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始讀《飄》,著實不太喜歡斯佳麗-奧哈拉這個女主,他身上有太多的瑕疵與不完美:為了顯露自己的女性魅力,多次引誘、搶奪姐妹們的情人或未婚夫,儘管她對他們毫無愛意;她自私,為了達到目的,她可以不擇手段,親人、朋友皆可以捨去;她無知,錢是她的一切,以至於忽略了身邊重要的人和事;她刻薄,為了追逐所謂的愛情,將始終敬她愛她的玫蘭妮視作障礙,甚至曾惡毒地祈禱她死去;她愚昧,瑞特對她深沉的愛,她絲毫不為之所動;然而最為我感到激憤的是她的無恥,她將別人對她的愛視為可以利用的資源,就像瑞特最後心灰意冷時對她說的話:「我愛你卻又瞞著你這點,因為斯佳麗,對於那些愛你的人,你實在是太冷血無情了。他們的愛被你握在手裡後,反倒成了揮動在他們頭上的皮鞭。然而這並不影響讀者對女主的喜愛。
《飄》之所以震撼人心,小說情節結構緊湊,跌宕起伏,而最經典之處不在於描述斯嘉麗這種行為的正義和偉大,也不重點歌頌她的無私與奉獻,反而是淋漓盡致的表現了斯嘉麗在這個過程中人性的複雜。 這才是真實的斯嘉麗,人怎麼可能有一夜長大或者一 朝變壞或變好呢?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人性如此複雜,正所謂泰山易改本性難移,斯嘉麗因為家園的破敗,奮而去保護它,這符合她要強和倔強的個性,而她的精明、任性和自私也永遠流淌在她的血液裡。
當然她是有底線的,首先,她與衛希禮沒有發生實質意義上的出軌,其次,她沒有做過傷天害理的事情,唯一殺過的人,也是出於自衛槍殺了一個企圖搶劫偷盜的北方逃兵。戰爭爆發前,斯嘉麗的世界裡最大的痛苦,是她心愛的衛希禮要跟韓媚蘭結婚了。她表白衛希禮失敗的時候,不是淚流滿面,而是狠狠罵了對方一頓,還砸碎了一個花瓶。
戰爭爆發後,思嘉的世界裡最大的痛苦,是塔拉家園的破敗。當她冒著炮火回到塔拉,迎接她的卻是母親的去世和父親的痴呆,以及全家在飢餓貧困中的掙扎。但這一切沒有摧毀斯嘉麗的意志,從此她捨棄了小姐的做派,變成一家之主,通過各種努力,在戰後重建塔拉,始終守護著自己的和家人。
記得當時讀完這本書,久久不能平靜,斯嘉麗這個鮮活的人物形象至今難以忘懷!她美麗,碧綠的眼眸、皎潔的皮膚、恰到好處的身姿;她還有著一般舊社會女性身上不具備的可貴品質——勇敢、堅毅、智慧、擔當。她對故鄉塔拉莊園滿懷熱忱,在炮火轟鳴的夜晚,獨自駕著馬車載著剛經歷過難產的玫蘭妮和兩個孩子安全抵達故鄉;在母親去世、父親痴傻的艱難境況下勇敢挑起家中大梁,甚至開槍打死了一個闖入莊園的北佬兵!在飢餓和懼怕的雙重壓力下,她再一次耍起了「詭計」——成功使得妹妹蘇埃倫的未婚夫甘迺迪娶了自己,她也如願得到了一家木材廠。有了木材廠後,她展現了驚人的經商天賦,貧窮的日子有所改善。可惜的是,此時的斯佳麗依舊不懂什麼是愛,因為她的倔強和執拗,可憐的甘迺迪先生因她而喪了命。
第三次結婚,她終於和瑞特成為了夫妻,想著她應該會有所改變了。然而又是一次大失所望,這次失望的不只是我,還有愛她如骨的瑞特-巴特勒,「你性格冷酷,貪得無厭又肆無忌憚,和我簡直一模一樣,我發現了真實的你後依然愛你,」這是我聽過最深情的表白,然而下一句「如今我已經不在乎了。」瑞特絕望的離開了!玫蘭妮的死促使斯佳麗衝破了迷霧,擺脫了對阿希禮的痴迷、認清了自己對瑞特的愛,可似乎為時已晚。斯佳麗總是「晚了一步」,慈母埃倫的死,讓她後悔沒有謹遵母親的教誨;玫蘭妮的臨終遺言,讓她知道自己是多麼需要這位她曾嗤之以鼻的女士,這位盲目信任了她整整一生、始終給予她愛和保護的偉大女士;在她終於看清了自己的心意後,瑞特對她的愛卻已磨損殆盡了……
故事的最後,瑞特決定出去走走,放下過往。「我不能讓他走!我會有辦法的!」對於瑞特的離開,斯嘉麗心痛的發狂,心想'明天回到塔拉莊園我再去思考。到時就能挺得住了。明天我就有讓他回來的對策了。論無如何,明天是另外一天了'」......明天是另外一天了!
女主斯嘉麗就是這樣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女人,從來就不完美,她身上有太多缺點:自私,冷漠,無知,但她永遠不放棄、她是永遠充滿鬥志的斯嘉麗。Tomorrow is another day!(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了!),就是她最重要的人生信條。
她不像現在一些影視劇中傻白甜女主人設,讓人不忍直視;也不像一些大女主的人設,主角光環加身,無所不能;她有血有肉,愛憎分明;她是如此的不完美,但卻如此真實迷人;就像生活中的我們,儘管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缺點,但是那又怎麼樣呢,生活本質不就是如此嗎?生活如此真實而殘酷,但是斯嘉麗從來不曾放棄過,不管遇到什麼困難,一覺醒來,她總能滿血復活。她所做的一切,是為了自己的家園,為了自己的愛情,為了能更自在、更富裕的生活。說白了,她就是為自己而活。這樣的女主,才是真正的大女主,因為她愛自己,也愛塔拉這座精神家園,她堅持的人生信念從來沒變過。從斯嘉麗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個堅強勇敢的女性的蛻變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