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說的大寨其實是齊長城的一個據點,在村西大峰山的山頂之上,是當年駐紮守軍生活聚居的地方,有大片的石屋子,大部分破敗了,也有幾間完好的,來山上打柴的村民,偶遇雨水還能遮風避雨。
在絕壁之上橫亙著半丈寬的城牆,留一洞口貫穿,以供往來溝通。在城牆之上遠眺,腳踏齊魯之地,近可以俯瞰山村,與雲夢山隔河相望,極目而視,東南可見岱嶽之巔,西北可觸黃河之練,這裡向來是兵家必爭的要塞,齊長城在起伏的山巒上連綿,不見盡頭。
相傳鬼谷子曾在雲夢山下設檀講學,而龐涓和孫臏死戰的馬陵道正在這片險峻的群山溝裡。穀子的父母曾隱約聽長輩講起過這個故事,就給穀子起了這個小名,表面是個卑微的名號,卻打著想借古代第一奇才出息的算盤,不過知道這個典故的鄉親並不多,畢竟生活在閉塞的窮困山村哪有什麼文化,否則不得笑話死。
先生一行人各自帶了傢伙什,大約辰時相聚,二磚兒今天還不錯,沒遲到多少時間。
「現在是仲秋,正是採藥的好時候,今天大家多出力,咱儘量少出來幾趟,我呢多在藥堂給大家講課。」先生鼓舞了一番。
「先生,為什麼說這個時候是採藥的好時候呢?」穀子又開啟十萬個為什麼模式。
「中藥分類很多,草、果、木、谷、金石水土、禽獸、鱗介魚蟲、人各部,每類藥的採收都有固定時節,像花要在春季,花苞待放的時候採摘,秋季多採果實類、根類的藥材,像昨天我講的瓜蔞就是這個時候採收,等會大家留意一下。」先生把扛著的钁頭換了下肩膀稍微一頓。
「我們今天的主要任務是多刨一些草根藥,像小草根也就是遠志,還有柴胡、沙參、丹參、麥冬、天花粉,運氣好的話還能找到野山參,這個時候刨的好處是這些藥已經都長的很肥了,長到極限了,再晚呢,葉子都掉了,再找到他們就費勁了,這個時間點恰到好處。」大夥都恍然大悟,這不跟收糧食一個道理嗎。秋風在晨曦裡也溫煦了一些,大家沿田間小路,隨先生亦步亦趨。
「先生,孔聖人這麼厲害就是因為吃遠志嗎?」二磚兒不知道從哪聽來的,先生啞然失笑。
「先生笑啥,不是有個孔聖枕中丹麼,裡邊就有遠志,都說吃了它能讓人變聰明。」
「那你真該多吃點,哈哈」二師兄嘲諷他,大家都笑起來。
「孔子吃沒吃過遠志不知道,這個藥只不過是託孔子說它對心智好,能聰耳明目。」二磚兒羞紅了臉,不再作聲。
「遠志不光能養心智,利九竅,還能治療驚悸,失眠症。大家看前面一片酸棗樹,酸棗核裡面的仁也能治療失眠。」先生指著不遠處對大家說,師兄弟們衝上前去,爭著摘紅彤彤的酸棗吃,這個時間的果子有些癟了,大家還都吃的津津有味,吃剩的核吐在手心。
「大家想想還有什麼藥能治療失眠。」先生不緊不慢的跟上來,也跟著大家摘果子。
「柏子仁也可以,丹參,麥冬都可以吧。」二師兄基本功也很紮實。
「沒錯,按道理講,只要對了病機很多藥都可以治療失眠,我們說的是有特殊安眠藥效的藥,其實就那麼幾種,茯苓、茯神最常用,只不過我們這裡沒有松樹,雨水也不夠多,不產這個藥。何首烏的藤,又叫夜交藤,安眠效果很好,還有合歡樹的樹皮、花都有安神作用。穀物中的小麥也可以養心安神。還有一些礦石類的藥物鎮靜安神效果不錯,也治療失眠症,比如硃砂、鐵礦石。」先生對藥材的了解簡直如數家珍。
「先生,治療失眠症該如何下手呢?」穀子來不及吐出嘴裡的酸棗核,嘟囔著說。
「所有疾病不過虛實兩端,失眠症也不例外,處方前第一步就是要分清虛實。」先生強調道。
「虛證必論氣血陰陽,涉及的臟腑主要是心腎肝脾。最常見的證型有心脾兩虛、心腎不交、肝血虧虛、心陰虛,虛證補相應的臟器就是了。
心藏神,脾生血,肝藏血,心神需要血的滋養,如果脾氣虛了,氣血自然會少,心的滋養不足就出現心脾兩虛,可以歸脾丸健脾養血安神;
平日煩躁焦慮抑鬱生相火、虛火,耗竭肝陰血,肝不能藏血,血不歸陰,就會失眠,這種情況可以用酸棗仁湯;
心腎本能相交,心火受腎水制約,如果腎水虧虛,心火過亢,自然翻來覆去睡不著覺,交通心腎用交泰丸或黃連阿膠湯;
如果心臟本身陰液虧空,陰虛則陽亢,無法斂藏陽氣,故而失眠多夢,用天王補心丹。大家回去都查一查這幾個藥方。」先生意猶未盡,想補充幾條,怕他們消化不了,便作罷。
酸棗仁
「實證主要考慮痰、火、氣、血的瘀滯,有時不是單一的,往往相兼致病,對付痰用二陳湯化裁,若有火可以加芩連,氣逆多用鎮重,血瘀可用血府逐瘀湯,看情況加減吧,不要蠻用安神藥,有邪不去,安神也沒用,切記。實證易去,虛證難補,失眠虛證多兼有虛火,蠻補不可取,可以小劑量慢慢調養,不可急功近利。」穀子只學了些基本功,有些還是不能完全聽懂,知道自己學醫之路還很漫長,暗下決心,要成為先生這樣的大夫。
一路上師徒四人斬獲頗豐,在先生的指引下不斷發現講義上說的藥材。無路可循,他們就在蠻荒裡披荊前行,不知不覺就來到城牆腳下,山頂平整開闊,都是些整塊的石灰石,石縫裡、石屋裡扎滿酸棗樹,這種果樹生命力太強了。
背在身上的麻袋加上工具的重量,讓二師兄這個富養的公子哥吃不消,這時他已躺在這石樑上了,已近晌午,石樑被日頭曬熱,躺在上面就像在熱炕頭裡,舒服極了。
「老鴰峪裡背陰,長年有泉眼流淌,這種陰暗潮溼的環境很適合山參生長,一會咱吃點東西從禿山頂下山去老鴰峪碰碰運氣」先生指著懸崖下的山峪說。
老鴰峪,禿山頂,牛逼峪,燕窩由南向北被山包圍,只留出一條被水衝刷出的河道,這個地方奇怪的很,據老人說,這個地方聚水,剛剛還晴天,只要有一片烏雲經過就會傾盆雨下。老鴰峪更是陰森的很,山崖絕壁之上,有無數老鴰窩,人在那喊一聲,能引起無數老鴰鳴叫,迴響久久不絕,穀子從來不敢自己去那裡。
師徒四人在陰涼裡席地而坐,邊吃乾糧,邊欣賞這兩千多年的遺蹟,歷史的動蕩與他們無關,但醫林的波瀾註定將與他們有無數瓜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