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3個兒子不孝順,老兩口想了一個辦法,天天吃香的喝辣的

2020-08-28 牆根故事

看民間故事,了解民間傳統民俗文化。歡迎各位網友,民間文學、民間故事愛好者關注《牆根故事》。——本故事源於民間,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早年間,在蟒棲山下(今山東日照嵐山區中樓鎮)有個莊裡住著個紅臉老漢,也不知是因為臉紅還是因為脖子后里有一塊紅痣,莊裡人都管他叫紅老漢。

紅老漢勤快,幾十年時間創下一大筆家業,老兩口拉把大三個兒子,都說上媳婦先後成了家。起初,日子還算和睦。後來呢,日子一長,難免磕磕碰碰的,老兩口也覺著老了,只好分開過。老漢把所有家產都給了三個兒子,只留下一盤磨合夥公用,紅老漢老兩口就輪流在三個兒子家吃飯。

開頭,飯菜還將就著,可後來呢,不管上誰家一天三頓稀糊粥還半飢不飽的,把個老兩口子喝得精瘦,眼看著不行了。

這天紅老漢與老伴說:「孩他娘呀!咱別再到兒家去吃了,再喝下去命都不保了,咱得把咱那些防老的私房錢拿出來買了吃,咱不輪著吃了。」

老伴說:「咱那私房錢在哪裡?」紅老漢說:「藏在哪裡我不能告訴你,一告訴你,你就要拿出來分給兒子們。」老伴說:「有錢不給兒子給誰呀?」紅老漢說:「我本來也想把這錢分了,又怕兒子不孝順,所以就留後手,現今兒子們都不孝,這錢就留對了。我也想哪個兒子孝順就給哪個兒,好跟他過,誰想到這些東西沒一個孝順的。那咱就自己花吧,花不完爛了它也不給那不孝順的兒。」

剛巧,大兒媳婦在外頭推磨拉麵子,裡邊老兩口子的對話叫她聽了個一清二楚。回到家就學給男人聽了,兩人合計著就把父母接到家裡,好酒好肉好飯好菜,知冷知熱地伺候了起來。

起初老二、老三家還感謝老大家獨家養著父母,時間一長就納悶了,就偷打聽,甚至聽了牆根。一聽說爹和娘有使不完的私房錢,可急壞了。

於是也都爭著養活老人。沒法,只好又三家輪流伺候老人。老人確實享了幾年福,到末後老漢臨死前,仨兒仨兒媳圍在床前伺候。

眼看不行了,大伙兒一塊問老爹:「爹,你有什麼後話就趕快說吧!」紅老漢慢慢睜開眼,拍了拍油膩的枕頭就死了。三個兒媳婦立即來掙那枕頭,一下子就把枕頭撕碎了,只見枕頭裡邊全是谷糠,裡邊有一個紙條,上頭寫著:「叫我兒女都聽好,枕頭裡面淨是寶,多虧老漢施巧計,要不早就餓死了。」弟兄幾個見了,都羞得低下了頭,仨兒媳坐在地上就哭。 (陳常祿)

本民間文學作品由《牆根故事》團隊主創人員宋成泰、劉明照、陳金鵬等整理創作的原創民間文學作品。未經允許,嚴禁轉載,違者必究。歡迎關注「牆根故事」,莒國文化,源遠流長,精彩故事,與您分享。

編後:本故事取材民間,因各地方方言不同,文字有的取意方言,錯漏之處在所難免,因此在詞意上可能會出現理解不同,請讀者多批評指正。同時也歡迎留言發表您的觀點和見解,同時也歡迎分享您身邊的精彩故事。

相關焦點

  • 父親住在兒子家,天天吃香喝辣,半夜卻偷偷逃回老家
    王大爺的兒子很孝順,在城裡剛搬了新家,換了大房子,就要把父親接到城裡的小區來享福他突然就想起老家的粗糧,想起來了老家的鄰居和舊友。雖然現在住在兒子家,每天給的大魚大肉,要啥有啥,可是總覺得喘不過氣,哪裡不舒服。是啊,在城裡就是享福,餓了冰箱裡什麼都有,飽了躺沙發上看電視,可是這樣的生活王大爺一點也不想過。王大爺實在呆不住了,待了整整3天,3天後就不吭不響地背這個包,自己坐上回村的長途班車給走了。兒子下班一回家,看王大爺怎麼丟了,著急地四處尋找,還報了警,一宿都沒有睡好覺。
  • 古言:剛穿越就被趕出家門,還好前世手鐲爆空間,吃香喝辣橫著走
    今天給大家推薦古言:剛穿越就被趕出家門,還好前世手鐲爆空間,吃香喝辣橫著走!話不多說,請往下看。不能進去就是不能進去,哪怕是一個要死的人了,也不可能會放進去的,做這種垂死掙扎的事情有什麼意義。李玉看了看他覺得還是沒有辦法說服他的,她嘆了口氣向陸氏他們走去。「姐姐,他們讓我們進去了嗎?」李寧帶著期盼的眼神看著李玉。不知道為什麼突然之間李玉居然沒辦法說出口了,孩子還這麼的小,心思還是那麼的單純,怎麼可以會被他們這種事情而煩惱。
  • 老兩口眼巴巴望著兒子兩眼淚汪汪的
    有公交,就坐公交,沒有公交的就走3裡或者5裡路,都70來歲的人了,還專心致志的,天天堅持啊。兩老說:鍛鍊身體!參加啥活動呀?大家都不曉得。去參加培訓,有時在一個草坪上,有時在僻靜的空地裡。是去聽別人講課!聽完了,然後排隊領東西。有時一人領一把掛麵,3個雞蛋,有時候領10個雞蛋什麼的,有時候就領5斤大米。一分錢都不要,不領白不領。
  • 母親病逝小兒子阻攔下葬,大嫂罵他不孝順,父親卻說他是個好孩子
    李家店村的劉大娘最近身體一直不好,老伴一天幾個電話催小兒子快點回家,恐怕是不行了,小兒子一直馬不停蹄的從千裡之外往老家趕想看母親最後一眼…圖片來源網絡與故事無關劉大爺老兩口膝下有兩個兒子,大兒子沒啥本事,在村裡種地,小兒子有出息在外地有個不錯的工作,由於離家太遠,一年回不了幾次家。
  • 好不容易穿越,發現一家極品親戚,她果斷帶空間分家,吃香又喝辣
    今天給大家推薦好不容易穿越,發現一家極品親戚,她果斷帶空間分家,吃香又喝辣!話不多說,請往下看。第3本:《空間之田園悍匪》——作者:北冥有魚短評簡介:穿成帶著倆拖油瓶的寡婦。財產破茅屋一個,兩畝地,日子怎一個苦字了得!幸好空間還在,靈泉,土地,百果園,發家致富指日可待,更有孩子他爹買二送一送上門。種田,養孩,談戀愛!修練,尋寶,懟反派!沒了末世,且看她如何在大周過上羨煞旁人的美好生活!
  • 脫變女4 小帥哥給我改頭換面,帶我去吃香的喝辣的,好害怕好驚喜
    原來他也是一個苦命的孩子。他叫沐一沐,也不知道自己是哪裡人,他今年二十歲。不知道為什麼,他就是這麼大的個頭,再也長不大。他曾經被很多人家收留然後又被拋棄,誰讓他自己長不高呢,而且他還會給收留他的人家帶去黴運。他就像我一樣不招人待見。沐一沐十五歲的時候就開始了自己獨闖天下,不再依賴那些大人。
  • 父親向兒子借錢,小兒媳給3千,大兒媳叫了一群人,父親感動不已
    老兩口辛辛苦苦大半輩子才把兩個兒子拉扯大,眼看兩個兒子都娶老婆了,陳老伯心裡甚是安慰,想早點享清福。哪知道兩個兒子都不孝順,誰都不肯出面把陳老伯老兩口接到自己家裡伺候,沒辦法,陳老伯和老伴只能繼續呆在破瓦屋裡,自己掙錢養活自己。
  • 微故事:孝順不是一個面子活
    大偉的老家在縣城很偏僻的位置,他們那個村莊總共也就不到四十戶人家,大部分家裡的老人都被接到了城裡居住,沒被接的老人家的孩子總是要被說閒話——說孩子發財了自顧自的一點也不孝順父母。以前創業的時候大偉很少回家,也不知道有這麼個說法,直到他事業有成開著豪車回老家看自己的父母時,才知道自己一直被說閒話,他心中有些不舒服。父親母親則對他很寬容,說住家裡挺好,不用在意那些閒話。
  • 兒媳臥床3年,公公去世她突然病好,遺物發現一物,兒子砸爛木棺
    兒媳臥床3年,公公去世她突然病好,遺物發現一物,兒子砸爛木棺我叫王真真,我出生於農村,但是我並不滿意我的生活,我想要去到大城市裡面,且嫁個有錢人。因為我知道單憑我自己可能沒有辦法變成一個富婆,過上那種想買就買,想吃什麼就吃什麼都好日子,於是我就想嫁一個有錢的男人。
  • 他只用了一妙計,就能讓兩個不孝順的兒子心甘情願的對他盡孝
    ,就這樣用不了三天,梁伯有一箱子錢這件事就在村裡面變成了一個家喻戶曉的公開秘密。當有人問他:「梁伯,像你平時那麼節省,你這一箱的錢就算到死的那一天都用不完了!到那時候你的兩個兒子也能分到不少嘍!」「那你就說錯了,」梁伯糾正著說,「我沒有打算把剩下的錢平分給我的兩個兒子,我要看誰最孝順我,然後我就把錢全給他!」但凡有人問他是用什麼路徑能掙到那麼多錢的時候,梁伯總是神秘的回答說:「財來自有方!」
  • 故事:奶奶眼裡的闊氣孝順兒子,竟是個過年連家都不敢回的「老賴」
    奶奶收了錢,便天天在村裡的菜市場跟人誇她小兒子多麼的有能力多麼的孝順,簡直是誇出花兒來了。她還通過貶低其他的兒子來襯託小叔的好,完全不提她往日的偏心,也不說她一手一腳帶大了小叔的小孩,對於別的孫子孫女不管不顧。小叔一出手便是一萬塊的大手筆,更讓奶奶可以理直氣壯地只圍繞小叔一家轉了。不過小叔小嬸呆了幾天又離開了,說工地有活沒幹完,不能留在老家過年。
  • 什麼樣的孩子長大後會不孝順
    他之所以穿得邋裡邋遢,就是想考驗一下兒子孝不孝順自己。結果大失所望,傷心地往回走。他最後怎麼處理他的錢呢?有這樣幾個版本:一,捐給公益機構。二,故事是這樣的。李師傅開著車,突然撞著了前面的車,前面的車停了下來,一動不動地停在了那裡。李師傅以為撞傷了人,趕忙下車觀看。
  • 公婆給兒子買婚房,自己卻住的租房,生病後想回來兒媳卻不讓
    本文故事純屬虛構,用故事說事理,不要對號入座!可是她的家底自己清楚,買一套市區的房子基本就是掏空了自己的家底,可是兒子的婚事也不好耽誤,只好和老伴商量了下,為了孩子的幸福兩人決定賣掉現在的老房子,再把攢的養老錢拿出來給兒子讓其在工作的地方買一套大點的房子,自己老兩口就去郊區租了一間單居室,反正上了年紀有個住的地方就可以了,想到兒子的幸福老兩口就對現在的住宿壞境釋懷了。兒子結婚後,婚姻生活如他們想的一樣,看著挺幸福挺滿足的。
  • 你以為的小事,在老兩口看來卻是大事,包子鋪的故事
    我接了過來,這時旁邊的一位女士不高興了,問道:張師傅,這個人誰啊,怎麼不排隊啊。呵呵,他,他可是我的VIP客戶,不用排隊。我笑了笑,走了。今天咱們要說的故事,就是張師傅的包子鋪的故事。可能看到這裡,有的朋友會問,那麼多人,怎麼就你是VIP客戶啊,想解決這個疑問,這事還要從兩年前說起。
  • 70多歲老人故事之二——錢呢
    接著說這鄰居大娘大爺的故事。大娘和大爺一個月總收入八千多,在我們這個算不上幾線的城市來說,已經很牛氣了!老兩口可以吃香的喝辣的。可是人和人就是不一樣。他們倆人不買保健品,不買家用電器,大娘說她一年到頭也花不上一百元錢,她幾乎不買東西。家庭必需品幾乎是大爺一人操辦,大娘不喜歡管錢,也不好美!所以錢的事情與大娘無關。那麼大娘大爺的錢呢?
  • 故事:三個兒子養娘
    大妮兒只顧流淚,雖然心寒,但是也沒辦法阻止兒子的說法。王福就對著眾人說道:「各位鄉鄰親朋,俗話說,國不可一日無君,這家也不能一日無主,如今我爹已經去世,今天我們兄弟三人正式分家,請大家做個見證。」 在座的人都議論紛紛,說什麼都有。
  • 故事:迷失的船:你累成狗,他吃香喝辣,階級矛盾就這樣來
    黃毛沮喪地坐在床邊,林佳木想幫他看看,黃毛並不樂意,「對不起,不應該拉你上來的。」當初是林佳木想要來遠洋捕魚,而黃毛又無所事事,想來外面看看世界才跟來的,他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艱難。 「這關你什麼事?」雖然很鬱悶,黃毛心裡明白,這是自己選擇的路,怪不得別人。「兄弟!來一根!」老包遞給了黃毛一根煙。
  • 兒子要打親爹,孫子說你打我爺爺我長大了也不孝順你
    兒子打老子這種事情在農村其實不常見,但也不能說是多稀奇的事情。前些日子回到農村老家休假,問起母親這半年多村上的「人事變動」,比如誰家娶媳婦了,誰家生娃,誰家老人離世等等。聊著聊著說到了鄰村一件「趣聞」,其實對我們這些旁觀者是「趣聞」,是「喜劇」,對當事人卻是實打實的家庭悲劇了。為了便於區分,文中老劉是爺爺,小劉是兒子,小小劉是孫子。
  • 老何雜譚:兒女孝順母歡樂
    養老院故事之十 劉老太太入住我們養老院已經三年多了,她老家在農村,有五個兒子兩個閨女。說起她的七個兒女時,老太太滿臉的自豪:俺的孩子個有種地的,有做生意的,還有的在大城市安家落戶,一個個都比著孝順,俺在養老院的養老費不要催,兒子閨女爭著來交。逢年過節搶著爭著來接俺,吃的喝的不斷嘴,你著俺穿的都是新衣裳。老太太伸出手來讓我看:這戒指是閨女買的,這手鐲是三兒祥子和三兒媳婦桂華買的。他們還經常給錢,俺咋能花著錢呢? 說起過去貧窮苦難的日子,劉老太太傷心不已。
  • 故事:不孝子為得傳家寶孝敬爹娘,爹娘去世後他卻瘋了
    千口鎮有個叫王有亮的人,長大成人後不務正業,就想著吃香的喝辣的,一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的心思。過了三十歲,還不肯找個工作養活自己,天天賴在家裡啃老。這王有亮就經常對父母是橫挑鼻子豎挑眼,稍有不順心就又打又罵。老兩口被這個兒子氣的是有苦難說,後悔小時候太溺愛了,如今他們除了掉眼淚,就是盼著讓雷劈了這個畜生!可老天爺卻一直沒有雷劈王有亮,這小子活的還挺滋潤。為什麼會滋潤呢?從父母身上榨不出油水,王有亮就動了偷盜的念頭,小偷小摸的總是能得手。雖然不是每天大魚大肉的,隔三差五總能解個嘴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