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中被貶出宮,如懿裡被迫宮鬥,真實的愉妃珂裡葉特氏地位如何

2020-09-03 博士洛陽鏟

延禧中被貶出宮,如懿裡被迫宮鬥,真實的愉妃珂裡葉特氏地位如何


延禧攻略》和《如懿傳》兩部清宮劇的視角不同,勾勒的人物性格和命運結局也就有所差異,愉貴妃珂裡葉特氏在《延禧攻略》中被貶出宮修行,但在《如懿傳》中被迫參與宮鬥,雖然影視藝術加工下人物形象迥異,但一個「被」字,卻凸顯了;歷史上真實的愉貴妃珂裡葉特氏的地位——身不由己,隨波逐流,甘為配角,幸得長壽。


此圖為清代《崇慶皇太后萬壽圖貼落》,正中是乾隆生母,旁坐為乾隆,兩側坐乾隆嬪妃,愉妃的位次便是其地位


1.珂裡葉特氏封號的晉升,屬於按部就班,不屬於破格提拔


珂裡葉特氏為員外郎額爾吉圖之女,又稱為海佳氏,家世一般,雖是滿族上三旗,但跟其它嬪妃比起來不算突出。珂裡葉特氏嫁給乾隆時還是寶親王,可惜位分較低,福晉、側福晉之外,她只是乾隆側室八九位格格中的一個。雍正十三年,乾隆即位後,這些福晉、側福晉、格格們「整體提拔」,珂裡葉特氏被封為海常在。

按理說,入侍藩邸的格格好一點已經是嬪,差一點的也是貴人,但珂裡葉特氏的被封為常在,僅比剛入宮的答應高一等。一直到2年後,才被封為貴人。由於生性懦弱,膽小怕事,在乾隆一眾后妃中並不出色,也沒有引起乾隆的特別關注,寵幸較少。轉機在珂裡葉特氏28歲生下五阿哥永琪時出現,晉為愉嬪。


兩側嬪妃共20位,東側為尊,所以東側前排靠裡臉最大者便是慶貴妃陸氏皇貴妃魏佳氏,西側前排靠裡坐的則是


母因子貴的珂裡葉特氏的位分晉升帶來最顯著的變化便是皇帝的關注,因此時乾隆子嗣較少,就對五阿哥永琪特別用心,32歲封為愉妃,位列眾妃之首,按清宮規矩排在皇后、皇貴妃、貴妃之後,嫁給乾隆16年,終於站到了「第一梯隊」。從上面的圖中可以看出,愉妃便是序號3的位置,當時無皇后,以皇貴妃魏佳氏(《延禧攻略》中的魏瓔珞)為尊,慶貴妃排第2,愉妃排在第3位,這是她一生中最顯赫的位置。


但這種好運並沒有持續多久,隨著乾隆后妃隊伍的逐漸龐大,所生子嗣越來越多,珂裡葉特氏不但沒有繼續晉升,反倒後退了幾步,排到了更為得寵的令妃、舒妃、容妃之後。就是上圖中西側後排的維吾爾裝束帽子的那位,在《還珠格格》中被演繹為香妃。可見,此時如果再次排序,愉妃極有可能排不到第1排。五阿哥英年早逝後,珂裡葉特氏悲痛欲絕,乾隆對她的那點恩寵也逐漸衰退,在妃位上呆了47年,直到79歲高齡去世,才遵例晉升為愉貴妃。


此為乾隆嬪妃陵墓圖,在位次上越接近中間位置,表明地位越高,愉貴妃沒有在主陵墓,雖然在第一排,但靠邊。

縱觀珂裡葉特氏的一生,從寶親王的側室格格,到皇宮中的常在、貴人,一輩子基本上停留在妃位上。雖然因兒子永琪有過短暫的恩寵,但多數時候的珂裡葉特氏屬於邊緣群體,「多餘」的人。從其死後陵墓位置也可以看出端倪,即不在主陵墓,雖然在第一排,但是比較靠邊,如果按順序排的話,愉貴妃能排到第9位,這是乾隆給予其蓋棺定論。

2.如果五阿哥永琪不死,珂裡葉特氏的命運和地位是否會發生改變


從現在的典籍記載中,五阿哥永琪性情沉穩,書畫一絕,且在算術、滿漢文、詩詞方面有一定造詣,頗得乾隆喜愛。加上《還珠格格》中對五阿哥身份的加持,很多人認為如果五阿哥永琪不死,珂裡葉特氏的命運和地位會發生巨大的變化,或者說當永琪被立為儲君,珂裡葉特氏肯定被封后皇后,日後也是威震後宮的皇太后。

這種說法其實有待商榷,無論是《如懿傳》還是《延禧攻略》,都將後宮爭寵的殘酷性表現得淋漓盡致,實際情況可能沒有影視劇精彩,但涉及到立儲、冊封皇后顯然需要更大的力量和襄助,否則反而會成為兒子立儲的障礙。


雍正朝開始,立儲將名字秘密放置於正大光明匾額後面成為定例,但五阿哥永琪的名字始終未被列入。


滿清皇朝注重血統和家世,順治、康熙都有立長立嫡的傳統,雖然雍正改為「立賢」,但在乾隆初期仍有立長立嫡的偏好。五阿哥固然被乾隆懷念「人品貴重,才華突出」,但並沒有將其冊立為太子藏於錦匣之中。有人附會說乾隆朝諸多皇子裡被封為親王的僅有3人,都是有資格競爭皇位之人,但實際上永琪的親王是在重病不治的情況下「恩寵」加封,乾隆並無意將其封為太子。

永琪無法被冊立原因正是珂裡葉特氏,固然其出身在一眾后妃中屬於一般,甚至比嘉慶帝的生母魏佳氏(《延禧攻略》魏瓔珞原型)還要高些。但是珂裡葉特氏太一般了,在妃位上屬於「尸位素餐」型,存在感比較低,在乾隆心目中自然也沒有多少位置。要知道古代社會,皇子較少時母妃可以母憑子貴,但皇子眾多時卻要子憑母貴。

珂裡葉特氏有了一個母憑子貴的好開頭,卻沒料到夫君乾隆帝漫長的一生中多子多壽,沒有給他子憑母貴的機會。此圖是乾隆三十六年皇太后八旬壽辰的應制之作,可見其時五世同堂,庭前玩耍的應有乾隆的兒孫乃至曾孫,但珂裡葉特氏的兒子五阿哥永琪早在乾隆三十一年病逝,不知當時此景,珂裡葉特氏作何感想。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些孩子中肯定有永琪的兒子,算是唯一的慰藉吧。


《還珠格格》中蘇有朋飾演的五阿哥為永琪經典影視形象


3.珂裡葉特氏無功無過,寂寞的一生


珂裡葉特氏不算其格格、常在的年份,從海貴人晉升到愉貴妃,一共用了55年,魏佳氏從魏貴人晉升到皇貴妃,只用了30年,比珂裡葉特氏還高一等。所以說,珂裡葉特氏在皇宮中的一生,是漫長又平淡的一生。特別是在永琪死後,她的全部身心都放在了追憶兒子的遐思中,皇帝對她也是不聞不問,不再臨幸,因此再無所出。


影視劇《如懿傳》中張鈞甯飾演的愉妃形象


珂裡葉特氏一生是無功無過,不受重視,只是後宮重大典禮中巍巍灑灑的背景板,如同皇宮中大多數女子一樣,備受尊崇又青燈枯守。好在,其渡過的是平安長壽的一生。

相關焦點

  • 《還珠格格》中五阿哥生母所姓珂裡葉特氏,在清朝有怎樣的地位?
    而在歷史中,這位因為聰慧而深受乾隆喜愛的皇子卻因病早逝,其生母珂裡葉特氏也因此備受打擊,最終孤獨終老。那麼其所屬的珂裡葉特氏在滿族中又處於怎樣的地位呢?科爾沁草原珂裡葉特氏原本是蒙古族姓氏,其族人大多生活在科爾沁草原之上
  • 《如懿傳》中17位主兒家世排行(上):低出身的五位貴妃如何逆襲
    《如懿傳》中出現了形形色色的主兒,或者嫵媚傾城,或者清新自然。或者榮寵不斷,或者孤苦終生。但是無論其得寵與否,她都不是為自己一個人在奮鬥。她的背後有她的家人和家族,再不濟就像小琵琶精一樣,身後是她的主子。他們的一生,總歸不是自己的。如富察皇后一般,自己的一生獻給了富察一族不說,最後連女兒也保不住,要走向和親的道路。但是家世又是他們最初的依仗,保她們一入宮就身居高位,不必受人欺凌。
  • 如何看待《如懿傳》中的愉妃?
    海蘭父母重男輕女、哥哥把她賣進宮,原生家庭虐待;成為王府的繡女後,誤被醉酒的渣渣龍折辱,導致她對男女之情產生心理陰影;成為宮中嬪妃,又因無家世少寵愛被欺凌她是在苦難中掙扎過來的女子。那些經歷,磨練出了她強烈的求生欲和攻擊性,所以她狠起來比任何人都要狠。2.不爭寵,一是因為她本性溫良,狠辣決絕的個性是後期的經歷所逼迫出來的,需要一定的觸發條件。二是因為當年的心理陰影太大,她對皇帝始終很抗拒。三是因為她沒有家族責任,孑然一生,想咋過咋過。
  • 除了甄嬛傳宜修皇后,寶詠琴最像如懿傳裡的誰
    我倒還真想起一個角色,就是《如懿傳》裡的如懿本人。昨天寫到甘比像《延禧攻略》裡的嫻妃,有人要說,嫻妃與如懿,不是一個人嗎?的確是一個人,但是在兩部劇裡,這兩個角色完全不同,我是當成兩個人來看的。嫻妃黑化之後,看她復仇很爽;如懿應該更貼近歷史,真實的她,活得就是這般無奈。其實後宮裡的女性,有幾個能夠活得自在的?
  • 還珠格格、延禧攻略、如懿傳,哪部電視劇更貼近「繼後斷髮」真相
    我相信烏拉那拉此號人物大家都是在影視劇中了解的,如《還珠格格》、《如懿傳》以及《延禧攻略》的熱門影視,斷髮事件各部劇都演繹得淋漓盡致。《延禧攻略》最後:「皇后是不是瘋了!」舒嬪尖叫。「你是詛咒我,還是詛咒皇帝?」太后嚇壞。「皇后行為乖張,跡類瘋迷,即刻送回紫禁城!」
  • 如懿傳:巴林.湄若如懿的最強輔助之一
    巴林·湄若,流瀲紫所著小說《後宮如懿傳》電視劇版中貫穿中、後期的主要人物之一,出身高貴、性格單純、活潑爛漫,原型為清高宗乾隆帝的穎貴妃巴林氏及忻貴妃戴佳氏。原著小說中為分開的兩個角色:忻妃戴湄若(原型為清高宗乾隆帝的忻貴妃戴佳氏)及穎妃巴林·豔拂(原型為清高宗乾隆帝的穎貴妃巴林氏),電劇版中把兩者合併。
  • 《如懿傳》那個「斷腿的」蕊心:憑這三點贏得後半生幸福
    這句話最適合形容如懿和蕊心主僕的」閨蜜「情誼。蕊心是在潛底內務府隨便分給如懿的婢女,她雖然身份卑微,但是活得通透,長年的宮中生活讓她早已看清宮中的心計。《如懿傳》這部宮鬥中,處處透著心機和算計,爭寵成了後宮所有奮鬥的目標,但贏的人很少。
  • 愉妃為何寧死也要扳倒純妃?只因這個人,是她最後的希望
    在延禧攻略中,說到忘恩負義的人,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想起這個人呢?1.害瓔珞墜馬富察皇后死後,宮中的風向是徹底變了,嫻妃成為了皇后,而純妃成為了乾隆最受寵的妃子,但是純妃的受寵,卻隨著瓔珞的到來,逐漸的丟失了,純妃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於是就找來愉貴人和自己商談如何對付瓔珞
  • 《如懿傳》:富察皇后的悲劇,不在皇帝,而在她太在乎這一點
    不管在《延禧攻略》還是《如懿傳》,富察皇后始終都是個悲劇人物。雖然《如懿傳》裡的富察皇后多了一些手段和計較,活得沒那麼憋屈,可她依然沒能活出自由和自我。她悲劇的一生,只因為皇后這個位置。尤其是一些家世好的,在家裡嬌奢慣了,怎麼願意去省儉呢?就像《甄嬛傳》裡的華妃,面對皇后的裁減用度,一肚子怨氣,說吃不下東西,拿自己的體己銀子另外置辦吃食。《如懿傳》裡的高貴妃也是如此,在皇后面前畢恭畢敬,回到自己宮裡,照樣穿得花容錦簇。
  • 延禧攻略:太后出宮修行為何帶上魏瓔珞,知子莫若母
    延禧攻略:太后出宮修行為何帶上魏瓔珞,知子莫若母答應、常在、貴人……太后,能夠一步步爬上太后之位的女人絕對不簡單,在封建時期一個進了宮的女人最想要的是什麼?是帝王的寵愛還是那個至高無上的位置?其實誰也說不清。魚和熊掌能兼得這是最好的,不過即便是不能兼得二者也必須要得到一個。
  • 延禧攻略:純妃用茶水,偷偷寫下「和」字,原來他才是意中人
    在延禧攻略中,宮鬥劇中必然不會少的就是後宮嬪妃你爭我鬥的場景,所以不爭鬥的嬪妃是不存在的,但是劇中卻有與世無爭的妃子,這個人就是純妃,我們可以看到純妃從來不像高貴妃,一直活在爭寵當中,她把所有的心思都留給了一個人,一起來看看吧!
  • 《如懿傳》裡,金玉妍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他
    《如懿傳》裡,金玉妍前期做為富察皇后一派,她挑撥離間,屢屢得手。六宮不和睦,嬪妃爭相傷害,這裡面有她一半的功勞,說實話,著實佩服她的。前期差不多一半的壞事都出自她手。但就是沒有被發現,每次挑撥是非時,都好像告訴別人,我這都是為你著想,做了壞事,還在人前討喜的樣子,著實很欠揍,實屬人前一套,背後一套的人。暗地裡害其他嬪妃的孩子,而自己生下貴子,也成為了前期擁有阿哥最多的嬪妃。
  • 宮鬥劇被整治?兩大劇集被下架,以後想看「宮鬥」只剩這一選擇?
    這兩天有一個突發事件非常火,就連小泛團這種看劇不多的人都被這熱搜刷屏了,那就是《延禧攻略》《如懿傳》這兩部電視劇相繼都被各自的視頻平臺給下架了,目前這兩部劇的正片部分已經無法播放,而且平臺方的回覆也是含糊其辭,原因不明。
  • 甄嬛傳中難得三位嬪妃旗頭全副點翠,如懿傳裡的點翠卻人人都有份
    甄嬛傳中,滿頭點翠的嬪妃只有三位,到了如懿傳全體后妃皆奢華,點翠人人都有份。點翠分為左中右三簇,比起富察琅嬅的中宮點翠頭面明顯是低等許多。愉妃海蘭作為皇后身邊的第一把交椅,她的妃位點翠頭面是無比奢華的,分布面積快要趕超富察皇后了。
  • 《如懿傳》原著中16位主兒容貌描寫,富察皇后不算太美,海蘭驚人
    《如懿傳》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美人,有豔麗如玉妍,有清冷如意歡,有和婉如綠筠,亦有嫵媚如厄音珠。僅觀其貌,皇帝豔福不淺。1、寒香見寒香見是寒部第一美人。其容貌在原著中雖然描寫不多,但從眾人反應即可篤定,女子必是只應天上有。
  • 如懿傳:甄嬛和如懿離開時的機關算盡令人嘆服
    《甄嬛傳》和《如懿傳》這兩部作品的作者是同一個人,而且它們所講的故事也是有銜接的,所以在很多細節處理上就會有相似的地方。比如,兩部劇的女主角都曾被迫離開過,如懿被打進了冷宮,甄嬛自請出宮去了甘露寺。這兩次離開是女主心性發生變化的轉折點,而她們離開時的心態也有相同的地方,很打動我!
  • 《如懿傳》裡的舒妃,背靠太后,有皇上的寵愛,為什麼下場悲慘?
    《如懿傳》中皇上在後宮中最鍾情的人是如懿,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是皇上費盡心思,要留在身邊的人。如懿對皇上的情真意切,也是有目共睹。可除了如懿,還有一個人對皇上的情意相比如懿,有過之而無不及。她就是舒妃,容貌溫婉,精通詩詞,活得詩情畫意,更是一見皇上誤終身。真心交付,臨死卻落得個:你的真心我也是現在才知道的悲涼。
  • 如懿傳:論宮鬥達人金玉妍,是怎麼從小小格格走上皇貴妃之位的
    金玉妍千裡迢迢從北國來到弘曆王府的時候雖然只是個最末等的格格,但當時的弘曆還只是個王爺,妻妾名分上只有嫡福晉一位和側福晉兩位,金玉妍排不上平次也算是正常,畢竟連生下三阿哥的蘇綠筠都只是個小小的格格,金玉妍並無所出又怎麼敢肖想進入皇家玉碟呢?
  • 《如懿傳》裡的陳婉茵 一個透明小人物 是如何笑到最後的
    《如懿傳》裡有一個小透明的妃子。她就是陳婉茵。沒有出挑的容貌。才華也比不上如懿和意歡。她不會爭寵。又沒有子嗣。連皇帝都覺得是個沒什麼情趣的女子。可就這樣一個默默無聞的女子。在拜高踩低,爾虞我詐的宮中,也沒見有誰欺負過她。躲過殘酷的宮鬥,成為乾隆身邊最後一個女人。