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故事:山中狐妖逃難至人間,本想不勞而獲卻被活活餓死

2020-10-03 賽半仙

很多年前,泰山的西北角有一個叫無須村的地方,無須村四面環山,很少有外人來訪。

有一年大旱,大部分地區受災嚴重,無須村算是受災比較輕的。

有一日,有一個年輕男子來到無須村,男子自稱叫魏三,是從縣裡逃難過來的,請求村子收留。

村長王伯仔細打量魏三,覺得魏三的身份非常可疑。

今年北方受災嚴重,大部分災民都會選擇往南逃,根本不會往北走。

再加上從縣裡到無須村以魏三的速度少說要三日,這種時候一路上不可能找得到吃的。猜測魏三可能是山上逃下來的生靈。

王伯看著魏三道:「眾生皆平等,只要你守規矩,我們絕不會見死不救。」


王伯收留了魏三,村裡的廣場上有一個大糧倉,村裡每家每戶共同勞作,勞動所得都放進村裡的糧倉。

這也是遭遇如此大災無須村竟然沒有人餓肚子的原因。

村長拿出村裡的公糧接濟魏三,這年頭願意拿出糧食送給陌生人的事情幾乎不可能發生。

很多地方已經出現易子而食的情況,魏三很感動。

熬過了災年,無須村開始了緊張的耕種,作為無須村的一員,魏三自然也要加入耕種的隊伍,可他竟然連鋤頭都不會用,而且非常排斥種地,每次集體耕種魏三都以各種理由逃避。



魏三告訴王伯自己是獵戶出身不懂種地,希望可以允許他上山打獵。

王伯同意了魏三的請求。魏三每日一早便進山,到黃昏的時候才回來。

一開始偶爾還能帶幾隻山雞、野兔之類的小動物回來,後來就乾脆空著手回來。

村長沒跟他一般見識,每日還是分給他生活所需的糧食。

沒過多久,魏三從山上帶下來一個女子,聲稱是自己失散的妻子。

由於人數再次增加,王伯不得不主動找到魏三要他夫妻二人跟隨其他村民一起種地,哪怕是只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魏三夫妻雖然不願意,但還是答應了。每日跟著村民下地幹活出工不出力。


幾日之後,魏三便和妻子陳氏開始抱怨,陳氏說:

「現在災情已過山上的食物已經很充沛了,不如再一同回到山上居住,不要跟人類生活在一起。」

魏三指著自己臃腫的身材道:

「我現在已經習慣人類的生活,恐怕不知道再怎麼做一隻狐狸。我感覺人類的生活比我們狐族的生活要輕鬆很多,完全不用擔心吃了上頓沒下頓。」

陳氏嘆氣道:「可是生活在這裡總覺得不妥。」

「人類很愚蠢,只知道蠻幹不會偷懶,不如把他們都殺了,村裡的糧食就是我們的了。你看見廣場的大糧倉了嗎?裡面的糧食夠我們吃上三、五十年。」

魏三的眼睛突然泛著光,他覺得自己找到一個一勞永逸的辦法。


突然有一天無須村開始出現大規模腹瀉,還有人因此喪命。

村裡的郎中發現死去的村民不是生病而是中毒。

王伯便開始調查村民中毒的原因,能讓大批村民同時中毒的只有流經村裡的小河了,村裡所有人用水幾乎都是用的這條河,王伯來到水源的盡頭,發現水源處被投擲了大量的水莽草。

水莽草見水便會產生劇毒,但生長在乾燥的地方,離水源較遠。

很明顯源頭出現這麼多的水莽草是人為的,目的很有可能就是衝著村裡去的。


王伯決定找出投毒之人,他召集所有村民,告訴大家已經找到中毒的原因,是水源出了問題,只要不繼續投毒就不會造成任何傷害,讓大家放心,可以安心用水。

到了晚上,魏三和陳氏來到水源處將更多的水莽草投進水源。

結果四周火把升起,魏三和陳氏被人贓並獲。

王伯緩緩走出來質問道:

「我念你有難,好心收留你,為何要恩將仇報?」

魏三趕緊向王伯求情,聲稱這一切都是陳氏指使他做的。夫妻二人開始互相指責。



王伯嘆了口氣道:「倘若我當時不是濫發善心,也不至於發生這麼多事,又能怪誰呢?」

王伯決定把魏三和陳氏都放了,只要他們答應不再危害村子就行。

魏三和陳氏因為自作聰明、恩將仇報又回到了山上,夫妻二人也因為大難臨頭互相指責而分道揚鑣。

十幾日後,有村民在山上發現了一隻餓死的狐狸。

這隻餓死的狐狸正是魏三,由於長期好吃懶做,他喪失了捕獵的本能,只能接受被餓死的命運。

本想不勞而獲,最終卻落得個活活餓死的下場。

秉承聊齋之志,用故事說道理,所有故事均為虛構,只為給無聊的生活加點料,給幸福的生活添些調,請勿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我是賽半仙,您的點讚和轉發是我前行的動力,喜歡這類文章的朋友可以關注我,感謝大家的支持!

微信公眾號:賽半仙精品故事

相關焦點

  • 聊齋故事:夫妻不睦狐妖趁虛介入,一年後狐妖再次犯案卻突然消失
    明朝永樂年間,有一對新婚夫妻因家鄉發大水,逃難到藍田縣,丈夫叫趙啟,妻子叫代珍。逃難的過程中,二人親眼目睹了人間慘劇,親情、愛情和友情在災難的面前簡直不值一提。出賣朋友、把妻子賣進火坑的事司空見慣。就連易子而食也偶有發生。
  • 聊齋故事:狐妖冒充仙家索供被揭穿懷恨在心,找到靠山後回村報仇
    狐狸被抓後竟開口說話道:豈有此理,大膽刁民竟敢設計陷害本狐仙,就不怕遭天譴嗎?姚漢笑著說道:本官乃兵部侍郎姚漢,好你個狐妖,會說幾句人話就開始裝神弄鬼,以後還得了,看來留你不得。來人,將它亂棍打死。狐狸一聽害怕了,趕緊求饒道:我乃山中修煉的狐妖,只是想混兩口吃的,並未害過人,望姚大人網開一面,放我一條活路。
  • 這些聊齋中走出的絕美女鬼狐妖,哪一個最讓你動心?
    文弱書生在山中古寺讀書,竟有溫柔美貌的女子主動來紅袖添香。殊不知這些美貌女子竟是狐妖女鬼花精,與人間男子相遇往往別有所圖,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卻總是以悲劇告終。這是中國流傳廣泛的妖怪惑人故事,卻也是很多文人的旖旎遐想。中國的妖怪傳說源遠流長,《搜神記》《山海經》《聊齋志異》記載不少。
  • 故事:新聊齋|狐妖皇傳說
    新聊齋|狐妖皇傳說可以說,卓凡成為狐妖王是眾望所歸。並且下令,自此以後狐妖一族以花朵為食,不得食人,害人。天庭得知狐族盛舉,感念狐妖王的仁愛之心,特賜花仙子來到狐族,令其山花常年不敗,封卓凡為狐妖皇,統領妖界。
  • 聊齋故事:狐妖救人被誤以為是害人,幸得獵戶揭開真相,終成佳話
    「我叫阿珍,家鄉發大水,我是逃難到這裡來投奔親戚的,結果在山中迷了路,然後踩中了你的捕獸夾。」阿珍對自己的謊言很滿意。「據我所知方圓百裡之內沒有地方發水災,不知阿珍姑娘是哪裡人氏?」「這個……我就住這山後面,我那地勢低,比較容易遭災。」阿珍趕緊想辦法搪塞。「哦!不知姑娘親戚住在何處,讓我送你過去可好?」
  • 魅人心,陷人情,看看《聊齋志異》的狐妖世界
    《聊齋志異》中蒲松齡通過寫怪力亂神事情來凸顯出當時社會的黑暗,以及社會中所存在的現象或問題,並成功塑造了許許多多生動的融入形象。《聊齋志異》還有一個&34;——《鬼狐傳》。從這個名字中我們便可以得出狐妖在《聊齋志異》中所佔的比重是十分的重。
  • 聊齋故事:狐仙為了百姓福祉大義滅親,書生得狐仙相助成朝中重臣
    明朝宣德年間,有一個叫瞿由的讀書人,經過多年寒窗終於考中了進士,被朝廷任命為周至縣的縣令,瞿由跟其他讀書人一樣也想成就一份豐功偉績,他恪盡職守算得上是一個好官。在周至縣的西北邊有一座大山,大山裡有兩隻修煉的狐妖,兩人感情很好以姐妹相稱,姐姐叫白素,妹妹叫欣兒。
  • 聊齋故事:道士助狐妖化形來人間行善,幾年後相遇將她打回原形
    道士聽說之後,讓他們將犯人送到保定府後,趕緊離開不得再來人間為禍。小妖磕頭謝恩,繼續拉著陳生往保定府去。 道士見到雪梅後,大喝道:「你這狐妖為何為禍人間?」雪梅想了一會兒。「要懲治惡人總會有一定的犧牲,而那些看客也是因為貪圖我的美色不值得同情。」
  • 聊齋故事:狐妖莊園
    但我要勸你好好想清楚。慕義什麼也沒說牽著駱駝離開了,此刻的慕義心中只有一個信念就是讓家人過上好日子。前段時間來了一夥狐妖專在這裡打劫來往的商隊。本想要出面制止,可勢單力薄不是狐妖的對手,所以在此立廟提醒來往的商隊不要前往狐妖的莊園。慕義問老者道:你說的可是對面的莊園?「正是。」「我的朋友已經進去了,這可如何是好?」老者嘆了口氣道:有來無回,凡是進去的人就沒見一個出來的。
  • 聊齋故事:男子野外得罪狐妖,錯信狐妖之言,讓神童兒子變成農夫
    村子在大山之中,山中靈氣充裕,時常有狐妖出沒,如果看到嫵媚的女子獨自在野外,八成就是狐妖所化。如果在野外遇到狐妖一定要儘量遠離,雖然她們不會直接害人,但是她們的出現總能給人類帶來災難。桃花村村民信奉狐仙,從來不會因此而傷害狐仙。如果在野外碰到,也只是對她們敬而遠之,就算對方引誘也會視而不見。
  • 風月無邊2:為什麼聊齋中的狐妖會倒貼落魄秀才|有料的文史
    《聊齋》中的,披著黑夜到來的美麗狐妖,成為許多讀書人的幻想。大家不自覺地代入窮書生的角色,思考是要抵抗狐妖的誘惑,還是順水推舟,軟玉在握。但是,不知道各位是否抽空想過另一個問題:一個容貌美麗,擁有超能力的狐妖憑什麼要倒貼?是什麼吸引了她?是圖秀才窮,還是圖秀才迂腐?在有些關於狐妖的故事中,她們不但以身相許,還要為了拯救被害的書生上刀山下火海,無怨無悔,即使最後離開人間也要給對方安排一個賢良美貌的妾,簡直是男人們的終極夢想。
  • 聊齋故事:山中清修狐仙慘遭屠戮,狐小妹遇村民獲救後為家人報仇
    六裡村一直有一個傳說,說是山的正中間有一處大宅邸,正是狐妖的住所,由於村子信奉狐妖所以沒人見過這所大宅,平時砍柴狩獵也只在山的外圍活動,從不深入以免打擾狐仙清修。狐仙也從不擾民,甚至還流傳著狐仙救人的事跡。
  • 聊齋故事:書生連遭狐妖和女鬼上門糾纏,到頭來卻羨煞旁人
    朋友看他如此嘴硬便想捉弄他,眾人在縣裡請了一個煙花女子,夜裡去敲韋姚的門,韋姚在山上居住很久從未有人深夜造訪,便問道:門外何人?女子回答:我是山中女鬼,想進房跟公子親近,請公子收留。韋姚非常害怕,在房內手足無措,對門外喊道:姑娘請回吧,小生尚男風,不近女色。女子在屋外嚇了他一會之後便走了。
  • 聊齋故事:城隍神現身查案,揭開官員遇害之謎,不料牽出另一大案
    突然有一日,一個赤發紅須的人來見應天府尹胡林,胡林發現來者也身穿官服,只是跟本朝官服略有不同。胡林感覺自己在哪裡見過此人,卻一時想不起來。此人一身正氣,不怒自威。胡林準備以下官之禮向其施禮,師爺連忙咳嗽,胡林才反應過來,但是始終對來人客客氣氣。來人自稱姓黃,是來幫胡林破案的,胡林大喜連忙將黃大人請進內堂。
  • 聊齋故事:狐妖山中修煉,富家子蓬萊山尋仙,一個月突然死亡
    我想這裡人跡罕至,怎麼會有姑娘家,難不成自己遇到山中化形的仙家了?便上前詢問,這時我才看清了姑娘的臉,那叫一個漂亮,一開始她還羞澀不言。但我憑藉三寸不爛之舌,很快就博得了姑娘的青睞。姑娘將我帶回一個山洞,告訴我她是山中的狐仙,見天色已晚,硬留我在洞府中留宿,那一夜可真是銷魂,我和那狐仙從晚上一直到早上,力竭方止。」
  • 聊齋故事:逃難書生發現古老村落,一年後命運發生改變
    很多年前,隴西縣發大水當地村民流離失所,只能四處逃難,逃難的隊伍中有一個叫柯景的讀書人,一直跟著逃荒的大部隊一起走,很快就被其他人甩開,沒有了指引柯景只能是逃一步算一步,逃到哪算哪。 柯景在村裡住了一年多有些想家,想回去看看順便拿些書過來教孩子們,一月後方歸
  • 聊齋故事:進士衝撞太師蒙難,得狐妖指點連夜逃跑三年後命運改變
    小昭解釋道:我乃是山中修煉的狐妖,不喜白天出現,所以只在夜裡相聚。王彪看著小昭若有所思,沒有說話。「如果我的身份讓你害怕,我以後不來便是,現在你已經完全可以獨立生活,無需我再幫你了。「小昭笑著看著王彪,但看到王彪的表情,始終有些失落。「你誤會了,你救了我的命又幫了我這麼多,我感激你還來不及,怎麼會嫌棄你。
  • 新聊齋:黑山妖狐
    新聊齋:黑山妖狐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明朝天順年間,江西撫州縣附近山中有一座黑山,傳說那裡有一隻千年狐妖,早年曾化為女子,於是,冷問道:「你這小女子,為何敢獨自來採這種花草,是想救何人?」陳世雙見對方逼問,只好假裝哭了起來,謊稱採藥是為了搭救重病的老母親,還順帶編了一個自己被無情丈夫拋棄的小故事。
  • 聊齋故事:只因目睹一事,狐妖甘願放棄飛升,留在人間冒充縣令
    石橫不學無術卻一直有一個當官夢,他就想在定遠縣當一個土皇帝,可是他只是個舉人,現在最多只能做個縣丞,本想當幾年縣丞後讓叔叔幫忙混個縣令,可是當他得知新來的縣令是林正時慌了神。三日內林正突然人間蒸發,就連身邊的師爺也不知道他去了哪裡。定遠百姓很失望,覺得這又是一個孬官。石橫的氣焰則更加囂張。
  • 久病床前無孝子,被活活餓死的二大娘
    後來二大娘生病以後,閨女兒子都撒手不管,活活的把個二大娘餓死了。二大娘是個孤兒,挨餓的年代家裡人都餓死了,就剩下二大娘一個人,後來二大娘隨著逃荒的人群,一路從河南走到山東。這些錢成了倆兒子打仗的導火索,因為都想多要,誰也不讓著誰,最後二大娘找大隊做主分了這些錢,但是倆兒子都感覺二大娘分的不勻,都生二大娘的氣,二大娘可傷透了心。因為搬遷分錢的事情,二大娘生氣,傷心過度,最後中風了二大娘病了以後,倆兒子倆兒媳婦沒有一個孝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