本殺開始走入大眾視野。根據劇本殺服務平臺「小黑探」的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已有近2萬家劇本殺門店,總玩家數量已經超過5000萬。
在經歷了兩輪快速增長後,劇本殺已成為一種現象級的線下遊戲。強沉浸感和社交屬性,是劇本殺流行的主要原因。越來越多人和盈盈一樣,把劇本殺當作休閒娛樂的生活方式之一。
角色扮演
殷素哭得喘不上氣來。擺在她面前的,是家國和愛人之間的抉擇,是大愛和小愛、犧牲與成全的糾結。
此時,她已經脫離了自己真正的身份,「穿越」到古代劇本之中,化身宰相之女。在這個背景下,她的家族世代忠烈,因父親被陷害,遭遇了滅族之痛,自己也淪為官妓,身上背負著國讎家恨。同時,她有一個深愛的人,兩人曾在桂花樹下私定終身。
故事的開始,她的角色處於失憶狀態,記憶偶爾閃回到桂花樹下,殷素覺得「雲裡霧裡」。但隨著劇情的推進,她拿到第二個劇本,找回了記憶。看到關於桂花樹下愛情的描寫時,「整個人就崩了」。
DM見她不停地哭,只好暫停了遊戲。殷素走到店外,抽了一根煙,忍不住向DM抱怨:「怎麼能這樣選呢,這種選擇太過分了。」最後,她還是選擇了家國,沒有救愛的人,而是救了太子。
遊戲結束後,殷素還會回想起劇本角色的兩難之境:「當你很代入這個角色的時候,讓你抉擇,你就會很糾結、很感動。」
RISE在團綜中玩劇本殺。圖/《R1SE蓄能季》第一季
代入感,正是劇本殺與傳統推理文學的不同。劇本殺作為LARP(Live Action Role Play,實景角色扮演遊戲)的一種,通過劇本設置沉浸式遊戲情境,玩家在獲得推理的快感之外,還可以充分投入到劇本角色之中,甚至暫時擺脫現實身份的束縛,獲得一種替代性的滿足。
殷素很喜歡劇本殺的角色扮演形式,「每個人(都得)演,你要更代入這個角色,要從這個角色的角度出發。」對於她而言,劇本殺「有點像個體驗別人人生的儀式」,小時候她喜歡泡在圖書館看小說,看不同人的人生,而劇本殺「更沉浸一些,感覺也不錯。」
她本來是一名宅女,平時喜歡在家看電影、追番,並不熱衷於線下娛樂活動。但在她2019年10月接觸劇本殺之後,一度沉迷於此,光是2019年11月,她就玩了20多場。那個令她投入真情實感的古代劇本,是她迄今為止最喜歡、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劇本殺經歷。
劇本殺最早的名字叫做「謀殺之謎」,以推理探案為主。國內最早的劇本殺《死穿白》,就是一個經典的本格推理劇本。隨著行業的發展,國內劇本殺湧現出越來越多的題材和類型,比如變格本、機制陣營本、情感沉浸本、演繹本等,多位劇本殺從業者向《博客天下》記者透露:近一年來,情感本在玩家中越來越流行。
在情感本中,推理的成分被弱化,有的劇本甚至沒有投兇環節,它更像是一個純粹的角色扮演遊戲,玩家會沉浸在不同的故事和角色裡。
劇本殺遊戲現場。圖/微博
殷素玩的古代背景的劇本殺就是一個情感本,每個角色都有自己要保護的人,即使推理出了兇手,玩家依然會出於角色的考慮,「把髒水往別人身上潑,保護那個需要保護的人。」在這個劇本裡,「推理只是一個手段,一個階段性的東西。」
很多人在玩這類情感本時,都會因入戲太深而產生濃烈的情緒,甚至忍不住會哭。
生活中淚點就很低的阿朱,玩劇本殺哭得最慘的一次,足足哭了一個半小時,都無法從角色的情感中抽離出來。
那是一個充滿反轉的劇本。一開始劇情很恐怖,所有人都陷在輪迴的幻境之中,被一個男生欺負。直到最後,大家才發現,男生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救大家,讓其他人更加堅強,擁有逃生的意志,而那個角色卻死在了地震之中。
阿朱扮演的角色,一直暗戀這個男生。她以為男生不喜歡自己,卻在後面看到男生留給她的信,才發現他一直將這份感情埋藏在心底。「信裡邊寫他什麼都知道,他一直都知道,我整個人就哭得不行。那個女生是戀愛腦,我也是戀愛腦,就非常了解她的那種心情,代入感會特別強。」
《秒速五釐米》
圈內常常將這種劇本稱作「哭哭本」。為了戳中不同人的淚點,情感線的設定上也加入了越來越多的元素,除了常見的愛情、親情、友情和國讎家恨之外,還有人和動物之間的感情、人自身的成長與困境等。
北辰在北京擁有三家劇本殺店鋪,其中一家門店主打情感沉浸本和演繹本,「旨在把玩家玩哭」。他表示「為了買哭本不遺餘力」,在買本之前「負責人就得哭」,「要很負責地告訴我這個本的哭點是什麼。」
除了情感投射,劇本殺也從另一個層面滿足了玩家的表演欲——撒謊。對於玩家而言,不僅兇手需要隱藏自己的身份,每個角色都會有自己的隱藏任務。為了完成任務,常常需要撒謊。阿朱表示,她和她的戲精朋友們,在玩劇本殺時就喜歡表演,「能編多少編多少」,她認為,劇本殺在推理能力之外,考驗的是玩家「是不是戲精」。
「在劇本殺裡你可以編很多東西,想說什麼說什麼,然後用自己的語言來力證這個東西,還是蠻有意思的過程。如果能騙過所有的人,就會特別有自豪感。」阿朱說。
社交遊戲
在劇本殺中,每個玩家都是劇中人,拿到的劇本都基於個人視角,了解的信息是不完整的,玩家之間只有通過互動才能交換到或真或假的信息,並進行推理,拼湊出完整的故事,這使得劇本殺具有很強的社交屬性。
《新京報》「書評周刊」的一篇評論文章認為,因為劇本殺的代入性和互動性,劇本殺客觀上形成了一種比單純的閱讀更加沉浸式的集體狂歡:劇本殺玩家個人與遊戲情境交互沉浸,玩家之間的社交互動也會影響結果,再加上行為的匿名性和情緒的傳染性,激發出了強烈的心理快感。
劇本殺遊戲現場。圖/微博
元曦是一名動畫編劇。2019年,他因為工作原因接觸到劇本殺,之後開始大量玩本。有一段時間,他經常從下班一直玩到凌晨。在所有題材中,他最喜歡玩歡樂本,「很放鬆,大家就聊天、撕逼,我覺得就挺解壓的。」
一開始,他玩劇本殺是出於興趣,慢慢地認識了很多朋友,就成為了一種習慣。「他們喊我我就去。你認識了一批朋友之後,不太會在乎去玩啥,就跟你生活中的朋友喊你去玩,你也不太會在意我們今天是去逛街還是去哪兒,這是一個道理。」
在他看來,尤其是對於一線城市的人而言,重新認識一個人需要很高的時間成本,而劇本殺是一種能夠在幾個小時內快速結識新朋友的方式。玩家之間會有大量的共同話題,扮演的角色也常常是熟人關係,角色之間甚至會有感情線,因此很容易拉近感情。
殷素也認為,每個人身上都有一層面具,而玩劇本殺是一個暫時摘下自己現實生活中的面具、戴上角色面具的機會,「戴別人的(面具)都會有點生疏,反而可以暴露更多。」她覺得,在這樣的情境下,人反而會更加真實,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性格和價值觀。
劇本殺的本質更像是一種社交遊戲,每個人都會在角色扮演中,默默觀察和評判其他人的表現。並不是每個參與劇本殺的人,都能「玩得到一塊」。哪怕只有一個玩家的表現不太好,都會損害到其他所有人的體驗感。
殷素就有著她自己的「社交標準」,那些參與感差、信息量少的玩家,「基本之後就不一起玩了。」而那些喜歡打斷別人講話、不接受不同觀點的「比較以自我為中心」的玩家,也會被敬而遠之。
最奇葩的是有人將現實和遊戲混在一起。殷素遇到過一個玩家,為了幫現實中的女朋友解除窘境,直接在硬核推理劇本中,承認自己就是兇手。那一次,大家都在「盤問」一個女生。因為在遊戲中被懷疑是兇手,女生表露出了不高興的情緒。於是,她的男朋友站出來「自曝」,揭露了自己兇手的身份和作案手法,導致遊戲草草結束。「我們都傻了,全員黑人問號。」
圖/微博
但在那次古代劇本殺的遊戲中,殷素和另一個同樣「哭得很慘」的女生找到了共鳴。殷素覺得,那個女生玩遊戲的代入感很強,並且很有責任感。在那之後,兩人會經常約著一起玩劇本殺。
社交屬性之外,劇本殺還能讓玩家獲得更豐富的遊戲體驗。在遊戲過程中,每位玩家都有專屬的隱藏支線任務,從而獲得相應的遊戲獎勵。相比於那些經常在「狼人殺」中抽到「平民」角色的人來說,劇本殺能滿足每個人的成就感。
為了增強遊戲感,越來越多的劇本被加入天馬行空甚至有些獵奇的元素。比如近期比較流行的「喝酒本」,玩家為了推動遊戲進行,必須不停喝酒;還有一些劇本,幾乎所有的角色都不是人類:有的全員都是電器,有的全員都是猴子,還有的全員都是蚊子。
殷素曾玩過一個聽起來有點「變態」的劇本。在遊戲中,她得知一個長輩從小到大餵給她吃的靈芝,其實是她父親身上的肉,因為長輩被鬼附身,會把活人看成植物,於是一直把她的父親當成血靈芝養著,每天割下他身上的一點肉。「你就不能想,一想一身雞皮疙瘩,還挺嚇人的。」
拿到長輩角色的玩家,正好坐在殷素正對面,得知這個秘密時瞬間石化,「我當時覺得他整個人的表情都變形了。」
後來,殷素會有意避開一些設定看上去很新奇的劇本,「因為之前玩過這種很胡鬧的(劇本),覺得就是純歡樂本可能也不那麼能歡樂起來。」
《明星大偵探》第二季之《恐怖童謠》
「亂就是你的機會」
2020年6月底,元曦在西寧跟人合夥開了一家線下劇本殺店。在他看來,劇本殺行業除了在西南市場發展得較好外,全國很多城市都還在起步階段,他選址在西寧,正是看中了那裡市場競爭壓力比較小。
門店開在市中心最繁華的區域,前期投入大概在80萬左右。元曦預計,回本周期需要一年左右。最近,他還創作了一個劇本殺劇本,準備在劇本殺的行業展會上發行。同時,他還計劃在北京開第二家劇本殺門店。他對這個行業比較看好,認為:「店家和發行都還挺掙錢的。」
線下劇本殺行業正在經歷一個飛速增長的階段。根據「36氪」報導:2019年,全國劇本殺門店從2400家飆升到了12000家。粗略估算,2019年線下劇本殺市場規模在40億元左右。2020年,線下劇本殺門店經歷疫情期間的短暫停擺後,重新恢復增長。據「小黑探」的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已有近2萬家劇本殺門店,總玩家數量已經超過5000萬。
劇本殺商家之間的競爭也隨之增加,劇本質量和DM水平是門店的核心競爭力。
從發行的角度劃分,劇本殺分為普通盒裝本、城市限定本和獨家本。普通盒裝本不限量,城市限定本一個城市只發行兩到五本,獨家本則是每個城市只發行一家店鋪。
很多店家都會追求獨家和限定本,因為劇本質量更高,但相應的價格也更貴。元曦的劇本殺門店,有60%到70%是獨家和限定。北辰則表示,他經營的一家劇本殺門店,獨家本和限定本的比例達到80%。
元曦在西寧的劇本殺門店。圖/受訪者提供
不過,隨著發行和劇本創作者數量的增多,質量差的劇本也越來越多。北辰粗略地算了一下說:「好劇本也有,但是壞的更多,原來可能是100個本裡四五個好本,現在可能是千分之八。」他表示,即使在展會上看中的劇本,質量也不敢保證,因為不是成品,最後呈現的效果可能跟前期框架千差萬別。目前,他店裡大概有10%的劇本買回來之後都無法使用。
除了劇本,DM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玩家的遊戲體驗。從控場能力、隨機應變能力,到入戲程度和主持話術,都影響著整場遊戲,玩家的角色代入和沉浸感,有時候要靠DM的表現和引導得以實現。
但是,目前劇本殺門店的DM沒有經過培訓的現象大量存在。有些DM在帶玩家開始遊戲前,可能都沒有親自體驗過,甚至沒有認真閱讀過劇本。
事實上,DM缺乏專業性並不是一個特例,劇本殺行業整體上都還處於一個比較混亂的階段。
比如,有些劇本內容處於灰色地帶。2019年9月,「預言家遊報」曾援引一位劇本殺創作者的話稱:劇本殺行業大概有3000個劇本,其中涉及到敏感內容打擦邊球的有上百本,而重度黃色暴力的內容也有十幾個。有的劇本中不僅有露骨的性和暴力描寫,還包括亂倫、強姦、戀童等元素。
與此同時,行業內的盜版現象也非常嚴重。有的店家會直接在網上購買盜版的電子劇本,或是私自列印正版劇本進行售賣。北辰發現,盒裝劇本「太容易被盜版了,有的甚至比正版還快」。
北辰的一家劇本殺門店。圖/受訪者提供
大量店家的湧入和疫情的影響,也讓劇本殺門店掙錢更難了。北辰在北京有一家2000平米的劇本殺實體店,疫情期間虧損了將近一百萬,而另一家劇本殺門店的流水也不如2019年。
儘管行業混亂、競爭激烈,但北辰一直相信「亂就是你的機會」。「混亂中你才有可能追尋到利益。如果一個東西全部框死了,首先沒有活力,其次行業的蛋糕可能就分完了。」
他在經營上開始嘗試新的思路,將業務從劇本殺門店經營擴展到做劇本發行。北辰本身就是一名劇本殺創作者,發行領域的利潤則更高。近幾個月,他發行的城市限定劇本,有的已經賣出了100個城市以上。據了解,有些暢銷的盒裝本,單品銷售額已經達到百萬,「在這樣的情況下,和開一個店每個月旱澇保收完全不一樣 。」
至少在北辰看來,雖然已經有資本進入了劇本殺行業,但還沒有形成壟斷,這還是一個有利可圖的行業。
(註:經受採訪者要求,盈盈、殷素、阿朱、元曦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