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陳情令》,解讀義城篇為何重筆墨寫?

2020-08-27 浮生未歇萬事蹉跎

在《陳情令》中,義城篇可以說是一個單獨的故事了,裡面關係到四個人——曉星塵、宋子琛、薛洋和阿青。墨香大大將人物設定得極有趣,有人曾今眼盲,有人後來眼盲,有人自始至終假盲,有人為了曾經眼盲的人故意裝盲,向我們傳達的不僅僅是他們之間的恩恩怨怨,另一個層次則是為了更好簡化和解釋整部作品所要表達的深層含義。

在義城篇中,我們多多少少能看見阿令中其他人物的影子,他們內心都極其渴望得到善意的對待,奈何世事難料,造化弄人,一時的衝動造就了一世的悲劇。

先說故事起源,曉星塵抱山散人弟子,學藝稍有成就後便入世歷練,後遇到白雪觀弟子宋子琛,並與之結為知己,秉持同樣的信念,除魔衛道、懲惡揚善;兩人出道時地位便很高,仙門百家無不期望能將兩人招納到自家門下,奈何兩人一心想要建一個不以血緣為傳承、只為聚集志同道合之人捍衛正道的門派。奈何遇到薛洋這個潑皮無奈,生生毀了兩人的夢想。

薛洋為報幼時斷指之恨,滅了常萍一門,後被曉星塵抓住,交給了仙門世家懲罰,就此與薛洋結下了一生的孽緣;後來薛洋為了報復曉星塵,又滅了宋子琛的師門並將其毒瞎,曉星塵將眼睛給了宋子琛,從此兩人天涯各處;多年後曉星塵遇到假盲又聰明伶俐的孤女阿青,兩人相依為伴,後又陰差陽錯地救了薛洋,三人在義莊一起生活了三年。

薛洋利用曉星塵的眼盲讓他誤殺了很多人,這一切阿青都看在眼裡,多次提醒曉星塵都沒能讓他對薛洋有所懷疑;宋子琛眼睛復明後一直尋找曉星塵,碰到了阿青,知曉了薛洋對好友做的事,痛不欲生,卻沒能除掉惡人,自己反被製成傀儡;阿青告訴曉星塵真相後,曉星塵找薛洋理論,卻得知是自己殺了宋嵐,並且薛洋利用自己的眼盲和除惡楊善的信念殺害無辜,情緒崩潰,悲憤自殺,阿青也在不久後被殺害。

此後十幾年薛洋假扮曉星塵尋找修魂補魄之法復活他,直到忘羨來到義莊,在阿青亡魂的指引下斬殺了薛洋,宋嵐恢復神智,帶著霜華及曉星塵與阿青的殘魄行走時間。

仔細回想曉星塵與宋嵐兩人的相遇像極了魏嬰和江澄,從最初的相互扶持到分道揚鑣,最後以後悔和遺憾收尾。宋嵐師門被屠,失去眼睛,將所有過錯怪在曉星塵,曉星塵便將雙眼換給了宋嵐,獨自行走世間,宋嵐也在曉星塵走後悔恨交加,一直尋找他,找到後的情景讓他看到被利用的曉星塵更加痛苦;如同江澄,江家覆滅,金丹被毀所有過錯怪罪於魏嬰,魏嬰換丹,後步入魔道,被仙門百家唾棄最後身隕,得知真相一度不能接受。相似的經歷和人物性格傳達了同樣的錯過和遺憾,宋嵐的遭遇更加形象的傳達了江澄的內心,眼盲是外在的傷害,滅門之恨卻蒙蔽了本澄澈的心,心盲讓他們將所有的不幸加罪於最親近的人,導致無可避免的悲劇。

薛洋能和金光瑤成為好朋友,他們都是生來不被眷顧的人,金光瑤幼時好歹有母親教誨,體驗過愛,但薛洋從未得到過愛,更不知道如何去愛。曉星塵闖入他的世界,帶給他從未有過的溫暖,他不知道該如何回應,只能用欺騙將他留在身邊,甚至在曉星塵死後,他也用最極端的手段想將他留住,多年奔走只為等他歸來,曉星塵眼盲後也是比較天真的,也就是所謂的心盲,不能看清眼前人的善惡,自以為是清風明月,到頭來卻是一場蓄謀的欺騙;就像金光瑤,受盡白眼,只在藍曦臣身上看到了光,便藏起自己所有的不堪,用自己最美好的一面留住藍曦臣的關愛,最後面具揭開,藍曦臣才知道自己的天真,曉星塵一定程度上從側面反映了藍曦臣的心盲。相比於薛洋拉著曉星塵下地獄,金光瑤則是推開了他的二哥,兩種結局都挺悲慘的。

藍曦臣與曉星塵,他們都有一顆溫柔又澄淨的心,都認為以善心待人便能人善以待,這種觀念有時候會顯得很天真,正如金光瑤所說「天真也得有個限度」,金光瑤與薛洋遇到了生命中不可多得的溫暖,反應不同,卻都不忍心去打破這份天真,他們都用了同樣達到手段——欺騙去留住這點美好,可惜建立在這樣基礎上的美好並不牢固,東窗事發,所有的一切都會瞬間泯滅。

阿青是旁觀這場恩怨的局外人,假裝眼盲,可從頭到尾心眼都是透亮的,聰明又通透,知道曉星塵是好人,便賴上道長,尋到一方遮風擋雨的安穩,遇到薛洋後便對他一直提防,道長被害後多方尋找仙家替道長報仇,在化為鬼魂後也想方設法將薛洋的惡行告知眾人;就如聶氏兄弟,只要聶大在,懷桑便能安穩自在,聶大遇害後他便千方百計謀劃為兄長報仇,雖頂著「一問三不知」頭銜以整個修真界為棋盤,仙門百家為棋子,但從未想傷害任何人,知道魏嬰並非世人所說那樣邪惡所以才會借莫玄羽的手救活魏嬰,結局時感嘆「四是風景,怎麼看都是不夠的」,該他做的他會做,不該做的不會做,明達事理。

眼盲和無知是阿青和聶懷桑掩蓋看透世事之心的面孔,以做到真正的大智若愚,阿青的形象間接的辯正了聶懷桑的形象,阿青曾在在死前小心翼翼的舔道長送她的最後一顆糖,這就反映了聶懷桑的滿腹心機是建立在對兄長的無限懷念與兄長無端被害的憤懣之上,也還原了一個赤誠的聶懷桑。

忘羨的圓滿結局是對宋嵐和曉星塵遺憾結局的補充,也是對江澄、藍曦臣的結局做解釋,義城篇的結局更是對金光瑤及聶懷桑的折射。

歡迎來評論區一起探討

喜歡記得關注我喔!

相關焦點

  • 《陳情令》義城篇:明月清風曉星塵,只愛吃糖薛成美
    《陳情令》早已大結局,但是陳情令的故事仍然保留在許多人的心中。義城篇作為陳情令眾多故事中的一個大版塊,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影響,其間有一個眼盲的白衣道長,名喚曉星塵,臂挽拂塵、背負霜華,似是明月入抱,清風徐來,卻落了個橫劍自刎,魂魄盡散;有一個只有九指的少年,名喚薛洋
  • 《陳情令》義城篇!薛洋那個善於偽裝的好朋友,真的是金光瑤嗎?
    《陳情令》很多人都看過!在義城篇中,魏嬰和藍湛在刀靈的指引下進入義城,發現義城全是傀儡!而仙門小輩也被人引到了義城,小輩中了屍毒,魏無羨找了一戶還有米的人家煮了糯米飯粥解毒!然後大家被一陣竹竿敲地的聲音吸引,發現了阿菁,好像要告訴他們些什麼,但突然跑開!
  • 《陳情令》之阿菁:荒城何以渡我
    阿菁, 陳情江湖義城篇出場的一個古靈精怪小丫頭,集數不多, 卻是見證曉星塵悲劇故事的重要角色。 第一遍看陳情令的時候, 我對這個角色的感覺就是她提供了一個渠道, 讓魏無羨可以使用共情了解到薛洋和曉星塵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樣的故事, 是一個可以忽略不計的工具人。
  • 看完《陳情令》為何久久出不了坑?
    >因為疫情禁足在家兩個多月,能看的電視劇都看了個遍,沒啥看的了,想起了網評還不錯的《陳情令我不是一個很愛追劇的人,能讓我如此痴迷的,除了《陳情令》也就是小時候看的仙劍一了。這幾年仙俠劇很多,年年有爆款,我也看過幾部,但都是看完了不想再看了的那種,但是《陳情令
  • 陳情令:聶懷桑能復活魏無羨,為何卻不復活大哥聶明玦?
    真的很喜歡《陳情令》這部電視劇啊,無端端為一對男子之間的感情上頭,被感動得七葷八素!由此可見真摯的感情本不分年齡性別的,只要是真愛,都能讓人動容。也許如此,我們也該對現實中的一些現象多一些理解和包容。這部劇除了魏嬰和藍湛之間的感情是一大看點外,其實劇情也非常精彩,雖說是古代玄幻劇,但是映射的卻是現實中實實在在的問題,比如眾仙門不問青紅皂白,不稍微用一下腦子就一股腦兒從眾聲討夷陵老祖。
  • 陳情令:薛洋後來為何一定要凌遲常萍?他在復仇卻不是為自己
    薛洋因為四處殺人得罪人,出了金氏的庇護,很快就被仇家找打,重傷倒在義城城外。被沒了眼睛的曉星塵救了。薛洋隱瞞身份,在義城和曉星塵也渡過了一段人生最幸福的時光。薛洋是敬愛曉星塵的,可惜沒有人教過他如何去愛。用他錯誤的表達方式,逼死了曉星塵。曉星塵死後,薛洋找到了當年外出僥倖逃過滅門的常萍。用曉星塵的佩劍霜華,一刀一刀的凌遲,還挖走了常萍的一雙眼睛。
  • 《陳情令》:美好的,是烏雲後面透出的光
    《陳情令》的導演深得其味,所以宋繼揚的眼睛很好看,他要演曉星塵。但是,影視劇(不包含刻意的藝術追求,我是指真的那種)其實並容不下真正的悲劇。要是擱民國,大抵會自毀為中國人俗,可是,要俗的要只是中國人,《復仇者聯盟》哪來四啊?就算往前推,柯南道爾還不是要灰溜溜的回去把福爾摩斯給復活了。天下俗人總是一般多的。
  • 《陳情令》:13年問靈,忘羨重遇,感謝莫玄羽的獻舍之恩
    導讀:播出一年多,還是有很多影迷走不出《陳情令》。想當初,這部劇剛開始播出的時候,被嚴重低估,豆瓣評分只有五分多,還不及格。隨著劇情的推進,真的是越來越好看,有點欲罷不能的感覺,評分也逐漸上漲到八分多。
  • 《陳情令》:內心太苦才嗜好甜食,世人皆欠薛洋一場溫柔以待。
    《陳情令》:內心太苦才嗜好甜食,世人皆欠薛洋一場溫柔以待。後來目睹一切的阿菁告訴曉星塵,與其一起生活了兩年的少年就是薛洋的時候,曉星塵憤怒的找到薛洋,質問他為何要待在自己身邊。明月清風曉星塵,也終歸塵土,魂魄盡散於義城。薛洋想將其煉成兇屍讓其醒來,卻發現,曉星塵身上僅剩幾片殘魂,無法煉成兇屍也無法醒來。薛洋只能尋找鎖靈囊,以收集曉星塵的殘魂靜待時機,期間,他為了給曉星塵報仇,來到常家,用曉星塵的霜華劍凌遲常萍,回到義城他想殺死阿菁的,但是最終沒有下手,而是割了她的舌頭,挖了她的雙眼。
  • 《陳情令》四對CP,大小姐金凌上線,你最喜歡哪一對呢?
    由肖戰,王一博等人主演的古裝劇《陳情令》正在熱播,這部劇由墨香銅臭的耽美小說《魔道祖師》翻拍而來,在一定程度上還原了原著,尤其是那些經典語錄,如藍湛的「我想帶一人回雲深不知處,帶回去,藏起來」,「只怕他不願!」,但《陳情令》畢竟是改編而來的,有些劇情與原著《魔道祖師》有差別是肯定的,觀眾在追劇的同時還是放寬心態的好。
  • 陳情令:宋嵐和曉星塵互為知己,亦是彼此的劫
    《陳情令》中的宋嵐和曉星塵似乎是另一個版本的魏無羨和藍忘機,但宋嵐和曉星塵留給觀眾更多的是遺憾!曉星塵在義城生活的那些年,有活潑可愛的阿菁陪伴,還有喜歡撒嬌的薛洋,如果曉星塵永遠不知道薛洋的真實身份,如果宋嵐永遠沒有找到曉星塵,就像薛洋說的,曉星塵現在生活得好好地,指責宋嵐為何要找過來,這不是給曉星塵添堵嗎?
  • 重溫《陳情令》:即使金子軒沒去窮奇道,也不會和江厭離恩愛到老
    初看《陳情令初看《陳情令》的時候,覺得所有悲劇的爆發點在窮奇道,也無數次在想,如果金子軒如果沒去窮奇道,那他和江厭離一定是一對神仙眷侶。但這些日子重溫《陳情令》,看到很多之前沒注意到細節之後,我才發現,即使金子軒沒去窮奇道,沒出意外,也不會和江厭離恩愛到老。
  • 陳情令高能的不止忘羨cp,還有道長和薛洋手中的那顆糖
    小編看到了《陳情令》中的義城篇,真的是對道長的遭遇非常同情,但是看到最後又發現那個大壞人薛洋也是個可憐人,原來大家都一樣,沒有誰是真正快樂的。而薛洋便是大家一直看到的那個喜歡微笑邪魅一笑的男孩,一直用微笑來掩飾一切。他最開始出場便是邪魅一笑,而他的笑也是直到他死才結束。
  • 金庸花大筆墨寫張翠山,為何又把他寫死?資深武俠迷才知道的原因
    金庸花大筆墨寫張翠山,為何又把他寫死?師出名門、學有所成、悟性極佳、遭遇大變等等,但是金庸老先生還是把他寫死了。今天我們就根據金庸老先生一貫的行文風格,再結合書中的具體細節,來分析一下張翠山必死的原因。第一個原因就是相對客觀存在的歷史不允許。
  • 《陳情令》觀音廟篇8
    《陳情令》觀音廟篇8金光瑤一生算計,與他有過節的人皆被其所殺,他的謀劃往往是參與者皆亡那個時候藍忘機說的話,你可是半句都聽不進的,總覺得是他不相信你,這下總是能理解當年你的忘機兄究竟是為何總揪著這個問題不放了吧!不是不相信你,實則是關心你!金光瑤這個人雖然可恨,但是他說的有些話還是有道理的,審時度勢在形勢比人強的時候尤為重要,俠義之心不可失,但在大多數時候看清形勢,四兩撥千斤,不戰而屈人之兵比硬碰硬可是好太多了。
  • 《陳情令》腦洞大開,薛洋口中的會演戲的朋友可能不是金光瑤
    對《陳情令》研究越來越深刻,就會看到越來越多不同的觀點。今天源姐刷到的這個觀點就很奇特,我們一起來講解一下。義城篇中,薛洋曾說到他有個會演戲的朋友。薛洋並未過多描述,但通過半塊陰虎符和蘇涉的鬼面人,我們得出來的結論可能和魏無羨一樣,和薛洋做交易的這個「朋友」就是金光瑤。的確,大眼睛甜酒窩,長袖善舞的金光瑤是個很會演戲的人。
  • 重溫《陳情令》:誰能夠讓藍忘機又羨慕,又感激,又有怨與怕?
    《陳情令》中,藍忘機雖然逢亂必出,保護過許許多多的人,但他心性淡然,萬年冰山,能牽動他情緒變化的人少之又少。劇中除了魏嬰以外,還有一個人讓他又羨慕,又感激,又有怨與怕,只是他沒有過多地表現出來。那個人,無論是十六年前,還是十六年後,魏嬰的幾個重要節點上,他一直都在。他便是既為鬼將軍、也是小天使的溫寧。
  • 陳情令中薛洋讓曉星塵誤殺村民用心何在
    《陳情令》中有很多讓人又恨又心疼的角色,像金光瑤和薛洋這兩個角色很是讓觀眾心疼,但是同時他們做的事情又是那麼不可原諒,會讓人懷疑究竟是他們的錯還是這個世界的錯?薛洋應該是劇中一個比較悲慘的角色了,在義城與曉星塵再遇,對於曉星塵是壞,但是不知對薛洋是好還是壞?
  • 重溫《陳情令》:魏嬰當初跳崖,藍湛為什麼不跟著一起跳下去呢?
    重溫《陳情令》:魏嬰當初跳崖,藍湛為什麼不跟著一起跳下去呢?面對藍湛對魏嬰「清醒又極致」的情感,更令人動容。《陳情令》是一部非常好看的仙俠劇,相信很多人都已經刷了好多遍,還是看不夠。看過《陳情令》第一集,很多人都有個疑問,魏嬰當初跳崖,藍湛為什麼不跟著一起跳下去呢?首先,是魏嬰不讓他跳。先說說魏嬰為什麼要跳崖?在當時,藍湛應該是幫魏嬰抵擋那些仙門的人,所以自己也受了重傷。所以魏嬰才要跳崖,他已經連累師姐為自己死了,不想再把自己的至交好友藍湛也連累死。
  • 魯迅為何要在小說《鑄劍》中,寫兩個男人「接吻」的橋段?
    說起魯迅先生的文章,相信很多人都閱讀過不少,相關解讀也有不少。而在魯迅的小說裡面,有一篇名叫《鑄劍》的小說很有名氣,這篇小說主題關乎於復仇,改編自我國古代志怪筆記《搜神記》裡的故事,似乎毫無爭議。 我也閱讀了相關《鑄劍》解讀的文章,雖然很少有人去解讀「接吻」這一點,但是我根據大家的解讀,以及自己的理解,試著為大家解讀一下關於《鑄劍》中,兩個男人為何要「接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