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瑛貴人的「美人面」和「高山流水」

2020-09-14 咖啡裡的雲

作者:咖啡裡的雲

聲明:原創文章,禁止轉載,抄襲必究!


01

後宮的女人,像開不盡的鮮花,這批謝了那批又開了,永久不變的是紫禁城那充滿誘惑又危險的大門。

瑛貴人終其一生也不過是一個隨意賜來賜去的物件罷了。

承寵容易,賜死更是皇帝一句話的事情。

這朵清新如蓮的鮮花,命運卻如浮萍一樣,尚在盛放時就剎那凋零,在後宮悄然隕落,令人無限惋惜。

有人說,就《甄嬛傳》電視劇而言,瑛貴人是後宮唯一無辜之人,他的悲劇是浣碧和三阿哥一手造成的,一個是始作俑者,一個是直接導火索。

如果浣碧不曾推薦她入宮,她只是果郡王府裡的一個丫鬟,雖身份卑微,但也算豐衣足食,不可謂是她最好的結局。

如果三阿哥不曾覬覦她,以她的美貌才情和恬淡不爭的個性,也許能在宮中安安穩穩度過餘生。

先不說這兩種結局是否能如常所願,就瑛貴人之死而言,我橫看豎看都覺得一點都不冤。

在那明爭暗鬥、波濤洶湧的後宮中,瑛貴人從出場,劇中就埋下了眾多伏筆,註定了她必將成為皇權之中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瑛貴人這一生,為他人生,為他人亡,從未為自己活過一回,說她死得冤我不認同,但我覺得她也妥妥是個紅顏薄命的可憐之人。

02

《甄嬛傳》中每個嬪妃都有自己的生存法則,不僅貌美還各自有拿手的才藝。

所謂人生有八雅:琴棋書畫詩酒花茶。

眉莊的琴,敬妃的棋,宜修的字,玉嬈的畫,甄嬛的吟詩、烹茶及舞蹈。

由此可見,甄嬛的硬體軟體都是至強的,當然,還有安陵容的歌,華妃的「小廚房」,就連久居宮中的端妃也彈得一手好琵琶,但這些都是題外話了,不在今天討論範圍之內,一筆帶過。

言歸正傳,瑛貴人在古箏的造詣上非常高。

對,瑛貴人擅長古箏,尤其是劇中反覆出現的那首《高山流水》。

眾所周知,「高山流水」現今一般用於比喻知己或知音。

而《高山流水》的典故來源於《列子.湯問》,以下出自baidu.

春秋時期,俞伯牙擅長於彈奏琴弦,鍾子期擅長於聽音辨意。

有次,伯牙來到泰山北面遊覽時,突然遇到了暴雨,只好滯留在巖石之下,彈奏琴曲。

「好曲!真是好曲!」

原來,在山上砍柴的鐘子期也正在附近躲雨聆聽多時,發出了由衷的讚賞。

俞伯牙聽到贊語,趕緊起身和鍾子期打過招呼,便又繼續彈了起來。

伯牙凝神於高山,賦意在曲調之中,鍾子期在一旁聽後頻頻點頭:「好啊,巍巍峨峨,真像是一座高峻無比的山啊!」

伯牙又沉思於流水,隱情在旋律之外。

鍾子期聽後,又在一旁擊掌稱絕:「妙啊,浩浩蕩蕩,就如同江河奔流一樣呀!」

伯牙每奏一支琴曲,鍾子期就能完全聽出它的意旨和情趣。

伯牙驚喜嘆息:「好呵!好呵!您的聽音、辨向、明義的功夫實在是太高明了,您所說的跟我心裡想的真是完全一樣,我的琴聲怎能逃過您的耳朵呢?」

於是二人結為知音,並約好第二年再相會論琴。

可是第二年伯牙來會鍾子期時,得知鍾子期不久前已經因病去世。

俞伯牙痛惜傷感,難以用語言表達,於是摔琴絕弦,終身不彈,以謝平生難得的知音,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為此,我特意找了古箏《高山流水》聽了一下。

前半部悠悠揚揚,情深意長,樂聲嫋嫋,如山間小溪,流水潺潺,柔和緩慢,韻味十足。

後半部曲調一轉,有一種「輕舟已過,波濤擊石,勢不可擋」的跌宕起伏,如山間飛瀑,激流勇進,好似在怒吼,激起心中千層水花,讓人有心潮澎湃之感。

一曲終了,清清冷冷,耳畔無聲,卻回味無窮。

典故加上此曲的意境,真的是很符合瑛貴人的個性和身份。

《高山流水》有一種「士為知己者死」的慷慨激昂,這個知己,對瑛貴人而言,無疑是果郡王。

也許,她曾經是愛慕果郡王的,但是現實不允許她有此妄念,於是,她將他當成知己,藏於心底。


03

瑛貴人,原是一名孤女,早年間被果郡王允禮搭救後,成了果郡王府清涼臺的一名侍婢,取名為採蘋。

在果郡王的別院凌雲峰,這個鮮少有人知道的地方,採蘋就曾經在這裡服侍,就連病重的甄嬛,採蘋也是貼身伺候的丫頭之一,可見果郡王對她是十分信任的。

丫鬟出身的採蘋,相貌出眾,舉手投足之間是頗有大家閨秀的溫文爾雅,說話時也不卑不亢,應對自如。

包括之後面對魚龍混雜的皇宮,我們看到的是她在後宮與人說話做事,分寸也都拿捏得十分恰當,大都能很巧妙的規避風險。

她的這種氣質與沉穩仿佛就是與生俱來一樣,根本不需要刻意去做,她是由內而外自然而然散發出來。

尤其她的古箏竟能與眉莊的琴、甄嬛的舞、端妃的琵琶相媲美,可見用功之深。

而無論是談吐、氣質,還是技能,都非一朝一夕可以達成,明顯是被人長年累月細心調教與栽培的結果。

倘若採蘋只是孤女出身的普通女婢,又怎會有如此「硬核」的素質?

可以對比一下甄嬛的丫鬟流朱和浣碧。

流朱我之前寫過,非常可愛,聰明伶俐,忠心耿耿,最後為了救甄嬛而撞死在侍衛的刀下。

流朱從小就陪伴在甄嬛身邊長大,耳濡目染也多少會沾染一些甄嬛的習性,但流朱總體上沒有那種優雅平淡的氣質,同樣的,沈眉莊的貼身丫鬟彩月也並無什麼出眾之處。

再看浣碧,表面上和流朱一樣,是甄嬛的丫頭,實則是甄府的「二小姐」。

劇情裡也有清楚交代,她的吃穿用度都是比照著小姐來的,拋開她「見不得光」的身份帶來的自卑心理,就算她沒有大家閨秀的小姐風範,也應該有小家碧玉的知書達理。

很明顯,浣碧也沒有這種氣質,更沒有什麼學識和技能。

說明流朱和浣碧雖然有條件,但沒有那份心,所以過著比較平淡隨性的生活,而這種生活所呈現出的整個人的狀態也就比較平庸,沒有什麼亮眼之處。


04

記得浣碧初次見到採蘋的時候,第一時間便懷疑她不是丫鬟,而是果郡王的侍妾,也由此可見採蘋的與眾不同。

帝王之家,難有真正的「傻白甜」。

也許果郡王確實從未有過覬覦皇位之心,但這並不妨礙他安插一個得力的人在皇帝身邊,做自己的耳目,降低自身的風險。

更別說自從果郡王與甄嬛有了私情,甄嬛卻又被皇帝奪回去之後,果郡王便真正領略了權力的重要性,也明白了甄嬛更需要的是什麼。

甄嬛想要的不僅僅是愛情,還有至高無上的權力,而能擁有這份權力的男人,只有皇帝。

當然,大局已定,圖謀皇位是不可能的,也只能在未來的太子人選上下功夫了,而三阿哥弘時無疑是最有可能當太子的人,不但被皇后親自撫養,還是皇子中最年長的。

俗話說:「英雄難過美人關」,對於並不聰慧的弘時,美人無疑是最好的武器。

如果說之前的採蘋只是果郡王精心栽培的一顆「備用」的棋子,那麼送她入宮,成為瑛貴人的採蘋則真正成為果郡王府埋在皇帝身邊的一個「細作」。

採蘋進宮的緣由,劇情裡說是因為皇上看上玉嬈,甄嬛疼惜親妹不肯讓她進宮,於是浣碧自告奮勇包攬下此事。

浣碧對甄嬛說,挑選果郡王府裡姿色上等的丫鬟送給皇帝,以此來分散皇上的注意力,這樣,皇帝就不會再糾纏玉嬈了。

但是浣碧和採蘋談及此事的時候,可不是這麼說的。

採蘋本不想入宮,但她說得也很婉轉,說怕自己擔不了這個重擔。

但是浣碧此時決意要將採蘋送走,於是恩威並施,說起果郡王府對她的恩情,說起了果郡王危險的處境。

浣碧和採蘋的那段對話,非常劍拔弩張,暗藏玄機。

我甚至覺得下一秒浣碧就要敗下陣來。

如果不是浣碧站在了道德的制高點「綁架了」採蘋,如果不是因為採蘋受恩又傾心於果郡王,甘情願為果郡王「犧牲」,浣碧未必能如願。

浣碧話裡的大意是:皇上生性多疑,對兄弟又刻薄,果郡王如履薄冰,說不定哪天就遭了禍,所以需要一個對果郡王忠心耿耿的人打入皇室內部,留在皇上身邊,好在緊要的時候為果郡王說兩句好話。

請問,這不就是赤裸裸的「細作」嗎?

05

浣碧為何偏偏看中了採蘋呢?

原因大致有二,這一招也可謂是浣碧的一舉兩得。

其一,浣碧心眼小,她原本就不相信採蘋只是果郡王身邊普通的丫鬟,每天看著貌美如花的採蘋在果郡王面前晃蕩,甚至連望向果郡王的眼神都似乎是含情脈脈的,這樣的女子若長期留在果郡王身邊,絕對是一個潛在的「威脅」,足可令善妒又缺乏安全感的浣碧每天寢食難安。

其二,採蘋確實相貌出眾、才藝過人,送進宮去能確保達到吸引皇帝注意的效果,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皇上對玉嬈的注意和糾纏,對於玉嬈日後在能獲得和允禧美滿的姻緣起了助力的效果。

所以,以浣碧的立場,早就恨不得找個由頭把採蘋「打發出去」,一方面能除了自己的情敵,另一方面還能在皇帝身邊安插自己的人,何樂而不為呢?

浣碧此舉是顯而易見的,但令人遐想的是:果郡王對此為何一副「全然不知」或「全然不管」的態度?

採蘋在果郡王府多年,浣碧要把採蘋送進宮,焉敢不與果郡王商量?

換言之,這麼大的事,浣碧是不敢擅作主張的。

所以很顯然,此時果郡王是完全知悉和默許的,只不過表面上與他無關,其實是浣碧和甄嬛刻意把果郡王「摘了出去」。


~未完待續~

(所有配圖均來自網絡)


作者:咖啡裡的雲

一直一直

在文字的陪伴中傾訴一顆不曾叛離的心

堅信成長才是女人最終的歸宿

願你能在我的文字裡感受溫暖和深情


推薦閱讀:

相關焦點

  • 甄嬛傳:從「無辜」的瑛貴人身上,我看到三阿哥最「蠢萌」的一面
    尤其是那首彈得極好的《高山流水》的古箏,頗得皇帝另眼相待。《高山流水》,寓意「相知可貴,知音難覓,」我們的皇帝可是精通樂曲的。也許他以為瑛貴人把他當成了自己生命中的知音,所以每每聽其彈奏此曲都無限陶醉與欣賞。
  • 《甄嬛傳》:到底是誰害了瑛貴人?
    低微的出身卻能一躍成為位份不低的貴人,而瑛貴人卻因為三阿哥,再次陷入困境,瑛貴人的死也是《甄嬛傳》中的一個「小高潮」。由瑛貴人的離開,來揭開後宮的如履薄冰,而這僅僅是宮鬥中的冰山一角。為了得到瑛貴人,三阿哥當著皇上面不收斂,在御花園碰到瑛貴人也緊追不放,得不到回應,他就手寫情書,直接送到瑛貴人的宮裡。瑛貴人遇到三阿哥真是倒黴。(4):敬妃。
  • 《甄嬛傳》三阿哥調戲瑛貴人,為何皇帝處死瑛貴人而不是三阿哥?
    《甄嬛傳》中很多女人的命運,是由不得自己選擇,瑛貴人,正是其中最為悲慘的存在。她原名彩萍,無父無母,孤女出身,家世清白,性格溫婉和順,不惹事生非,也不挑釁鬧事。就這樣,在果郡王府過著平安穩定生活的瑛貴人,被送給了皇上。沒想到,三阿哥在御花園與瑛貴人相遇,對她一見傾心,暗中給她寫情書,此事被敬妃告到皇上那裡。最終,什麼事情都不曾做過的瑛貴人,為了皇家的顏面,瑛貴人香消玉殞。
  • 《甄嬛傳》之奪嫡四大疑局一:瑛貴人為何一定要死?
    但是多看幾遍,我倒覺得,《甄嬛傳》的最後十來集拍的非常好,多次使用春秋筆法,草灰伏線,綿裡藏針,只不過很多招數拍的非常隱晦,沒有明言,所以看起來好似不像前面宮鬥那麼激烈,但是最後幾集的宮鬥、奪嫡和朝堂之爭,在我看來非常驚心動魄,也是評析《甄嬛傳》往往會被忽略的一部分。
  • 甄嬛傳:瑛貴人是大戶人家的小姐?浣碧送她進宮,是為了對付甄嬛
    電視劇《甄嬛傳》中,毛曉彤飾演的瑛貴人,雖然出場戲份不多,但其清麗的容顏和溫婉的氣質,還是驚豔了不少觀眾,再加上她悲慘的結局,更是讓人心疼。浣碧嫁入王府後,疑心姿色出眾的採蘋對果郡王有愛慕之情,妒忌心強的她把採蘋送入宮裡,採蘋後來便成為了皇上的瑛貴人。瑛貴人進宮後一直鬱鬱寡歡,卻不料三阿哥弘時被她的美貌和憂鬱所吸引,多次「調戲」瑛貴人,皇上知道後龍顏大怒,直接把瑛貴人賜死了。
  • 《甄嬛傳》三阿哥為什麼敢覬覦瑛貴人?
    《甄嬛傳》中,儲位之爭在三阿哥與四阿哥中間展開,三阿哥從小養在宮中,母親位列妃位,齊妃去世後,又被皇后收養,也是眾阿哥之首,可以說三阿哥在皇位爭鬥中,佔盡了先機,可他偏偏遺傳了齊妃的呆笨,詩書不通、膽子也小,所以皇上一直不喜歡他,但這種不喜歡仿佛並沒有影響到三阿哥的內心,依舊我行我素。
  • 三十而已:看完鍾曉芹的結局,就想起《甄嬛傳》中的瑛貴人
    而《甄嬛傳》這本優秀的劇本襯託之下,加上導演的強迫症,嫩嫩的毛曉彤一出場,就演出了全劇最美最純最書香的女子。而她的出場也不單單是和三阿哥在御花園相遇,第一次出場在四十多集。導演的線真長啊,四十多集出場,真正牽扯出劇情卻在後面,高人。瑛貴人原名採蘋,是果子狸早年救助的孤女,一直在果子狸的府上伺候。出身低微,父母早逝。
  • 甄嬛傳:最美的瑛貴人其實是最可憐之人?為什麼她會成為犧牲品?
    《甄嬛傳》中的瑛貴人一出場就深受大家喜愛,她姣好的面容驚豔了許多的觀眾。許多網友認為瑛貴人的顏值幾乎不亞於幾位主角,而這個角色也被大家公認為演員毛曉彤顏值的巔峰時刻。但是熟悉劇情的觀眾應該知道,她可以說是整部劇中最可憐和最無辜的犧牲品。
  • 《甄嬛傳》瑛貴人確實給皇上戴了帽子,不是和三阿哥而是名羽林軍
    《甄嬛傳》電視劇中的瑛貴人出身果郡王府,因浣碧不喜被送入宮中。後來被三阿哥弘時青睞,惹得皇上疑心果郡王另有圖謀。最終為保全三阿哥的名聲,瑛貴人被皇上賜死了。但是《甄嬛傳》原著中的瑛貴人卻另有一番故事,很值得人品味。
  • 甄嬛傳:敬妃發現三阿哥對瑛貴人的情意後為什麼不先告訴甄嬛?
    眾所周知,敬妃是《甄嬛傳》中公認的「掃黃大隊隊長」,因為蘇培盛和崔槿汐、三阿哥和瑛貴人、孫答應和侍衛狂徒的「姦情」都是她一個人發現的,要不是甄嬛早早把朧月公主送給敬妃撫養,只怕她和果郡王的私情也要瞞不住了呢!
  • 《甄嬛傳》敬妃舉報三阿哥勾搭瑛貴人,為何不先跟甄嬛商量呢?
    其二則是為了幫助甄嬛對付皇后,將三阿哥傾慕瑛貴人一事告知皇上。第一次舉報的結果是蘇培盛和崔槿汐有驚無險地逃脫,可第二次舉報結果,三阿哥倒沒有什麼事,瑛貴人卻為她的舉報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那麼為何敬妃舉報三阿哥和瑛貴人之事,沒有先和甄嬛商量呢?
  • 甄嬛傳:果郡王府丫鬟那麼多,浣碧為何非要瑛貴人?原來藏了私心
    導語:甄嬛傳:果郡王府丫鬟那麼多,浣碧為何非要瑛貴人?浣碧有很多選擇,為何非要選瑛貴人呢?三、瑛貴人浣碧發現作為丫鬟的瑛貴人也喜歡果郡王,跟孟靜嫻一樣是她的對手,一聽甄嬛要好看的女子,就立馬把瑛貴人打包進皇宮。浣碧對瑛貴人出手,是出於一種防備心理,浣碧當然也想對付孟靜嫻,只是以她的資歷只能對付丫鬟採蘋。況且都曾是丫鬟,採蘋最起碼會彈琴,可是浣碧什麼也不會。
  • 瑛貴人無辜枉死,為何皇上咬定是甄嬛並收回實權?原來是欲蓋彌彰
    《甄嬛傳》中除了精彩的劇情讓人看得直呼過癮,裡面的妝容及服飾也讓劇中的一眾女演員美出了新高度,其中比較出彩的就是後半段戲份不多的瑛貴人了,一出場就驚豔了好多觀眾,許多人甚至都沒有認出這居然是毛曉彤。看過劇的人都覺得瑛貴人很無辜,但是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討論一下,瑛貴人真的是枉死嗎?她到底是不是果郡王府派來的細作?
  • 甄嬛傳:怪不得瑛貴人被賜死,你看她幹的事,任何男人都忍不了?
    甄嬛傳:瑛貴人被殺也是必然,你看看這幾條皇上哪個能容忍?而此次事件便是一個非常好的由頭,所以當時採萍也是非常順利的進攻了,而皇上對於這樣一個美人確實也是十分的喜歡,對其也是百般寵愛。有一個奴婢很快便被升為了瑛貴人。而當時對於玉嬈的糾纏,也是少了很多甄嬛對此也十分滿意。不過最終採萍卻是很快被皇帝處死。
  • 甄嬛傳:毛曉彤飾演瑛貴人打一出場,結局便已註定!
    名花傾國兩相歡——是三阿哥在御花園初遇瑛貴人時所念,這首李白寫給唐明皇與楊貴妃的詩,重點是他未念出的後半句:長得君王帶笑看。此刻,三阿哥正言笑晏晏的望著瑛貴人。這首詩也暗含了三阿哥與瑛貴人結局,楊貴妃是唐明皇從兒子那裡得來,最後落得個被縊死於馬嵬坡。
  • 甄嬛傳一一一後宮中那個像花一樣的女子,論瑛貴人的幸與不幸
    其中,有一個女子如花一樣絢爛,卻在後宮中殞落,她就是瑛貴人。浣碧成為果郡王側福晉後,忌憚瑛貴人的容貌,深怕果郡王允禮移情於她,便自己做主送瑛貴人入宮見駕。,便直接冊封了瑛貴人。因為甄嬛容顏已然老去,所以對瑛貴人很是迷戀和寵愛。不想一次御花園瑛貴人和三阿哥弘時的偶遇,徹底將瑛貴人推入了深淵。三阿哥對瑛貴人一見鍾情,執著追求。雖然瑛貴人恪守本分,不願和三阿哥有所牽扯。
  • 瑛貴人之死,好似蝴蝶扇動的第一下翅膀,後面的風暴都由此而來
    第70集,甄嬛直到進了養心殿,對三阿哥闖的禍仍全然不知,而皇后和敬妃的說話已經針尖對麥芒,辯論了許久,甄嬛慢慢從對話裡才逐步清楚三阿哥寫情書給瑛貴人這回事。雖然這事兒明擺著是弘時勾引的,但是皇上會想:是不是瑛貴人勾引在先,雖然絲毫證據沒有,但這是人情感上潛意識裡的偏向,沒辦法改變。然後皇上就會想,瑛貴人勾引皇子是受了誰的指使?首先想到的就是瑛貴人是甄嬛黨,她又是果郡王府送來的——皇上立即懷疑甄嬛為了扶持自己的兒子而打擊三阿哥,又懷疑果郡王覬覦皇位,甚至懷疑兩家勾結總之是要對皇位不利。
  • 深度剖析《甄嬛傳》安陵容∣她是後宮「學霸級」的人物
    其實後宮嬪妃,也不乏出身不高的小家碧玉,比如曹貴人、欣貴人,她們出身都不高,但她們在面對皇家天威時就是和安陵容的感覺截然不同,並沒有低到塵埃裡之感。當然,出身只是影響一個人的氣質的因素之一,雖然很重要,但並不一定是決定性的。安陵容所呈現出的狀態,必然是父母影響、教育環境、先天性格、後天目標等共同推動的結果。
  • 甄嬛傳一一一誰是甄嬛傳中最愚蠢的男人?
    電視劇《甄嬛傳1.追求瑛貴人,以致瑛貴人慘死。不想一次偶遇,三阿哥認定瑛貴人是其知音。不顧倫理,而執著追求。瑛貴人對其不理不睬,讓他心神不寧。他聽從隨從建議寫信給瑛貴人,以解相思之苦。卻不明白,這只會授人話柄。靜妃的舉報,讓三阿哥受到了皇上斥責,更使得瑛貴人香消玉損。2.為八叔求情,致自己降為庶民。
  • 《甄嬛傳》宜修∣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第一和第三點之前分析安陵容的時候也都具體分析過。現在重點分析第二和第四點。看看皇后對甄嬛放過的幾個大招,表面上看,戰術精妙,但其實卻背離了她應採取的戰略路線。其一,是害甄嬛流∣產把黑鍋讓華妃背著。(這招上篇分析過)其二,用純元故衣陷害甄嬛。其三,利用槿汐與蘇培盛對食事件打擊甄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