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陳情令》中,義城篇可以說是一個單獨的故事了,裡面關係到四個人——曉星塵、宋子琛、薛洋和阿青。墨香大大將人物設定得極有趣,有人曾今眼盲,有人後來眼盲,有人自始至終假盲,有人為了曾經眼盲的人故意裝盲,向我們傳達的不僅僅是他們之間的恩恩怨怨,另一個層次則是為了更好簡化和解釋整部作品所要表達的深層含義。
在義城篇中,我們多多少少能看見阿令中其他人物的影子,他們內心都極其渴望得到善意的對待,奈何世事難料,造化弄人,一時的衝動造就了一世的悲劇。
先說故事起源,曉星塵抱山散人弟子,學藝稍有成就後便入世歷練,後遇到白雪觀弟子宋子琛,並與之結為知己,秉持同樣的信念,除魔衛道、懲惡揚善;兩人出道時地位便很高,仙門百家無不期望能將兩人招納到自家門下,奈何兩人一心想要建一個不以血緣為傳承、只為聚集志同道合之人捍衛正道的門派。奈何遇到薛洋這個潑皮無奈,生生毀了兩人的夢想。
薛洋為報幼時斷指之恨,滅了常萍一門,後被曉星塵抓住,交給了仙門世家懲罰,就此與薛洋結下了一生的孽緣;後來薛洋為了報復曉星塵,又滅了宋子琛的師門並將其毒瞎,曉星塵將眼睛給了宋子琛,從此兩人天涯各處;多年後曉星塵遇到假盲又聰明伶俐的孤女阿青,兩人相依為伴,後又陰差陽錯地救了薛洋,三人在義莊一起生活了三年。
薛洋利用曉星塵的眼盲讓他誤殺了很多人,這一切阿青都看在眼裡,多次提醒曉星塵都沒能讓他對薛洋有所懷疑;宋子琛眼睛復明後一直尋找曉星塵,碰到了阿青,知曉了薛洋對好友做的事,痛不欲生,卻沒能除掉惡人,自己反被製成傀儡;阿青告訴曉星塵真相後,曉星塵找薛洋理論,卻得知是自己殺了宋嵐,並且薛洋利用自己的眼盲和除惡楊善的信念殺害無辜,情緒崩潰,悲憤自殺,阿青也在不久後被殺害。
此後十幾年薛洋假扮曉星塵尋找修魂補魄之法復活他,直到忘羨來到義莊,在阿青亡魂的指引下斬殺了薛洋,宋嵐恢復神智,帶著霜華及曉星塵與阿青的殘魄行走時間。
仔細回想曉星塵與宋嵐兩人的相遇像極了魏嬰和江澄,從最初的相互扶持到分道揚鑣,最後以後悔和遺憾收尾。宋嵐師門被屠,失去眼睛,將所有過錯怪在曉星塵,曉星塵便將雙眼換給了宋嵐,獨自行走世間,宋嵐也在曉星塵走後悔恨交加,一直尋找他,找到後的情景讓他看到被利用的曉星塵更加痛苦;如同江澄,江家覆滅,金丹被毀所有過錯怪罪於魏嬰,魏嬰換丹,後步入魔道,被仙門百家唾棄最後身隕,得知真相一度不能接受。相似的經歷和人物性格傳達了同樣的錯過和遺憾,宋嵐的遭遇更加形象的傳達了江澄的內心,眼盲是外在的傷害,滅門之恨卻蒙蔽了本澄澈的心,心盲讓他們將所有的不幸加罪於最親近的人,導致無可避免的悲劇。
薛洋能和金光瑤成為好朋友,他們都是生來不被眷顧的人,金光瑤幼時好歹有母親教誨,體驗過愛,但薛洋從未得到過愛,更不知道如何去愛。曉星塵闖入他的世界,帶給他從未有過的溫暖,他不知道該如何回應,只能用欺騙將他留在身邊,甚至在曉星塵死後,他也用最極端的手段想將他留住,多年奔走只為等他歸來,曉星塵眼盲後也是比較天真的,也就是所謂的心盲,不能看清眼前人的善惡,自以為是清風明月,到頭來卻是一場蓄謀的欺騙;就像金光瑤,受盡白眼,只在藍曦臣身上看到了光,便藏起自己所有的不堪,用自己最美好的一面留住藍曦臣的關愛,最後面具揭開,藍曦臣才知道自己的天真,曉星塵一定程度上從側面反映了藍曦臣的心盲。相比於薛洋拉著曉星塵下地獄,金光瑤則是推開了他的二哥,兩種結局都挺悲慘的。
藍曦臣與曉星塵,他們都有一顆溫柔又澄淨的心,都認為以善心待人便能人善以待,這種觀念有時候會顯得很天真,正如金光瑤所說「天真也得有個限度」,金光瑤與薛洋遇到了生命中不可多得的溫暖,反應不同,卻都不忍心去打破這份天真,他們都用了同樣達到手段——欺騙去留住這點美好,可惜建立在這樣基礎上的美好並不牢固,東窗事發,所有的一切都會瞬間泯滅。
阿青是旁觀這場恩怨的局外人,假裝眼盲,可從頭到尾心眼都是透亮的,聰明又通透,知道曉星塵是好人,便賴上道長,尋到一方遮風擋雨的安穩,遇到薛洋後便對他一直提防,道長被害後多方尋找仙家替道長報仇,在化為鬼魂後也想方設法將薛洋的惡行告知眾人;就如聶氏兄弟,只要聶大在,懷桑便能安穩自在,聶大遇害後他便千方百計謀劃為兄長報仇,雖頂著「一問三不知」頭銜以整個修真界為棋盤,仙門百家為棋子,但從未想傷害任何人,知道魏嬰並非世人所說那樣邪惡所以才會借莫玄羽的手救活魏嬰,結局時感嘆「四是風景,怎麼看都是不夠的」,該他做的他會做,不該做的不會做,明達事理。
眼盲和無知是阿青和聶懷桑掩蓋看透世事之心的面孔,以做到真正的大智若愚,阿青的形象間接的辯正了聶懷桑的形象,阿青曾在在死前小心翼翼的舔道長送她的最後一顆糖,這就反映了聶懷桑的滿腹心機是建立在對兄長的無限懷念與兄長無端被害的憤懣之上,也還原了一個赤誠的聶懷桑。
忘羨的圓滿結局是對宋嵐和曉星塵遺憾結局的補充,也是對江澄、藍曦臣的結局做解釋,義城篇的結局更是對金光瑤及聶懷桑的折射。
歡迎來評論區一起探討
喜歡記得關注我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