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覺得王滿銀生不逢時,認為他生在現在的社會一定是一個很有能力的商人。其實難看出,路遙在《平凡的世界》中對王滿銀這類人生活的態度是不認可的,可以說是貶低的。有人說,王滿銀這個人物其實是可有可無的。而我覺得,路遙在書中創作的每一個人物都有鮮明的時代特點,所以當然王滿銀也並非可有可無!
用書中的話說,王滿銀就是一個逛鬼,二流子,那麼王滿銀這個人物在書中到底有何作用呢?其實路遙構思這個人物是用來與孫少平作對比的!
因為孫少平也是一個逛鬼、二流子!
王滿銀這個人物為何會讓讀者生出可有可無的感覺呢?我覺得這與他在書中戲份很少有關,講述到王滿銀,我們一定會想到他販賣老鼠藥被抓一事;還有與孫蘭花結婚;再有就是與南洋女人出軌,說實話,這些與書中傳遞出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奮鬥思想一點兒不沾邊,另外在這些行為之下,讀者會覺得王滿銀很混帳。用書中的話說,王滿銀就是一個二流子。
那個時代不像現在,不務正業的定義就是不好好在家種田,在外亂跑!而不務正業的人當然也就會被認為是二流子,所以從一點上來看,孫少平也是一個不務正業的二流子。
當時孫少平的家庭面臨著什麼情況呢?孫少安剛結婚,還辦起了窯廠,家中的農活還要忙,孫蘭香還在上學,可想而知當時這個家庭有多麼需要人手幫忙。但是孫少平卻去追求自己內心的那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理想,這樣的理想現在的我們能夠理解,因為我們很多人都有這種理想,但是在那個時代,他那樣的家庭,他不管不顧家庭的實際情況甩手離家而去,書中對於孫少平的行為賀秀蓮說了一句實話:在外瞎逛。
王滿銀不著家門,在外倒騰貨品賣;孫少平完全無視家中的現狀,在外做著最低等、最苦的小工,其實他們二個人都是一類人。但是他們卻又有著天壤之別,那他們為何會有這樣的差距呢?
1、王滿銀與孫少平都有自己的家庭,但是王滿銀在外只想著自己,對於王滿銀的自私,書中有這樣的話:
只有在身無分文的時候,他才想起來自己是二個孩子的父親,不過很快他又忘記了這件事跟那幫朋友瞎混去了。
可是孫少平則不同,在書中孫少平雖然離開了極需要他的家庭,但是他心中卻始終記掛的家庭,例如他給孫蘭香郵寄錢;給父親買化肥的錢,一算下來,他自己花的極少。另外他還有一個夢想,為父親挖一孔派氣的窯洞,在農村窯洞就是臉面,所以他的夢想是為父親爭口氣,這一點是我們絕大多數在外奮鬥的人的心願,所以我們能理解孫少平而不能理解王滿銀。
2、佔有優勢的王滿銀卻混的稀裡糊塗
孫少平只是比王滿銀多讀了幾年的書,但是讀書似乎成了孫少平在外打小工的累贅,他怕別人知道他讀過書,當過老師而不用他,所以他將自己打扮成普通的農民,更是放棄了文化人與文盲的區別:刷牙。所以在那個年代,讀書與否不妨礙他們之間的競爭,其實,王滿銀在外待的時間更長,知曉的路子更廣,也更有競爭力,但王滿銀卻不願意踏實做事,可以說,相比於孫少平,王滿銀是有一手好牌卻打的稀巴爛,而孫少平卻是拿著一手爛牌,打出了冠軍的結局。
3、機會只會留給有準備的人
王滿銀那種不踏實做事與生活的人,不管在外飄蕩多久,這類人是不會遇到什麼好機會的,所以他們的命運終點終將還得從哪來回哪去,就如同王滿銀最後回到農村重新開始一樣,看似這是他回心轉意,其實這樣的結局是他的失敗。
但孫少平則不同,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不放棄讀書,尋求精神世界的強大;而在現實生活中,他亦是比常人更加努力的搬磚,後背被石頭磨爛只能爬著睡覺、為了不被別人辭退,他總是背最大的石頭等等,孫少平的毅力強大來源於他精神世界的充盈,他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僅僅是生活必須的錢那麼簡單,他孜孜不倦的求索,為的是給家人掙一個臉面,為的是給找一條屬於自己的出路,哪怕這條出路是在煤礦廠幾百米的地下挖煤,但是這一切都是他自己謀劃並一步步實現的,當然這也是最好的。
有喜歡《平凡的世界》的朋友,可以趁端午節活動期間點擊下方的連結購買,三本書79元,物超所值,孫少平在如此殘酷的生活狀況下還堅持讀書這個習慣,而他最後命運向上攀登也離不開他的閱讀經歷,那麼生活波瀾不驚的你,是否想要改變一些卻又不知道如何是好呢?從閱讀開始吧!從《平凡的世界》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