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小麗剛生完二胎,大寶雪雪是個5歲的小姑娘,二寶是個男孩,前兩天剛剛百天宴。一家人和和睦睦,一起去了百天宴,沒想到發生了一件尷尬的事情。
當時,爸爸媽媽正忙著招攬客人,照顧弟弟,雪雪自己在宴會大廳玩著,一個叔叔看她聰明活潑,忍不住逗她:「你媽媽給你生了個弟弟,以後不要你了怎麼辦?」
雪雪一聽,有些疑惑:「我是姐姐,怎麼會不要我了呢?」
叔叔說:「弟弟出生了,以後就要跟你分家產咯,好東西都是他的!」
雪雪還聽不明白,疑惑地問:「啥叫分家產呀?那你是爸爸的弟弟,你也分走了我爸爸的家產嗎?」
叔叔一聽,忍不住誇她伶牙俐齒,沒回答她的話就走開了,只留下雪雪一個人在原地不明所以。
後來親戚們都聚在桌邊吃飯,雪雪看爸爸媽媽在身邊,天真地問:「爸爸,弟弟是不是以後要跟我分家產呀?」
這下子一桌子人頓時都愣住了,一個5歲的姑娘怎麼會問出這種問題!爸爸看一桌子氣氛都變得微妙起來,有些不高興了,低聲怒道:「小孩子怎麼這麼說話,誰教你胡說八道的!」
雪雪一看爸爸的臉色,也有些嚇著了,但她還是很無辜地眨巴眼睛,跟爸爸說:「叔叔說弟弟以後長大要跟我分家產呢,那叔叔長大的時候是不是也分走了你的家產?」
這下子一桌子人的眼睛都看向了叔叔,叔叔羞愧得滿臉通紅,尷尬笑道:「開玩笑呢開玩笑呢!沒想到這孩子會當真,嘿你這機靈鬼,怎麼開不起玩笑呢!」
寶媽小麗一聽,雖然心裡很不高興,但還是打著哈哈趕緊讓這事過去。晚上回到家後,她跟丈夫談了很多,但還是真想不明白到底要怎麼跟女兒解釋。丈夫把女兒叫過來說:兒子女兒都是我的寶貝,有什麼好東西全家人同享!以後別聽叔叔瞎扯淡。
其實,類似的事情很多人都經歷過,逢年過節聚會時,一家老小聚在一起,還有一些久不聯繫的親戚,大家看到孩子總愛逗一逗,可是有時候大人覺得有趣的「逗娃」方式,對孩子來說卻並不是好事。
有些典型的「中國式逗娃」,更是被詬病已久。
①爸爸媽媽不要你了!
有些長輩看到孩子自己一個人,暫時找不到父母,或者父母生了二胎,就喜歡逗孩子說爸爸媽媽要拋棄他,有些孩子心比較大,不當一回事,甚至會懟回去,而有些孩子天生比較敏感,會因此變得更沒有安全感,甚至陷入焦慮和恐懼之中。
前者多半會對這樣開玩笑的長輩產生反感之情,後者則會變得患得患失,情緒沮喪,不管是哪一種都不是什麼好事。
②你是撿來的
這類玩笑非常常見,很多大人都覺得這是個有趣的玩笑,以嚇唬孩子來取樂,一些孩子不當一回事,大人也不覺得有什麼問題,有些孩子聽了面色凝重,臉都嚇白了,大人就嗔怪一句「傻孩子」,而有些孩子把話放在了心底,當了真,悄悄開始疏遠父母,這就是最危險的後果。
前些年,四川宜賓一個12歲的女孩偷偷離開了家,自己坐班車跑去了自貢市福利院,說她是孤兒。後來警方了解到,他們家裡人常常開玩笑說她是撿來的,而且所有親戚都是如此,她自然也就當了真,一直覺得自己是個孤兒,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父母趕來後跟她解釋,她也不肯相信,直到父母信誓旦旦地說要去做親子鑑定,這才讓她稍微相信了一些。
直到前因後果後,女孩非常憤怒地對著鏡頭說:「希望天下的父母不要隨便拿親情來開玩笑!」
類似的事情已經發生過多次,曾經還有因為鄰居一句「你媽媽不喜歡你了,只要弟弟」,導致5歲女孩把二胎弟弟扔下樓致死的事情。一句玩笑,毀了一個家庭,實在令人扼腕。
也有一些人覺得:「這不就是個玩笑嗎?」要知道,在孩子的世界裡,大人就是權威,他們對大人言聽計從,是因為依賴和敬仰,越是信賴的長輩,他們越不會去質疑,也不具備分辨大人說話是否是開玩笑的能力,利用這樣的信任去逗孩子,以孩子的不安、焦慮和恐懼來取樂,是非常不可取的行為,不配稱長輩。
不管孩子是否能承受這樣的「逗」,其影響都是負面的,那麼為何還要這樣逗孩子呢?大人把孩子逗哭了,逗生氣了,卻還要責怪孩子開不起玩笑,這對孩子來說是非常不尊重的行為。
今日互動話題:你們家孩子遇到過這樣的「中國式逗娃」嗎?如果看到別人在這樣逗自己家孩子,你會怎樣處理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