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老太一個人住在農村,5年前兒子兒媳在城裡買了房子,曾讓老人一起到城裡生活,但被張老太拒絕了。老人覺得兩代人生活習慣有差別,生活在一起會產生矛盾,她也喜歡農村這種清靜的生活。
以前兒子兒媳還在外面打工沒錢買房的時候,老人負責帶孫子。自從15年前孫子出生以後就由她帶著,孫子粘人,無論奶奶走到哪裡他都會跟著。孫子在奶奶的陪伴下讀完了幼兒園和小學,12歲之後才跟著爸爸媽媽去了城裡讀初中。
老人家的院子裡有葡萄樹和桃樹,這些都是張老太專門為孫兒種的,每年葡萄樹和桃樹結果的時候,孫兒都很開心,那時候老人家手裡也不富裕,孫兒的零食基本上就是當季的桃子和葡萄。
自從孫兒去城裡之後家裡的桃子就沒有人吃了,老人的牙口不好,桃子是硬桃,她便想著摘點桃子給孫兒送過去。張老太喊了隔壁鄰居爬樹上給自己摘桃,挑了十個大的準備給孫子送過去。老人給城裡兒媳打了電話,兒媳卻說不需要,孫子吃桃吃膩了,電話掛斷之前兒媳委婉拒絕了婆婆要進城的想法。
「孫兒咋會吃膩了呢?」老人越想越不明白,老人想著也許是兒媳婦怕自己為了送幾個桃子來回奔波勞累,才拒絕她進城。其實張老太很早就想去城裡看看孫子和孫女了,老人的孫子小康15歲,孫女才4歲,除了給孫子帶幾個桃子去以外,老人還打算把自己攢的土雞蛋帶過去給孫女吃。
在一切準備妥當之後,老人帶著這些東西坐上了長途汽車,只不過這一次進城她沒有提前通知兒子兒媳,害怕兒媳又不讓她去。坐了7個多小時的長途客車,老人終於到了兒媳婦所在城市,下車後老人讓三輪車帶自己去了兒子家住的小區。
看見婆婆帶著桃子和土雞蛋從鄉下趕了過來,兒子兒媳很吃驚,當老人問起孫子在哪裡的時候,兒媳婦趕忙說小康不在家,去外婆家了。正當老人因為孫子不在家感到有些失落時,4歲的小孫女突然哭著和奶奶說:「奶奶,我哥哥死啦,早就死啦!」。
孫女說完後,老人有些吃驚,「砰」的一聲裝雞蛋的箱子掉在了地上,雞蛋都碎了。看著瞞不住了,兒媳婦才和婆婆說出實情,半年前小康得了血癌,去世了。
兒媳婦說完後老人眼睛紅了,她目光呆滯地望著天花板,她說這段時間心裡總是不安,沒成想是孫子出事了。在兒子兒媳面前,老人不敢流眼淚,只有一個人的時候她才敢哭,因為老人明白孫子去世,兒子兒媳最難過。
老人不怪兒媳撒謊騙自己,她知道這是兒子兒媳善意的謊言。那幾天老人沒有馬上回去,在兒子家裡住了一段時間,她想留在城裡陪陪兒子兒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