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08年是個有著特殊意義的年頭,那年祖國第一次成功申辦了北京奧運會,十六歲的我還不是很明白奧運會到底有多大的意義,但也跟著別人一起高興,可那些快樂並沒有持續多長的時間,就被一個晴天霹靂的消息給生生抵消掉。
我有一個姐姐,比我大九歲,她成家的早,嫁到了離家二十裡路的另一個村子,那天放學後一路哼著北京歡迎你的歌調回到家裡,卻發現屋裡沒有人,到鄰居家一打聽,才知道姐姐和姐夫開的三輪翻了車。
那晚父母回來的很晚,我一個人守在家門口眼巴巴的等著他們回來,一直到凌晨三點多,母親眼睛因為流淚紅腫的很厲害,父親一個勁地抽旱菸不說話,母親抱著我說姐姐和姐夫因為傷的很重都沒有搶救過來,已經沒了。
那一刻,我腦海一片空白,說不上傷悲但眼淚止不住的往下流,淚眼婆娑間抬頭問母親,姐姐的孩子怎麼辦,那年他才剛一歲。
我見母親和父親不說話,便連忙撒腿就跑,衝進了深濃的夜裡,二十多裡的山路漆黑一片,我不知疲倦的只是往前衝,姐姐姐夫家裡已經沒有大人了,如果我不做點什麼,他就會成為別人家的孩子,就這樣,我連夜將自己一歲的侄兒抱了回來。
02
第二天一清早,父親板著臉讓我送回去,說姐夫那邊有嫡親,用不著我們家裡來養,可他千說萬講我就是不同意,最後起了爭執,我一咬牙,告訴父親,如果不把侄兒留在家裡,我就去跳河,剛好前一月隔壁村子出過這樣的事,鬧得沸沸揚揚的,父親可能怕了瞪我一眼後搖搖頭走了。
小外甥那時候還不會說話和走路,我便每天放學帶他在院子裡玩,晚上和我一起睡,可能是他太想念爸爸媽媽的緣故,夜裡總會突然驚醒,哭鬧個不停,每當這時父母就會趕過來,罵我不知好歹,孩子不是那麼好帶的。
後來他開始學著慢慢說話,一見我回來就會喊爸爸,而十六歲的我也真的把他當自己的孩子來帶,從他能自己拿筷子勺子開始,我就從未允許任何人餵他吃飯,拿個小板凳坐我旁邊,一個人攥著筷子挑著麵條往嘴裡塞。
孩子不管是親生的還是別人的,你只要從小帶他,總會培養出感情,父母也慢慢接納了他,在我不在的時候陪著他,後來他上了幼兒園,家離學校兩公裡路,開始的時候母親天天接送他,被我回來發現後果斷制止,讓他一個人獨自上學,因為我想從小養成他的自力能力。
03
等我上大學的時候他開始上小學,離得遠也沒時間管,因為父母慣著他,很淘氣不懂事,所以學習成績非常差,有一天他的班主任給我打來電話,罵我一個做父親的為什麼不好好教育自己的孩子,連安排的家庭作業都做不好。
那天我隔著電話第一次發了大火,把才小學三年級的他罵的很重,開始每天準時打電話回去,檢查他的學習和作業,又從網上購買了兩套一模一樣的輔導教材,一套寄給家裡,一套自己留著,讓他按照我的進度去做。
那年暑假回去的時候他考了班裡第二名,我很鄭重正式的告訴他自己父母的情況,順帶提醒他,不好好讀書將來在農村無父無母鐵定會受人欺負,他眨巴著眼睛,卻小心翼翼的問我是不是以後不能再叫我爸爸了,我拉過他抱在懷裡,回答他,怎麼不能叫,你想叫就可以一直叫的。
於是在他開心歡快的一聲一聲叫的爸爸裡,我偏過頭去忍住自己眼淚不往下流。
後來我工作的時候他上了初中,因為一直都在嚴厲督促,用好幾年的時間培養成了主動學習的習慣,所以學習成績很不錯,處於拔尖狀態。
04
這些年他所有的正當需要我都儘可能的滿足他,但對於學校的補助卻一一拒絕,在我們當地,他其實是可以辦理孤兒證的,政府補貼下來有很大一部分錢,可我不希望他覺得和別人不一樣,也不希望他養成被人支助的依賴心理。
工作後我談過三次戀愛,最後都因為我堅持帶他而分手,現在又認識了一個姑娘,並不介意,希望我倆能有個好的結果。
上月抽時間回了趟老家的縣城,給他去開家長會,我看著站在領獎臺上的他,個子高高的,眼睛裡自信滿滿,陽光帥氣,便很欣慰。
中午時一起走出學校大門,陪他吃了頓他愛吃的大餐。
臨走時他磨磨蹭蹭的像是有心事,我問他也不說,在我剛要轉身上車時拉住我,說下次來的時候給他帶個媽媽回來。
我一愣,但狠狠地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