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陳安正好19歲,也就是那年,他因為一場高考,徹底地改變他的人生軌跡。
他和爸爸年齡差不多,爸爸說他們倆小的時候算是最好的玩伴了,陳安他爹是村裡商店的售貨員兼村裡的社請教師,他們家當時在村裡也算「大戶人家」,因為平時大部分村裡人在商店裡買東西時都是拿東西換的,而他家幾乎不用,因為他爹是有工資的。
陳安家裡姊妹比較多,他排行老三,他下面還有兩個妹妹,因為他爹是老師,比起村裡其他務農的農民來說,更加重視子女的教育,深知在農村要改變自己的命運只能依靠刻苦的學習。陳安他們家的姊妹幾個也算都比較爭氣,老大陳亮雖然沒能考上師範,但也勉強讀完了高中,(那時候學習差的學生才上高中,學習好的考上師範,師範畢業就能做老師),然後跟著村裡的王木匠學了個技術一般般的半瓶水木匠,陳安的二哥陳康,不知怎得只上完了初二然後再沒去上學,他爹在縣城租了間小鋪面,做起了小生意。只有陳安沒有放棄學業,仍然在學校,聽爸爸說,陳安小的時候人很聰明,學習一直很好,只不過沒能考個正式的工作。
其實關於陳安高考落榜的事,還是後來聽堂叔說的。他說,那年他跟陳安一起高考,陳安學習很好,應該能考個好學校的,不知怎得,高考成績出來後卻差了堂叔很多。後來因為成績不好,跟報的志願只差3分,受刺激後大病了一場,病好後就跟變了個人似的,變得很內向,見人都不打招呼低頭就跑。
後來因為學業沒啥成就,陳安的父親看著陳安病情也比較穩定,就託人給說了門親事,沒成想陳安他爹好不容易把兒媳婦娶進門後沒多久,陳安又舊病復發,而且還比意見嚴重了很多,一陣一陣的連他爹娘都不認識,所以過門沒多久的媳婦也跑回娘家不來了。那次病後村裡也幾乎再沒見到過陳安正常的身影,只有偶爾會在草堆旁或者村頭的公社舊磨坊裡看見汙頭垢面的陳安。
上周小貝回家又見到他了,因為是晚上了再加上老家山路不好走,晚上車燈開的遠光,老遠的上坡的路上就看見倒著躺著個人,給我嚇得後背直冒冷汗,車子走近才發現是陳安倒著躺在路上,頭髮凌亂,衣服泥巴粘的到處都是,應該是村路上的地裡掉下來的,停下車子透過車玻璃,看著他好像沒受傷,我也就開車離開了。
回家好跟爸爸說了在路上碰到的事,他嘆了口氣,想說什麼但是又沒有說出來,其實我大概能懂爸爸的意思,在過去那個艱苦的年代,他們算得上是「鐵哥們」,然而父兄侄甥,幾乎都放棄了那個曾經學習很好的陳安。任由其作賤自己,其實也能村裡人大多也能理解作為,好端端的一個人,受他爹的言傳身教,本該在姊妹幾個中最有出息的陳安,變成了如今這樣一副模樣,更多的是對他惋惜。
假如陳安沒有參加高考,或者他順利考上他報考的學校,如今的陳安或許會有不一樣的生活,然而他如今的模樣,誰也難以相信他還是曾經西河一中的傳奇人物。因此珍惜當下,把握好如屬於自己的明天才是我們每個人應該做好的,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