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手搖紡車(散文)

2020-09-04 柔腸一寸愁千裡

在我家老屋的山牆上,至今還掛著一架手搖紡車,據媽媽講,那架紡車是奶奶唯一的嫁妝。奶奶就是帶著它一同嫁過來的。

這架紡車雖然歷經了將近一個世紀的風雨滄桑,但它依然完好地保留著它原來的模樣,只是骨架的顏色變的斑剝,這也證明了它年代的久遠,失去的時光。

很小的時侯,那時侯也就三四歲吧,我聽奶奶給我講,她的娘家,我應該給他叫舅老爺吧,在村裡是個木匠,除了會蓋房子,打家具外,他還會做這種紡綿花用的手搖紡車。在奶奶出嫁時,舅老爺就給她做了這架紡車做為嫁妝。

我沒有見過奶奶怎樣用它來紡綿線,因為在我出生時,家裡的生活己經很好了,奶奶也不用它給人紡線掙那塊二八角的補帖家用了。但我沒事時,總會用手空搖著這架紡車,看到它不停地轉,然而嚶嚶地響時,就開心的不得了。就會把媽媽給我買的玩具扔到一邊。

據奶奶講,她是沒有上過一天學的。但她卻會背幾百首古詩,《三字經》,《百家姓》,《諸子家訓》她都能倒背如流。我也正是在她的薰淘下,喜歡上了唐詩宋詞。在我三四歲時,雖然吐字不清,但也會背十幾首唐詩。

奶奶還有一個愛好,那就是下象棋,據說三裡五村的人沒有人能贏得了她的。說出來大家也可能不太相信,如果把棋子擺在棋盤上,她可以讓對方三步,但她依然可以贏了對手,可是把棋子從棋盤上拿下來,她卻只認識士和馬,其他的她都不認識。也算是個高手了。

我最愛聽奶奶給我講故事了,什麼狼老婆,什麼深山伯與祝英臺,還有劈山救母,水漫金山,更多的是鬼故事。有時侯我只要一哭,奶奶就會把我抱在懷裡,一邊拍著我的肩膀,一邊給我講妖魔鬼怪,我越聽越害怕,嚇的大氣都不敢出,不一會兒就在她懷裡睡著了。

我記得小時侯我是很鬧人的,有時侯哭起來沒完沒了。父母雖然疼我,但他們要去忙他們的事情,我只要一哭,奶奶就會給我講故事,如果還是哄不下,奶奶就會把我抱起來,然後坐在那架紡車前,一邊用手搖著紡車,一邊給我唱童謠,至今我還記得,這童謠是這麼唱的。

小紡車,甕甕響,抽紗紡線做衣裳。棉線紡好織成布,做件新衣送情郎,阿哥穿著身上暖,跟著部隊上戰場,打得敵人嗷嗷叫,打得敵人魂魄喪。只盼阿哥凱旋歸,幸福生活萬年長,哥是天上星,妹是圓月亮。綿線拴住星和月,歡歡喜喜拜花堂,一拜天和地,二拜爹和娘,夫妻對拜結同心,歡天喜地入洞房。花燈明,花燈亮,大紅的喜字帖牆上。來年生個雙胞胎,定是文武狀元郎。武狀元騎馬街上走,文狀元提筆寫文章。文武狀元保家國,你看風光不風光。

歌聲在紡車的伴奏下,如同一條小溪在夜色下緩緩流淌。給這個小小的家庭帶夾幾分溫馨,幾許安祥。我也會在奶奶的歌聲和紡車的轉動聲裡靜靜地睡去。

在我七歲那年,奶奶去世了,她帶著她的故事和童謠走了,卻把她從娘家帶過來的那架紡車留下了。當時有人提議,說把這架紡車一起燒了,讓奶奶把它一起帶走,可是我卻死活不同意,因為這架紡車給我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看到了它,我就會想起奶奶手搖紡車哄我入睡的樣子。也會想起奶奶在紡車前給我唱的那首童謠,"小紡車,甕甕響……″

奶奶走了,已經離開我十七個年頭了。每次回到老家,我都會把這架紡車從山牆上取下來,把上面的灰塵打掃乾淨,然後輕輕地把它搖起,只是歲月滄桑,物是人非,再也看不到奶奶的身影,但我卻能感受到奶奶的那份慈祥。

時光匆匆,歲月滄桑,奶奶曾經下過的那個棋盤己經發黃,楚河漢界兩邊的撕殺,再也看不到奶奶的指揮若定,但她教我背《三字經》的聲音,卻時時在耳畔迴響,奶奶啊,您在那邊還好嗎?每每想起您的面容,我都會悲痛欲絕,淚流千行。每次我在睡夢裡哭醒,我總是傻傻地想,我和奶奶隔的不是陰陽,而僅僅只是隔了一道土牆,我多想再拉一次奶奶那骨瘦如柴的手。叫一聲奶奶,再給我講一次狼老婆的故事吧,或者,聽我給您把我學到的兒歌給您傳唱。可是,您走了,走的無牽無掛,走的那麼安祥。您的紡車還在,我會把它當成傳家寶一樣,好好的珍藏。看到了紡車就如同看到了您,看到您舊時的模樣。

後記,今年奶奶己經離開我整整十七年了,因為最近我打算從鄉下回市裡去了,於是就特意回了趟老家,已經久不住人的老屋,就象是一個到了風燭殘年的老人,隨時都有倒下的可能。從屋脊上長出的野草,幾經青黃,見證了歲月的滄桑。山牆上掛著奶奶曾經用過的紡車,依舊孤零零地掛在那兒。車架上布滿了灰塵。我小心奕奕地把它取下來。仔細地把上邊的灰塵打掃乾淨。用手輕輕地轉動手柄,車子依然嚶嚶也轉了起來,只是由於時間久遠,骨架上有被蟲子叮咬的痕跡。我找了塊塑料布把它輕輕地包好,然後把它掛在原來的地方。看到紡車,奶奶生前的歷歷往事就會在我的眼前浮現,那麼清淅,又仿佛那麼模糊。就好象海市蜃樓,看的那麼清楚,卻又遙不可及。於是就寫下此文,以表對奶奶的深切思念。

相關焦點

  • 我奶奶曾經的故事
    自從前幾個月前爺爺去世後,就只剩下了奶奶,爸爸他們怕奶奶晚上自己一個人會摔倒什麼的,所以每天晚上輪流去陪奶奶睡覺。昨天晚上是我陪著的,昨天十一點多奶奶突然醒了,就開始給我講述她年輕的時候的事情。她說,她們那時候每天晚上都要納襪底,由於沒有線,就要用棉花在自製的紡車上加工
  • 我家的大槐樹 散文
    我家的大槐樹 散文又到槐花飄香的季節!我老家的院子裡有一顆大槐樹,聽父親說,他小時候就已經長得這麼大了,這樣算來該有一百多歲了。夜晚,一家人坐在這把大圓傘下,聽著樹上長一聲短一聲知了唱歌,聽著老人講祖先從山西省洪桐縣大槐樹下遷來的故事,唱著兒歌:「槐鏈豆,一嘟嚕,我和奶奶摔骨碌」——唉,到現在我也不明白,「我」為什麼要和奶奶摔骨碌呢——這時,聞著沁人心脾的槐香,真是神清氣爽,有無限的趣味。
  • 謝君善:奶奶進城
    幾位朋友的車早在公路邊等候,如讓奶奶換乘朋友們的車,肯定舒坦得多,也氣派得多。可奶奶嫌朋友們的車子都不大,沒有躺著的地方。再說,奶奶的腳手很不靈便了,真的換乘朋友的車奶奶的腳手也放不下,只能躺在那三輪敞篷車的「軟床」上。稍稍鬆了一口氣,滿腦子便湧起為何至今才讓奶奶進城的自責。農村老家離縣城僅70來裡,作為在城裡工作多年的孫子,到了這個份上才讓奶奶進城,無論如何難辭其咎。
  • 我和奶奶的故事
    而我這個迎著風來的鄉裡孩子,則不是為了旅行,我是來看奶奶的。 守著那陣梔子花香和喜鵲叫,奶奶坐在大門口等待著我的歸來。門口臺階上的青苔在雨後綠得更加明顯。木頭板拼接的大門板上,對聯紙已泛白剝落了一半。風吹它,它就啪嗒啪嗒一直擺,就像奶奶那不苟於臉上的心情。明明心裡在高興地鼓掌,卻不表露出來。這就是我的酷奶奶。「奶奶,我回來啦!」我跳下一路顛簸著屁股的三輪車對門口大聲叫著。
  • 劉靈散文——逆江而上
    那天,羅玉珍的孫女蓮蓮嚇壞了,一邊跑,邊哭,在我門邊說找她奶奶。羅玉珍在我大地土裡幹活。「手在外面。」她臉色蒼白說。我聽明白了。有時候,埋的人是故意幹的,他不想把坑挖得太深。甚至不挖,找淺溝。也許死者家會不依不饒,還會有人來帶他屍骨回去。一個護士朝這些人走了過來,氣呼呼叫喊:「請大家站遠點,你不要堵死門。」確實是,他們會影響到搶救。
  • 童年生活散記—聽百歲奶奶講那遙遠的故事(散文)
    我的奶奶整整活了100歲,走過整整一個世紀。現在,我將從奶奶那裡聽來的傳說分享給大家。前幾天,一位朋友在農村野塘裡釣到一條十多斤重的黃鱔,不知道該怎麼處理,發文求助。我建議他放生或送到林業部門,並給他講了奶奶給我講的故事。
  • 遠深親情散文:酒啊,酒
    遠深親情散文|酒啊,酒|《追憶父親的一生》之十九遠深親情散文|酒啊,酒|《追憶父親的一生》之十九遠深親情散文|酒啊,酒|《追憶父親的一生》之十九遠深親情散文|酒啊,酒|《追憶父親的一生》之十九遠深親情散文|酒啊,酒|《追憶父親的一生》之十九
  • 故事:散文︱ ​鑼鼓喧天的村莊
    近期作品散文︱許慶鵬:透過老舍看濟南散文︱許慶鵬:一個人對遠方的訴求散文︱許慶鵬:歲月浮沉,苦盡甘來散文︱許慶鵬:故土難離 作者簡介:許慶鵬,山東省聊城市人,中國金融作家協會、山東省散文學會
  • 散文:被蛇咬
    隔壁家的五樓奶奶率先發現了它。五樓奶奶70多歲了,視力很好。她瞧見黑蛇爬行,拿出手機準備拍下來。黑蛇精著呢,知道有人注意它,也不遮遮掩掩,索性爬到菜地的空曠處,讓人瞧個明白。五樓奶奶喊來母親,母親怕蛇,又有孩童的好奇,她和五樓奶奶找了個高處的安全地帶,看蛇欲往哪去,下次好提醒人注意蛇出沒的地方。黑蛇開始朝著野草繁密處進發了,可它並不想即刻就走,回過頭,盯著母親和五樓奶奶看。
  • 鄉村人物素描,(原創散文)小腳二奶奶的故事
    今日《鄉村人物素描》繼續………… 小腳二奶奶的故事 (原創散文)在村裡,隔壁二奶奶有一雙裹得很小的小腳,成為兒時最深刻的記憶。二奶奶是鄰村大戶人家的千金小姐,娘家有上千畝地,十幾頭騾馬,租地幹活的佃戶有上百人。嫁給遠房的二爺,二奶奶常常抱怨說,"你們張家趕著馬車也追不上俺家富裕,到這裡受苦,真是瞎了眼啦"。
  • 「今日作家」許蘇 ‖ 老五奶奶的心事(小說)
    老五奶奶搗騰著手上的彎頭拐杖,挪移著尖溜溜的小腳,轉身回到屋裡,慢騰騰地坐在了小凳上:「哎!斷了這口氣,還得去爬大煙囪,這把老骨頭呀,哪輩子造的孽啊。」灶膛裡的火,映得老五爺臉上一晃一晃的。老五爺手裡的菸袋鍋兒,隨著老五爺抽吸的節拍,明明暗暗地閃著。灶臺後的老五奶奶,沒正眼瞧他。老半天,老五奶奶睨了老伴一眼:「不知生死的。」
  • 鄰居系列散文:租房客
    鄰居系列散文之——租房客作者:沙鷗樓下有一家出租,租房客換了好幾茬兒,
  • 散文:陳辰的婚事
    陳辰由爺爺奶奶養大,在爺爺奶奶的嬌慣下成長,學習不成氣候。高中畢業參軍兩年,復員後挑三揀四找不到合適工作,喜歡打遊戲索興上了技校學習電腦維修。電腦維修不被看好,囊中羞澀獲得到真愛一個字:難。眨眼間一茬的孩子都娶上媳婦兒,唯陳辰婚姻沒著落,爺爺奶奶焦慮不安,爺爺年邁多病,強撐著活到九十,其心願,想看到小孫子成婚,最終,失望而去。
  • 散文:父輩們的情話
    其實,孫子們愛聽爺爺奶奶的羅曼史。三叔娶三嬸時,是二婚。三嬸是地主家的千金。「說起來丟人!」三嬸笑得前仰後合。「我跟我爹媽去城裡辦年貨,在一個叫「三升豪」的鋪子裡,一眼就瞅準了那個站鋪子的尕夥計,心疼的很!」奶奶說到這裡,故意停了下來。「奶奶!奶奶!那尕夥計是誰呀?」孫子們急得直跺腳。「傻娃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