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選刊·下 2009年1期
■楊孝文 任秋凌
在地下整整沉睡了兩千年的「大夏黃金」是前蘇聯一名考古學家在阿富汗的重大發現,然而,從它被發現的那天起,與它相關的奇事、怪事便接連出現,2003年8月,這批價值連城的寶物終於重見天日。
「大夏黃金」所在的墳冢正好位於阿富汗北部興都庫什山北部平原以及阿姆河北岸的綠洲城市希比爾甘郊外。這裡曾是大夏王國的領地,希臘人就曾在這裡與古印度人和西伯利亞人短兵相接。在亞歷山大大帝於公元前323年去世後,希臘人佔據此地長達一百年左右,直到被趕走。墳冢上面如今已沒有墓碑,孤零零矗立在路邊。墳冢高3米(10英尺),直徑100米,呈方形,與凱爾特人的墳冢相似,墳冢四周長滿雜草。在前蘇聯考古學家來到這裡並發掘出墳墓寶藏之前,當地人一直稱這座墳冢為「金山」。
那是1978年冬天,阿富汗開始長達23年導致170萬人死亡的內戰爆發前夕,一個由希臘裔俄羅斯人維克託·薩裡亞尼蒂斯領導的考古小組在「金山」6個墓室中發掘出21000件金器。這個寶藏是庫山部落埋在此地的,它們在地下已經整整沉睡了兩千年。
前蘇聯的考古小組剛挖掘出寶藏時簡直欣喜若狂,然而幾個月後,他們越來越恐懼,金器全部凍在泥土裡,這麼長時間過去了,墓室中的金器還沒有清理完。最後出於安全考慮,他們不得不請阿富汗部隊前來保護。而不久,克格勃也懷著濃厚的興趣從莫斯科派人來。同時,一些政府官員也聞訊來到這裡,他們希望以此次發掘為契機。大力宣揚蘇聯和阿富汗新政權之間兄弟般的關係。
墓室非常簡陋,在被考古學家發現後不久,墓室的室頂便坍塌了。然而墓室的財寶可價值連城,這些財富一部分是西伯利亞阿爾泰時期的,其他的則是古希臘人製造的。在其中一個墓室,考古人員發現了馬的頭骨,而在另一個墓室,考古人員還在一個年輕婦女的口中發現了一個銀幣——這是請卡戎送亡魂經過冥河前往陰間的費用。
墓室中的大部分財寶是作為殉葬品,用來裝飾死人軀體的。實際上,每一塊骨頭都好像能「生」出錢來:不管碰到哪兒,都會出現許多金子。庫山部落人最大的弱點就是他們華而不實,他們在西伯利亞大草原上過著遊牧生活時,他們最高的雄心就是向其他民族炫耀。死人的長袍上縫著半圓形的小金片。除了衣物是用金絲織成外,連便鞋也是用金子做的。
墳墓中的其他財寶也都閃閃發光:一棵用金子裝飾的樹掛滿了珍珠;一個盤子還刻著希臘文字;鷹頭獅身的怪獸是用奶白色的玉製成的;墓室中還有瑪瑙、石榴石、綠寶石和其他玉飾物;甚至連削尖的豬牙也是用金子裝飾的;墳墓中還有一張馬克特裡人喜歡的阿芙羅狄蒂畫像;一條有扣環的皮帶上面有一個男子騎在海豚背上的畫像;墓室中有一頂金冠,可以拆開,放在鞍囊中,還有一面中國產的鏡子;一把金制刀鞘上有龍、綠寶石和珂的圖案;還有古羅馬、帕提亞和古印度的硬幣;西伯利亞風格的馬嚼子和韁繩上鑲嵌著寶石,馬在戴上馬嚼子和韁繩後,就能完美展示它奔跑時的神韻。
前蘇聯考古小組給所有的「大夏黃金」都拍了照,詳細記錄在冊,然後於1979年移交給了阿富汗喀布爾國家博物館。世人最後一次見到這些財富時是在1989年,當時阿富汗總統穆罕默德·納吉布拉向外因的外交官們展示了這些財寶,這同時證明了這批財寶並沒有被撤出阿富汗的前蘇聯軍隊掠走。
可從此以後,大夏黃金就消失不見了。納吉布拉聲稱這批財寶被藏在了國庫中,但任何人都無法證實他的話。不久,阿富汗內戰爆發。當時,一從事綠寶石和鴉片交易的外國商團獲得了有關「大夏黃金」下落的消息,他們開始到處尋找,然而最終還是沒有找到。悲觀主義者認為這些財寶或早已被熔化,或許被伊斯蘭教遊擊戰士從喀布爾走私到了國外,或被不甘心失敗的納吉布拉政權藏了起來。
塔利班的學生軍於1996年佔領喀布爾後,他們首先去的地方就是納吉布拉的藏身之處。這位阿富汗領導人被塔利班學生軍打得失去知覺,之後被拴在一輛卡車上,在皇宮繞了好幾圈,最後被絞死。「大夏黃金」的下落也隨著納言布拉的慘死沒了音信。
塔利班接著去的地方是阿富汗中央銀行。阿富汗中央銀行建於1931年,雖然2002年一枚炸彈在銀行外面爆炸,炸死了數十人,但銀行安然無恙,一切布置仍沿襲了其1930年的風格。阿富汗中央銀行的一位叫穆斯塔法的保管員回憶說。當時大約十多個塔利班高級成員穿過包了一層銅皮的旋轉門,然後上了寬大的樓梯,來到銀行行長的辦公室。穆斯塔法被塔利班武裝分子叫去給他們帶路。穆斯塔法沒有把他們領到銀行大樓下面的「普通金庫」,而是把他們帶到總統官邸附近用於保管國家財產的金庫。
銀行的官員一開始堅持不願讓塔利班武裝分子進入金庫。在經過一番抗議後,塔利班與他們籤訂了一紙協議。塔利班用槍指著穆斯塔法的頭,穆斯塔法在塔利班的威逼下只好打開金庫的門。塔利班擔心退的忠於納吉布拉的部隊會將阿富汗的黃金儲備全部帶走。他們進了金庫後,粗略估計了金條的數量,在確信黃金並沒有被帶走後,情緒一下子高漲起來。在走出金庫門的時候,穆斯塔法留在後面鎖門。
穆斯塔法說:「我當時忽然想,這批金子不屬於這些人,它屬於阿富汗全體人民。因此我把鑰匙插入鎖裡,接著用力一擰。」只聽「咔嚓」一聲,鑰匙斷了,一半留在了鎖裡。幸運的是,塔利班從採沒有發現門鎖卡住了,不然的話,穆斯塔法肯定活不到現在。穆斯塔法後來被塔利班以行為不端的罪名關了3個月零17天。
當塔剃班於2001年再度打開國家博物館時,裡面幾乎沒有什麼珍貴物品可以展示了。後來,塔利班政權開始瘋狂毀壞阿富汗的藝術品,而兩尊巴米揚大佛也未能在這場浩劫中倖免。這兩尊巴米揚大佛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世紀至5世紀。喀布爾的藝術珍品遭到塔利班政權的肆意破壞,那時的喀布爾簡直就變成了一座墳場。
阿富汗國家博物館在內戰期間遭到阿富汗各個武裝派別的搶劫。博物館收藏的大約三萬枚硬幣全部不見了,珍貴的巴格拉姆象牙雕刻也不見了,這些象牙珍品是法國考古小組於1937年發掘的。
「大夏黃金」究竟藏在了哪裡?國家博物館中沒有,難道被賣了嗎?可沒有任何一件金器在公開市場出現過。這可能意味著這些財寶還是安全的。薩裡亞尼蒂斯先生曾在1982年見過「大夏黃金」,他相信這些寶物不會丟失。薩裡亞尼蒂斯解
釋說:「這些金器非常特別,出現在世人面前而不被認出是不可能的。」他推測,大夏黃金很有可能還在阿富汗境內。
到2001年11月12日為止,也就是喀布爾被美軍佔領前夕,塔利班再沒有進入過總統金庫。當時仍駐守在喀布爾的一些塔利班高級指揮官曾去了中央銀行,他們很輕鬆地打開了「普通金庫」的門,盜走了520萬美元的現鈔和合80萬美元的巴勒斯坦盧比以及阿富汗貸幣。接著他們又去了總統金庫,他們先後打開兩道門,第三道門卻怎麼也打不開。3個小時過去了,他們還是沒有打開,他們找到一名鎖匠,但這名鎖匠也無法弄出穆斯塔法卡在鎖子裡面的鑰匙金屬碎片。他們最後還動用了鐵鍬和鐵錘,但都無濟於事。這些人一度想用炸藥,不過想到可能會炸掉金庫的屋頂後,他們就打消了這個主意。而就在這時,美軍飛機開始在天上扔炸彈,阿富汗北方聯盟的軍隊和美國陸軍部隊的士兵也已兵臨城下,準備在第二天進攻喀布爾。最後,這些塔利班高級指揮官無計可施,只從中央銀行搶了600萬美元,就匆匆地逃走了。
在喀布爾擺脫塔利班政權的黑暗統治後,人們的生活開始步入正軌。穆斯塔法也剃了臉上的鬍子。而這時仍舊沒有「大夏黃金」的下落,不過也沒有任何人提到這件事,而那些可能了解一些內情的官員也保持沉默。阿富汗國家博物館的館長面無表情地說:「我不會談到這件事。」阿富汗臨時政府的一位官員也戰戰兢兢地附和說:「這太危險了。」
2003年8月初,銀行的一位高級官員開始談及此事。他說,幾個月前,他接到命令,把總統金庫的上層清理出來,用於放置新印刷的大宗阿富汗新幣。他手下的人從一個庫洞裡清走了前蘇聯時代遺留下來的已經一錢不值的硬幣,發現在角落裡有十個皮箱。這位官員回憶說:「這是那些非常廉價的用來放衣服的皮箱,但都上著鎖。我們查看封條,大家又驚又喜:裡面放的正是大夏黃金!」
後來,阿富汗總統卡爾扎伊和中央銀行行長、財政部長、司法部長都來到了現場。經清點,金庫裡共有價值9000萬美元的金條和金幣,還有2000萬美元的現鈔。大部分是英國貸幣。部長們證實,大夏黃金也完好無損,這是他們親眼所見。
阿富汗政權幾度更迭,但大夏黃金自1989年以來一直好好地待在那裡。包在衣服裡的玉髓珠、金冠等寶物也都毫髮無傷——這實在是萬幸。
金庫的門是前西德製造的,達到最高的安全標準,看上去很安全。金庫地面安裝了雷射蚌網,門外有荷搶實彈的美國僱傭軍看守。但一些政府官員在開始擔心,有人又會打這批寶物的主意。這十個裝有大夏寶物的皮箱應該轉移到更加安全的地方。
選自《燕趙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